探索勞務輸出與輸入地區對接機制調研報告2篇

探索勞務輸出與輸入地區對接機制調研報告2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探索勞務輸出與輸入地區對接機制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探索勞務輸出與輸入地區對接機制調研報告1

  根據上級開展“探索勞務輸出地區與輸入地區對接機制”的通知要求,xx市就業辦拿出專門人員,認真進行了專題調研,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勞動力資源基本情況

  據調查,xx市現有人口86萬人,其中,農村人口65.9萬人,是全省名副其實的農業縣級大市之一。其中,農村勞動力39.8萬,佔全市農村人口的59.5%。城鎮勞動力9.8萬人,占城區人口的47%。我市城鄉勞動力需要就業或轉移就業的存量4.4萬人,這4.4萬人當中大部分是農村勞動力,35歲以下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大都外出打工,35歲以上的農村富餘勞動力一部分靠進城當季節性臨時工,一部分在家務農,真正可利用的農村富餘勞動力較少。據初步調查,全市勞動力供給總量達5800多人,其中,新長勞動力4200多人,城鎮20xx多人(含大、中專1000人,職校、高、初中1000人),農村20xx多人,復轉軍人200多人,有就業願望的城鎮其他人員1600多人。據統計每年企業用工將在15000人以上。從勞動力市場的執行情況看,近年來為保障用工單位招聘和求職者充分就業,市勞動就業辦公室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期,開辦多種形式的勞動力市場洽談會,除中心市場常年開辦外,每年春節後還組織外來勞動力專項洽談會4-6次,開辦企業用工大型洽談會、失業職工再就業、困難群體再就業、農村勞動力專項勞務市場等勞動力市場90多次,市場成交近6000人。

  從勞動力市場的執行情況看,“有崗無人,有人無崗”結構性失業問題較為突出。企業用工仍缺口較大,每年約1萬人左右。目前,勞動力短缺集中在勞動密集型企業,部分企業表現在裝置閒置,大宗訂單不敢接,給我市的經濟帶來一定的影響。勞動力短缺主要集中在服裝加工、水產加工、塑膠加工、建築業、機械製造的鑄造工等行業。缺口較大的企業有晟鼎服飾、綺麗製衣、永豐塑膠、鴻源臺鉗、湯姆水產、北海食品、東天革皮革等企業,用工缺口大約6000多人。

  二、外來務工人員分佈及管理情況

  截止到8月底,有外來人員2.4萬人,其中屬於勞動保障部門管理範圍的有1.96萬人,主要集中服裝及工藝品加工3185人、建築裝飾2692人、商品零售批發業20xx人、水產加工23500人、機械製造業2615人、石材加工1768人,其他行業6990人。

  對外來務工人員管理,規定,凡是外來務工人員到市打工,必須持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出具的《外出務工人員就業登記證》和其他有效證件,到我市勞動力市場辦理求職登記,勞動力市場為其提供免費職業介紹,發放《外來務工人員就業證》,監督用工單位和外來務工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對符合規定、手續齊全的外來務工人員發放《外來務工人員就業證》,放率達到100%,簽訂《勞動合同》率96.8%以上。同時,充分發揮鎮街、社群勞動保障平臺作用,搞好外來務工人員的調查摸底,加強動態管理,對外來務工人員進行跟蹤服務。

  同時,相關部門協同做好外來務工人員管理服務。有關部門出臺了xx市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工作規則和部門職責分工》、《xx市農民工工作要點》、《關於開展城鄉統籌就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相關檔案,籌備召開部門聯席會議,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定期研究農民工工作,以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管理服務。

  三、對口援助西部就業情況

  20xx年,為響應省委省政府“西輸東接”工程號召,援助省西部地區就業,滿足市部分企業用工需求,市勞動就業辦公室組織部分企業,在定陶和單縣舉辦企業用工招聘會,全市8家企業參加招聘會,主要招聘機械製造、縫紉、水產養殖加工、服務員、建築工人等,提供招聘崗位1500多個。兩地共招聘工人554人。此次“西輸東接”招聘工作,不論是參加企業、招聘崗位和人數,還是招聘成交人數,都較好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和煙臺市下達的任務,招聘後組織運輸人數列煙臺市各縣市區第一位。

  20xx年以來,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為做好嘉祥縣的對口援助工作,勞動保障部門制定了勞動力輸入方案。我局主要負責人在市五大班子領導帶領下,赴嘉祥縣進行了幫扶對接,勞動保障部門組織我市綺麗製衣公司、晟鼎服飾公司、東天革製品有限公司、忠耀機械公司、鴻源臺鉗公司、開發建設總公司等6家企業,提供用工崗位1380個,與當地勞動保障部門達成了用工協議,並在嘉祥縣設立了工作站。先後從嘉祥縣收進農民工100多人。

  四、影響勞動務輸出地區與輸入地區對接的因素

  一是勞動者擇業觀念陳舊,有崗不上的“結構性”就業難問題依然存在。20xx年以來,在西部地區舉辦企業用工專項招聘洽談會,將用工崗位直接送到西部地區農民家門口。招聘崗位3000多個,但招聘會市場成交率不高,最低只有幾個人。成交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當地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有不願離土離家的傳統思想,不願外出創業。

  二是崗位適應性差。大多數企業反映農村年輕勞動力、職校畢業生吃苦耐勞精神和敬業精神差。有儘管學歷較高,但動手能力較差、體質差,不能勝任機械、服裝行業由於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的工作。

  三是企業用工不規範。企業不按照《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簽定勞動合同,為職工繳納各種保險,改善工作環境,減少隨意拖欠職工工資、延長勞動時間、增加勞動動強度現象。

  五、加強勞動務輸出地區與輸入地區對接的建議

  一是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在促進東西就業交流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一方面,要加強勞動力市場網路建設,透過加強市場資訊網路建設,實現了與周邊地區的網路互連、資訊共享,拓寬了市企業和勞動力的用工、就業區域,促進了勞動力資源充分就業。另一方面,要做好市場就業服務工作。勞動力市場要充分發揮求職登記、職業指導、勞動合同簽證等視窗的服務作用,積極為用工單位和求職者提供就業服務。搞好資訊蒐集釋出和就業組織指導,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期,開辦多種形式的勞動力市場洽談會,除中心市場常年開辦外,每年春節後還要組織外來勞動力專項洽談會、企業用工大型洽談會、農村勞動力專項勞務市場等勞動力市場,使勞動力市場呈現出“有場有市,供求兩旺”的大好局面。

  二是要建立引進外地勞動力,彌補企業用工缺口。要搞好與西部地區勞動保障部門對接,加強聯絡,設立勞務輸入工作站,分期分批組織企業到外地招工,以緩解企業用工緊張的局面。

  三是加大勞動執法監察力度,維護企業職工合法權益。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監控機制。建立起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的管理機制,透過行政、經濟、法律等綜合手段,督促企業落實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企業用工特別是使用外來務工人員,依法簽定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發放數量和發放形式。要進一步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以勞動合同管理、工資發放等為重點,加強勞動用工年檢和日常巡查工作,形成強有力的勞動保障監管機制,及時預防和處理違法行為。

  四是加強培訓,在西部地區建立培訓基地。東部企業要利用西部地區各類職業培訓機構以及社會培訓力量,開展“定單式”、“定向式”和“儲備式”培訓,把勞動力輸入培訓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探索勞務輸出與輸入地區對接機制調研報告2

  一、勞動力資源基本情況

  據調查,xx市現有人口xx萬人,其中,農村人口xx萬人,是全省名副其實的農業縣級大市之一。其中,農村勞動力xx萬,佔全市農村人口的xx%。城鎮勞動力xx萬人,占城區人口的xx%。我市城鄉勞動力需要就業或轉移就業的存量xx萬人,這xx萬人當中大部分是農村勞動力,35歲以下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大都外出打工,35歲以上的農村富餘勞動力一部分靠進城當季節性臨時工,一部分在家務農,真正可利用的農村富餘勞動力較少。據初步調查,全市勞動力供給總量達xx多人,其中,新長勞動力xx多人,城鎮xx多人(含大、中專xx人,職校、高、初中xx人),農村xx多人,復轉軍人xx多人,有就業願望的城鎮其他人員xx多人。據統計每年企業用工將在xx人以上。從勞動力市場的執行情況看,近年來為保障用工單位招聘和求職者充分就業,市勞動就業辦公室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期,開辦多種形式的勞動力市場洽談會,除中心市場常年開辦外,每年春節後還組織外來勞動力專項洽談會4-6次,開辦企業用工大型洽談會、失業職工再就業、困難群體再就業、農村勞動力專項勞務市場等勞動力市場xx多次,市場成交近xx人。

  從勞動力市場的執行情況看,“有崗無人,有人無崗”結構性失業問題較為突出。企業用工仍缺口較大,每年約xx萬人左右。目前,勞動力短缺集中在勞動密集型企業,部分企業表現在裝置閒置,大宗訂單不敢接,給我市的經濟帶來一定的影響。勞動力短缺主要集中在服裝加工、水產加工、塑膠加工、建築業、機械製造的鑄造工等行業。缺口較大的企業有晟鼎服飾、綺麗製衣、永豐塑膠、鴻源臺鉗、湯姆水產、北海食品、東天革皮革等企業,用工缺口大約xx多人。

  二、外來務工人員分佈及管理情況

  截止到8月底,有外來人員xx萬人,其中屬於勞動保障部門管理範圍的`有xx萬人,主要集中服裝及工藝品加工xx人、建築裝飾xx人、商品零售批發業xx人、水產加工xx人、機械製造業xx人、石材加工xx人,其他行業xx人。

  對外來務工人員管理,規定,凡是外來務工人員到市打工,必須持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出具的《外出務工人員就業登記證》和其他有效證件,到我市勞動力市場辦理求職登記,勞動力市場為其提供免費職業介紹,發放《外來務工人員就業證》,監督用工單位和外來務工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對符合規定、手續齊全的外來務工人員發放《外來務工人員就業證》,放率達到xx%,簽訂《勞動合同》率xx%以上。同時,充分發揮鎮街、社群勞動保障平臺作用,搞好外來務工人員的調查摸底,加強動態管理,對外來務工人員進行跟蹤服務。

  同時,相關部門協同做好外來務工人員管理服務。有關部門出臺了xx市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工作規則和部門職責分工》、《xx市農民工工作要點》、《關於開展城鄉統籌就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相關檔案,籌備召開部門聯席會議,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定期研究農民工工作,以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管理服務。

  三、對口援助西部就業情況

  xx年,為響應省委省政府“西輸東接”工程號召,援助省西部地區就業,滿足市部分企業用工需求,市勞動就業辦公室組織部分企業,在定陶和單縣舉辦企業用工招聘會,全市xx家企業參加招聘會,主要招聘機械製造、縫紉、水產養殖加工、服務員、建築工人等,提供招聘崗位xx多個。兩地共招聘工人xx人。此次“西輸東接”招聘工作,不論是參加企業、招聘崗位和人數,還是招聘成交人數,都較好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和煙臺市下達的任務,招聘後組織運輸人數列xx市各縣市區第一位。

  xx年以來,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為做好嘉祥縣的對口援助工作,勞動保障部門制定了勞動力輸入方案。我局主要負責人在市五大班子領導帶領下,赴嘉祥縣進行了幫扶對接,勞動保障部門組織我市綺麗製衣公司、晟鼎服飾公司、東天革製品有限公司、忠耀機械公司、鴻源臺鉗公司、開發建設總公司等6家企業,提供用工崗位xx個,與當地勞動保障部門達成了用工協議,

  並在嘉祥縣設立了工作站。先後從嘉祥縣收進農民工xx多人。

  四、影響勞動務輸出地區與輸入地區對接的因素

  一、是勞動者擇業觀念陳舊,有崗不上的“結構性”就業難問題依然存在。xx年以來,在西部地區舉辦企業用工專項招聘洽談會,將用工崗位直接送到西部地區農民家門口。招聘崗位3000多個,但招聘會市場成交率不高,最低只有幾個人。成交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當地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有不願離土離家的傳統思想,不願外出創業。

  二、是崗位適應性差。大多數企業反映農村年輕勞動力、職校畢業生吃苦耐勞精神和敬業精神差。有儘管學歷較高,但動手能力較差、體質差,不能勝任機械、服裝行業由於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的工作。

  三、是企業用工不規範。企業不按照《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簽定勞動合同,為職工繳納各種保險,改善工作環境,減少隨意拖欠職工工資、延長勞動時間、增加勞動動強度現象。

  五、加強勞動務輸出地區與輸入地區對接的建議

  一、是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在促進東西就業交流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一方面,要加強勞動力市場網路建設,透過加強市場資訊網路建設,實現了與周邊地區的網路互連、資訊共享,拓寬了市企業和勞動力的用工、就業區域,促進了勞動力資源充分就業。另一方面,要做好市場就業服務工作。勞動力市場要充分發揮求職登記、職業指導、勞動合同簽證等視窗的服務作用,積極為用工單位和求職者提供就業服務。搞好資訊蒐集釋出和就業組織指導,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期,開辦多種形式的勞動力市場洽談會,除中心市場常年開辦外,每年春節後還要組織外來勞動力專項洽談會、企業用工大型洽談會、農村勞動力專項勞務市場等勞動力市場,使勞動力市場呈現出“有場有市,供求兩旺”的大好局面。

  二、是要建立引進外地勞動力,彌補企業用工缺口。要搞好與西部地區勞動保障部門對接,加強聯絡,設立勞務輸入工作站,分期分批組織企業到外地招工,以緩解企業用工緊張的局面。

  三、是加大勞動執法監察力度,維護企業職工合法權益。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監控機制。建立起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的管理機制,透過行政、經濟、法律等綜合手段,督促企業落實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企業用工特別是使用外來務工人員,依法簽定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發放數量和發放形式。要進一步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以勞動合同管理、工資發放等為重點,加強勞動用工年檢和日常巡查工作,形成強有力的勞動保障監管機制,及時預防和處理違法行為。

  四、是加強培訓,在西部地區建立培訓基地。東部企業要利用西部地區各類職業培訓機構以及社會培訓力量,開展“定單式”、“定向式”和“儲備式”培訓,把勞動力輸入培訓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