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貸款調研報告
農村貸款調研報告
在當下社會,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村貸款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村貸款調研報告1
為加快xx縣城鄉經濟社會統籌發展、全面實現小康社會,xx縣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了在全縣農村推進“五化”(農業企業化、資產股份化、社會保障化、就業非農化、居住xx化)建設的要求。其中,推進農業企業化,將有利於xx農業產業層次的快速提升,實現“精農業”的戰略目標。當前在發展農業企業化過程中,由於xx縣一大批發展前景看好的農業企業資金需求旺盛、投資意願強,但卻很難從正常的融資渠道獲得更多資金,尤其是在當前國家決定再次適度緊縮銀根的情況下,解決農業企業貸款難問題顯得十分迫切而重要。為此,我們開展了農業種養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需求情況和現有擔保公司農業貸款擔保情況調查,召開了農村信用社主任座談會等活動。現就如何深化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促進農業企業化發展提出一些看法與建議,供參考。
一、xx縣農業企業化程序與資金需求現狀
近年來,xx縣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精農業”這個重點,努力培育上規模、上等級的農業企業,農業企業化步伐得到加快,出現了農業種養大戶由自然人向法人轉變,農業小規模兼業化經營向中、大規模及其專業化經營轉變,千家萬戶獨自生產經營向合作化生產經營轉變,農產品加工企業不僅數量迅速增加,而且規模檔次不斷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企業化程序在湖州市乃至浙江省都處在前列。據有關部門統計:2003年,xx縣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已達到56.68億元,利潤為3.5億元,其中年銷售收入百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92家,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8家。到2003年底,全縣各類農業龍頭企業已發展到24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5家,市級4家,農產品專業市場13家,農產品營銷企業27家,農業種植、養殖企業97家,建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6家(專業協會10家、專業合作社16家)。目前,清溪花鱉專業合作社[:請記住我站域名/]和山伢兒早園筍專業合作社被列為省級示範性合作社。另外,由縣鄉兩級農技部門興辦的農業服務企業有23個。
對於農業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情況,我們僅對部分農業種養企業和專業合作社作了調查,共調查了13家種養企業、6個專業合作社,共有註冊資本金1615萬元,資產總額12724萬元,其中流動資金4165.5萬元,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7168.9萬元,獲得利潤658.4萬元。從調查的情況看,農業種養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資金缺口較大、貸款需求十分旺盛。所調查的13家農業種養企業已得到貸款951萬元、平均每家貸款105.7萬元,目前還有11家企業尚缺資金1255萬元,平均每家尚需資金(貸款)萬元。所調查的6個專業合作社已發生貸款1904萬元、平均每家317.3萬元,目前還有1家合作社尚需資金(貸款)150萬元。由此可見,隨著xx縣農業企業化程序的不斷加快,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農業種、養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農業企業的資金缺口會越來越大,而且貸款需求量將不斷攀升。
二、xx縣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現狀
據瞭解,xx縣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正在建設之中,一塊是以農村“四信”工程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貸款信用體系建設,另一塊是以組建貸款擔保公司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貸款擔保體系建設。
目前,以農村“四信”工程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貸款信用體系建設日趨完整,作用突出,但難於解決農業企業較高層次的資金需求問題。幾年來,xx縣信用聯社、農村信用社為了打造農村信用環境,強化農村信貸管理制度改革,支援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積極實施了農村信用工程建立活動。具體做法是在農村開展評定信使用者、信用村、信用企業和信用鄉鎮活動。到2003年底,全縣已評出信使用者18710戶,信用企業44家,(來源:)信用村49個,信用鄉鎮2個。對評出的信使用者,發放信用貸款證,授予1—5萬元的信用貸款額度。農戶需要用款,憑貸款證到當地信用社貸款。貸款手續方便,不需擔保和抵押。透過建立,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農村信用體系,既有力地推進了農村信用環境建設,又促進了“三農”貸款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發放;既方便了農民群眾,又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深受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2003年農村信用社全年對“三農”貸款的投入創了歷史記錄,全縣新增農業貸款38194萬元,比年初增長70.8%,全年累放農戶貸款9455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加了2422戶和19777萬元,農戶貸款發放面達到了26.4%,比上年提高了7.4個百分點,當年發放小額農戶信用貸款4252萬元,農戶數達4805戶,戶均0.88萬元。
農村貸款信用體系建設,尤其是“四信工程”建立,有力地緩解了農村貸款難、擔保難的問題,特別是較好地解決了農戶小額貸款的需求。但由於建立活動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而且這套體系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解決農戶小額貸款的問題,因而還存在著信使用者、信用企業、信用村的評定面不夠多,鄉鎮之間發展不夠平衡,授信貸款額度偏低,難於滿足xx縣廣大種養大戶在向農業企業轉化過程中的較高層次的資金需求,或者說,難於解決貸款額度在十萬元、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農業企業貸款需求的問題。
當前,以組建貸款擔保公司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貸款擔保體系建設開始起步,但涉農擔保數額不大,比例不高。據調查,全縣現有擔保公司3家,1999年9月組建了xx縣民興擔保有限公司,2003年7月組建了xx萬生創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同年11月組建了xx縣科技擔保投資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總股本金達到了3120萬元,擔保總額24960萬元(股本金的8倍),到目前為止,已為中小企業、個私業主擔保463筆、19030萬元。這三家擔保公司的運作較好地解決了部分中小企業、個私業主擔保貸款難的問題,促進了xx縣中小企業和個私經營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但由於擔保公司實行企業化運作和防範經營風險的需要,在為企業擔保的同時實現反擔保操作,農業企業尤其是農業種養企業由於存在土地租用的較多,實際可用於反擔保的資產少等因素,這三家擔保公司為農業企業提供的擔保僅僅是44筆、657萬元,分別佔總擔保筆數和擔保額的9.5%和3.5%,其中為農業種養企業提供擔保非常之少,只有290萬元。我們認為:由於擔保公司數量上的不足和操作辦法上採取反擔保方式,因而難於從較大程度上解決當前xx縣農業企業化程序中的貸款擔保難的問題。
三、深化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探索實行多種擔保形式和設立農業擔保機構等多種途徑,切實解決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為我們指明瞭方向。針對xx縣農業企業化快速發展、資金需求旺盛而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相對滯後、農業企業擔保貸款難的問題,我們建議採取以下五個方面的措施。
(一)逐步建立以鄉鎮為單位的農業貸款擔保公司
逐步建立鄉鎮農業貸款擔保公司,是為了在農業企業與銀行間開闢一條快車道,是為了引導更多的資金流入“農門”,從而為農業企業上規模、上臺階、上水平提供發展平臺。
目前xx縣經過新一輪的行政區域調整,鄉鎮個數合理,大小適中,而且經過這幾年的農業結構調整,各鄉鎮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導產業,且有自己的品牌,在社會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武康的早元筍、三合的青蝦、雷甸的瓜果、乾元的龜鱉、生豬、莫干山的茶葉、水果、新市的湖羊、鍾管的特種水產、禹越的黑魚等等,為此,成立一個以一鄉(鎮)一品為主打產品的擔保公司就相當必要,條件具備。而且以鄉鎮為區域範圍組建擔保公司有利於加強領導和管理,便於農村信用社與擔保公司間協作,對轄區內的農業企業和農民情況相對掌握和了解,操作實施相對可以簡便。
成立後的農業貸款擔保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專為其公司內的股東或者轄區內的農業企業和農民提供貸款擔保。具體做法是對從事相關產業的農業企業和農戶的品德、信用、生產規模、經營管理狀況、實力等主要方面進行評估稽核,評定等級,確定擔保額度,提供擔保。對於農業企業中大額度貸款擔保實現委託評估制,先委託有關資信評估機構根據農業企業的產業投資、規模水平、信用品德、經營管理能力、風險權重等方面進行調查評估,在此基礎上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為農業擔保公司在擔保決策時作為參考和依據。擔保公司實行企業化運作、民主化管理。公司股本金應多方籌措,鄉鎮政府、基層信用社主動出資、佔大股,並引導當地種養、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其它企業及自然人積極參股。為了保障公司的正常運作和降低運作成本及化解風險,可以對其所擔保的農業企業和農戶按擔保額度收取適當比例的手續費,公司法定代表由出資比例高的擔任,公司經理最好由基層信用社的業務人員兼任。
(二)建立廣泛的農戶聯保組織
農戶聯保組織就是把一定規模的從事農業專案的農戶,在自願基礎上聯保成一個小組,一般由5—10戶農戶自願組成,交納一定的聯保保證金,訂立聯保協議書,銀行根據聯保協議,在有效期限內對聯保小組成員提供貸款,由聯保小組擔保,即由小組成員共同承擔擔保連帶責任,擔保手續方面快捷。農戶聯保組織不受行業的限制,不受人員多少的限制,靈活方便,組員之間相互監督制約,相互幫助發展,相互承擔責任。因此建立農戶聯保組織,操作簡單,適應農戶的分散性,體現農戶的互助性,不失為解決農戶貸款擔保難的一種有效手段,值得推廣。
(三)加快推進農村信用工程建設
在新形勢新政策下,農村信用社應緊緊抓住深化改革試點契機,繼續做好“三農”資金的投放工作,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援力度,在增加小額信貸的同時,調整信貸結構,重點支援農業企業化發展,尤其要扶持農業種養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深化農村信用工程建設,積極擴大農戶評定範圍,開展信用農業專業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評定,提高授信額度,從現有的最高授信額度5萬元調整到10萬元,並實行貸款優先、利率優惠,從而讓更多的農戶和農業企業得到實惠。
(四)扶持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
縣鄉(鎮)兩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在公司組建、人員落實、股本金籌措等方面切實加強領導和工作指導。縣政府應建立農業貸款擔保公司風險準備金制度,每年按擔保公司股本金5—10%的數額從縣農業風險基金中列支,作為風險準備金注入農業擔保公司,主要用於衝抵擔保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經營虧損、代位補償支出、彌補擔保呆帳損失和擴大股本金。對現有科技、民興、萬生等三家貸款擔保公司應根據其為農業企業貸款擔保數額的大小和作出的成績注入一定的風險準備金以資鼓勵。鄉鎮政府應在農業擔保公司組建中注入不少於30%的股本金。
農村貸款調研報告2
生源地助學貸款是由大學生家庭所在地的金融機構在學生入學前對家庭困難的學生或其父母、法定監護人發放的貸款,是對高校國家助學貸款的補充和完善,具有國家一定支援的商業信貸行為。目前,__省生源地助學貸款由農村信用社辦理。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高校貧困學生的70%以上來自農村。因此,大力開展生源地助學貸款既能幫助貧困學生完成正常學業,又能有效化解信貸風險,同時也是金融支援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農村信用社作為支農主力軍,有著點多面廣、貼近農民的優勢,理應大力推廣生源地助學貸款,但由於諸多因素的影響,開辦這項業務的積極性不高,業務發展緩慢。
一、生源地助學貸款面臨的問題
1、收益低,管理成本高。
生源地助學貸款每名學生每年貸款一般不超過6000元,利率執行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基準利率,不上浮。由於歷史的客觀原因,農村信用社吸收的存款多為定期儲蓄,資金成本高,造成存貸款利差較小,與農村信用社發放的一般農戶貸款利率上浮50%-90%相比,農村信用社收益較低。由於貸款額度小,人數多,分散,且收回期長,形不成規模效益。同時,信用社網點面臨著人員較少的尷尬境地,不利於貸款管理和催收,管理成本相對較高。
2、貸款風險大。
生源地助學貸款按規定可辦理信用貸款和保證擔保貸款兩種方式,但由於學生存在遠在外地、不易聯絡的情況,實際操作中往往選擇對學生的父母或監護人發放保證擔保貸款的方式。按農村信用社的要求,貸款物件應是經濟條件較好,具備還款能力的信使用者。而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的物件由於家庭比較貧困,一般不是信使用者,親友也往往無力提供擔保。一旦發放了這種貸款,大大加重了貸款風險。同時,當前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學生畢業後往往找不到工作,或薪酬較低,也無力償還貸款。另外,部分學生及家長認為助學貸款是國家扶貧貸款,存在盲目借貸和賴債不還的思想。
3、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
生源地助學貸款在校期間的貸款利息按學校隸屬關係由同級財政部門及主管部門貼息,同時按貸款實際發放額的14%由學校及財政部門向農村信用社撥付風險補償資金。但由於高校和經辦農村信用社貸款資料核對不一致、理解有偏差及地方財政貼息機制不完善等因素,未能及時撥付貼息資金,也直接影響了農村信用社發放助學貸款的積極性。據統計,某縣農村信用社發放的生源地助學貸款利息自20__年第三季度至20__年9月份一直未撥付,欠息8141元。
4、貸款限制條件多。
《__省生源地助學貸款管理實施辦法》規定,生源地助學貸款只對考取__省內的69所高校錄取生辦理,而考取外省市高校的貧困學生則不具備辦理該項貸款的條件,使一些優秀的貧困學生面臨上不起學的危險,降低了貧困學生受益面。同時,該項貸款一般只發放學費貸款,額度較小,不超過每年6000元。
5、宣傳不到位。
生源地助學貸款開辦幾年來,由於宣傳力度不大,社會公眾、經辦金融機構及學校對助學貸款的相關政策、精神理解不深,教育主管部門、學生對該項業務的辦理程式不很清楚,有的學生根本不瞭解什麼是生源地助學貸款。
6、資訊不對稱。
一方面辦理助學貸款的學生往往與經辦信用社相距很遠,聯絡極不方便,農村信用社很難及時獲得學生轉學、休學、退學、開除、傷亡等涉及信貸風險的資訊,特別是學生畢業後工作不固定,居無定所,手機號碼更換頻繁,信用社與其聯絡的難度可想而知,也直接影響了貸款的催收和償還;另一方面,生源地助學貸款的政策扶持涉及人行、財政、稅務、教育等多個部門,農村信用社溝通難度較大,影響了扶持政策的落實。
二、促進生源地助學貸款發展的對策
1、加強生源地助學貸款政策宣傳工作。
農村信用社要樹立新的營銷理念,把生源地助學貸款業務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要透過電臺、電視臺、報紙等新聞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使社會公眾瞭解助學貸款業務;在高考期間設定貸款諮詢服務檯,印製助學貸款政策宣傳手冊,使廣大學生和家長明白生源地助學貸款的辦理條件、操作流程。
2、積極落實各項扶持政策。
省學貸中心要協調財政部門及時按季將助學貸款的貼息資金和風險補償資金撥付農村信用社,同時,適當提高助學貸款的貼補利息,增強農村信用社的盈利水平,提高農村信用社的放貸積極性。
3、擴大貸款覆蓋面,適當提高貸款額度。
生源地助學貸款的發放物件不應侷限於考入本省69所高校的學生,而應將考入全國範圍所有高校具有本省戶籍的貧困學生納入貸款資助範圍,使更多的貧困學生享受到該項政策的好處。同時,將目前的貸款最高額度從6000元提高到10000元以內,既包括學費貸款,又包括生活貸款,使貧困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4、建立健全助學貸款管理機制。
農村信用社要建立完善的生源地助學貸款發放流程,加強貸款管理,保持與高校的緊密聯絡,及時瞭解、掌握學生在高校中的相關資訊,實現資源資訊共享。為鼓勵農村信用社積極發放助學貸款,可對助學貸款單獨建賬、單獨考核,制定相應的獎懲辦法。對生源地助學貸款一方面要擴大擔保人的範圍,另一方面
對家庭貧困難以找到合適擔保人的,要發放信用貸款。同時,為化解信貸風險,可嘗試引入貸款保險機制。
農村貸款調研報告3
為加快__縣城鄉經濟社會統籌發展、全面實現小康社會,__縣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了在全縣農村推進“五化”(農業企業化、資產股份化、社會保障化、就業非農化、居住__化)建設的要求。其中,推進農業企業化,將有利於__農業產業層次的快速提升,實現“精農業”的戰略目標。當前在發展農業企業化過程中,由於__縣一大批發展前景看好的農業企業資金需求旺盛、投資意願強,但卻很難從正常的融資渠道獲得更多資金,尤其是在當前國家決定再次適度緊縮銀根的情況下,解決農業企業貸款難問題顯得十分迫切而重要。為此,我們開展了農業種養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需求情況和現有擔保公司農業貸款擔保情況調查,召開了農村信用社主任座談會等活動。現就如何深化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促進農業企業化發展提出一些看法與建議,供參考。
一、__縣農業企業化程序與資金需求現狀
近年來,__縣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精農業”這個重點,努力培育上規模、上等級的農業企業,農業企業化步伐得到加快,出現了農業種養大戶由自然人向法人轉變,農業小規模兼業化經營向中、大規模及其專業化經營轉變,千家萬戶獨自生產經營向合作化生產經營轉變,農產品加工企業不僅數量迅速增加,而且規模檔次不斷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企業化程序在湖州市乃至浙江省都處在前列。據有關部門統計:2003年,__縣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已達到56.68億元,利潤為3.5億元,其中年銷售收入百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92家,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8家。到2003年底,全縣各類農業龍頭企業已發展到24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5家,市級4家,農產品專業市場13家,農產品營銷企業27家,農業種植、養殖企業97家,建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6家(專業協會10家、專業合作社16家)。目前,清溪花鱉專業合作社[:請記住我站域名/]和山伢兒早園筍專業合作社被列為省級示範性合作社。另外,由縣鄉兩級農技部門興辦的農業服務企業有23個。
對於農業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情況,我們僅對部分農業種養企業和專業合作社作了調查,共調查了13家種養企業、6個專業合作社,共有註冊資本金1615萬元,資產總額12724萬元,其中流動資金4165.5萬元,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7168.9萬元,獲得利潤658.4萬元。從調查的情況看,農業種養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資金缺口較大、貸款需求十分旺盛。所調查的13家農業種養企業已得到貸款951萬元、平均每家貸款105.7萬元,目前還有11家企業尚缺資金1255萬元,平均每家尚需資金(貸款)萬元。所調查的6個專業合作社已發生貸款1904萬元、平均每家317.3萬元,目前還有1家合作社尚需資金(貸款)150萬元。由此可見,隨著__縣農業企業化程序的不斷加快,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農業種、養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農業企業的資金缺口會越來越大,而且貸款需求量將不斷攀升。
二、__縣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現狀
據瞭解,__縣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正在建設之中,一塊是以農村“四信”工程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貸款信用體系建設,另一塊是以組建貸款擔保公司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貸款擔保體系建設。
目前,以農村“四信”工程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貸款信用體系建設日趨完整,作用突出,但難於解決農業企業較高層次的資金需求問題。幾年來,__縣信用聯社、農村信用社為了打造農村信用環境,強化農村信貸管理制度改革,支援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積極實施了農村信用工程建立活動。具體做法是在農村開展評定信使用者、信用村、信用企業和信用鄉鎮活動。到2003年底,全縣已評出信使用者18710戶,信用企業44家,(來源:)信用村49個,信用鄉鎮2個。對評出的信使用者,發放信用貸款證,授予1—5萬元的信用貸款額度。農戶需要用款,憑貸款證到當地信用社貸款。貸款手續方便,不需擔保和抵押。透過建立,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農村信用體系,既有力地推進了農村信用環境建設,又促進了“三農”貸款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發放;既方便了農民群眾,又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深受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2003年農村信用社全年對“三農”貸款的投入創了歷史記錄,全縣新增農業貸款38194萬元,比年初增長70.8%,全年累放農戶貸款9455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加了2422戶和19777萬元,農戶貸款發放面達到了26.4%,比上年提高了7.4個百分點,當年發放小額農戶信用貸款4252萬元,農戶數達4805戶,戶均0.88萬元。
農村貸款信用體系建設,尤其是“四信工程”建立,有力地緩解了農村貸款難、擔保難的問題,特別是較好地解決了農戶小額貸款的需求。但由於建立活動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而且這套體系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解決農戶小額貸款的問題,因而還存在著信使用者、信用企業、信用村的評定面不夠多,鄉鎮之間發展不夠平衡,授信貸款額度偏低,難於滿足__縣廣大種養大戶在向農業企業轉化過程中的較高層次的資金需求,或者說,難於解決貸款額度在十萬元、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農業企業貸款需求的問題。
當前,以組建貸款擔保公司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貸款擔保體系建設開始起步,但涉農擔保數額不大,比例不高。據調查,全縣現有擔保公司3家,1999年9月組建了__縣民興擔保有限公司,2003年7月組建了__萬生創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同年11月組建了__縣科技擔保投資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總股本金達到了3120萬元,擔保總額24960萬元(股本金的8倍),到目前為止,已為中小企業、個私業主擔保463筆、19030萬元。這三家擔保公司的運作較好地解決了部分中小企業、個私業主擔保貸款難的問題,促進了__縣中小企業和個私經營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但由於擔保公司實行企業化運作和防範經營風險的需要,在為企業擔保的同時實現反擔保操作,農業企業尤其是農業種養企業由於存在土地租用的較多,實際可用於反擔保的資產少等因素,這三家擔保公司為農業企業提供的擔保僅僅是44筆、657萬元,分別佔總擔保筆數和擔保額的9.5%和3.5%,其中為農業種養企業提供擔保非常之少,只有290萬元。我們認為:由於擔保公司數量上的不足和操作辦法上採取反擔保方式,因而難於從較大程度上解決當前__縣農業企業化程序中的貸款擔保難的問題。
三、深化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探索實行多種擔保形式和設立農業擔保機構等多種途徑,切實解決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為我們指明瞭方向。針對__縣農業企業化快速發展、資金需求旺盛而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相對滯後、農業企業擔保貸款難的問題,我們建議採取以下五個方面的措施。
(一)逐步建立以鄉鎮為單位的農業貸款擔保公司
逐步建立鄉鎮農業貸款擔保公司,是為了在農業企業與銀行間開闢一條快車道,是為了引導更多的資金流入“農門”,從而為農業企業上規模、上臺階、上水平提供發展平臺。
目前__縣經過新一輪的行政區域調整,鄉鎮個數合理,大小適中,而且經過這幾年的農業結構調整,各鄉鎮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導產業,且有自己的品牌,在社會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武康的早元筍、三合的青蝦、雷甸的瓜果、乾元的龜鱉、生豬、莫干山的茶葉、水果、新市的湖羊、鍾管的特種水產、禹越的黑魚等等,為此,成立一個以一鄉(鎮)一品為主打產品的擔保公司就相當必要,條件具備。而且以鄉鎮為區域範圍組建擔保公司有利於加強領導和管理,便於農村信用社與擔保公司間協作,對轄區內的農業企業和農民情況相對掌握和了解,操作實施相對可以簡便。
成立後的農業貸款擔保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專為其公司內的股東或者轄區內的農業企業和農民提供貸款擔保。具體做法是對從事相關產業的農業企業和農戶的品德、信用、生產規模、經營管理狀況、實力等主要方面進行評估稽核,評定等級,確定擔保額度,提供擔保。對於農業企業中大額度貸款擔保實現委託評估制,先委託有關資信評估機構根據農業企業的產業投資、規模水平、信用品德、經營管理能力、風險權重等方面進行調查評估,在此基礎上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為農業擔保公司在擔保決策時作為參考和依據。擔保公司實行企業化運作、民主化管理。公司股本金應多方籌措,鄉鎮政府、基層信用社主動出資、佔大股,並引導當地種養、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其它企業及自然人積極參股。為了保障公司的正常運作和降低運作成本及化解風險,可以對其所擔保的農業企業和農戶按擔保額度收取適當比例的手續費,公司法定代表由出資比例高的擔任,公司經理最好由基層信用社的業務人員兼任。
(二)建立廣泛的農戶聯保組織
農戶聯保組織就是把一定規模的從事農業專案的農戶,在自願基礎上聯保成一個小組,一般由5—10戶農戶自願組成,交納一定的聯保保證金,訂立聯保協議書,銀行根據聯保協議,在有效期限內對聯保小組成員提供貸款,由聯保小組擔保,即由小組成員共同承擔擔保連帶責任,擔保手續方面快捷。農戶聯保組織不受行業的限制,不受人員多少的限制,靈活方便,組員之間相互監督制約,相互幫助發展,相互承擔責任。因此建立農戶聯保組織,操作簡單,適應農戶的`分散性,體現農戶的互助性,不失為解決農戶貸款擔保難的一種有效手段,值得推廣。
(三)加快推進農村信用工程建設
在新形勢新政策下,農村信用社應緊緊抓住深化改革試點契機,繼續做好“三農”資金的投放工作,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援力度,在增加小額信貸的同時,調整信貸結構,重點支援農業企業化發展,尤其要扶持農業種養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深化農村信用工程建設,積極擴大農戶評定範圍,開展信用農業專業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評定,提高授信額度,從現有的最高授信額度5萬元調整到10萬元,並實行貸款優先、利率優惠,從而讓更多的農戶和農業企業得到實惠。
(四)扶持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
縣鄉(鎮)兩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在公司組建、人員落實、股本金籌措等方面切實加強領導和工作指導。縣政府應建立農業貸款擔保公司風險準備金制度,每年按擔保公司股本金5—10%的數額從縣農業風險基金中列支,作為風險準備金注入農業擔保公司,主要用於衝抵擔保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經營虧損、代位補償支出、彌補擔保呆帳損失和擴大股本金。對現有科技、民興、萬生等三家貸款擔保公司應根據其為農業企業貸款擔保數額的大小和作出的成績注入一定的風險準備金以資鼓勵。鄉鎮政府應在農業擔保公司組建中注入不少於30%的股本金。
農村貸款調研報告4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現狀
至200*年底,全市頒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446119份,簽訂家庭承包合同452788份,簽訂土地流轉合同13155份,流轉面積17.77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7.8%。主要呈現四個特點:
1、有償流轉租金不高。尤溪縣調查,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以實物支付或以實物折價支付租金為主,以實物或實物折價支付的佔75%,以現金支付租金的佔22%,不付租金的佔3%。租金支付差距大,每畝租金最低為10元,最高為980元,多數在100元以內。
2、流轉以短期為主。據調查,全市土地流轉期限在1年以內的佔58%,1-5年的佔37%,5-10年的佔3%,10年以上的佔2%。說明經營權流轉的短期及非穩定性。
3、轉包和出租居多。全市轉包、轉讓、互換、出租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分別為6.91萬畝、1.28萬畝、1.34萬畝、7.53萬畝,分別佔流轉總面積的38.9%、7.2%、7.5%、42.4%,其中轉包和出租的佔81.3%。說明農民流轉的大多數是有償的。
4、農民自發流轉為主。從承包地流轉的過程看,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主要是在農戶之間進行,但農戶與企業連片出租、規模經營的比重正在提高。從尤溪縣調查來看,農村中有90%土地流轉操作是在農戶與農戶之間進行,且流轉土地數量小,只有10%是成規模的土地流轉,操作發生在農戶與農業企業之間。
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成效與主要做法
去年我市在**、將樂縣開展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信貸試點工作。至200*年底,**縣農村信用聯社透過公司、基金擔保及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等各類形式共發放15.6萬元貸款支援紅豆杉規模種植戶,涉及土地流轉187畝。將樂縣已發放以140畝土地承包經營權作抵押的貸款20萬元。其主要做法是:
1、明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條件和範圍。一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必須是合法流轉取得或透過招標、拍賣和公開協商等其他合法方式取得,並擁有具備法律效力的權屬證明材料;二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產權關係清晰、合法,村委會或發包方對土地未做“禁止抵押和再流轉”限制。承包經營租賃協議和手續符合國家法規政策;三是抵押期限為《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的承包期以內,同時抵押人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期限應為3年以上,截止信貸抵押之日起,剩餘期限不短於2年。
2、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抵押價值認定和抵押登記制度。由貸款人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價值進行認定,認定的一般原則: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價值=年租地平均收益×經營期限+種養物價值。同時明確了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為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信貸業務的抵押登記部門。抵押登記後,還要將情況抄報鄉(鎮)農村土地管理部門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備案,以方便農村土地管理。
3、設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的風險防範措施。一是把好貸款用途關,防範信貸風險和用地政策風險。借款人取得貸款必須用於農業開發專案及拋荒地復耕;二是合理確定貸款金額與期限。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金額不超過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認定價值的70%。貸款期限由貸款人按中短期流動資金貸款期限確定;三是建立擔保機制,創新貸款模式。①“公司+土地經營權抵押”,即農業產業化企業是承貸主體,並將企業擁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抵押物,同時企業負連帶責任;②“基金擔保+土地經營權抵押”,即行業設立基金,由基金擔保和經營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共同擔保以獲得貸款,擔保責任由基金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約定比例分擔;③“土地承包經營權作股權抵押”,即兩個以上經營戶以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股權成立聯營公司,把股權作抵押申請貸款;④直接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為抵押取得貸款;⑤其他符合法規的貸款模式。
4、政府支援,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提供組織保障。**縣政府下發了《關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的實施意見》,對農村土地流轉進行了規範,成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介組織,在試點區域建立鄉(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和村級土地流轉服務站,以協助抵押權人對經營權抵押的土地進行管理和流轉,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信貸業務試點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利弊分析
(一)有利因素
1、增加農村融資渠道,突破農業融資的“瓶頸”制約。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突破了農村土地不能作為抵押物的瓶頸制約,使經營戶認識到土地不僅是一種生產生存的資源,還可以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參與融資,既可提高農戶保護土地的意識,也可為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解決資金不足問題提供有效的途徑。
2、促進土地合理流轉,實現土地、金融等各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透過流轉,改變了傳統簡單生產模式,農村土地逐步向集約和規模方向發展,有效提高土地的產出率和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同時,一旦抵押人出現貸款違約,銀行可以將經營權及附著物一起進入土地流轉市場拍賣轉讓,土地資源的配置將更加合理。
3、推動了農業產業化和農村金融業的發展,實現了雙方互利多贏。土地經營權抵押信貸業務的開辦,一方面促進了土地的合理流轉和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另一方面,引導金融機構改變了過去以小額信貸為主的單一信貸模式,吸引了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農村經濟建設中去,從而推動了集約化金融模式與小額信貸等農村金融發展多元模式的形成。
4、解決了農民特別是種養大戶擔保難的問題。由於經營大戶生產成本投入大,資金缺口較大,對信貸資金需求迫切,透過設定土地經營權抵押信貸,可以支援其開展生產種植,從而方便土地集中使用,使拋荒的耕地重新得到利用和開發,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不利因素
1、金融風險加大。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弱,農業保險業務尚未全面展開,如遇到較大的自然災害或市場因素影響,將給開展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影響了金融部門對這項業務的全面開展。
2、辦理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手續繁雜。金融部門為了保障其既得利益,最大限度降低金融風險,設立了防範信貸風險的有關措施,手續繁雜。加上評估機制不健全,農民文化素質偏低,農戶要實現以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困難很多,部分農戶寧願以更高的利息透過商業貸款或民間融資的方式更為便捷,影響了農戶參與的積極性。
四、土地流轉和抵押存在的主要問題
1、流轉程式不規範。目前,在土地流轉過程中,主要以轉包為主,流轉形式比較單一,且大部分是在親戚、朋友或相互關係較好的村民之間內部、私下流轉,流轉規模較小,且當事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合同,也未向發包的村委會或村小組登記備案,或未經發包方同意,合同條款的公平、完整、規範等也較欠缺。即使個別簽訂了書面合同,也都是農戶間的不規範合同,極易產生土地糾紛。
2、中介組織及流轉市場發育緩慢。由於農民思想觀念守舊,嚴重製約了農村土地流轉中介組織及流轉市場的發育。如**縣沙溪鄉於20xx年組織到浙江等發達地區考察土地流轉工作後,成立了土地信託服務站,但至今都沒有正常運作。尤溪縣反映,目前全縣15個鄉鎮都沒有建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農村土地流轉管理機構不健全,導致全縣絕大部分農村土地流轉不規範,出現自發性無序流轉。
3、鄉村組織越俎代皰。一些鄉村組織不尊重農民的意願,隨意改變土地承包關係,搞強制性的土地流轉。有的把土地流轉收益中的一部分作為鄉村集體收入,損害了農民和集體利益。三元區反映,儘管國家規定第二輪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但個別地方依然以村規民約的形式規定每3-5年對承包土地進行調整。有的地方不顧客觀實際,以產業化規模經營為由強行流轉,嚴重侵害了農戶利益。
4、農村保障機制不健全。當前的農村土地擔負產出農產品的經濟功能和農民的社會保障功能,他們不願將所承包的耕地的經營使用權長期地轉出去,而是把耕地轉包給兄弟姐妹和親戚;在轉包給“非自家人”時,一般寧願把耕地轉包給外村人或同村不同組的人,也不願給同村同組的農戶。同時也造成想種地的沒地種,有地的不想種的粗放式經營,降低耕地的利用率。
5、農村土地抵押價值認定不夠科學。農村價值評估權威機構尚未建立,對農村土地抵押價值認定不夠科學,貸款人主觀意願成份比較大,抵押權人實現農村土地經營權這個抵押物的價值也相對比較困難。
五、對策與建議
1、穩妥推進,保障權益。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黨的農村土地政策,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在實施《農村土地承包法》過程中,必須十分明確和做到:在30年承包期內,除非農民主動放棄土地的承包權,否則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透過任何手段使農民失去承包的土地(國家需要徵用除外)。只有這樣,才能使農民感到自己是土地的主人,才能真正使農民在土地制度上形成長期穩定的預期。要進一步明確界定農民的土地權利,讓農戶真正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置四權統一的承包經營權,讓農戶對承包的土地享有轉讓、出租、入股、抵押等權利。同時,要採取政府、村集體和個人合理負擔籌集保險費的原則,積極探索“土地換保障”的辦法,逐步建立失地農民保障制度。對承包期內將承包土地全部流轉進城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村居民,享受城鎮居民的同等待遇,參與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保等福利待遇,並在進城鎮經商或辦企業或就業等方面給予優先和方便。對受讓經營土地的外地經營主體,在農業技術培訓、戶口、子女就學等方面給予照顧。
2、建章立制,規範運作。建議及時出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政策法規和制度,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範圍及操作程式,構建適應市場化及農村實際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要進一步規範土地流轉行為,體現土地經營權流轉中自願原則。流轉時必須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簽訂流轉合同,報村集體經濟組織、鄉鎮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備案。土地流轉的期限應由雙方協商約定,但最長的期限不得超過第二輪土地承包期。應簽訂流轉的合同,以合同的形式將流轉雙方的權利義務固定下來,流轉合同應標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住址、流轉期限、流轉土地的用途、流轉價款以及違約責任,使雙方一旦發生糾紛,調處有據。
3、創新機制,培育市場。一是建立土地流轉風險保障金制度。土地流轉合同簽訂後,業主每年應交納一定數量的風險保證金,如合同到期無糾紛發生,風險保證金如數退還。二是要積極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按照“明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經營權”的原則,在有條件的村組組建生產企業,以土地承包權入股的方式,組織開展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試點探索工作,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逐步推開。三是要積極培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流轉市場的培育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確立集體經濟組織與農民、農戶作為流轉市場主體的地位。鄉村組織應堅持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條件和自願、有償原則,不應強行集中土地。政府部門應著重做好法律政策宣傳、制定流轉規則、釋出流轉耕地供求及價格資訊、監督土地流轉公開公正和保護正當交易,不要輕易干預農民的市場選擇行為。要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建設。
4、宏觀調控,嚴禁包辦。一是政府要對土地流轉有宏觀上的調控。完善產權登記制度,建立科學的農地資產評估體系,合理評價農村土地價值,逐漸形成城鄉一體化的管理。二是要建立約束政府行為過度干預的機制。準確定位政府在推進土地流轉中的角色,監控土地供需總量的動態平衡,而不是運用行政手段去調整土地資源,與民爭利。三是加強宣傳力度,增加農民對有關法規和政策的瞭解,使土地流轉由自發逐步轉向自覺。
5、積極探索,推動抵押。要強化地方政府與金融部門互動作用,以農村金融體系改革與創新為契機,加大試點力度。要抓緊研究制訂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相互分離、用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的可操作性意見,讓更多的農民在穩定承包權30年不變的基礎上,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融資的方式,使農民較為方便地獲得急需的啟動資金。要建立健全農村土地價值評估制度。應建立農村土地價值評估機構,可以委託有資質中介機構來承擔,使土地流轉、抵押、清償等行為做到公正、合理。
6、加強引導,最佳化服務。要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擺上各級黨委和政府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要加強黨的農村政策的學習和宣傳教育,認真搞好調查研究,發現與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路子,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對二、三產業發達、就業門路較多、農民收入比較穩定、部分農民不再以土地收入為主要來源的地方,要積極引導,做好工作,確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的順利進行。要切實執行黨的土地承包政策,為土地流轉及時提供法律、政策、資訊服務和搞好協調服務,建立土地經營權流轉機制,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集約經營。
農村貸款調研報告5
為加快xx縣城鄉經濟社會統籌發展、全面實現小康社會,xx縣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了在全縣農村推進“五化”(農業企業化、資產股份化、社會保障化、就業非農化、居住xx化)建設的要求。其中,推進農業企業化,將有利於xx農業產業層次的快速提升,實現“精農業”的戰略目標。當前在發展農業企業化過程中,由於xx縣一大批發展前景看好的農業企業資金需求旺盛、投資意願強,但卻很難從正常的融資渠道獲得更多資金,尤其是在當前國家決定再次適度緊縮銀根的情況下,解決農業企業貸款難問題顯得十分迫切而重要。為此,我們開展了農業種養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需求情況和現有擔保公司農業貸款擔保情況調查,召開了農村信用社主任座談會等活動。現就如何深化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促進農業企業化發展提出一些看法與建議,供參考。
一、xx縣農業企業化程序與資金需求現狀
近年來,xx縣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精農業”這個重點,努力培育上規模、上等級的農業企業,農業企業化步伐得到加快,出現了農業種養大戶由自然人向法人轉變,農業小規模兼業化經營向中、大規模及其專業化經營轉變,千家萬戶獨自生產經營向合作化生產經營轉變,農產品加工企業不僅數量迅速增加,而且規模檔次不斷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企業化程序在湖州市乃至浙江省都處在前列。據有關部門統計:20xx年,xx縣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已達到56.68億元,利潤為3.5億元,其中年銷售收入百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92家,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8家。到20xx年底,全縣各類農業龍頭企業已發展到24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5家,市級4家,農產品專業市場13家,農產品營銷企業27家,農業種植、養殖企業97家,建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6家(專業協會10家、專業合作社16家)。目前,清溪花鱉專業合作社[:請記住我站域名]和山伢兒早園筍專業合作社被列為省級示範性合作社。另外,由縣鄉兩級農技部門興辦的農業服務企業有23個。
對於農業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情況,我們僅對部分農業種養企業和專業合作社作了調查,共調查了13家種養企業、6個專業合作社,共有註冊資本金1615萬元,資產總額12724萬元,其中流動資金4165.5萬元,20xx年實現銷售收入7168.9萬元,獲得利潤658.4萬元。從調查的情況看,農業種養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資金缺口較大、貸款需求十分旺盛。所調查的13家農業種養企業已得到貸款951萬元、平均每家貸款105.7萬元,目前還有11家企業尚缺資金1255萬元,平均每家尚需資金(貸款)萬元。所調查的6個專業合作社已發生貸款1904萬元、平均每家317.3萬元,目前還有1家合作社尚需資金(貸款)150萬元。由此可見,隨著xx縣農業企業化程序的不斷加快,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農業種、養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農業企業的資金缺口會越來越大,而且貸款需求量將不斷攀升。
二、xx縣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現狀
據瞭解,xx縣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正在建設之中,一塊是以農村“四信”工程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貸款信用體系建設,另一塊是以組建貸款擔保公司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貸款擔保體系建設。
目前,以農村“四信”工程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貸款信用體系建設日趨完整,作用突出,但難於解決農業企業較高層次的資金需求問題。幾年來,xx縣信用聯社、農村信用社為了打造農村信用環境,強化農村信貸管理制度改革,支援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積極實施了農村信用工程建立活動。具體做法是在農村開展評定信使用者、信用村、信用企業和信用鄉鎮活動。到20xx年底,全縣已評出信使用者18710戶,信用企業44家,(來源:)信用村49個,信用鄉鎮2個。對評出的信使用者,發放信用貸款證,授予1—5萬元的信用貸款額度。農戶需要用款,憑貸款證到當地信用社貸款。貸款手續方便,不需擔保和抵押。透過建立,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農村信用體系,既有力地推進了農村信用環境建設,又促進了“三農”貸款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發放;既方便了農民群眾,又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深受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20xx年農村信用社全年對“三農”貸款的投入創了歷史記錄,全縣新增農業貸款38194萬元,比年初增長70.8%,全年累放農戶貸款9455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加了2422戶和19777萬元,農戶貸款發放面達到了26.4%,比上年提高了7.4個百分點,當年發放小額農戶信用貸款4252萬元,農戶數達4805戶,戶均0.88萬元。
農村貸款信用體系建設,尤其是“四信工程”建立,有力地緩解了農村貸款難、擔保難的問題,特別是較好地解決了農戶小額貸款的需求。但由於建立活動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而且這套體系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解決農戶小額貸款的問題,因而還存在著信使用者、信用企業、信用村的評定面不夠多,鄉鎮之間發展不夠平衡,授信貸款額度偏低,難於滿足xx縣廣大種養大戶在向農業企業轉化過程中的較高層次的資金需求,或者說,難於解決貸款額度在十萬元、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農業企業貸款需求的問題。
當前,以組建貸款擔保公司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貸款擔保體系建設開始起步,但涉農擔保數額不大,比例不高。據調查,全縣現有擔保公司3家,1999年9月組建了xx縣民興擔保有限公司,20xx年7月組建了xx萬生創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同年11月組建了xx縣科技擔保投資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總股本金達到了3120萬元,擔保總額24960萬元(股本金的8倍),到目前為止,已為中小企業、個私業主擔保463筆、19030萬元。這三家擔保公司的運作較好地解決了部分中小企業、個私業主擔保貸款難的問題,促進了xx縣中小企業和個私經營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但由於擔保公司實行企業化運作和防範經營風險的需要,在為企業擔保的同時實現反擔保操作,農業企業尤其是農業種養企業由於存在土地租用的較多,實際可用於反擔保的資產少等因素,這三家擔保公司為農業企業提供的擔保僅僅是44筆、657萬元,分別佔總擔保筆數和擔保額的9.5%和3.5%,其中為農業種養企業提供擔保非常之少,只有290萬元。我們認為:由於擔保公司數量上的不足和操作辦法上採取反擔保方式,因而難於從較大程度上解決當前xx縣農業企業化程序中的貸款擔保難的問題。
三、深化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探索實行多種擔保形式和設立農業擔保機構等多種途徑,切實解決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為我們指明瞭方向。針對xx縣農業企業化快速發展、資金需求旺盛而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相對滯後、農業企業擔保貸款難的問題,我們建議採取以下五個方面的措施。
(一)逐步建立以鄉鎮為單位的農業貸款擔保公司
逐步建立鄉鎮農業貸款擔保公司,是為了在農業企業與銀行間開闢一條快車道,是為了引導更多的資金流入“農門”,從而為農業企業上規模、上臺階、上水平提供發展平臺。
目前xx縣經過新一輪的行政區域調整,鄉鎮個數合理,大小適中,而且經過這幾年的農業結構調整,各鄉鎮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導產業,且有自己的品牌,在社會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武康的早元筍、三合的青蝦、雷甸的瓜果、乾元的龜鱉、生豬、莫干山的茶葉、水果、新市的湖羊、鍾管的特種水產、禹越的黑魚等等,為此,成立一個以一鄉(鎮)一品為主打產品的擔保公司就相當必要,條件具備。而且以鄉鎮為區域範圍組建擔保公司有利於加強領導和管理,便於農村信用社與擔保公司間協作,對轄區內的農業企業和農民情況相對掌握和了解,操作實施相對可以簡便。
成立後的農業貸款擔保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專為其公司內的股東或者轄區內的農業企業和農民提供貸款擔保。具體做法是對從事相關產業的農業企業和農戶的品德、信用、生產規模、經營管理狀況、實力等主要方面進行評估稽核,評定等級,確定擔保額度,提供擔保。對於農業企業中大額度貸款擔保實現委託評估制,先委託有關資信評估機構根據農業企業的產業投資、規模水平、信用品德、經營管理能力、風險權重等方面進行調查評估,在此基礎上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為農業擔保公司在擔保決策時作為參考和依據。擔保公司實行企業化運作、民主化管理。公司股本金應多方籌措,鄉鎮政府、基層信用社主動出資、佔大股,並引導當地種養、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其它企業及自然人積極參股。為了保障公司的正常運作和降低運作成本及化解風險,可以對其所擔保的農業企業和農戶按擔保額度收取適當比例的手續費,公司法定代表由出資比例高的擔任,公司經理最好由基層信用社的業務人員兼任。
(二)建立廣泛的農戶聯保組織
農戶聯保組織就是把一定規模的從事農業專案的農戶,在自願基礎上聯保成一個小組,一般由5—10戶農戶自願組成,交納一定的聯保保證金,訂立聯保協議書,銀行根據聯保協議,在有效期限內對聯保小組成員提供貸款,由聯保小組擔保,即由小組成員共同承擔擔保連帶責任,擔保手續方面快捷。農戶聯保組織不受行業的限制,不受人員多少的限制,靈活方便,組員之間相互監督制約,相互幫助發展,相互承擔責任。因此建立農戶聯保組織,操作簡單,適應農戶的分散性,體現農戶的互助性,不失為解決農戶貸款擔保難的一種有效手段,值得推廣。
(三)加快推進農村信用工程建設
在新形勢新政策下,農村信用社應緊緊抓住深化改革試點契機,繼續做好“三農”資金的投放工作,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援力度,在增加小額信貸的同時,調整信貸結構,重點支援農業企業化發展,尤其要扶持農業種養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深化農村信用工程建設,積極擴大農戶評定範圍,開展信用農業專業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評定,提高授信額度,從現有的最高授信額度5萬元調整到10萬元,並實行貸款優先、利率優惠,從而讓更多的農戶和農業企業得到實惠。
(四)扶持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
縣鄉(鎮)兩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農村貸款擔保、信用體系建設,在公司組建、人員落實、股本金籌措等方面切實加強領導和工作指導。縣政府應建立農業貸款擔保公司風險準備金制度,每年按擔保公司股本金5—10%的數額從縣農業風險基金中列支,作為風險準備金注入農業擔保公司,主要用於衝抵擔保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經營虧損、代位補償支出、彌補擔保呆帳損失和擴大股本金。對現有科技、民興、萬生等三家貸款擔保公司應根據其為農業企業貸款擔保數額的大小和作出的成績注入一定的風險準備金以資鼓勵。鄉鎮政府應在農業擔保公司組建中注入不少於30%的股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