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動物睡覺觀課報告
中班動物睡覺觀課報告
我們眼下的社會,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動物睡覺觀課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1、探索動物睡覺的秘密。
2、嘗試用動作表現不同動物的睡覺方式。
3、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動物睡覺習性。
活動準備:
1、提前請家長協助蒐集有關動物睡眠的資料
2、動物睡覺的碟片。
3、在活動區開設“小動物幼兒園”請幼兒把收集到的資料放在活動區,資源大家共享。
教學重難點:
讓幼兒用動作嘗試體驗動物睡覺的姿勢。
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睡覺的.秘密。
活動方法:
講解法、探索發現法、遊戲法。
活動過程:
1、聽聲音做動作
教師播放歌曲《走路》,請幼兒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2、分組交流圖片內容,找出看不懂的圖片,老師講解讓孩子瞭解不同動物的睡覺方式,並用動作表現。
馬——站著 蝙蝠——倒掛 刺蝟——蜷成球形 丹頂鶴——單腳站立。
魚——睜著眼睛睡覺 烏龜——縮到龜殼裡 貓頭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3、播放碟片,幼兒進一步瞭解動物睡覺方式。
4、遊戲,看誰找得快:掛圖中找出睡覺的動物。
5、遊戲:看誰學得像:聽到歡快的音樂,小朋友模仿動物就出來遊戲;聽到抒情、安靜的音樂,小朋友模仿動物就睡覺,睡覺時必須安靜,不要大聲喧譁。
6、教師教育幼兒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正確的睡眠姿勢。
小結:動物的睡眠方式是和它們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環境有著密切聯絡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保護自己。
活動擴充套件:
師生交流其他動物“睡眠”的方式。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後和父母一起模仿動物睡覺的動作,比一比。
溫馨提示:
寶寶的睡眠質量與成長髮育關係十分密切,良好的睡眠對孩子的記憶力、創造力、增強免疫機能、促進智力發育、精神狀態方方面面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睡眠不足可引起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動,以及不能調節控制情緒、易衝動、等類似多動症的症狀。也是兒童肥胖、近視的“罪魁禍首”。
教學反思:
動物的世界千奇百怪,孩子們對著新奇的事物有著濃厚的探究慾望。本次活動幼兒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透過同伴之間的經驗分享交流,老師的講解、分析瞭解多種動物的睡姿,並在遊戲中透過模仿鞏固了對睡姿的瞭解,目標達成。
不足之處:
1、本次活動自身的心裡準備還不是很好,語言顯得不夠精煉,有點囉嗦。
2、幼兒科學知識積累不夠豐富,在問到“你還知道其他的動物睡覺的方式”的時候,孩子能答到的很少很少。
活動也讓我感覺到作為老師在這方面知識的缺乏,對於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需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才能更自如地面對幼兒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