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自然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研究》課題報告

幼兒園《大自然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研究》課題報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自然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研究》課題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目前,由於經濟的發展,“城市化”傾向逐漸加劇,孩子們家裡的各種名貴玩具也越來越多,他們在室內玩耍的時間也越來越多,而在野外的時間相對減少。雖然孩子們生在城市、長在城市,很少有機會與大自然親近,甚至有的孩子根本沒到過田裡,他們不認識蔬菜,分不清麥苗和小草,不知紅薯長在哪兒?然而,教育家陶行知、陳鶴琴、張雪門等明確提出了“幼兒園活動要以大自然、大社會為活教材”、“生活即教育,教育是從生活中來,從生活中展開”的觀點。因此,我們大班級為了給孩子們一個實踐的環境,我們在園內開闢了小菜園、班級植物觀察角,還充分利用幼兒園以及附近的有利條件,挖掘社群的自然科學教育資源,利用幼兒生活密不可分、併為之所熟悉與感知的植物作為幼兒科學探索的物件,引導幼兒對身邊植物的生長過程、生長規律進行主動探究,從而形成科學的情感和態度,掌握相關的科學方法,獲得有關周圍物質世界及其關係的科學經驗。同時,為了讓孩子們真正親近大自然,大一大二班家委自發組織帶孩子們來到農場,孩子會在與自然物接觸的過程中,促使他們認識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長規律,瞭解人與自然的依存關係,產生熱愛自然資源的情感,培養孩子們對大自然保持著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二、課題的界定

  ⒈種植園地:是指把植物的種子、幼苗埋在或栽到土裡,使其成長的地方。

  ⒉幼兒園種植園地:是指在幼兒園內為幼兒提供的“種植區”,教師有目的地為幼兒交往性、探究性的種植環境,投放適宜的種植材料與種植工具,採用小組或個人的活動形式自主地操作、發現、探索植物中秘密的園地。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是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

  ⒊開發和利用:是指把埋藏著的顯露出來併發揮其功能。在這裡專指合理地開闢幼兒園的種植園地,並充分發揮其教育價值。

  4。瞭解季節性的收成:是指在哪個季節什麼蔬菜或者水果可以得到收成,幫助孩子們重建與自然的聯絡,發現這個世界的喜悅、興奮和奧秘。

  三、研究目標

  ⒈探索利用種植園地資源進行教學實踐活動的方法和途徑。

  ⒉透過研究,讓幼兒體驗種植的樂趣,萌生愛自然、愛勞動的情感。

  四、研究內容與具體措施

  ㈠研究內容孩子融入種植園地,透過種植園地直觀的實踐活動,瞭解認識植物。用種植園和農場活動對幼兒進行生態環境教育,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透過市場以及小花園活動,培養孩子們對大自然保持著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㈡具體措施

  ⒈透過園本教研活動,舉辦各種相關講座、觀摩研討等方式,讓大家認識到教師是教育資源開發的主體,是設計者和研究者,從而實現教研與科研的有機結合。

  2。我們把幼兒的興趣、需要放在首位,強調幼兒的直接體驗,重視活動過程對幼兒發展的意義,強調師生共同構建;注重尊重幼兒的好奇心,順應幼兒的探究興趣,讓幼兒在親自參與播種管理、收穫分享的過程中,學會主動觀察發現、對比、合作,學會透過連續的觀察記錄及種植故事去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真正使豐富的自然環境成為幼兒主動探究的園地。

  五、研究方法

  ㈠研究方法

  ⒈問卷調查法⒉行動研究法

  六、課題效果

  利用大自然的資源進行科學教育為幼兒提供了了解和接觸世界的機會,並且為幼兒的學習營造了輕鬆愉悅的氛圍。幼兒在這樣的情景中,能主動吸取新鮮的資訊,並且在與真實世界的互動中進行主動探究,而且研究過程對所有的參與者來講都是極好的反思、證明與改進的機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