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實訓報告
建築結構實訓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建築結構實訓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建築結構實訓報告1
(一)、實習目的
透過在網上對建築結構課程的學習,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實踐,加強理論學習聯絡實際的結合,加深對建築構造知識的理解和做法,以及結構使用地方的見解,培養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增加對以後建築設計時的結構選擇和運用的能力,瞭解社會上的一般框架結構,積累專業知識。
(二)、實習時間
20xx年7月18日
(三)、實習地點
湖北省麻城市婦幼保健院
(四)、實習內容
瞭解框架結構構造的內容,室內外結構的運用,觀察其作用和效能,詢問做法以及相關知識,並聯系所學的內容和相關資料圖集,進行一定深度的探索和研究。
(五)、實習成果
20xx年暑期時候我有幸參加藍天監理公司的實習工作,我在麻城市婦幼保健院住院部擴建工程進行監理實習。這是一個讓我學習並運用自己已學的專業知識的好機遇,能夠了解構造的做法和作用,讓我更深一步的瞭解理論與現實的差別和兩者相結合的運用。
一、工程簡介
本工程是湖北麻城婦幼保健院住院部擴建工程,承建企業是湖20xx-10-19北麻城市華興建築公司。該工程採用樁基礎,框架結構,柱子為方柱子,現澆混凝土樓板,樓梯採用現澆梁板式,樓層一共五層。面積約為1500平方米。
二、學習內容
1、基礎的種類構造做法以及材料和保護措施。(討論了樁基礎的型別:摩擦樁,端承樁,摩擦端承樁。樁的深度最少要大於3米以及當打不到岩石層就是應該採用摩擦端承樁基礎或者箱型基礎)
2、牆的種類以及做法,保護措施和作用。(特別是討論了牆的頂部斜砌的作用:填充維護,減少梁受彎矩時對牆的破壞等)
3、構造做法,種類及作用。(談到構造柱的作用及使用位子)
4、梯的構築方式及種類,大體尺度。
5、道井的構築型別及作用。
6、窗的構造及尺度,作用。
7、地板的構築及種類。(討論到樓板的厚度一般為15cm以及現在常用的樓板就是現澆式,採用木模)
三、詢問工人瞭解的內容
1、木工類
1)模板的種類及製作辦法;
2)各種結構模板安裝的品質標準;
3)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品質標準;
4)現澆結構模板拆除的時間和順序;
5)模板拆除的注意事項;
6)模板的清理,堆放和維修的辦法及規定;
2、鋼筋工類
1)鋼筋的種類及外形特徵;
2)鋼筋的焊接辦法及品質規定;
3)鋼筋冷加工的辦法及工藝;
4)鋼筋的綁紮的辦法及品質規定;
5)鋼筋綁紮的搭接長度規定;
6)各種構件保護層厚度的控制辦法;
7)掌握隱蔽工程記錄辦法及主要內容;
3、混泥土工類
1)攪拌機的種類,規格,拌和的原理;
2)震動器的種類,適用範圍;
3)施工配合比的換算及標誌牌的內容;
4)施工縫的留設及其處理辦法;
5)混凝土的養護辦法及規定;
6)混凝土表面缺陷產生緣故及預防處理辦法;
7)混凝土工程的品質檢查內容;
四、結構施工中常見問題
1、裂縫的緣故
混凝土中產生裂縫有多種緣故,主要是溫度和溼度的變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勻性,以及結構不合理,原材料不透過(如鹼骨料反應),模板變形,基礎不均勻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間水泥放出大部份水化熱,內部溫度不斷上升,在表面引起拉應力。
後期在降溫過程中,由於受到基礎或老混凝上的約束,又會在混凝土內部出現拉應力。氣溫的降低也會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應力。當這些拉應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時,即會出現裂縫。不少混凝土的內部溼度變化很小或變化較慢,但表面溼度可能變化較大或發生劇烈變化。如養護不周、時干時溼,表面幹縮形變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也往往導致裂縫混凝土是一種脆性材料,抗拉強度是抗壓強度的1/10前後,短期加荷時的極限拉伸變形只有(0.6~1.0)×104,長期加荷時的極限位伸變形也只有(1.2~2.0)×104.由於原材料不均勻,水灰比不穩定,及運輸和澆築過程中的離析現象,在同一塊混凝土中其抗拉強度又是不均勻的,存在著不少抗拉能力很低,易於出現裂縫的薄弱部位。在鋼筋混凝土中,拉應力主要是由鋼筋承擔,混凝土只是承受壓應力。在素混凝土內或鋼筋混凝上的邊緣部位如果結構內出現了拉應力,則須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擔。
一般設計中均規定不出現拉應力或者只出現很小的拉應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溫度冷卻到運轉時期的穩定溫度,往往在混凝土內部引起非常大的拉應力。有時溫度應力可超過其它外荷載所引起的應力,因此掌握溫度應力的變化規律對於開展合理的結構設計和施工極為重要。
建築結構實訓報告2
透過本次實訓,我收穫頗豐,學到了很多知識,特別是提高了綜合分析應用的能力。對於實訓內容我有如下見解與發現。
對於框架結構的內力目前多采用計算機輔助軟體來進行分析和計算,但是目前有的工程設計人員過分地依賴計算機的計算結果,而缺少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致使在一些圖紙中出現不必要的問題,為以後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
1截面尺寸的選擇
梁、柱的截面尺寸的選擇是框架結構設計的前提,除應滿足規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xx》所要求的取值範圍,還應注意儘可能使柱的線剛度與梁的線剛度的比值大於1,以達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梁端形成塑性鉸時,柱端處於非彈性工作狀態而沒有屈服,節點仍處於彈性工作階段的目的。即規範所要求的“強柱弱梁強節點”。
2梁、柱的適宜配筋率
框架樑的配筋在設計中應掌握“適中”的`原則,一般情況下其配筋率宜取0.4%~1.5%框架柱的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宜取1%~3%。另外當梁端的縱向受拉鋼筋最小配筋率大於2%時,其箍筋的最小直徑應增大2mm。但是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均應滿足規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xx》所規定的最大、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另外框架樑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應注意規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xx》與規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J-89》中的區別。規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J-89》中梁的縱向受拉鋼筋最小配筋率只和框架的抗震等級有關,而在規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xx》中梁的最小配筋率除和框架的抗震等級有關外,還和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與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的比值有關,所以在設計中應依據規範來確定梁的最小配筋。
3框架柱配筋的調整
框架柱的配筋率一般都很低,有時電算結果為構造配筋,但是實際工程中均
不會按此配筋。因為在地震作用下的框架柱,尤其是角柱,所受的扭轉剪力最大,同時又受雙向彎矩作用,而橫樑的約束又較小,工作狀態下又處於雙向偏心受壓狀態,所以其震害重於內柱,對於質量分佈不均勻的框架尤為明顯。
因此應選擇最不利的方向進行框架計算,另外也可分別從縱、橫兩個方向計算後比較同一側面的配筋,取其較大值,並採用對稱配筋的原則。為了滿足框架柱在多種內力組合作用下其強度要求,在配筋計算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角柱、邊柱及抗震牆端柱在地震作用組合下會產生偏心受拉時,其柱內縱筋總截面面積應比計算值增大25%。
(2)框架柱的配筋可放大1.2~1.6倍,其中角柱1.4倍,邊柱1.3倍,中柱1.2倍。
(3)框架柱的箍筋形式應選用菱形或井字形,以增強箍筋對混凝土的約束。
(4)對於二、三級框架的底層柱底和底部加強部位縱筋宜採用焊接,且當柱縱向鋼筋的總配筋率超過3%時,箍筋的直徑不應小於Φ8,並應焊接。
另外多層框架電算時常不考慮溫度應力和基礎的不均勻沉降,當多層框架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較大以及地基軟弱土層較厚或地基土質不均勻時,可以適當放大框架柱的配筋,且宜在縱、橫兩個方向設定基礎梁,其配筋不宜按構造設定,應按框架樑進行設計,並按規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xx》要求設定箍筋加密區。
4框架樑裂縫寬度、斜截面配筋調整
在滿足樑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的情況下,仍需在計算配筋後進行梁的裂縫寬度的驗算和滿足梁端斜截面“強剪弱彎”條件下的梁端配筋調整。
4.1影響裂縫寬度的因素和調整的辦法
框架樑的裂縫寬度驗算往往被工程設計人員忽視,對此應引起我們的注意。影響裂縫寬度的主要因素有兩方面,一是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二是鋼筋的級別和直徑。由於混凝土等級與鋼筋的級別有一定的“依賴關係”,因此對於普通的混凝土構件,混凝土的高等級對減小梁的裂縫寬度影響不大,一般情況下宜採用加大梁的配筋率或增大梁的截面尺寸的方法來減小梁的裂縫寬度。另外需注意在利用計算機輔助軟體進行結構建模中的荷載輸入時,一定要將恆、活載數值分
開輸入,以便進行內力組合和裂縫寬度的計算,不要貪圖省事而將恆、活載合併輸入,以防止梁、柱內力計算錯誤,致使所繪製的施工圖不能使用。
4.2梁端斜截面的配筋調整
框架結構設計中,宜滿足在地震作用下框架樑的梁端斜截面受彎承載力的規範要求,即“強剪弱彎”。在具體設計和梁配筋調整時,可採用以下方法:
①不放大梁端負彎矩鋼筋而加大梁的跨中受力鋼筋(一般放大1.1~1.3倍);
②梁端箍筋的直徑可增加2mm;
③支座處儘量不設定彎起鋼筋,宜利用箍筋承受支座剪力。
4.3在電算中合理、準確運用彎矩的調幅
規範規定只有在豎向力作用下樑端彎矩可調幅,水平力作用下樑端彎矩不允許調幅,因此在計算時必須先將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梁端彎矩調幅後,再將水平荷載產生的梁端彎矩疊加。在此可採用兩種方法:一是將梁端的固定彎矩調幅後,再進行力矩分配;二是將由力矩分配法算得的梁端負彎矩直接乘以調幅係數。
5框架結構設計中應注意的其它問題
(1)在框架結構中不允許採用兩種不同的結構型式,樓、電梯間、區域性突出屋頂的房間,均不得采用磚牆承重。因為框架結構是一種柔性結構體系,而磚混結構是一種剛性結構。為了使結構的變形相互協調,不應採用不同結構混合受力。
(2)加強短柱的構造措施: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頂棚可能要吊頂或其它裝修,甲方為了節約開支,往往要求柱間填充牆不到頂或者是在牆上任意開門窗洞口,這樣往往會造成短柱。由於短柱剛度大,吸收地震作用使其受剪,當混凝土抗剪強度不足時,則產生交叉裂縫及脆性錯斷,從而引起建築物或構築物的破壞甚至倒塌。所以在設計中應採取如下措施:
①儘量減弱短柱的樓層約束,如降低相連梁的高度、梁與柱採用鉸接等;
②增加箍筋的配置,在短柱範圍內箍筋的間距不應大於l00mm,柱的縱向鋼筋間距≤150mm;
③採用良好的箍筋型別,如螺旋箍筋、複合螺旋箍筋、雙螺旋箍筋等。
(3)由於建築的需要,有時需要框架樑外挑,且梁下設定鋼筋混凝土柱。在柱的內力和配筋計算中,有些設計人員對其受力概念不清,誤認為此柱為構造柱,並且其配筋為構造配筋,懸臂樑也未按計算配筋,這樣有可能導致水平荷載
作用下承載力不足,為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實際上,在結構的整體計算中,此柱為偏心受壓構件,柱與梁端交接處類似於框架樑、柱節點,應考慮懸臂樑梁端的協調變形。所以對於此柱應作為豎向構件參與結構的整體分析,並且柱與梁端交接處應按框架樑、柱的節點處理。
(4)在計算單榀框架的內力時,應注意底層框架柱的計算高度和箍筋加密區高度在規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xx》~《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J-89》中的區別:規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J-89》要求底層柱遇有剛性地面時,除上端箍筋加密外,在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範圍內也應加密,而在規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xx》中規定除滿足以上條件外,還應滿足柱根不小於柱淨高1/3範圍內箍筋加密的要求。
(5)在設計框架結構和裙房時,高低跨之間不要採用主樓設牛腿、低層屋面或樓梯梁擱在牛腿上的做法,也不要用牛腿託梁的方式作為防震縫。因為在地震時各單元之間,尤其是高低層之間的震動情況不同,連線處很容易壓碎、拉斷。因此,凡要設縫,就要分得徹底,凡不設縫,就要連線牢固,絕不能似分非分,似連非連,否則很容易在地震中破壞。
(6)在設計中不得隨意加大主筋的面積,或為了簡化構造而統一截面設計,以避免造成結構的某些部位相對薄弱。
(7)對於框架樑下部的填充牆構造措施,當填充牆長度大於5m時,牆頂與梁宜採用拉接措施;當牆高度超過4m時,宜在牆高中部設定與柱連線的通長鋼筋混凝土水平牆梁。
(8)填充牆拉筋和預埋件等不應與框架樑、柱的縱向鋼筋焊接,宜採用在柱內預留預埋件,待砌築填充牆時再將拉結筋與之焊接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