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自查報告(精選8篇)
生態環境保護自查報告(精選8篇)
時間稍縱即逝,辛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好的,也看了到需要改進的地方,將成績與不足彙集成一份自查報告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自查報告書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態環境保護自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生態環境保護自查報告 篇1
一、加強建設專案環境管理
1-11月,審批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25個,完成專案環境影響登記備案151個,出具環評執行標準44個;完成10個建設專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整頓完成98個環保違法違規建設專案;園區規劃環評透過專家審查。
二、加強汙染防治工作
1、完成“十二五”重金屬總量減排工作。
2、依法開展清潔生產稽核工作。
3、全面鋪開轄區內涉重企業、電站、食品行業等涉及危險廢物產生、經營企業全面規範化建設工作。
4、對2個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取水點、39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完善隔離設施和標識標牌,建立健全飲用水源監測制度。
5、對第一批試點8家企業進行網路資料填報培訓。
三、加大環境監察執法力度
1、重點加大對12家鉛鋅礦洗選企業,16家鉛鋅冶煉企業、1家化工企業重點涉重金屬企業汙染源的監管力度。
2、出動監察車輛768趟次,監察人員1866人次,發現環境汙染隱患23個,督促整改隱患23個,對10家磚廠採取斷電停產措施,立案查處環保違法案件19件,移交涉刑事案件1件,1件正在調查處理中,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17宗,處罰金額162萬元。
3、抓好汙染糾紛調處。1-11月,共處置投訴176件,處理和結案率均達100%。
4、抓好排汙費徵收,全年預計徵收排汙費150萬元。
5、是抓好中高考禁噪工作。六是加強環境應急管理工作。七是開展環保專項行動。
四、抓好環境監測工作
1、完成萬里工業園區水、大氣、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出具監測報告20份。
2、落實專人負責,確保空氣自動站正常執行。
3、對永定橋縣級集中飲用水水源地、龍洞灣集中式飲用水源地、39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以及流沙河河西大橋斷面等開展了水質例行監測。
4、對白巖河下游匯入庫前區前100米處區域水環境進行取樣分析。
5、開展官村壩斷面水質取樣檢測。
五、抓實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落實
1、省環保督察組反饋我縣18個點位91個問題,完成整改點位10個,完成率55.6%;完成問題整改79個,完成率86.8%。
2、省督察組交辦我縣環境保護重點督察專函1個已完成整改。
3、省環保督察組交辦我縣信訪投訴2個已及時進行處理。
六、全力以赴做好迎接中央環保督察工作,抓實問題整改
1、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迎接中央環保督察工作全面推進。
2、全面收集完善環保檔案資料,及時報送中央第五環保督組調閱檔案資料。組織指導重點部門集中準備資料59盒,檔案1830件,督促指導鄉鎮和部門收集資料348盒,檔案9527件。組織相關單位補充收集資料116盒,檔案2551件。按照調閱資料要求,及時組織報送11個批次16個方面的檔案資料。
3、做好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交辦信訪件辦理。我縣共接到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轉交信訪件32件,32件均已全部辦結。
4、舉一反三,深入推進問題整改。全域全程開展自查自糾,排查點位613個,發現問題1007個,完成整改點位502個,完成率81.9%;完成問題整改851個,完成率84.5%。
七、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
組織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啟動了xx縣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前期調研,委託四川省地質工程勘察院完成我縣生態紅線劃定方案編制,9月透過專家評審。目前,四川省地質工程勘察院正在按照專家意見進行修改,最終方案待報縣政府審批。
八、加強環境保護宣傳
1、開展“6.5”環境日宣傳活動。
2、參加法制宣傳、安全宣傳等活動。
3、深入企業開展環保宣傳。
九、抓好環保能力建設,夯實工作基礎
1、組織環境監測站人員參加省環境監測上崗證現場考核工作,全站14名參考人員順利透過72項145項次的考核。
2、我局監控平臺已與全縣23家重點企業聯網,比對驗收7家,聘用4名人員負責線上監測監控平臺的管理。
生態環境保護自查報告 篇2
為做好《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工作我局及所涉及單位就截至20xx年9月底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落實情況認真開展了自查工作,從整體上看,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落實較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具體工作情況
(一)加快推進大氣汙染防治行動工作。
按照《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xx〕37號)的要求,區委、區政府對大氣汙染防治的高度重視和統一布暑,我局組織實施。
1、專案,必須全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未透過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一律不準開工建設,對高耗能、高汙染專案不再審批,並且在招商引資中,對高耗能、高汙染專案列為禁止招商引資專案;
2、加強對工業企業排汙的管理。
對銅仁捲菸廠、銅仁復烤廠排出粉塵、二氧化硫進行嚴格的控制,安裝線上監控設施進行24小時連續監測並達標排放,對粉塵汙染較大的浙峰水泥廠,湘貴錳業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了關閉,並對轄區1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進行取締,共取締使用燃煤鍋爐的企業5家,在城區內同城管局聯合執法,取締臨街飲食門面燃煤爐灶750口,減少汙染物排放;
3、深化面源汙染治理,綜合整治城市揚塵。
我局同住建局、城管局聯合執法,加強建設施工場地的管理,對城區施工場地,積極推進綠色施工,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全封閉設定圍牆,嚴禁敞開式作業,施工場地道路進行地面硬化,渣土、運輸車輛採取密閉措施;
4、強化移動源汙染防治,加強城市交通管理。
環保、公安加強機動車的管理,在市交警檢車線設立機動車排放尾氣檢測站,對不達標車輛不得發放環保合格標誌,不得上路行駛,對560臺老舊車輛進行淘汰報廢,大力推廣新能源車輛,採取直接上牌、財政補貼等措施鼓勵個人購買,從20xx年10月至今城區新增電動摩托車720輛;
5、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
我區積極發展水電,新建了壩黃水電廠、燕子洞水電廠,擴大了蘆家洞電廠的規摸,加快了清潔能源的供應,對城區住戶採用階梯性電價,調峰電價等措施,逐步推行以天然氣或電代替煤炭的能源結構,城區96%以上住戶已經使用電或液化氣等清潔能源;
6、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妥善應對汙染天氣。
我局成立環境應急中心,與氣象部門、市環境監測站進行合作,建立重汙染天氣監測預警體制,制訂了環境應急預案,落實責任主體,明確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預警預報及響應程式,應急處置及保障等內容,按不同汙染等級確定企業限產停產,機動車和揚塵管控,中小學校停課以及可行的氣象干預等應對措施,引導公眾做好衛生防護。
(二)持續推進汙染減排工作。
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國發〔20xx〕40號)、《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xx〕26號)、《國務院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xx〕41號)的要求,再結合我局及所涉及單位工作實際,局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並把其工作任務落實到相應責任人,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1、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壓縮過剩產能。
20xx 年度淘汰落後產能企業5戶,其中電解錳生產企業3戶,鐵合金生產企業2戶,共淘汰落後產能6.4萬噸,獲得財政獎勵資金514萬元。其分別是貴州省XX市武陵冶化廠核定淘汰落後產能1.8萬噸、貴州省XX市金豐錳業有限責任公司核定淘汰落後產能1萬噸、貴州省XX市陽光錳業有限責任公司核定淘汰落後產能 0.6萬噸、XX市泰源鐵合金廠核定淘汰落後產能2.6萬噸、貴州省XX市湘黔矽廠核定淘汰落後產能0.4萬噸。目前,銅仁浙峰水泥有限公司所有生產車間已全部拆除。20xx 年度申報淘汰落後產能企業4戶,其中3戶鐵合金生產企業,1戶水泥生產企業,擬淘汰落後產能26萬噸。其分別是貴州省銅仁銀湖化工有限公司水泥廠擬淘汰落後產能20萬噸、銅仁力源矽業有限公司擬淘汰落後產能3萬噸、XX市湘貴錳業有限責任公司擬淘汰落後產能1萬噸、XX市福盛鐵合金廠擬淘汰落後產能2萬噸;
2、提高廢棄物的利用。
我區引入兩家新型建材生產企業,分別是貴州億豐建材有限公司和XX市碧江區堅磊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貴州億豐建材有限公司是區政府20xx年度招商引資企業,設計產能年產30萬方蒸壓加氣塊,主要原材料為粉煤灰、脫磷石膏以及一些建築廢料,於20xx年8月建成投產,經過1年的執行,目前已有穩定的客戶群,生產正常。XX市碧江區堅磊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區政府20xx年度招商引資企業,因為園區規劃和路網建設而影響工程工期,專案於20xx年底開工建設,將於 20xx年12月底前建成投入生產。該企業主要是回收利用錳渣生產新型建材,設計產能年產30萬立方蒸壓加氣混凝砌塊。
(三)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國辦發〔20xx〕7號)中提出的工作目標及工作任務,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20xx 年已委託貴州省環科院對XX市的汞、錳及有機物土壤汙染問題進行摸底調查,並編制完成了《XX市土壤汙染綜合防治示範區建設方案》,碧江區的瓦屋鄉、雲長坪鎮、滑石鄉、漾頭鎮、燈塔辦事處、六龍山鄉的汞汙染,瓦屋鄉的錳、桐木坪鄉的鉛鋅汙染治理及土壤環境監管、監測、應急能力建設也被列入其中,目前該方案正在修改完善,準備上報國家環保部爭取專案資金。
(四)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工作。
根據《國務院關於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20xx-20xx年)的批覆》(國函〔20xx〕32號)所提及的重點流域,貴州的重點流域為烏江,烏江未經過銅仁境內。
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近幾年來,雖然我們就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落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總體來看,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形勢還不容樂觀,工作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環保資金缺口較大,籌措渠道不暢。環保投入不足是我區環保的主要問題之一。雖然環保投資逐年增長,但經濟欠發達,環保投資機制不健全,資金籌措難度大,不同程度影響了環保基礎設施(汙水處理廠、垃圾收運系統等)建設進度。
(二)環保意識淡薄,汙染形勢仍然嚴峻。部分企業法人只是一味的追求利潤,而無環保觀念,環保設施執行不穩定,仍存在偷排、漏排、暗排等環境違法行為。部分建設專案未嚴格按照環保程式辦理環保手續,未嚴格按照建設專案“三同時”制度進行建設,仍存在未批先建現象。部分專案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敞開式作業,施工場地道路未進行地面硬化,渣土、運輸車輛未採取密閉措施,揚塵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給大氣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汙染。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進一步落實好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措施,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接下來我局將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嚴把專案准入關,嚴格專案建設管理。嚴格新建專案審批,充分發揮環評前置審批的功能,提高新建專案環保準入門檻,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專案一律不予審批。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加強建設專案中、後期管理力度,強化驗收環境管理,確保環境評價和“三同時”執行率達到100%。
(二)積極篩選上報專案,努力爭取環保資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就其主要原因是資金不到位,影響了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為使汙染物得到更好地處理,有效控制汙染物排放,將努力爭取環保相關資金。
(三)大力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多形式大力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把環保融入到每個企業法人及區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進一步增強全民環保意識。
生態環境保護自查報告 篇3
按照市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工作專題會精神,現將我局牽頭專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內容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指標完成情況
1、嚴把環評大閘,注重在源頭上預防汙染。
紮實推進規劃環評,積極開展專案環評,發揮好環境影響評價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中的“調節器”、“控制閥”作用,主動服務、全程跟蹤重大專案建設,對促增長、惠民生的重點專案開闢“綠色通道”,x年至今共完成194個專案的環評審批工作,涉及投資872479.89萬元;對違反產業政策以及不具有環境可行性的專案做到不引進、不發展,近2年先後依法否定不符合產業政策及“兩高一資”(高能耗、高汙染、資源型)專案20多個。
2、堅持聯防聯控,強力實施大氣汙染防治。
認真落實國家“大氣十條”,x年淘汰了海大集團20蒸噸燃煤小鍋爐1臺;在城區強制推行清潔能源,對商戶主動使用天然氣的,給予開戶費50%優惠,城區清潔能源使用率達到97.72%;開展了城區餐飲油煙專項治理工作,城區餐飲業油煙淨化裝置安裝率達50.2%;落實秸稈全域禁燒工作,強化鄉鎮(街道)、村、組幹部責任,按照1000元/村、2-4萬元/鄉(鎮、街道)的標準落實工作經費,加強巡查,推廣秸稈粉碎還田、食用菌種植等方式引導農民開展綜合利用,露天焚燒秸稈現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投入財政資金67萬元並爭取省級補助資金50萬元,在城區建成了pm2.5自動監測站。x年城區空氣質量api指數≤100的天數達到335天,空氣優良天數佔91.78%。
3、確保飲水安全,全力做好水汙染防治。
對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張家巖水庫實行每月不定期巡查和加密監測,在原已取締庫周所有排汙口的基礎上,設立了標誌牌和界樁,在一級保護區(陸域)設立了120米隔離網,建立了城市飲用水源應急管理制度和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制度,在水庫引水隧洞出口建設攔渣治理系統,安排專人定時打撈攔渣系統裡的固體廢物和庫區漂浮物。加強庫周村莊環境整治,建農村戶用沼氣池、垃圾池,發展生態農業,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量農藥,科學、合理施用化肥,禁止亂砍濫伐集雨區範圍內森林植被,對一級保護區範圍內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進行退耕還林,對二級保護區範圍內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逐步進行退耕還林。委託資質單位編制了《市張家巖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方案》,經省級專家組評審並修改完善後,已由市政府頒佈實施。20xx年擬實施水庫水質提升專案,目前前期工作已全面展開。對39個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開展定期巡查及半年一次的水質監測,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x年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47.37%。加強重點水域、重點流域水環境保護,對分別編制了保護方案,經專家評審後已下發;在陽化河沿線先後建起了鎮、鎮汙水處理廠,禾豐鎮和雲龍鎮汙水處理廠前期工作已展開;委託大學編制了《市絳溪河流域汙染防治規劃》,已先後透過專家組評審、市規委會審查,正在制定專案方案。整治農業面源汙染,x年治理規模化畜禽養殖場25家,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226萬畝次。
4、推動總量減排,大力淘汰落後產能。
根據國務院關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部署了關停水泥立窯工作,關停了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亞水泥廠立窯,20xx年將對市五洲水泥廠、市陽安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及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立窯全部實施關停,確保“十二五”期間削減氮氧化物135噸,騰出環境容量。
5、建立完善保障,積極探索環保長效機制。
逐年加大環保投入,從20xx年起設立了市環境保護專項資金,x年增加至1500萬元,20xx年增加至20xx萬元,先後實施了鎮、鎮、五指鄉場鎮汙水處理站建設,以及三岔湖庫周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等專案;建立完善了環境保護例會制度、生態鄉鎮建立“以獎代補”制度、鄉鎮(園區)兼職環保員制度等一批環保機制,提升了環保監管水平。
二、存在的問題及需說明的情況
1.淘汰燃煤小鍋爐(10蒸噸以下)工作原系由經信部門牽頭,近期已改為環保部門牽頭。目前省環保廳已對“十二五”期間的淘汰計劃進行了意見徵求,但尚未下達任務。
2.由於農村面源汙染尚比較嚴重,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資金缺乏,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不高,x年僅47.37%。
3.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家方案尚未下達。
4.我市無燃煤電廠,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任務僅下達到市(州)一級,縣級未下達任務,因此未進行自查。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1.結合實際,我局已代市政府草擬完成了《關於加強大氣汙染防治的實施意見》,建議徵求各相關單位意見並結合市政府出臺的實施細則修改完善後,報市政府常務會審定下發實施。
2.由於很多鄉鎮的飲用水源已發生變化,建議市政府根據鄉鎮實際情況重新劃定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報市政府批准,並落實保護資金。
3.建議加快張家巖水庫治理、二水廠建設、城南汙水處理廠(ⅱ期)建設。
生態環境保護自查報告 篇4
一、xx鄉生態環境保護的目的和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程序中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農村環境治理作為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關係到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為進一步改善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提升xx鄉整體面貌,對xx鄉生態環境保護現狀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摸底,有爭對性的提出合理的建議,為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奮鬥。
二、xx鄉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xx鄉建制於1984年,全鄉總面積73.3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42個村民小組,1564戶6631人,距離尋烏縣城50公里,廣東興寧市區62公里,是江西省南下廣東發達地區的主要通道出口。
(一)xx鄉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
xx鄉農業是以種植業、果業為主導,茶葉和油茶種植為特色。其中油茶種植面積有25500多畝,平均年產油茶24.5萬斤,年產值1000萬元;茶葉種植面積有1800多畝,年產值達630萬元。xx鄉礦產和水資源豐富。地下蘊藏著高含量的鈾礦、稀土、水晶礦;境內還建有鬥晏、大田、鐵尺水、龍潭等8個水電站,裝機容量計3.95萬KW,被水電專家稱之為“小水電之鄉”。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環境問題日益凸現,xx鄉生態環境令人擔憂。目前xx鄉農業種植過量使用農藥和化肥,在土壤中大量殘留,造成土壤物理性質惡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結,肥效降低,對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地膜的廣泛推廣及大量應用,雖提高了產量,可由於廢棄的地膜不易分解,造成農田汙染,影響農業持續發展。稀土的非法開採造成飲用水水質嚴重下降,對生活垃圾隨意排放到河流,影響了沿河居民的生活用水;畜禽養殖汙染,使環境質量進一步惡化。環境問題已嚴重威脅到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制約了xx鄉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總之,xx鄉經濟落後、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種植不合理的現狀,以及自然環境條件的限制、上游汙染物下洩等主客觀制約因素的存在,使得xx鄉環境形勢不容樂觀。
(二)xx鄉造成嚴峻生態環境形勢的原因分析
環保意識淡薄,宣傳程度不夠。對農村環保宣傳教育的力度不夠,群眾環境保護意識總體還不夠強,許多群眾往往會對涉及自身利益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舉報或投訴,而對自身破壞或影響環境的行為缺乏自我約束。
2. 政府環保力量薄弱。
(1)xx鄉沒有專門的環保隊伍和防保員。鄉幹部學歷參差不齊,專業五花八門,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
(2)鄉幹部人員常變。人員變動過快,使環保工作在質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
3. 農民生產、生活習慣落後。
長期以來,xx鄉農業生產技術落後,科學文化素質不高,群眾養成了許多汙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例如缺少科學種田的指導,濫用化肥和農藥;垃圾隨處扔等等。這種淡薄和落後的環保意識在農民身上根深蒂固,製造汙染的主體十分龐大,難以根治。
4.環保方面配套設施不足。
環保政策、環保機構、環保人員以及環保基礎設施均供給不足,使得落後的基礎設施與日益加大的汙染負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導致了環境汙染的加劇。
三、xx鄉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
按照“建設環境優美的新xx”的要求,在全鄉大力倡導環境保護意識,構建生態文化,大力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實現可持續發展。
加大環保知識及法律、法規宣傳。鄉政府要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加大環境宣傳的力度。把保護環境灌輸到每個村民頭腦中,不斷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讓農民明白什麼是環保,為什麼要環保,怎樣才能環保。透過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促進他們樹立起農產品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從而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2. 落實環保鄉村責任制。
把責任落實到村委會,固定村級環保員,確保人員流動帶來的不便。加強鄉鎮環保培訓,完善體制,健全責任追究制。要加強對鄉、村領導幹部的環保培訓,打破部門行業的條塊分割,協調各相關部門,依法界定執法職責,將行政執法權力與執法責任有機結合,科學設定執法崗位,明確執法程式。
3. 倡導農民養成良好的生產、生活習慣。
加強農業知識培訓,制訂農藥、化肥等的科學使用計劃,禁止使用高毒性、高殘留的農藥,鼓勵使用和推廣配方施肥、生物殺蟲滅害等技術,同時倡導良好的生活習慣,推廣農村環境保潔,實行農村生活垃圾袋裝,確保道路、水塘、河道清潔,轉變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
4.完善環保配套設施。
應該制定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法規,加強引導,防控結合,發展生態農業。加大環保政策扶持,逐步向生態環境保護如xx環保重點工程、農業汙染防治等方面傾斜。要以“建設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為抓手,以“農業生產清潔化、村莊建設生態化”為原則,全面推進xx生態建設。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農業資源,有效控制農業汙染,形成良性迴圈機制,從根本上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村環境。建設和完善垃圾填埋場等基礎設施,廣泛開展xx生態文化建設,著力提高xx環境質量,構建生態優美、和諧穩定的新xx。
生態環境保護自查報告 篇5
我鎮11月16日-11月22日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整改情況如下:
一、強化臭氧汙染防治
我市共性問題:截至6月30日,臭氧濃度為204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倒數第一,臭氧濃度同比不降反升6.25%,變化幅度全市倒排第1。整改工作開展情況:針對臭氧問題,我鎮從日常大氣汙染防治入手,強化揚塵管控、禁燒巡查、涉氣企業檢查等工作,本週共計檢查域內涉VOCs企業4家,電氣焊4家,檢查餐飲企業5家,料堆4家。同時,持續開展禁燒巡查,臭氧汙染情況有所減輕。
二、強化坑塘溝渠整治
存在問題:我鎮小崔莊南坑塘存在汙染問題。整改工作開展情況:針對此問題,我鎮已經於7月9前完成整改並進行平整處理。後於9月29日對全鎮各村街坑塘情況進行再次摸底,共排查有水、無水坑塘共30個,暫未發現新的汙染問題。
三、強化河長巡河履職
存在問題:河長巡查不到位,針對此問題,我鎮每週採取兩提示一通報的方式推進巡河工作開展,11月16日-11月22日我鎮鎮村兩級河長巡河率已達到100%。
生態環境保護自查報告 篇6
這次西部開發不同於以往的最大特點,就是在開發的同時必須搞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這包含著對生態環境價值的深刻理解和認識,也包含著破壞生態環境惡果的慘痛歷史教訓。在開發之初,深刻認識西部環境特性,在全面認識的基礎上,確定正確的西部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原則,對避免開發中產生新的環境破壞,再造山川秀美的新西部將是至關重要的。
一、西部面積遼闊,生態多樣,千差萬別,各具特色。
因地制宜,區別對待是西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之一。
西部包括陝、甘、寧、青、新、雲、貴、川、藏、重慶十個省區市,約佔國土面積的52%,人口的23%。如果加上內蒙、廣西,則佔國土面積68%,人口的25%。這裡有世界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有世界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瑪峰,有世界最大的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有從熱帶雨林到高寒山地的各種植被;有高山峽谷、冰川雪原、荒原沙漠的各種自然景觀;有多種此處獨有的珍稀奇特物種。西部各地不僅地貌形態、自然景觀各不相同,社會經濟開發程度也大相徑庭,存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因此,在西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中必須因地制宜,區別對待,分清主次,擇要而從,以便集中有限的財力,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目標,產生出預期的效益。這既是國力所要求,也是經濟規律所要求。
由於西部面積遼闊,交通不便,目前絕大部分地區尚缺乏開發的條件和適宜的開發方式。因此,對於一些重要的、敏感的區域必須設立生態環境保護區,實施搶救性保護或強制性保護,如對具有生物多樣性資源的地區、江河源頭區,以及其它具有重大科學價值或對全域性有重大影響的地區;對一些目前生態環境比較好的地區,可以建立一批以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為主要目標的生態特別縣,以發揮其生態功能,作為構成重建山川秀美的基礎;對於礦產資源豐富,且具有開發條件的地區劃定礦產資源開發區,同時開徵資源開發生態恢復補償費,使之在開發的同時搞好生態環境的恢復和建設;建立水資源費和水資源保護節約獎勵費制度,以促進節水社會的形成。
二、西部生態環境脆弱,初級生產力低下,目前尚不能容納較多的人群,必須堅決杜絕盲目的移民開發,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保護優先的原則。
我國西部處於平均高程800-XX米和XX-4000多米的兩大臺階及其銜接區,屬於生態環境脆弱帶任(eeotone),有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特點,也有抗干擾能力差、破壞後難於恢復的弱點,也是我國環境災難,如地震、山崩、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霜凍、冰雹、大風、乾旱、洪水、雪崩、凍土、森林火災以及病蟲鼠害等最嚴重的地區。除了少數小塊地區之外,大部分土地農業生產潛力在50公斤/畝以下,僅相當東南沿海平原地區的六十分之一。由於自然生產力低下,目前環境人口容量很小。黃土高原區每平方公里以7-8人為宜,西部荒漠草原每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載力不會超過2-3人。
因此,必須堅決反對大量人群的盲目流入。中外開發歷史證明,單靠移民開發沒有成功的.。日本從明治維新第2年(1869年)開始北海道的移民開發,直到1995年北海道仍然是日本最落後的地區。巴西為了開發中西部,不惜將首都從海濱城市裡約熱內盧遷之內地巴西利亞,並以縱貫全國的公路帶動城鎮進行移民開發,結果也是失敗的。中國從明清就開始在西部邊疆屯墾戍邊,開發建設達數百年之久,而西部落後依舊。從生態學的觀點看,西部無論是瑰麗多姿的熱帶風光,還是蒼涼悲壯大漠風情,都是億萬年來自然神奇造化之工賜予人類的財富。它們將以其稀有性、瀕危性、特異性而身價與日俱增,並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經濟前景也是必然的。從發展的觀點看,稀有、瀕危、特異的環境資源,將隨著時間的推移日見稀缺,對它們的爭奪也日益激烈,特別是生物工程學科的發展與領頭地位的確定,生物資源在未來國際競爭中將起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此,相對落後地區的發展一定要優先考慮稀有、瀕危、特異經濟資源的保護。反對急功近利,立足長遠,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保護優先的原則對脆弱的西部環境尤為重要。對生態環境異常脆弱的地區來說,情況不清,沒有把握時,維持現狀是最好的保護。西部一些脆弱的生態環境至今未被破壞,人口少以及人類活動少是重要原因。共3頁,當前第1頁123西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原則問題調研報告
生態環境保護自查報告 篇7
保護生態環境,建設和諧家園。7月9日至7月xx年增大,海上和陸地養殖業迅速洋生物科技園”,還有投資2億元的有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 .74億元的大發展,使農民增收的渠道不斷拓寬,以民營經濟為主的工業化、產業化和城市化趨勢日益明顯,皮口鎮一步步向海濱小城市目標邁進。
一、因地制宜
1、皮口鎮地處黃海之濱,鎮域總面積286平方公里,常駐人口8.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6萬人。
海岸線長35華里,淺海水域xx年來一直被束縛在土地上,這種傳統觀念的束縛,使農民增收的潛力十分有限,在思想觀念上保守怕變,難以融入現代市場。皮口鎮鎮透過宣傳推介一批靠養殖致富成功的典型,以農民身邊的事實來影響農民,讓農民看到增收的途徑不止一條,現有耕地容納勞動力有限,而轉移富餘勞動力士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透過典型示範,廣大農民自發地進行養殖工作,由此帶來了觀念上的更新、視野上的開闊。
2、抓資訊,建立勞動力轉移服務網路體系
如何能及時將用工單位用工資訊送到他們手中極為重要。為此,皮口鎮努力構造,不斷完善,建立起一條承上啟下的勞務用工資訊網路:鎮勞務資訊服務小組→村勞務資訊服務站。鎮裡經常派出專人到海產品養殖場瞭解資訊,及時將用工資訊發到村勞務資訊服務站,及時將用工資訊傳到農民手中,併為他們進入用工單位做好各種服務工作。為富裕勞動力的轉移提供了資訊保證。
二、思考與建議:
隨著國家對新農村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村莊擺脫了貧困和落後,開始慢慢的向城市化靠攏。透過對皮口鎮的調研,我們總結以下幾點經驗:
1、要因地制宜
俗話說“依山靠山,依水傍水”,皮口鎮擁有海岸線35華里,淺海水域xx年正月初二的祭財神民俗文化、正月十三的祭海文化和正月十五巡街文化最具影響和代表性。而有關貔仙、大白碑、老龍頭、涼水灣、礦泉井、海神娘娘、牛眼坨、牛眼蛤等等眾多民間傳說、故事,更為地區文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隨著地區經濟的發展,皮口小城鎮文化也極大了豐富了現代人的生活內容。而“黃海公園”——皮口西山風景區、“一洞仙”——狐仙洞風景區、“天鵝湖”——東大甸自然溼地以及平島旅遊度假村等地,不但是當地人們休閒、觀光的最佳去處,也為豐富地區特色文化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皮口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陸島交通港,是長海縣距大陸的最近點。因此每年接待旅客近70萬人,成為海島旅遊的重要中轉站。
位於皮口鎮西南黃海里長山水道南部海域,距陸地最近處清水河口3公里,牛眼坨碼頭西南側。因島上平坦得名。呈梯形,東西走向,東高西低,長約 .3公里,寬0.8公里,陸地面積 .04平方公里,海拔30.9米。漲潮時周圍水深3米。地質屬太古界片麻岩。為平島村駐地,人口500餘人,耕地730畝,種植玉米、大豆等。以漁業為主,產雜魚、蟹等,建有百噸冷凍庫。現已規劃成具有漁家特色的旅遊度假村,每年接待大批上島旅遊的遊客,旅遊服務業已成為島內第二大產業。
平島旅遊度假村是普蘭店市境內唯一一個海島村,距皮口港 8海里,東西長約xx00米,南北寬約500米,雖總面積僅為795公頃,卻是被譽為“萬傾碧波中的平靜之舟”的一個避暑禦寒的絕佳去處。這裡為我國少有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全年自4月中旬至 月初的xx年內重點開發建設專案之一,作出總體發展規劃,吸引內資外資共同開發。這裡的陽光、沙灘、別墅、海鮮以及獨特的漁舟唱晚、漁家風情、遊客趕海、漁民家宴、家庭式的接待以及海上垂釣等旅遊。
2、空間分析
皮口鎮地理位置優越,距大連市中心 0公里,與長山列島僅有8海里,隔海相望。也是大連東部沿海距日、韓最近的口岸。鎮內交通便利,金城鐵路、xx年貨物吞吐量80多萬噸,客運量69萬人次。
由於交通便利,皮口鎮即是省內遊客節假日度假的好去住,也為省外遊客體驗海島遊提供了便利的機會,市場潛力巨大。
3、資源分析
我國少有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全年自4月中旬至 月初的xx年皮口鎮被國家體改委等十一部委確定為全國綜合改革試點鎮,XX年被遼寧省確定為中心小城鎮,XX年又被國家六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被國家漁業部確定為全國水產品加工示範基地,被大連市定為重點開發建設的小城市。XX年,皮口鎮被國家發改委以“人與自然河蟹小城鎮”及在海洋開發、利用、保護方面的突出表現而入選為XX年上海世博會參展城鎮。根據日前確定的規劃,皮口鎮正以濱海路為中心軸線,西起清水河,東至贊子河,北到高速鐵路,面積38平方公里以上區域全部納入鎮區內,對產業、居住、商貿、飲服及公共設施、重大基礎設施等按功能區分,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將皮口鎮重新定位為產業發達、生態良好、臨港宜居、河蟹文明30萬人口的中等海濱城市。
皮口鎮現擁有省一級鄉鎮敬老院、大連市一流的公安分局以及武警邊防、法庭、工商等執法部門在皮口都有派出機構。220千伏的變電所座落在境內, 萬噸能力的淨水廠即將擴建成5萬噸。市政、環衛、城管中隊等 城鎮管理職能部門一應俱全,購物、旅遊、休閒、娛樂場所眾多,城鎮功能齊全。
三、調研分析
1、抓住機遇,引導合理的住房建設和消費模式。將“規劃科學、配套健全、環境良好、工程優質”真正落到實處,加快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
2、企業參與,強化業務培訓與考核,提高隊伍綜合素質。以培育企業品牌、練好內功、提高產品創新能力為著力點,繼續最佳化和落實建立方案,加快科技創新,豐富建立內涵,將企業與住宅融為一體,不斷增加社會責任感,發揮示範專案的引領作用。
3、定期開展思想培訓,提高村民素質,逐步引領農民接受新知識,新思想,主動做到愛護環境,提高了生活品質,慢慢呈現出積極向上的風貌。
四、思考與建議
雖然相對其他鄉鎮發展較好,但目前社群建設已呈現瓶頸現象。儘管目前絕大多數社群居委會的辦公設施和居民活動設施不足、社群工作人員待遇普遍偏低。
建議:進一步提高社群建設認識,不斷推動社群科學發展。切實加強各級各部門對社群建設及重要性的認識,推動社群的科學發展。要深入學習、廣泛宣傳社群的自治職能,讓社群自治意識深入民心,使社群儘快步入良性的發展軌道,從而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建設和諧社群工作,把社群建設納入各級黨委、政府重要工作議事日程。在鎮政府的支援下民政局,積極爭取其他部門的協調配合,透過採取財政支援、劃撥土地、減免費稅、房屋置換、改造或新建等多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基礎設施不足的局面。要明確收入來源,不斷加強投入。包括財政補助收入,即州、縣市兩級財政按有關規定核撥的各項經費,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序的增長機制。上級核撥收入,即上級有關部門和街道(鄉鎮)給予的非財政補助收入(包括非正規組織就業崗位補貼)。社群專項工作經費。主要是州、市(縣)兩級部門補助的設施建設、維修、服務、活動等專項工作經費;以及撥付社群"費隨事轉"的各項經費和社群黨建工作經費、其他專項工作經費、活動經費等。各項捐贈收入。主要是慈善組織和基金組織的經費援助、駐社群單位和結對共建單位贊助社群的經費及各種募捐與個人捐助的經費等。獎勵經費。主要是上級部門對於社群工作先進的表彰獎勵經費等。其他收入。主要是社群有償服務收入、社群使用的固定資產變價、租賃等收益。要明確支出範圍,落實經費到位。包括人員經費支出。主要是社群工作人員與公益性崗位及社群其他聘用人員的工資、福利、獎金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公用經費支出,主要是辦公、服務、活動等經費支出。專項經費支出,主要是社群設施
生態環境保護自查報告 篇8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地處河北省最北部,屬內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過渡地帶,總面積9219平方公里,海拔750米至2067米,是防止北部內蒙風沙侵襲北京、天津的“天然屏障”和重要水源涵養地,是灤河、遼河兩大水系的主要發源地之一,肩負著為北京阻沙源、為天津蓄水源的特殊生態保護職責。
近年來,該縣以建立國家生態示範區為契機,把生態環境建設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著力點,積極貫徹“汙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並舉”方針,把生態示範區、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旅遊區建設納入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工作來抓,充分發揮農、林、牧、水等有關部門的生態建設主力軍作用,大力實施壩上生態農業、自然保護區建設、生態林建設、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無公害時差蔬菜基地、環境汙染治理、生態旅遊、京津風沙源治理、生態家園富民等生態工程,並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取得了顯著成就,20xx年被國家環保總局正式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之後順利透過國家生態環境監察試點工作驗收。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了開放開發,帶動了以旅遊業為主的特色產業的壯大與發展,由傳統經濟逐步向生態經濟轉變,經濟、社會和環境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為生態縣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注重四個結合,充分發揮生態工程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1、圍場地處內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過渡丘陵地帶,治理難度較大。
為此,該縣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以專案為依託,全方位組織實施山、水、林、田、路、草綜合治理,林業、水利、畜牧、農業等部門協調聯動,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大力開展生態示範區建設,重點實施了首都周圍綠化、德援造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一退雙還、小流域綜合治理、生態農業開發等工程專案,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的生態建設。
2、把生態建設與加強農林基本建設相結合。
按照集中連片、規模推進、綜合治理的原則,重點抓了林、草、水精品工程。林業方面,十多年來全縣工程造林231.6萬畝,封山育林165萬畝,退耕還林、還草2.5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6.85%。20xx年榮獲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稱號,多次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三北”防護林二期工程先進單位,並連續9次榮獲河北省造林金盃獎和首都周圍綠化金盃獎;水利建設方面,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90平方公里,其中重點流域治理完成139.2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工作保持了全省先進行列,新增水澆地面積8.3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6萬畝,完成節水灌溉面積3.8萬畝,新修、維修加固河壩15萬米,開發壩後造田0.6萬畝,整治河道4.5萬延長米,建設人畜飲水工程39處,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86%,建設小流域經濟溝8.8平方公里,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草場建設方面,把封山養草、圍欄育草、人工種草作為重點,透過有效的管理機制推行舍飼禁牧、青草貯存加工,使草場建設為畜牧業產業化服務。
3、把生態建設與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
按照持續開發的原則,以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為目標,大力調整農業結構,按照“三擴、一壓、一退、一開發”的思路,逐步擴大馬鈴薯、時差蔬菜、雜糧雜豆種植面積,壓縮玉米種植面積,實行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大力開發灘塗擴種水稻,積極引導農民擴種“兩高一優”作物,全縣“兩高一優”作物種植面積達到80%以上。透過農業結構調整,全縣生態農業形成四大特色群體。
一是模式化栽培為主要內容的主體農業群體,使耕地複種指數達136%,年產馬鈴薯6億公斤;
二是以地膜覆蓋、日光溫室栽培為主要特徵的蔬菜種植群體,全縣種植蔬菜22.5萬畝,總產量19.1萬噸,銷售收入近2億元;
三是以試種開發灘塗水稻為主要品種的高效農業種植群體;
四是以養牛為主的畜牧業群體,依託豐富的秸杆資源,大力推廣秸杆青貯、氨化新技術,大力發展養牛業。目前全縣已形成六大規模飼養小區,畜牧業產值達5億元,秸杆氨化過腹還田反哺農業,每年可積存100萬立方米的農家肥,改善了土壤結構,促進了生態農業的良性迴圈。同時該縣立足本地農業資源優勢,積極推進資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初加工向集約型深加工的轉變,大力扶持農副產品加工業,走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路子,透過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市場機制,使企業和農戶聯為一體,確定了“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執行模式,薯、牛兩大主導產業的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生態示範農業的前景十分廣闊。
4、把生態建設與城鎮環境建設相結合。
按照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該縣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穩步實施縣城改造和綜合治理,加強城鎮內植樹種草等綠化工作,建設綠色住宅小區,增加人均綠地面積,完成了縣城綠化美化、“三網改造”、木蘭中路拆遷續建、環境綜合整治等七大工程,積極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縣城生活垃圾及醫療垃圾集中無害化處理。大力推進集中供熱工作,積極調整能源結構,推廣使用型煤、電、液化氣等清潔能源。加強對二次揚塵、工業粉塵、機動車尾氣、油煙汙染治理力度。縣城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縣城環境進一步最佳化,水、氣、聲環境均達到功能區標準。
5、把生態建設與旅遊開發、自然保護相結合。
為了確保旅遊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圍場根據歷史與現實,聘請上海同濟大學編制了《全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對旅遊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與積極的保護,把生態旅遊定為圍場旅遊的精品與亮點,並在開發中嚴格按規劃執行,從而有效地遏制了不合理開發而導致的破壞生態的行為。同時大力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目前全縣建有紅松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木蘭圍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御道口省級自然保護區等4個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到11.1萬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11.99%。同時還建有塞罕壩國家級森林公園和敖包山、南大天等2個省級森林公園。越來越多的遊人為圍場的藍天、碧水、林海所吸引,遊客人數和旅遊收入逐年遞增,每年接待遊客都在50萬人次以上,每年的旅遊收入達2億多元。透過走發展生態旅遊之路,加強自然保護保護區建設,使受保護區域面積不斷擴大,進一步促進了生態示範區建設,從而也豐富了圍場旅遊的內容,提升了旅遊的檔次,促進了開放開發,帶動了經濟發展。
二、加強法制建設,提升生態環境監管水平
1、強化規章制度建設,奠定執法基礎。
為使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圍場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結合縣情實際,縣政府先後頒佈實施了《紅松窪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旅遊景區景點管理辦法》、《生態示範區總體建設規劃》、《生態農業建設十年規劃指導綱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生態環境監察違法案件移交處理辦法》、《旅遊景區景點環境管理辦法》、《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大氣汙染防治辦法》、《關於加強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規範性檔案,使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納入了法制化軌道。
2、強化工作機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
縣政府對環保、國土資源、農業、林業、水務、畜牧、旅遊、公安等各部門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職責、目標等進行了明確和詳細分工,積極開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的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對破壞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違法行為進行專項打擊。在工作中,各部門認真落實《生態環境監察違法案件移交處理辦法》,環保與國土資源、林業、水務、畜牧、公安等部門協調聯動,協調聯動,密切配合,聯合執法,初步形成了環保部門統一監管、各部門分工合作的工作機制。縣環保局與縣檢察院、公安局、國土資源局等11個部門共同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強工作聯絡、共同打擊犯罪、維護良好經濟秩序的實施意見》,對違法案件移交程式、辦理程式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定,透過建立資訊共享、溝通便捷、防範有力、查處及時的協作機制,加強對環境、資源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有效地保護了自然生態環境。
3、強化環保部門職能,加強環保工作。
多年來,圍場在不斷加大環保機構與隊伍建設的同時,賦予環保部門在保護區建設、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參與決策、綜合協調、統一監管的職權,大力支援環保執法,重點強化環保監督。在建設專案審批上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嚴格落實“環保第一審批權”制度,在確立重大專案時,由經濟綜合部門和環保部門共同研究、集體決策,並公開建設內容,接受社會各方面的反映與建議。特別是對自然資源開發建設專案進行嚴格把關,有效防止了對生態資源的破壞。同時,以“一控雙達標”為重點,加大汙染治理力度,全面推行清潔生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採取“轉、推、控、防”四項措施,實現工業生態化,形成了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
4、良好的生態環境帶動了特色產業的壯大與發展。
目前,圍場縣正在大力發展馬鈴薯、養牛、無公害時差蔬菜、旅遊等特色生態產業,強力推動風電清潔能源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建立龍頭、基地和農戶發展模式,以農促工,實現工業的生態化,為圍場縣建設生態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