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調研報告模板(通用8篇)

社群調研報告模板(通用8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型別。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群調研報告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社群調研報告 篇1

  社群衛生服務是城市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的基礎環節。為了詳細瞭解南充市xxxx區社群衛生服務現狀,xxxx區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人員,於今年5月分別到區衛生局和7個街道辦事處,對社群衛生服務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採取聽彙報、看現場、座談走訪、問卷調研等方式進行,其中向社會群眾發出問卷調研230份,收回問卷調研230份,滿意率70%,基本滿意26%,不滿意4%。從調研的情況看,xxxx區社群衛生服務以區域衛生規劃為指導,及時調整基礎醫療機構功能和佈局,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逐步推進並得到穩步發展。

  一、社群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立

  (一)“六位一體”服務功能得到落實。近年來,xxxx區認真抓了落實社群衛生服務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的服務功能工作。舉辦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公眾健康諮詢活動,宣傳預防接種和保健知識,對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進行認真篩查和統一管理,積極開展康復護理,入戶產後訪視和計劃生育指導等工作,“六位一體”服務功能基本得到落實。

  (二)嚴格執行基本藥物制度。實現藥品零差率銷售,優惠政策普及到百姓。自xxxx年月起,全面實行基本藥物制度,藥品均實行政府集中採購、統一配送,做到了三個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採購、百分之百使用、百分之百零差率銷售。群眾普遍認為,藥品零差率銷售是政府為群眾解決“看病貴”所做的最直接的好事。

  (三)衛生服務方式有所創新。社群衛生醫務人員的服務由傳統的坐堂行醫向主動上門服務轉變,推行“上門服務健康管理模式”,免費為社群居民健康體檢,使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關口前移到家庭;對社群衛生醫務人員全面實行績效考核,強化了激勵機制,提升了服務水平。

  (四)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加強。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著新農合參合居民資訊的錄入和校驗、病人門診報銷、住院報銷等工作,在降低救治費用,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方面成效明顯。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政策宣傳不夠到位。群眾對公共衛生服務相關政策和制度知曉率還較低,有時社群衛生服務工作人員上門體檢或居民到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接受體檢較為困難,有的上門醫生還被拒之門外。無論是居民還是醫務工作者,傳統思維定式還相當濃厚,導致協調配合不力。街道、居委會對社群衛生服務人員與社群居民之間的“牽線搭橋”作用發揮不夠好。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與轄區內其他醫療機構的協作和交流較少,衛生資源共享不夠充分。

  二是硬體建設滯後,人員配置不盡合理。xxxx區大部分醫院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用房狹小,診療裝置較為落後,基本輔檢裝置不齊,環境設施較差。服務人員素質不太高、結構不盡合理、專業分佈不達標、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有待提高;同時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工作量大、待遇相對偏低,付出和收入的矛盾較為突出。

  三是經費投入不足。區財政在預算衛生經費時,未完全將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和人員工資、辦公經費分項單列,存在打捆使用的情況,且未考慮公共衛生成本費用。

  三、建議和對策

  (一)加大宣傳力度。要以社群幹部為紐帶,加強社群居民和社群衛生服務人員的溝通聯絡,大力宣傳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積極做好社群衛生服務工作,紮實開展上門服務和引導居民到中心進行健康體檢,進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完善網路體系建設。要加快xxxx區社群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步伐。儘快將白塔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整體搬遷;對龍門、青蓮、青松3個街道辦(中心)衛生院更名為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並積極落實青蓮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用地;規劃建設小龍、都京兩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或提請市政府將六合職工醫院整體納入xxxx管理,將其符合社群衛生服務資格人員併入財政管理。從而完善轄區內街道辦事處衛生服務功能,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

  (三)加大財政投入。對社群衛生服務機構的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人員工資、辦公經費應按時、足額撥付;要加強建設用地協調,促使新建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行;要全額預算購買基本診療裝置的費用,深入開展基本輔檢服務,形成常見病不出社群就可以完成診斷和治療的格局;要逐步提高職工待遇,強化職工生活保障。

  (四)加強協調配合。要對街道(社群)幹部進行社群衛生服務知識培訓,充分發揮其紐帶作用,配合做好社群衛生服務工作。同時其他醫療機構要做好對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站)的對口支援工作,進一步完善雙向轉診;要加強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與轄區內其他醫療機構的資訊交流,達到資源共享。

  (五)加強管理,提升素質。要加強對社群衛生服務機構日常執行的監管力度,加強專業指導,保證惠民政策的落實,讓社群居民切實享受到實惠;要加強人員管理,加大醫護人員的培訓力度,爭取實現所有從事社群工作的醫務人員都具備資質;要建立高水平人員“留得住”,不合格人員“流得出”的用人機制,提高社群衛生服務隊伍整體素質。

  社群調研報告 篇2

  調研內容:

  北旺莊街道辦事處振華西街居委會社群建設現狀以及物業管理與社群管理相結合模式在社群建設中的作用。

  調研時間:

  20xx年6月——20xx年9月

  調研目的:

  摘要: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在新世紀確立的新的戰略發展目標,而社群是社會的細胞,社群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微觀基礎,因此建立和諧社群也就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基礎工程。隨著城市化程序的不斷加快,居民社群越來越多,隨之出現的物業管理也逐漸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行業。由於物業管理企業在推動社群建設、管理社群活動、維護社群安全與秩序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物業管理企業在構建和諧社群的過程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本文著眼於我國建設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目標,分析了物業管理與社群建設之間的區別和聯絡,從物業管理的角度,對如何進一步推動和促進和諧社群建設作了較為系統的探討,並提出初步的改進物業管理的對策,以期為建設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作貢獻。

  關鍵詞:物業管理,和諧社會,和諧社群

  物業管理是個新興行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是以經營為手段、以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為目的的一個行業。隨著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程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集約化的居民區應運而生,作為城市經濟活動、社會活動和文化活動的區域載體,物業管理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

  當前,建設和諧社會已經被列為我國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目標。我們知道,社群是構成整個經濟社會的基本單元,社群和諧是整個社會和諧的基礎和前提,從這個意義上看,建設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我們必須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推動和諧社群建設入手,改進社群管理和建設,進而推動和促進整個社的和諧發展。在這方面,物業管理將大有作為。

  社群建設和物業管理是不同範疇的概念,兩者在目的、性質、內容及實施主體等方面有著本質的不同。社群建設是城市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其性質是政府行為在其中發揮作用,具有明顯的行政主導性。其內容比較寬泛,是綜合性的行政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其實施主體是街道辦事處和社群居委會等。物業管理是物業管理企業接受業主委託、按照合同的約定而提供的有償服務,其性質具有明顯的市場性。物業管理的內容主要是對物業進行管理養護和對相關區域的公共秩序進行維護,它是一種專業服務,其實施主體是物業管理企業和業主,以及前期物業管理階段的開發建設單位。各主體之間主要是經濟關係。但社群建設和物業管理也不是截然對立的,兩者有著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聯絡。

  第一,物業管理是社群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業管理所從事的保安、保潔、綠化、房屋及設施裝置維修養護等工作,正是社群建設中衛生、治安、環境等最基本的職能範疇。

  第二,物業管理企業在社群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物業管理企業在社群中組織和參與開展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社群文化活動,不僅有利於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助於促進鄰里和睦,增強業主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第三,社群建設反過來影響物業管理的發展。社群建設得好,社群功能完善,居民素質提高,各主體自覺履行職責,這有助於物業管理制度的有效遵守和執行,有助於業主自律機制的建立,有助於矛盾和糾紛的減少,物業管理自然事半功倍。

  另外,在流動人口管理、計劃生育、勞動就業等方面,雖不屬於物業管理服務的範圍,但在政府授權和有償服務的前提下,物業管理企業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完成輔助性工作,客觀上也推動了社群建設工作。由此可見,從根本上說,物業管理和社群建設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居民的居住質量,營造社群穩定、安全、舒適、健康的人居環境,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目前我國的物業管理行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1、企業規模總體偏小。由於房地產開發規模普遍較小,開發方大多自行組建物管公司或成立物業管理處等,直接形成了一般物業企業難以快速實現高規格和大規模發展,企業規模總體偏小;

  2、物管投訴多,社會認可程度低。物業投訴產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物管企業提供的服務和住戶期望與理解產生了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是開發方沒有足夠重視所建物業後期管理需要的客觀條件與運作成本。還有相關政策配套法規規定實施細則滯後,物管企業競爭意識不強,競爭無序;

  3、市場經濟需要完備的“遊戲規則”,配套法規出臺少,出臺的也不細,大多不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這就造成出了問題難以統一思想與認識,並逐步使分歧加大矛盾加深,個案不能得到很好解決,日積月累,矛盾重重;

  4、物管企業自我發展能力不強,後勁不足;規模化發展也並不等同於規模效益。很多物管企業因攤子過大,管理跟不上,人才匱乏而運營不下去,再加上整個行業面臨的共性現實困難,一些急劇擴大規模的物業公司其物業管理主業大多出現虧損,不得不退出部分樓盤的管理;

  5、融資困難;

  6、特色企業文化未形成。

  三、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

  1、觀念落後,認識錯誤。

  (1)關於物業管理:物業管理是針對物業產權多元化發展狀態而產生的,業主自管則不在《物業管理條例》調整範疇,不屬於條例規定和承認的物業管理。

  (2)關於業主和業主委員會:近年來,一些業主的非理性維權,使物業管理的糾紛隨之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業主不瞭解物業管理,他們對“物業管理”認識上的誤區導致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業主委員會不是獨立法人單位,不具經營管理物業的營業資格。其作為一個非經濟組織同經濟實體的物業公司訂立委託管理合同在法律上不對等,表現在業委會對其他住戶與物業公司造成損失時無賠償責任和能力。另外業委會的自治組織職能同業主自律應結合,並在政府的監管下進行,這才能真正提高自治管理能力。

  2、配套法規政策規定實施細則嚴重滯後。現實中出現的很多問題沒法快速裁判。物業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對一些糾紛問題,主管部門因缺少可依據的配套法規難以出具權威意見,造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一段時間以來,尤其是新建小區,由於法律法規不健全、相關法規之間協調不暢、有法不依、政府監管與執行不力、開發建設單位與物業管理企業職責界定不清、物業管理與社群管理權責不明、物業管理企業與公用事業等單位各自為政、物業管理本身經營活動不規範,以及長期形成的對於社群管理的慣性社會習慣等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使得有相當一部分社群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不和諧的音符,有的甚至造成了現實的矛盾和衝突。這種不和諧因素的存在,勢必將導致社群居民心理的不穩定,阻礙社群建設的腳步,進而影響整個和諧社會的建設目標。

  社群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在社群建設中物業管理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物業管理企業是社群組織中一個重要組織,處理協調好物業管理企業與業主委員會、社群居委會、社群黨組織之間的關係,搞好物業管理服務,共同參與構建和諧社社群建設,是物業管理企業的重要職責。對此,本文就如何發揮物業管理在社群建設中的作用,促進物業管理與和諧社群建設的良性互動發展談談粗淺的認識。

  為了實現構建和諧社群的目標,一個優秀的物業管理企業除了能提供合同約定、可量化的服務之外,其服務範圍和服務水準還應達到相當的廣度和深度。在基本服務範圍之內,一個優秀的物業管理企業能提供規範完善、人性化的高質量服務,實現物業使用的便利性、舒適性,延長物業的使用壽命,實現保值增值。在基本服務範圍之內,一個優秀的物業管理企業更能將服務提升到社會的層面,儘可能地賦予物業以附加值。對於搞好物業管理與社群建設相結合的工作,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首先,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提倡“尊重自然,愛護環境”的生活觀念是和諧社群的第一要素。試想,如果一個業主在經歷了一天的忙碌之後,拖著疲憊的身體,攜帶著辦公室的沉悶氛圍和工作壓力,穿過擁擠的街道,喧鬧的人群進人到社群,被社群整齊劃一的綠化所吸引,為社群閒適而平和的氛圍所包裹,一天的壓力和抑鬱一掃而空,此時社群內的一草一木在他眼裡就會變得無比生動。立體的綠化,盡職的小區管理人員、有序的停車場、乾淨的衛生以及可愛的小寵物無不讓生活在社群的每一個業主產生家的感覺。與自然的和諧要求物業管理大力建設環保社群、綠色社群。實現此目標,一方面應包括建立汙水處理系統,使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對舊建築物進行“穿衣戴帽”美化整治,另一方面應實施立體綠化,因地制宜實行“見縫插綠”。在路邊屋旁建花基花壇,在有條件的街道建花棚,在家居建陽臺花園、天台花園,在社群內建立園林景點,以此作為業主休閒娛樂的場所。

  其次,維護社群的安全與穩定。和諧社會要求社會祥和,國家安定。因此構建和諧社群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也就是社群的安全,它是社群健康有序發展的根本保證。保證社群內業主人身財產的安全是物業管理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就要求物業管理企業建立健全社群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建立完善的保安制度。它要求:根據社群的特點,合理的部崗,巡邏檢查,對社群內的可疑人員進行查問;在社群內發現火災、治安、交通事故時應及時排除危險、制止違法行為,並及時報告相關部門;配合公安機關做好社群內刑事案件的保護現場,協助公安機關偵破案件;對社群內的共用部位,公共設施包括娛樂健身施負有管理、維護的義務;定期檢查、修理、維護和更新消防設施裝置,使消防裝置處於完好狀態。以上這些保安服務涉及到了社群安全的方方面面,為社群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治安環境,為社群內業主的學習、工作、生活提供了可靠的安全

  第三,促進社群良好的社會風尚的形成。物業管理可透過多種方式豐富社群文化生活,增進鄰里關係,緩解業主們平日裡緊張、高度的工作壓力,進而營造出一種氛圍、一個“圈子”。在社群成員中確立共同的價值目標,讓業主對社群產生一種親切感、認同感和歸屬管,激發全體社群成員對社會、對集體的高度熱情,從而積極參與社群的文化活動、體育活動、公益活動等,發揚互助精神。鄰里和諧是和諧社群的重要表現“增進鄰里感情,構建和諧社群”是讓社群業主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做起,逐步清除彼此問的隔閡、冷漠、排斥狀態,強化社群團結意識,重建人們之間的相互信任和接納意識,增強業主的歸屬感、認同感、親情感、溫馨感,增進鄰里感情,努力形成團結互助、扶貧濟困、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社群環境的重要嘗試。

  社群調研報告 篇3

  我們凌源調研小組一行5人,對xxx6個街道32社群和2個村進行了實地調研。在凌源民政局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我們透過聽取社群工作人員彙報與實地調研,發現了一些他們在社群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及其他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

  一、xxx社群建設的基本情況

  xxx共有30個鄉鎮街,其中10個鄉;12個鎮;8個街道。有6個街道轄城市社群37個,其中5個為村改居社群。452個居民小組,52249戶,147818口人,社群居民代表2010名。社群兩委(黨支部、居委會)班子成員219人(居委會成員182人)。社群公益崗位人員166人(做社保員、醫保員、協理員、微機員等工作)。

  37個社群中有17個是自己的擁有辦公用房的,12個是租賃用辦公用房,8個駐區單位無嘗提供。社群辦公用房總面積7690平方米,其中面積不足100平方米的社群9個;100—200平方米的社群13個;200—300平方米的社群11個,300平方米以上的社群4個。

  社群從事工作涉及部門有:人口和計劃生育、勞動和社群保障、科教文衛、食品藥品安全、物業管理、城市建設管理、房屋徵收、交通和農業、專案建設、招商引資、安全生產、公共安全管理、工業經濟執行、環保、服務業、組織、宣傳、應急、公安、司法、維穩、綜治、信訪、民政、殘聯、統計等等工作。

  二、xxx社群建設取得成就

  幾年來,xxx充分利用開發商繳納的500餘萬元社群建設補助資金先後為12個社群購置辦公用房,分別是:南街街道分局社群、馨王社群、花牆子社群、南門外社群、興隆社群、;北街街道鐵北社群、東環社群;城關街道康檸社群;凌北街道鴻凌社群、凌鋼東社群;東城街道高杖子社群、安居社群。同時為社群舊房改造、維修等資金達100餘萬元。社群辦公用房總面積由20xx年的3980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7690平方米,使社群辦公環境有所改善。目前,xxx有3個社群先後獲得省級文明和諧社群,15個朝陽市級先進社群、平安社群等榮譽。

  三、 社群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 辦公用房和其保用面積嚴重不足。一部分社群沒有辦公用房,只能租用別人的房屋。在城市繁華地段租費又很高,給街道和社群帶來了經濟負擔,還會遇到過一段時間房子又不租給社群。有辦公用房的多數使用面積在100—200平米之間,也無法達到一站四室的基本使用要求,多為一屋多用。

  2、 辦公經費不足。20xx年政府給社群的經費為3萬元,但必須定製的報刊就得花去4000元左右。由於社群與群眾、社群與機關聯絡密切,電話費用平均每人每月在80元左右,社群上放工作費用也較高,在加上電費、水費、網費、組織活動費用、辦公耗材等等辦公經費無法滿足社群工作的需求,報銷程式不合理,真正到社群的經費為1.2萬元。

  3、 辦公裝置不足。社群的電腦配備嚴重不足多為一個能夠使用的電腦。幾個工作人員擠在一個電腦上辦工,給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隨著社群的發展、社群管理檔案和上級工作檔案的增多,檔案櫃、辦公桌等辦公裝置已經無法滿足現有工作的需求。

  4、 社群工作人員待遇偏低。社群工作人員從事30種左右的工作,工作不分晝夜和節假日,工作量大,與所發的工資不成正比。雖然今年年初不同的提高了社群班子人員工資待遇,但其它社群工作人員工資仍沒有提高。

  5、 社群內的小區物業管理難度大。一些的老小區沒有物業管理,處於棄管狀態,隨意堆放垃圾,嚴重影響了小區衛生,一些新小區開發商雖承諾對物業負責,一次性收3、4年的物業費,但3、4年之後就沒有人管理了。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來制約物業問題。政府又為了徵創衛生城市,多數都為社群班子成員求助各門來幫忙解決物業問題。

  6、 政府對社群都應做什麼工作規定不明確。很多個部門都把工作拋給了社群,無形給社群增加了大量的工作任務。社群本應是多為便民服務,卻讓各部門工作牽涉太多精力。本應由各個部門應開的證明全給了社群,社群的公章成了“萬能章”,不開居民不滿意,開了社群又沒有這種權力和義務。

  7、 社群管理上訪人員存在安全隱患。社群工作人員幾乎都為女性,有時需要深夜監視上訪人員動向和上外地接回上訪人員,無形給社群工作人員帶來了安全問題。

  四、 社群建設提以下幾點建議:

  1、 政府應該協調地方和各部門來共同解決社群辦公用房問題,能夠滿足社群一站四室和工作的需要,為社群工作人員提供一個舒心的工作環境。

  2、 政府應當將3萬元經費直接撥發到社群,滿足社群展開各項工作的需要。

  3、 允許社群進行一些服務類經營,一方面可解決社群經費問題,一方面可以進行便民服務。(例如:超市、藥店、門診、養老、照顧幼童等等)

  4、 物業管理上應加幾名公益崗人員對無物業管理的老小區衛生進行打掃,搞好衛生,社群在透過其它渠道爭取些經費發給這些人員。

  5、 政府就應確社群工作職責,減少政府部門對社群附加的工作量。

  6、 社群應多組織活動,拉近社群與群眾,群眾與群眾之間的關係(其中xx社群組織的鄰里節,每家一道菜,大家坐下來歡唱笑舞,拉近了各自之間的關係),還能豐富老年人的業餘生活和維護社會穩定。

  7、 社群應多鼓勵社會熱心人士多參加到社群公益事業中去,幫扶老人、組織活動、開展法律道德生活常識宣傳。

  8、 社群應成立日間照料室,增加一名公益崗人員對沒有時間照料的老人進行統一的照顧管理,家屬少付一部分費用。

  透過此次調研,調研小組深入到社群基層進行實地考察,並認真聽取了基層工作者的彙報,小組成員相互配合有條不紊的順利完成此次調研工作。

  社群調研報告 篇4

  為進一步提高社群管理與服務水平,近日,xx區民政局聯合區人社局等相關區直部門成立調研課題組,深入到xx路街道、xx路街道、xx社群、xx樓社群、xx社群等3個街道以及10個社群,對社群工作現狀、社群人員管理、社群辦公設施等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並提出對策建議。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xx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社群建設,始終堅持把加強社群建設作為構建和諧xx的基礎工程,社群建設整體水平不斷提高。截止目前,xx區共有11個街道,成立了151個社群居委會,其中127個純居型社群居委會,23個單位型社群居委會(家委會),各社群均成立了社群黨組織。社群常住人口約58萬,流動人口約20餘萬,每個社群平均服務居民1500戶、4100人。20xx年11月,xx區順利推行了“村改居”工作,將8個村委會改為社群居委會,並劃歸到相關街道管轄。截止目前,全區共建設街道服務中心8個、社群服務中心60個,1000平米以上社群服務中心24個,佔中心總數的35%,500平米以上共35個。先後打造了xx、xx、xx、xx、xx、xx等26個精品社群服務中心,其中19個通過了全市和諧示範社群驗收,發揮了典型示範、輻射帶動作用。xx區社群居委會委員職數按照每個社群3-5人,20xx戶以下3人,20xx戶以上5人標準配備;社工配備以社群服務物件為主要依據,按照每名社工服務500戶居民標準配備。目前,全區共有社群工作者799名,其中委員455人,社工349人,平均年齡34.6歲,大專以上學歷541人,新一屆社群工作人員年齡、xx結構合理,配置最佳化。

  xx區的社群建設工作20xx年被評為“全國和諧社群建設示範城區”;20xx年被省民政廳評為“全省和諧社群建設示範城區”、xx街道被評為“全省和諧社群建設示範街道”、xx路xx社群被評為“全省和諧社群建設示範社群”;20xx年xx路xx社群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和諧社群建設示範社群”。

  二、存在問題

  透過實地走訪一些社群,與社群幹部、群眾代表進行座談,發現重點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社群承擔大量行政職能,工作任務繁重。

  社群居委會本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但在實際工作中社群居委會卻成了政府的下屬機構。長期以來,承擔了大量行政職能工作,來自各個層面、各個部門,經常性的、臨時性的工作難以計算。透過粗略統計,目前xx區社群居委會承擔著諸如黨建、精神文明建設、民政、社保、醫保、再就業、計生、教育、綜治、城管、衛生、文體、科普等80多項具體事務。按照居委會組織法的要求,社群居委會有宣傳教育、文明建立、辦理本居住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和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社群治安、公共衛生、優撫救濟、最低生活保障、計劃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關工作的職責。但實際工作中,居委會扮演的並不是一個協助者的角色,而更多的是直接的操作者。大多數情況是各職能部門及街道辦事處直接將工作任務下派到社群,要求社群居委會替政府部門填表格、建檔案、代收費用、出具證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特別是一些經濟、房管、統計等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則也交給居委會單獨完成,無形中為社群增添了很大的壓力。以xx區其中一個社群近一個月的工作為例,除需做好日常工作外,要入戶填寫近400戶的非物業小區轉準物業小區的問卷調查,填寫100多份的禁菸調查,同時要做好城鄉面貌提升,小區綠地認養的入戶調查,並做好常態化的小廣告清理以及居民糾紛的調解。而且還會有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任務分配下來。目前xx區社群委員與社工每個社群最多有9個人,只有1名再就業協理員,為儘快完成各項任務,社群同志需要加班加點,很難完成工作任務。

  透過調研分析,在日常工作中應由社群辦理的工作主要有:失業證的辦理及年審、社保補貼的稽核與發放、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收繳,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代辦、衛生費收繳、日常環境衛生治理、計生證的辦理,人口系統的錄入、低保的辦理與稽核、殘疾證的辦理、老齡困難補貼、各類救助、經濟適用房的申報等;但社群承擔的工作中有較大難度的有:開牆建店治理、境內經營商戶安全生產、經濟普查、住房狀況調查、流入流出人口登記、拆違拆遷等情況統計及問卷調查。

  同時,社群需要建立多種臺帳,按照各個部門的佈置,社群需建立的臺帳有15項40多本。特別是這些臺帳中,如黨建、低保臺帳、殘疾人臺帳、已婚育齡婦女臺賬等社群相對還好掌握,但流動人口臺帳也需社群建立,由於暫住證的辦理在派出所,社群並不能準確掌握,工作起來難度大,不能保證質量,類似這樣的臺帳應由派出所等職能負責。

  此外,社群需要出具各類證明信、蓋章的名目有20多種。按照工作職能,應由社群出具的證明信及蓋章的有:社群居住證明信和不練xx功證明信2種。如果居民提供相關依據可以出具的有:親屬關係證明信、無工作單位的政審證明信、畢業生基礎資訊證明信、計程車年檢證明信,結婚證遺失時夫妻關係證明信、家庭困難證明信。社群無法確認真實性、不能出具證明信及蓋章的有:開牆破店辦營業執照證明信、唯一住套住房證明信、賣房各項費用繳清證明信、住院證明信、身份證丟失、存單丟失及其它票據丟失證明信、法定繼承人證明信、貸款資質誠信證明、保險公司投保車輛損壞程度證明、死亡證明等15種,這些主要集中在住建、銀行、保險、公安、衛生等領域。這些不該由社群出具的證明信牽扯了社群大量的工作精力,使社群工作更加繁重,同時也承擔著很大的法律責任。

  (二)社群自治功能弱化,行政化傾向明顯。

  目前,許多部門把工作觸角延伸到社群,繁忙的行政和社會管理事務使社群居委會陷於被動應付的境地,致使社群居委會出現了“一多三少”的現象。即:居委會的工作多;居委會人員走街串戶瞭解情況少;少數社群組織社群群眾開展活動少;對社群民間組織培育指導、組織社群志願服務少。由於工作量大,工作人員少,居委會無時間無精力為居民開展服務,導致了居委會無法真真正正滲透到社群居民的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自治組織的性質,淡化了居委會和居民的關係。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普遍反映現在是工作越來越多,可與居民的距離卻越來越遠。為杜絕這種現象的產生。有關部門應該儘快轉變職能,轉變工作方式和作風,切實尊重和保障居委會的自治地位,變管理社群為服務社群,變領導社群為指導社群。從居委會自身講,目前我們在工作中明視訊記憶體在著兩種錯位:一是角色錯位。居委會工作人員在協助政府工作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會把社群居委會也視作一級政務機關,把辦理居委會日常事務視作為處理“政務”。這裡就有一個角認知上的偏差,其實居委會工作人員本質上是大家推舉出來,帶領居民開展社群自治的服務者,而不是行政工作人員。二是思維方式錯位。工作起來只是跟著相關政府部門亦步亦趨,而不懂得從居民的實際需要出發開展工作。正是這兩種錯位導致了一方面社群依附於政府,缺乏自治理念和自主精神,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能力;一方面居民和居委會產生的距離感,淡化了居民群眾對社群的認同感,削弱了社群居委會對居民群眾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群居委會作為群眾性自治組織的職能,對基層管理的良性發展有一定的阻礙作用。

  (三)社群工作經費不足,不能滿足社群工作需要

  自20xx年以來,xx區按照當時社群居委會數量核定,每年安排社群工作經費200餘萬元,六年來一直未予增長。20xx年,區財政擔負20萬元作為“村改居後”新增社群工作經費。xx區社群工作經費標準為每1000戶撥付1萬元,增長1戶增加11元,平均每個社群每年安排工作經費1.8萬元。造成社群工作經費緊張的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撥付的這區辦公經費不能滿足社群每年需支出需求。試舉一例:xx區一個辦公用房剛好達到300平方米,辦公設施較為完備的社群居委會,每年的費用大約需要2.5萬元左右,其中包括:電話費1500多元、列印、影印材料報表1000多元、報刊費20xx多元、日常非娛樂性活動經費3000多元、辦公用品1000多元、水電費4000多元、各類活動器材、辦公設施維修費4000多元。有關部門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牆,製作展板,每年此項支出至少5000多元。按社群內有100個樓門組長,每年每人給30元補貼要3000元。如果是社群用房面積大、管轄戶數多、開展活動多的社群開銷遠不止於此。二是一些職能部門工作延伸到社群,但“費不隨事轉”,未對社群給予專項資金支援。很多時候社群協助職能部門工作,如宣傳、調查等需要的費用還需要社群從自己的經費中自行擔負。三是各種形式的考評、檢查、達標升級活動,需準備相關書面材料,製做宣傳單、展板等,除去其它日常辦公開支,社群經費所剩無已,社群普遍反映事多錢少,運轉困難。除以上原因外,個別街道辦事處還存在佔用社群工作經費的現象。

  社群調研報告 篇5

  社群是城市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是“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大力加強社群建設,推動城區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協調社群不同利益群體關係,提高社群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在此本人經過認真梳理、總結,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城市街道辦成立於2019年8月,正式開展工作於2019年4月,現有幹部職工50人。街道辦位於xx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轄區界限北至xx村(xx村與xxx火車橋之間有25戶100多人,計劃生育工作屬街道辦管理,但社群其它工作又不屬於街道辦管理);南至xx橋、xx大橋;東至xx菸草公司後牆,;西至xx及xx溝;轄區總面積4.5平方公里,總戶數6554,總人口23391人,其中農民594戶2507人,居民4182戶15307人,流動人口1778戶5577人;轄區劃分為12個小區,分別由12個牽頭單位協助管理。街道辦轄南關、北關兩個社群居委會,指導下寺灣、道鎮兩個基層社群居委會,內設計生站、人武部、民政站、司法所、綜治辦等工作機構,承載著轄區內的黨建、精神文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文化、科技、教育、衛生、計劃生育、安全生產、黨管武裝等多項職能。

  二、近年來社群工作執行情況

  1、社群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恐道辦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辛勤工作,辦事處現有15間辦公用房,一大間集體辦公用房和一間會議室,辦公裝置基本維持正常辦公運轉。南關居委現有辦公用房7間,會議室1間,建有社群支部辦公室、警務室、計生衛生服務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個標準社群“四室三站一場”還相差甚遠。北關居委現在租房辦公,2019年10月份由政府劃拔了辦公場所,目前辦公場所的維修工作全面展開。

  2、整合資源,合理劃分社群

  恐道辦根據縣委、縣政府相關規定,與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轄區域與戶數適當、界線明確、區域相對集中,資源配置相對合理,功能相對齊全”的原則,將轄區劃分為2個社群居委會(xx社群、xx社群),12個居民小區(xx)。

  3、加強社群工作者隊伍建設

  恐道辦共有50名在職幹部職工,由於年齡、文化結構的參差不齊,加之人員來自四面八方,缺乏社群工作經驗,制約著社群工作的快速發展。為了全面提高社群工作效率,辦事處狠抓幹部自身教育,採取警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促進的工作方針,組織全體幹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技能培訓,透過學習培訓和外出參觀考察,進一步提高了社群幹部對社群工作的認識,開拓了視野,明確了工作思路,增強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4、社群各項功能逐步趨向完善

  社群的功能就是服務社會、服務居民,充當城市發展的排頭兵。近年來,我辦根據工作實踐,逐步探索理清了以縣委政府領導,街道社群主辦,社會各方支援,群眾廣泛參與的總體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群各項功能,社群黨建、社群精神文明、社群治安、社群服務、社群文化、社群衛生、社群計生、社群保障等機制運轉良好,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功能,基本達到社群服務的要求,健全了社群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了“平安社群”、“文明和諧小區”系列建立活動。強化了“社群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自覺美化家園,愛護環境,極大的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推進了社群共駐共建工作,合療、衛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群舊貌得到改變,實現了社群資源共享、快速發展。

  社群調研報告 篇6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社群工作是加強社群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拓寬大學生就業渠道,最佳化社群幹部隊伍結構,促進社群工作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某某街道共有8名女大學生社群幹部,分佈在5個社群,其中20xx年街道統一招聘5名,20xx年後招聘3名,家均住在街道境內或街道相鄰的城市小區。為加強對大學生社群幹部的領導,進一步發揮大學生社群幹部的作用,促進社群工作發展,建設和諧社群,我們對某某街道女大學生社群幹部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有關調研情況具體報告如下:

  一、8名女大學生的基本情況

  8名女大學生年齡在25-40歲之間,多數為黨員或預備黨員,學歷高,政治素質較好,工作認真負責,能較好完成上級佈置下達的工作任務,工作質量較高,能獲得社群居民的支援和擁護,社群居民對她們的工作滿意度較高。8名女大學生的基本情況為:一為某某某,1977年11月生,籍貫高郵,黨員,1999年7月畢業於揚州大學稅務學院財稅專業。20xx年10月招聘為社群幹部,被群眾推選為專職委員,在XX社群工作的8年當中,曾擔任過社群團支部書記、科協主席、婦女主任等職務。二為某某某,1977年6月出生,本科文化,20xx年參加社群工作,現任社群居委會主任。三為某某某,40歲,黨員,揚州師範學院機電專業、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畢業,20xx年到社群工作,擔任社群專職委員,主要負責宣傳、文件、工會、紅十字、雙擁及一個小區工作站工作。四為某某某,27歲,黨員,畢業於南通職業大學現代秘書專業,20xx年10月至參加社群工作,為社群專職委員。五為某某某,33歲,文秘大專,現正修中文字科,20xx年招聘進社群工作,一直任專職委員。六為某某某,29歲,預備黨員,20xx年畢業於江南大學南洋學院,後又獲得了揚州大學法學院本科學歷,20xx年5月在社群小區工作站從事基層社群工作,為社群一般工作人員。七為某某某,1979年9月出生,本科學歷,黨員,20xx年10月透過街道公開招聘成為了一名社群工作者,現任XX社群黨總支副書記。八為某某某,25歲,黨員,20xx年11月選舉為社群專職委員,主要負責社群文化宣傳、共青團和社群文秘工作。

  二、8名女大學生的基本工作情況

  1、認真學習,提高政治思想覺悟

  8名女大學生在街道和社群的領導下,能夠認真學習黨的理論,特別是學好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街道和社群等上級部門的政策方針和工作部署,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覺悟,做到安心社群工作,樹立為社群居民服務的思想,做到克己奉獻。在工作上養有吃苦耐勞、善於鑽研的敬業精神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服從街道和社群領導的工作安排,緊密結合崗位實際,完成各項社群工作任務。在實際工作中,能堅持“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原則,認真對待每一件事,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從而保證了各項工作的質量,受到了上級領導和社群居民的好評,為社群事業的發展作出自己的努力。在學好政治理論與政策方針的同時,加強工作業務知識學習,包括社會保障、計劃生育、民政、老齡工作等方面的知識,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社群工作中,基本能做好各項社群工作,沒有出現差錯,取得較好成績,獲得上級領導的肯定與社群居民的滿意。

  2、積極努力,完成各項社群工作

  8名女大學生能夠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牢記使命,履行職責,積極努力,較好完成各項社群工作。有的從事社群民政、殘聯、檔案、文秘、關工委、老齡委、紅十字服務站等多項工作,在日益繁忙複雜的工作中,始終堅持“民有所需、我有所為”的工作理念,走家串戶,不怕吃苦、任勞任怨,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堅持個人利益服從大局利益,以謹慎細心的工作態度、熱情主動的服務態度、高效優質的服務質量,蠃得了社群群眾的認可,多次獲得了優秀社群工作者的光榮稱號。有的負責“全國文明城市”、“民主法治示範社群”、“和諧社群”“文明社群”等建立活動,需要準備大量的材料來迎接上級領導的檢查和驗收,她們不怕辛苦,加班加點寫材料,為完成檢查和驗收努力作貢獻。有的負責社群工會工作,積極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女工權益,妥然解決企業職工與老闆的糾紛和矛盾,教職工怎樣合理合法地保護自己的權益,把職工群眾的合理化建議遞交上級,維護企業正常穩定形勢,努力構建和諧企業。除上述工作外,8名女大學生還積極做好紅十字、共青團、計生、婦聯、經濟普查、人口普查等社群工作,取得較好成績,有效促進社群各項工作的發展。

  3、勤奮塌實,具有良好工作態度與責任

  8名女大學生在社群工作中做到勤奮塌實,具有良好工作態度與責任,甘願當一塊鋪路石,默默無聞地為黨和政府搞好社群工作,對自己做到政治強、作風硬、講誠信、肯奉獻,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為社群居民服務,把自己的愛和真情奉獻給社群事業。一是增強幹事的自覺性。深入小區,融入到居民當中,幫助居民排憂解難。主動參與事務複雜、矛盾集中的工作,吃得了苦,受得住氣;二是增強幹事的創造性。社群工作千頭萬緒,有些問題往往紛繁複雜,她們開動腦筋,將學習到的新思路、新方法運用到工作中去,創造性地開展社群工作。三、心繫居民,切實履行職責。樹立服務於居民,以居民利益為重的工作作風,時刻牢記“民有所需,我有所為”的社群服務宗旨。對來訪社群居民熱情接待,耐心詢問、做好記錄,及時處理居民反映的問題,把居民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不遺餘力的幫助居民解決問題。

  三、存在的問題與產生的原因

  1、紮根社群意識欠缺

  大部分女大學生選擇到社群工作是出於就業的考慮,是在就業壓力和優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權宜之計”,認為到社群工作是在就業壓力下的無奈選擇,願認真做好社群工作,但要幹一番事業的較少。年紀大一些的比較安心社群工作,年紀輕、能力強的選擇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意願強烈。主要原因是在社群工作發展前途不大,社會地位不高;同時,社群薪酬較低,難以吸引女大學生長期在社群工作。

  2、工作作風深入不夠

  總的說,女大學生的工作能夠得到上級部門的肯定,社群居民較滿意,但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女大學生認為上級領導不夠重視,社群居民對她們反應平淡,缺乏工作的自傲感;二是感到自己所學專業用不上,怕耽誤自己前程;三是感到社群人際關係難處理,與社群居民缺乏認同感,工作無從下手等。這主要是女大學生閱歷不夠豐富,對社群工作的長期性、艱鉅性認識不足,缺少實踐工作經驗。

  3、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社群工作需要當代女大學生,女大學生需要有一定工作能力才能適應社群工作需要。工作能力有待提高主要體現在: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與社群居民人際溝通能力不足,組織管理能力不足,做社群居民具體實際工作能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女大學生大部分剛離開學校,社會工作經驗缺乏,自我激勵能力不強,缺乏在社群工作環境複雜、工作繁瑣中,以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面對困難和挫折,下決心把工作做好。

  四、解決存在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1、加強教育,鼓勵女大學生紮根社群工作

  具有紮根社群的思想,是做好社群工作的根本,反之思想猶豫,必然意志不堅,難以做好新形勢下的社群工作。上級部門要加強對女大學生的教育,提高其政治思想覺悟,提高其服務社群作奉獻的意識,幫助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困難,鼓勵女大學生紮根社群工作。同時,對女大學生的管理要有新思路、新方法,不要以為她們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就是不好,要允許適當流動,她們考上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不要刁難和卡,要有大氣量歡送她們去新崗位。

  2、加強管理,建立考核激勵機制

  要加強對社群女大學生的管理,引導她們紮根基層、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營造工作上有盼頭、生活上有奔頭的良好氛圍。要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包括年度考核內容、辦法和成果運用,注重考核在完成社群重點工作中的表現和作用發揮。把考核結果與待遇、培養、享受優惠政策、續聘解聘掛鉤。年度考核優秀的,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優先安排參加各類學習培訓和掛職鍛鍊。對錶現較差、工作不突出的,加強教育和引導;對工作不勝任,年度考核兩年不稱職的,予以解聘。

  3、提高薪酬,激勵女大學生做好社群工作

  薪酬既是一個人的生活來源,也是個人聲譽和地位的象徵。雖然政府作了最大努力,充分考慮女大學生的經濟收入,但總體說還是偏低,不要說與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相比,就是與一般職工年均工資相比,還是存在差距。所以要適當提高女大學生在社群工作的薪酬,激勵她們努力做好社群工作。建議以當地職工年均工資收入為女大學生在社群工作的薪酬標準,同時建立薪酬待遇動態增長機制,根據當地職工平均水平的提高及時相應調整。

  4、注重培養,發揮女大學生作用

  要讓女大學生列席街道重要會議、社群黨員大會、社群居民代表大會等,使她們更多參與社群事務管理,參與某一方面熱點難點工作,加強實踐鍛鍊,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女大學生作用。把作用突出、成效顯著、政治素質強的女大學生及時吸收到黨內來,透過法定程式使其進入社群領導班子,有條件的及時推薦為街道後備幹部。

  社群調研報告 篇7

  為科學整合食品安全管理力量,推進食品監管職能到位,今年4月份以來,文登市工商局針對目前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調研,以建立食品安全放心社群(鎮)為主線,嚴格落實“四個到位”,把食品安全管理由部門行為上升到全社會的共同行動,著力構築食品市場監管網路,建立食品市場長效管理機制。

  一、突出“一條主線”,構建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截止目前,文登市共有食品經營企業78家,個體工商戶1107家,食品批發經營戶56家。其中大型連鎖超市食品統一配送率70-80%,成為城鄉廣大群眾食品消費的主要場所。

  針對食品經營點多、面廣,食品市場管理職能分散的實際情況,文登市工商局以建立食品安全放心社群(鎮)為主線,著力構建“政府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綜合治理”的食品安全管理格局,改事後監管為事先防範,防打結合;改單一執法為部門聯動,協同作戰;改單純的行政管理為全民參與,齊抓共管,從而達到全面規範食品經營行為,維護食品市場經濟秩序的目的。

  (一)爭取政府支援,整合管理力量。緊緊依靠地方政府的組織領導,是開展建立食品安全放心社群(鎮)的首要保障。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取得的成效以及工作打算,我們都堅持及時向文登市政府請示彙報,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援,爭取有關單位的協同配合。今年初,我們結合轄區實際情況,擬定了建立食品安全放心社群(鎮)的實施方案,上報文登市政府,得到了文登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充分肯定。4月15日,根據我局擬定的方案,文登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印發了《文登市建立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放心社群(鎮)實施方案》。實施方案以落實流通環節食品監管職能為中心,對建立工作的目標任務、建立內容、實施步驟、工作要求等做出了細化規定,要求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開發區、南海新區及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要認真按照方案要求組織開展建立工作,把建立工作列為對各單位、各部門的考核,從而把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列入市政府工作議事日程。

  (二)健全組織機構,逐級落實責任。建立食品安全放心社群(鎮)活動,居(村)委會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們把在居(村)委會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落實其管理責任,作為開展建立工作的基礎來抓。採取先易後難,先點後面的方法,在已建立的“消費者投訴站,12315申訴舉報聯絡站”的基礎上,在具備條件的居(村)委會率先成立“食品安全管理聯絡站”。在各聯絡站成立了由所在鎮辦分管副書記或副主任、居(村)委會主任、工商所所長以及食品安全監督員共同組成的建立活動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開展本轄區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的貫徹落實。目前,我們已在全市223個村居設立了“食品安全管理聯絡站”,建立放心社群(鎮)覆蓋面達到30%。在每個聯絡站,均安排了固定的工作場所和食品安全監督員,實行掛牌辦公。轄區工商所、聯絡站以及監督員工作職責、領導小組成員名單位全部在聯絡站辦公場所上牆公示。市局分管局長與各工商所所長、工商所所長與聯絡站負責人、聯絡站和轄區食品經營業戶逐級簽定《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狀》,建立了分工負責、逐級落實的工作機制。

  (三)促進規範運作,延伸管理觸角。為發揮好“食品安全管理聯絡站”的作用,各工商所每月至少對轄區設立的聯絡站進行一次走訪,利用居(村)委會與經營業戶接觸直接,掌握資訊全面的優勢,在各聯絡站建立食品經營業戶資訊資料庫,聘請責任心強、懂法規、懂管理的人員作為食品安全管監督員,及時向工商部門反映有關情況和問題,幫助指導各聯絡站建立資訊反饋、日常監管、區域協作、應急處置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和措施,進一步健全基層食品安全防控機制。同時,向食品經營業戶發放一張《食品安全管理聯絡卡》,標註工商部門和聯絡站聯絡電話等。到目前,已經發放《食品安全管聯絡卡》3000張。透過居(村)委會的參與,為工商部門開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裝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有力提高了管理效能。

  二、落實“四個到位”,建立食品市場長效管理機制

  以提高廣大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提高經營業戶誠信守法意識,提高職能部門履職能力為中心,重點落實“四個到位”,推進食品安全管理“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營造安全、健康、和諧的食品消費環境。

  (一)宣傳發動到位,營造群眾參與社會氛圍。以新聞媒體、文登紅盾資訊網等為主要載體,及時向群眾提供食品安全知識和食品安全資訊,適時釋出維權動態和消費警示。今年以來,共釋出維權動態和消費警示156條,引導廣大群眾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消費意識,自覺抵制假劣食品,積極舉報不安全食品線索,善於自我維權,健康理性消費。同時,在各居(村)委會及集貿市場宣傳欄張貼宣傳資料和宣傳標語200多張(幅),向群眾發放宣傳材料6000多份,廣泛宣傳建立食品放心鎮辦(村居)的重要意義和具體要求。深入鎮辦、村居開展食品安全講座12次,並採取走訪調查的形式,廣泛聽取群眾對食品安全、工商監管等方面的建議,不斷改進工作。透過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的方式強化宣傳教育,使建立活動家喻戶曉,人人擁護。

  (二)規範引導到位,增強經營業戶自律意識。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監督制約,著力規範食品經營行為。督導每名食品經營戶建立規範的進貨驗收檔案,並利用“流通環節食品安全資料庫追溯應用系統”,全面掌握每名食品經營業戶經營資訊以及供貨商資訊,掌握上市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以及進貨來源等具體情況。市局每月組織對各工商所建立食品進貨驗收檔案和資料庫資料錄入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及時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保證經營主體合法的基礎上,保證資料記錄及時、全面、準確,實現對問題食品實行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理。統一製作食品經營公示刊版,懸掛於每名業戶經營場所的醒目處。公示經營者以及從業人員的照片及姓名,公示工商所片區監管人員的照片及姓名,公示《食品安全承諾書》和工商部門的監督舉報電話。這項措施,不但強化了經營業戶的自律意識,規範了食品經營行為,而且便於工商部門及時掌握線索,處理消費糾紛或者違法違章經營行為。

  (三)屬地管理到位,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效能。由市局統一組織,按照屬地管理,在各工商所均建立了食品經營業戶動態監管檔案。按照一戶一檔的要求,詳細記錄食品經營從業人員姓名、身份證影印件、健康證影印件、經營地址、家庭住址以及巡查記錄、處罰記錄等方面的資訊。目前,已經對全市1200多名食品經營業戶建立了動態監管檔案,並根據經營活動的變化情況,隨時進行檔案資料更新。工商所片區管理人員依據監管檔案記錄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安全執法檢查。建立動態監管檔案,食品安全管理目標更加明確,監管執法更具針對性,監管效能極大提高。

  (四)聯動執法到位,科學整合各方監管力量。積極實施部門聯動、局所聯動、工商部門與居(村)委會聯動,科學劃分職能,整合執法力量,推進食品監管職能到位。一是實施部門聯動。今年以來,與經貿、衛生、質監等部門聯合,集中查處製售假冒偽劣食品、無證無照生產經營、經銷過期黴變、有毒有害和不合格“三無”食品等違法行為。查扣銷售病死豬肉及肉製品案件2起,查扣病死豬肉345公斤。抽檢食品67批次,查處經營不合格食品案件23起,下架各類食品456盒。二是實施局所聯動。執法過程中,市局消保科主要負責組織對食品質量監測,查處經營不合格食品案件,負責組織對大型超市、商場食品經營行為進行監管,負責對基層所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工商所主要負責開展經濟戶口管理,對食品經營業戶主體經營資格進行規範,主要查處無照經營、超範圍經營食品案件。對轄區內發生的涉嫌食品質量案件以及重大疑難案件,統一報市局消保科組織查處。三是工商部門與居(村)委會聯動。以工商所為中心,居(村)委會為基礎,建立市局“抓面”、工商所“管塊”、居(村)委會“卡點”的“三位一體”食品監管網路。對食品市場存在的情況和出現問題,透過發揮居(村)委會的作用,便於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今年以來,全系統查處流通環節食品違法違章經營案件324起,處結消費者申訴和舉報共計96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5萬元。

  三、當前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監管體制和機制不順。當前,由於涉及食品安全管理的有關法規尚未出臺,食品安全管理體制和機制尚未理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人力資源、資訊資源分散,導致監管合力不強、職能重合、多頭執法、監管缺位、執法空白等現象存在,特別是在分段監管環節的連結點上較易出現監管空缺。

  (二)農村食品市場問題較多。農村食品經營呈現“低、小、散、多”的狀態,農村食品市場多以小規模食品加工、銷售和消費的形式存在。加之農村消費群體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導致“問題食品”大多流向農村。而農村食品經營存在點多、面廣、線長的特點,給食品監管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三)食品質量監測效果不明顯。在食品質量監測中,不同的監測部門檢驗檢測標準不一致,往往會出現同一品種食品重複抽檢,抽檢結果相互牴觸的現象。另外,受監測經費所限,工商部門只能對一些重點食品實施抽檢,監測的覆蓋面較窄,難以達到對“問題食品”進行全面清查的效果。

  四、加強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議

  (一)著力建立食品安全長效監管體制。要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有效整合監管資源,避免管理“盲區”,促進監管工作高效有力地施行。形成各監管部門各司其職、相互協助、無縫對接的聯動機制,切實做到食品安全監管全覆蓋。以建立食品安全放心社群(鎮)為契機,加大宣傳發動和綜合防控力度,構築食品安全群防群治的“防護牆”。

  (二)推進食品監管關口前移,重心下移。農業部門要繼續加強農產品源頭的監管,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加快無公害基地建設,對已透過認證的無公害基地的產品實行動態監管。繼續加強對外來食品的監管,對食品質量安全衛生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充分利用高科技檢測裝置對源頭農產品進行安全檢測,保障食品源頭安全。大力倡導現代流通組織方式和經營方式,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和物流配送;要切實落實經銷企業進貨檢查驗收、索證索票、購銷臺賬和質量承諾制度。全面落實市場巡查制度,完善食品質量監測制度,嚴格實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銷燬、公佈制度,加大對違法經營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流通環節食品經營秩序規範。

  (三)整合食品安全技術支撐體系。針對目前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分散、檢驗質量標準不一的現狀,相關部門要整合食品安全技術支撐體系,組織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檢驗標準。設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整合現有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避免多頭監管、重複監測現象發生。

  社群調研報告 篇8

  城市棚戶區舊有房屋的買賣糾紛已經成為城市居民現實生活中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和難題。被動遷房屋案件也明顯增加。法院對被動遷房屋買賣合同效力的認定,將直接關係到能否促進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能否有效保障房屋買賣市場的健康發展,平衡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具有重要意義。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 城市被動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現狀及產生的原因

  城鎮房屋買賣引起的糾紛案件中大多數房屋買賣當事人已經實際履行合同,但未辦理房屋產權更名過戶手續。從已經審理的此類案件情況看,原告是房屋出賣人的,訴訟請求大多是請求法院確認合同無效並收回房屋;原告是房屋購買人的,其訴訟請求是要求房屋出賣人協助辦理房屋產權更名過戶手續或者請求法院確認房屋所有權歸原告所有。從合同履行的情況來看,雙方當事人基本上都履行了合同義務,出賣人取得了房款並交付了房屋,買受人給付了房款並取得了房屋。房屋案件大幅度上升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為降低購房風險,購房人到法院起訴,要求確認房屋產權。

  二是房屋出賣人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到法院起訴,要求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

  三是房屋購買人要求出賣人協助辦理房屋產權更名過戶手續。

  四是法律政策宣傳力度不夠。

  二、我國法律對房屋買賣合同成立與生效的有關規定

  城市被動遷房屋買賣雖是一類特殊的房屋買賣型別,但其交易規則及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同樣應遵守《合同法》以及關於房屋買賣的有關法律規定。房屋買賣合同是一方當事人轉移房屋所有權於另一方當事人,另一方當事人支付合理價款的買賣合同。轉移房屋所有權的一方為出賣人或賣方,支付價款而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為買受人或者買方。房屋所有權轉移的法定條件是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手續。房屋買賣合同成立並生效應當具備以下要件:

  首先,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每個公民進行民事活動的基本條件。因此確認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有效,首先要考察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當事人是否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是進一步審理此類案件的基礎。

  其次,房屋買賣合同訂立形式。房屋買賣合同是標的額比較大而且比較重要的合同,法律規定應當簽訂書面合同,以防止不必要的糾紛。但是實際生活中,有的當事人往往以口頭形式確定房屋買賣關係。這種形式簡便易行,只要雙方系真實意思表達,為穩定交易關係,在審判實踐中,在雙方認可的情況下具有與書面合同同等的效力。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形式要求雙方信用度較高,否則會給交易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增加了房屋買賣當事人的風險,容易產生很多不必要的糾紛。一但一方反悔不予承認,在雙方發生糾紛時,就會因無書面合同的認可,無法確認糾紛雙方的合同效力。所以,應積極宣傳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根據法律規定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主動採取書面形式訂立。

  三、城市被動遷房屋買賣合同效力的認定

  城市被動遷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在以下兩種情況下的認定:

  第一種情況,城市房屋動遷封閉公告發出前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首先,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簽訂買賣合同時房屋動遷封閉公告尚未發出,如果雙方已經到房產管理部門辦理了房屋產權更名過戶手續,房屋所有權已經轉移,雙方的房屋買賣合同當然有效,房屋出賣人反悔要求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也不會得到法律的支援。房屋買賣合同有效,房屋購買人依據該合同實際佔有、使用了房屋,只是沒有辦理房屋產權轉移登記手續,我們不能因為其未辦理房屋產權更名過戶手續而認定其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政府房產管理部門根據房屋動遷封閉公告不予辦理房屋產權轉移的登記手續不能作為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有效的衡量標準和依據。

  第二種情況,城市房屋動遷封閉公告發出後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筆者認為只要買賣雙方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出賣人是合法的房屋所有權人,買賣房屋的雙方意思表示真實,購房人出具了合理的價款,房屋買賣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就是有效合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的精神,《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是管理性規範,而不不是效力性強制性規範,不能因為房屋買賣合同是在城市房屋動遷封閉公告發出後就一律認定為無效。無論房屋買賣合同何時簽訂,只要房屋買賣合同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合同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一)、(二)、(三)、(四)規定的情形,就不能認定合同無效。

  房屋買賣行為關係到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的重大利益。法院審判房屋案件也涉及到市民社會的方方面面,審判房屋案件效果的好壞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法院確認被動遷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關係到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的重大利益,認真研究這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及相應的司法解釋,及時總結相應的審判經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