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課外科技性學習研究文獻的計量分析報告

中小學生課外科技性學習研究文獻的計量分析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小學生課外科技性學習研究文獻的計量分析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來源

  利用《CNKI全文資料及博碩論文庫》檢索系統,以“摘要”為檢索項,以“科技活動”“創新活動”“小創造”“小發明”“小製作”“科技場所”或“科技競賽”和“中小學生”為關鍵詞,檢索有關“中小學生科技性活動和科技性活動基地”的研究文獻,發表時間為CNKI全文資料庫的起始時間至20xx年6月,得到相關文獻共計459篇。根據以下篩選標準從中刪除部分不符合要求的文獻資料:(1)研究物件不是中小學生的文獻;(2)研究內容不是科技性學習的文獻;(3)文獻性質不是研究論文的文獻,如新聞報道、相關活動通知和相關競賽題等。最後得到有關中小學生科技性活動和科技性活動基地的有效文獻共206篇。

  (二)分析單元

  採用文獻計量學的分析方法,對206篇有效文獻發表的時間和地區分佈特徵、文獻作者的身份特徵及其單位分佈、文獻發表源及期刊類別等進行了統計分析,並對研究文獻的性質、主題和內容、研究視角和方法等,進行了統計和分析。

  二、結果分析

  (一)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活動研究文獻的時間分佈

  對所選206篇有關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活動的研究文獻,按發表的年份分別統計篇數及所佔百分比,詳見表1。 由表1可知,對中小學生課外科技性活動的研究起步時間較晚。恢復高考以後,汪亞平在1983年發表了以“重視抓好學生的課外科技活動”為題的論文,首次出現中小學生“小發明”和“小論文”的概念。此後十幾年,相關研究發展緩慢,直至1998年,每年發表的研究文獻不到5篇(只有1985年和1986年分別達到7篇和5篇),對中小學生的科技性活動研究較少,反映出對於培養中小學生的科技能力並不是很重視。自1999年開始,對中小學生的科技性活動的研究明顯增加,反映出人們開始重視對學生科技能力的培養。到20xx年,對中小學生科技學習的研究迎來了高峰,並在20xx年達到新的高峰,說明對中小學生科技學習的高度重視。

  (二)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研究文獻發表期刊的所在地分佈

  統計結果表明:關於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研究的206篇文獻發表期刊的所在地分佈廣泛,涉及29個省(直轄市)。其中,上海市和北京市的相關雜誌最多;其次是江蘇省和湖北省;再次是山東省、吉林省和山西省;以上省(直轄市)發表中小學生課外科技性活動研究文獻的雜誌佔所有相關雜誌的五分之二,詳見表2

  (三)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研究作者的機構分佈

  以文獻第一作者的單位為準,對研究機構分佈進行統計,結果發現,中小學校是中小學生課外活動場所的主要研究力量,發表論文數佔所有文獻總數的`53.88%,詳見表3。

  (四)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研究文獻的發表源

  在206篇文獻中,發表在各類期刊上的文獻有163篇,佔79.12%;學位論文18篇,會議論文25篇。對期刊文獻進一步進行分類,發現文獻發表的期刊種類比較多,大致分為初等教育類、教育心理類、教育綜合類、科普類、學報類等,詳見表4。

  由表4可知,發表在初等教育、教育綜合和科普類雜誌上的關於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研究的文獻均在10%以上,佔文獻總和的67.48%。其中,發表在初等教育類雜誌上的文獻最多,有58篇,佔將近1/3。所有的學位論文和會議論文均是在20xx年以後開始發表的,從中可看出進入新世紀之後學界對中小學生科技學習活動的重視。進一步統計發表文獻最多的八種期刊,詳見表5。

  (五)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研究的文獻性質

  從文獻篇名和摘要來看,有關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研究的文獻可分為現狀調查、理論分析、對策研究、實踐研究等,詳見表6。有的文獻僅從篇名和摘要難以歸類,故放在其它類。

  由表6的統計結果可知,關於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活動的各類研究文獻比較均衡,相對而言,比較重視實踐研究和對策研究,其次是現狀調查;理論分析研究相對單薄一些。

  (六)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活動的主要型別(即研究內容)

  根據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活動的主要型別,可將206篇有效文獻的研究內容分為“創新性學習活動”“學科性實驗”“創造性學習活動”“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科技性活動基地”和“科技性競賽”等;另有40篇文獻研究內容不明確,即難以確定其研究中小學生的哪一類科技性學習活動,詳見表7。

  表7結果顯示,在眾多科技性學習活動中,“創新性學習活動”或“創造性學習活動”和“學科性實驗”更受重視,佔一半以上。另外,在被刪除的非研究性文獻中,涉及中小學生科技性競賽活動的非常多,達106篇;這些文獻大多是報道類或通知類,故未作統計分析,但從中可看出,中小學生的科技性競賽活動非常受重視。

  (七)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文獻的研究方法

  在206篇文獻中,根據作者所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可將其分別歸類為空泛議論、案例分析、現象描述、問卷調查、經驗總結、文獻綜述、教學方法、觀察法、訪談、測試等,其中“空泛議論”的文獻數量最多,所佔比例為39.32%;其次為案例分析和現象描述,詳見表8。

  三、小結與討論

  (一)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活動的歷史發展

  在恢復高考初期,關於中小學生課外科技性學習活動的相關研究較少,自1983年開始出現1篇關於中小學生課外科技性學習活動的研究文獻,爾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相關研究發展緩慢,每年只有1篇或幾篇文獻。

  從1999年開始,受“科教興國”和“推進素質教育”的影響,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關於中小學生課外科技性學習活動的研究進入發展期,每年發表的文獻在5篇以上(20xx年除外)。

  從20xx年以後,關於中小學生課外科技性學習活動的研究明顯增加,每年研究文獻達15篇以上,說明中小學生的課外科技性學習活動進入了蓬勃發展期。

  (二)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活動的研究狀況

  大多數文獻作者來自中小學一線教師;文章主要發表在初等教育、教育綜合和科普類雜誌上;研究內容多為中小學生的創新性或創造性學習活動]和學科性實驗,亦有不少研究探討科技性學習活動對中小學生的作用或影響;文獻性質多為實踐研究或對策研究,理論文獻相對不足;研究方法多為案例分析和現象描述,大多缺少實證資料支撐,一般停留在空泛議論的描述層面;定性研究多於定量研究。總之,關於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研究的整體水平不高,在高級別期刊發表的文獻較少,研究方法缺乏科學性。

  (三)加強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活動研究的對策建議

  今後應加強中小學生科技性學習活動的研究力量,鼓勵高校教師和理論研究人員加入到研究隊伍中來;並加強實證研究,多采用定量研究,從多學科視角加強研究;同時在研究主題和內容上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不斷提高相關研究的理論水平,並加強引導中小學生參加科技性學習活動的對策研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