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活動工作報告(通用10篇)
傳統文化活動工作報告(通用10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文化活動工作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傳統文化活動工作報告 篇1
中華民族連綿五千年,積累了豐厚的文化財富。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文化寶庫,也是取之不盡的思想寶藏,面對如此豐富深厚的民族瑰寶,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充分發掘它來教化子孫,塑造新時代社會主義傳人。近年來,我校以傳統文化教育為重點開展學校特色建設工作,旨在透過系列讀書教育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對青少年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傳統文化精華內化於青少年的心智,外化為青少年的行為,提升學生古文化修養,強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綜合素養。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具體總結如下:
一、活動組織
20XX年,學校孔校長確立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化、陶冶思想情操、追求自主進步、提升綜合素質”為新時期學校辦學特色,並提出以加強對學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為工作重心,積極爭創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特色學校,為此成立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每學期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落實本學期活動安排。學校政教處每學期確立一個活動讀本或主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精心編寫學習材料,並利用校本課程組織傳統文化專題講座;學校團委結合讀書活動,適時開展文藝演出、知識競賽、徵文演講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各班也圍繞活動主題開展手抄報、主題班會等活動;學校精選《明日歌》《春曉》等古詩詞歌曲,利用校廣播室等進行課間迴圈播放,組織部分師生創作經典名言書法作品,並精心製作成牌匾,佈置在學校宣傳長廊,懸掛在校園樓梯口,營造濃郁的傳統文化教育氛圍,使學生時時處處耳濡目染,自覺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在整個德育工作中唱響傳統文化教育的主旋律。由於校長室高度重視,政教處、團委會及各部門的積極配合,近年來我校的德育特色建立工作開展的十分順利。
二、活動開展
一年來,學校先後圍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等傳統經典,開展系列讀書教育活動,並將各班活動開展情況納入文明班級考核。活動一般分為讀、講、賽等幾個階段。第一階段:讀。學校政教處精心編選經典誦讀材料,印發全體師生,由語文教師負責利用晨讀、午休、雙休日等時間組織學生背誦。並對每週所背內容作適當文字疏通,並組織默寫批閱,確保人人熟記內容;班主任利用班會組織學生交流讀書心得,引導學生愛讀經典,自覺接受傳統美德的薰陶。第二階段:講。政教處、團委邀請校內外老師,利用校本課程舉辦經典誦讀專題講座,引導學生加深對經典的理解。第三階段:賽。結合活動主題,開展諸如誦讀、徵文、演講、知識競賽、手抄報、書畫等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寓教於賽,以賽促學。
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各班掀啟了經典誦讀的高潮,湧現了不少誦讀之星,他們在傳統文化的學習中收穫了知識,提升了道德修養,養成了良好的文明習慣。
上學期學校開展《三字經》讀書教育活動,各班利用晨讀、午休、雙休日等時間組織學生背誦《三字經》,利用班會組織學生交流讀書心得。在此基礎上,政教處利用校本課程舉辦《三字經》解讀專題講座,講座聯絡學生生活實際,細緻而深入,多角度引導學生加深對經典的理解。12月份,學校開展了《三字經》誦讀比賽,經過各班初賽、年級複賽和學校決賽三輪比賽,評選出學校《三字經》誦讀之星,並面向全區開展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會,邀請市教育局和兄弟學校領導親臨指導,活動形式新穎,高潮迭起,贏得上級領導和兄弟學校的一致好評。
學校先後圍繞《弟子規》和《增廣賢文》讀本,組織學生誦讀、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等系列讀書教育活動,學生廣泛積極參與,在活動中提升了古文化修養,懂得了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團結同學,明白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養成了良好的品行。
20XX年春學期,學校徵訂發放了《文明美德》讀本,各班利用校本課組織學生認真閱讀,學校團委和政教處在組織徵文競賽的基礎上,面向全區組織“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演講觀摩活動,活動中何校長做了深情並茂的即興講話,讓每一位學生都沉浸於反思與動容之中。
20XX年學期,學校組織部分教師和學生,撰寫經典名言書法作品,精心製作成牌匾,懸掛在教學樓及綜合樓各樓層間,全校師生在欣賞書法美的過程中,也自覺的以這些名言來規範自己的言行,激勵自己努力向上,奮發有為。政教處和團委協同語文組適時開展經典名言誦讀、專題解讀和知識競賽活動。
三、活動措施
1、重視宣傳,加強領導。
我校領導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組織實施工作,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和領導小組,努力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相關科室和教研組具體組織落實、各學科老師協同配合的局面。並把該項活動納入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規劃之中,充分發揮校園廣播、宣傳欄、國旗下講話、牆報、畫廊等多種宣傳陣地的作用,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
2、立足校本,科學規劃。
學校結合師生的具體情況,立足本校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方案具體、明確、易行,有主要措施和具體做法,內容簡要、由易到難,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我校自己的特色。
3、改善條件,提供保障。
學校爭取多方支援,籌集資金,購買了一套舞臺音響裝置,為活動開展提供硬體保障;選購一批文質兼美的經典書籍,不充實學校的圖書館,增加藏書量;加強和改進圖書館和閱覽室的管理,改善閱覽室的條件,延長開放時間,努力為學生的借書和課外閱讀提供有利條件。
4、指導檢閱,規範提高。
學校將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納入學校特色建設評比、文明班級考評之中,及時檢查督促各班活動開展情況,使開展傳統文化活動成為我校的自覺行為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常規性活動。每學期定期開展全校性的大型成果彙報展示活動,為學生的學習成果提供展示的舞臺,為教師的教學指導提供交流的平臺。
四、活動成果
一年來,學校堅持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特色教育活動,並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列入學校德育工作的中長期規劃,促使校風、學風、班風有了根本轉變。學生言行文明,教師愛崗敬業,學校溫馨和諧,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傳統文化教育永恆的魅力。
在傳統文化精神的薰陶感召下,多數學生能拋棄陋習,擁抱文明,做到“有禮貌、講文明、懂廉恥”。課間,亂扔垃圾的少了,主動拾撿垃圾的多了;說髒話粗話的少了,遇到老師主動問好行禮的多了;破壞公物的少了,隨手關水龍頭的多了,文明禮儀蔚然成風,校園衛生環境也煥然一新。“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少年。”已成為每一個學生心中的標杆。他們懂得是父母給了他們生命,養育他們長大;是老師給了他們知識,教育他們成人。他們知道珍惜父母來之不易的金錢,他們努力用優良的成績回報父母、老師的養育之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學生能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做批評與自我批評,學會嚴於律己,寬容別人,一年來,學校未出現一起惡性案件,師生關係、同學關係進一步和諧。傳統文化教育,讓每一位學生觸動了心靈,撿回一份責任,找到人生正確的方向。學生熱愛學習,熱愛勞動,勇於實踐,積極探索,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得到了家長們廣泛讚許。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僅是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更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效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手段,建立傳統文化教育特色學校工作任重而道遠。透過兩年的努力,我校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雖然沒有取得重大成績,但為後續的各項工作開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各方面的工作已經逐漸步入正軌,相信在上級領導的指導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工作會越來越紮實,效果會越來越明顯。
新的學期我們將奮然前行。
傳統文化活動工作報告 篇2
20xx年我校將傳統文化列為學校自主發展專案之一,經過幾年的努力,我校按照當初制定的規劃進行操作,基本完成了規劃目標,本著“以誦讀為基礎,以育人為目標,以活動求深化”的工作思路,達到了學背結合,在誦讀的基礎上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交流,營造校園良好的文化氛圍的總目標。現將幾年來的工作做一小結。
一、學習內容
明確各年級教學內容:六年級《三字經》、《弟子規》;七年級《論語》、古代詩詞歌賦及毛澤東詩詞等。編寫傳統文化教材,制定教學進度及實施方案。
二、學習形式
1、每學期開學前兩個月為集中背誦階段,學校列出日程推進表,按時間、進度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接受程度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基礎上每週背誦一個篇章,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熟練掌握誦讀內容。
2、利用早讀時間組織學生誦讀。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一晨,早晨使學生記憶力最好的時期,因此老師們每天上早讀前縣組織學生誦讀《三字經》、《論語》。朗朗的讀書聲為校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3、語文課課前活動與傳統文化結合。每節語文課前的活動同學們以講故事、演講、朗誦等形式將傳統文化內容滲透進去,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熱情。
三、以活動促學習
1、開展傳統文化誦讀活動,以活動求深化,在同年段中班與班之間進行評比。幾年來已經形成規律,每到春暖花開時節學校便要開展大型誦讀活動,融表演、舞蹈、繪畫、書法於一體的誦讀活動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演繹的淋漓盡致。
2、假期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活動,用充分的資料親身體驗社會的變遷、家鄉的變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熱情。我校師生在假期開展的社會調查《內蒙古滿洲里的民間傳說》被收入中央教科所編寫的《感悟中國-------學生調查報告文集》中,且是滿洲里地區唯一入選作品。
3、成立文學社,定期開展文學沙龍活動,出版文學社期刊《野草》,將學生的優秀作品編輯出版,同時也想《滿洲里學生報》、《一本週刊》等刊物推薦。看到自己的作品變成鉛字發表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近幾年我校學生參加各級各類作文競賽多人次獲獎,20xx年3月參加滿市教育局和電信公司聯合組織的“電信杯”作文大賽中,我校7名學生獲獎,是獲獎學生做多的學校。我校也榮獲優秀組織獎,且是中學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
4、開展讀書活動,建立書香校園,書香班級。學校規定每天下午第七節課後30分鐘為讀書時間,班主任深入班級,其他教師在辦公室,所有的人集中讀書。每年寒暑假期學校都要佈置讀書為方便讀書,學校為每個班級配備圖書架,校圖書室圖書進班級。優雅的環境,濃郁的氛圍縈繞校園。
5、開展手抄報、演講賽等活動。結合一些重大節日及活動,組織學生開展手抄報、演講賽、讀書徵文、作文大賽等活動。
四、以科研促教研
1、我校語文組承擔了國家級科研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課教學》的子課題和自治區級科研課題《語文教學中的高效閱讀研究法》以及呼倫貝爾市科研課題《中語整改》的子課題《作文教學》的研究。我校還是《傳統文化與語文課教學》課題的實驗基地,這為學校開展傳統文化課提供了科研依據。
2、在語文教師中開展觀摩課和傳幫帶活動,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推動語文教學的整體發展。
3、借鑑洋思經驗和杜郎口中學的教學經驗學校開發出自己的教學模式“三層四步導學”,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教研活動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xx年中考中,我校鄂秋彤同學以615分的成績取得全市第一名,胡博文同學以118分的成績奪得全市語文最高分。
傳統文化在我校是一門新興的.學科,經過三年的實踐我們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模式,以嚴格的監督機制健全的管理網路逐步完善此項工作,為以後更好地開展工作積累經驗。
傳統文化活動工作報告 篇3
本學期我們主要學了《大學》、《論語》、《中庸》,回眸這一學期的教學,總結如下:
一、教學相長
在一學期的教學中,我和學生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我在教學模式上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在不斷地實踐和思考中,每篇古文的課堂教學模式大體固定下來,主要經過五個步驟:導課、指導初讀、指導流利朗讀、理解文意和熟讀成誦。在理解文意方面,這學期我們做得更深了一步,一年級時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一般對古文內容不做解釋和感悟。這學期藉助課件的直觀作用和課後的文意,我引導學生最起碼粗略理解古文意思。教材在這方面也做了新的要求,要求學生能理解古文的意思,並要求學生在這方面做出自我評價。經過這樣逐步地實踐,我感到傳統文化課堂漸漸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了一套學生熟悉的教學流程,擔負起了向學生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任務。
學生也有了很多收穫。許多學生被激發起了誦讀古文的熱情,在課堂上積極朗誦,有的孩子還能在課外提前預習,先於別人背誦下來。不難看出孩子們喜歡這樣的韻文,喜歡一遍遍重複著吟誦。在吟誦中,在感悟理解中,孩子們瞭解了中國傳統文化,領悟到做人的道理,體會到古文的特色,增強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喜愛。在準備傳統文化誦讀比賽內容的時候,學生們在我的指導下自主琢磨形式,形成了一個還不錯的節目,受到了家長們和老師們的好評。
二、教法學法
教學策略主要有:
1、重視範讀和帶讀的作用。畢竟是古文,他們喜歡老師範讀和帶讀,老師一範讀和帶讀很多難的知識變得容易多了。
2、藉助多媒體的作用增強教學直觀性。我把教學內容製作成課件,有針對性地強化一些教學要點,對於化解難度和激發興趣很有幫助。
3、教給學生多樣的學習方式。有怎樣獨立背誦的方法,有同位合作背誦的方法,還有小組合作背誦的方法。
4、注重評價的激勵作用。在課堂上,我都會讓很多孩子站起來讀給大家聽,背誦給大家聽,在聽取學生誦讀的時候,我都會給予適當地評價。
三、改進措施
1、繼續發展現有的經過實踐檢驗過比較有效的教學模式,改進不合理和不科學的地方,完善教學模式。
2、研究更多激發學生學習古文興趣的措施,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
3、關注研究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
4、研究新的評價方式,使評價起到促進教學的有效作用。
5、研究新的古文誦讀的方式,結合下學期的傳統文化誦讀比賽,探索一些喜聞樂見、切合文化內涵的展示方式。
傳統文化活動工作報告 篇4
本學期,我們開設傳統文化課程。傳統文化課程是對少年兒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啟蒙課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學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一學期下來,同學們逐漸適應,從容上課,現在孩子們對詩句朗朗上口,感受到了課本中的營養,體驗到了對傳統文化更深刻的認識。這讓我為他們高興,現將總結如下: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二班,共34人。學生經過本學期的學習,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瞭解。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藉此時機,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
二、取得成績:
豐富學生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同時也為了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及寫作水平。
1、在誦讀中領略笠翁對韻的聲韻之美。感悟古詩的真摯之情。
2、曉通古建築文化的歷史,體會古代人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
3、認識一些文學巨匠,初步瞭解他們的生平行跡,領略其獨特風騷。
4、知道中國自古就有與外界保持友好往來的優良傳統。
5、熟識中國傳統戲曲藝術,感悟其歷史、文化價值,體會中國人的聰明才智。
三、採取的教學措施
1、教學形式多樣化。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等。
2、注重遊戲教學。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興趣,我將運用遊戲“對句、接龍、找寶藏、小老師”等多種形式。
3、注重面向全體和個別差異。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4、重視平常積累,背誦經典名句名篇,透過進行比賽來提高效率。
5、重視多元評價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並以此作為反饋,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積累。
下面我來談一下工作中的不足。
首先,由於我們開設傳統文化授課經驗有限,影響到了弘揚傳統文化的效果。希望今後多進行一些培訓和交流會。
其次,教學經驗不足。由於沒有考慮到本學期教材,往往與語文授課時相混,影響與開設傳統文化時目的相違背。
下學期我會注意參加一些相關培訓和交流機會,收進科學的教學模式,及時的解決本學期的問題,我們會發揚優點,改進不足,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
傳統文化活動工作報告 篇5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的祖先用勞動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延續不絕,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力量的客觀要求,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現實需要,更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和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的理論支援。三年來,我校始終把這項工作作為學校的重點工作之一,創新教育活動的形式,豐富教育活動的內容,使中華傳統文化活動逐漸成為學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大力宣傳活動的意義。
領導在思想上重視,率先垂範,利用教師例會、教研會向全體教師和學生宣傳學習傳統文化的必要性、緊迫性和可行性,教師利用班會、誦讀課向學生明確需要以傳統文化塗亮人生底色,滋養心靈等經典誦讀益處。學校的柵欄上懸掛的《弟子規》、《論語》、《仁義禮智信》等傳統文化的宣傳板畫,校園內的孔子雕像的矗立,走廊裡、教室裡有關傳統文化教育的名言警句等讓學生時刻感受著傳統文化帶來的巨大影響。學校開展的有關活動也透過校園網站和校報及時報道,擴大影響。
二、制定相關制度,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1、組織健全,職責明確
我校成立了領導小組,由校長負總責,黨委書記具體抓,在全校範圍內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全體班主任和相關科室負責人、部分語文教師為主要成員。組長負責整個活動的策劃和指導,人員的分工,職責的明確,活動方案的起草;教務科負責誦讀課程的安排落實,學生科、職教科負責日常班級誦讀情況的督查並組織開展誦讀比賽;語文教師負責安排學習內容,並進行專題講座;學生科負責所有資料的整理和歸檔。
2、成立傳統文化大講堂專業團隊
中華傳統博大精深,涵蓋內容非常廣泛,如何利用最短的時間學習最有價值的東西,需要精心選擇和安排。學校充分利用語文教師的專業優勢和閱歷豐富,知識淵博的老教師的特長,組建了傳統文化大講堂講師團。根據宣講內容,結合個人特點,講師團成員各司其職,透過查詢資料,認真組織,每個人都針對不同的內容在全校範圍內進行傳統文化知識講學,為全校師生快速解讀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提升個人修養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三、明確目標、落實活動方案
1、明確活動目標
透過開展經典誦讀和傳統文化講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活躍思維,陶冶情操,傳承並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美德,促進學校人文化發展,提高辦學品位和辦學特色。
2、靈活安排,確保誦讀時間。
利用每天上午早讀前10分鐘和每天中午上課前10分鐘,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由語文教師組織並指導學生誦讀,幫助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學生科、職教科分別對高中、中職學生的誦讀情況進行檢查。
3、組織比賽,隆重頒獎
為檢驗誦讀效果,由學生科負責組織了各班級的誦讀比賽,比賽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全校學生均參與其中。經過預賽、決賽,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學校拿出一定資金進行獎勵,並專門舉辦了《中華傳統文化誦讀比賽暨〈弟子規〉展演》頒獎典禮。除了部分獲獎節目展演外,又組織編排了體現中華傳統精髓的節目,獲得觀眾一致好評,並被扎蘭屯電視臺全程錄製,成為傳統文化教育的典範。
4、學校全面開展書法大練兵活動,積極建立書法名校。聘請自治區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吳全仁老師為全校師生進行書法講座,由校內書法教師進行指導,定期為教職工上書法課,檢查教職工的書法作業,全校上下形成了大練鋼筆字的良好局面。學校還組織全體教職工收集中華傳統文化中有關“修身、勵志、做人”等方面的名言警句,請書法老師撰寫,印製成校本教材,供師生習練書法,同時還有育人作用,一舉兩得。
5、組織傳統文化講學活動,三年來,學校組織了多次傳統文化大講堂活動,講學內容主要是《論語》、《道德經》中相關篇目,王銳明老師做了《如何解讀,<論語>》,《學習<論語>的意義》、《略讀<道德經>》《從<道德經>的思想智慧中汲取教育管理創新營養》、《道德經給我們的人生啟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道德經>中學習學生管理的智慧》《<老子>》老在何處》《<道德經>中人與自然、社會和諧》《<道德經>的養生學》等,學校還要繼續開展講學活動。
6、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太極二十四式操的習練,太極操作為中華傳統之瑰寶,一方面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同時可以修身養性。為強化學習,以比賽的形式促進學生和教職工練習。
7、學校把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生的專業技能教育相結合,開展剪紙、手繪臉譜等手工藝活動,讓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成就感。
四、取得的成果
1、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
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推動了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德育工作的發展。師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較大的改觀,良好的校風、學風、班風逐步形成,有效地促進了我校學生養成教育的全面實施。
2、提高了學生思想道德品質。
經典古詩文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境界動人,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
3、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透過誦讀和講學活動,一是激發了學生誦讀經典詩文的興趣,形成了誦讀的良好氛圍。二是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知道了“詩前幕後故事”、“文壇軼事”。三是學生初步掌握了誦讀的方法,並能運用,部分學生還能把學到的經典語句運用於作文之中。四是鍛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透過自編自演節目、辦手抄報,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協調能力,藝術鑑賞力等等都得到了極好的錘鍊。
4、提高了教師的文化底蘊和職業道德操守
開展經典誦讀和講學活動,學校教師主動參與,廣泛融入,極大的豐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蘊。
活動開展以來,我校雖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也積累了經驗。但在實踐過程中也感覺到需要更進一步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弘揚,活動的形式還可再多樣化。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傳統文化和職業道德教育工作定會有所突破!
傳統文化活動工作報告 篇6
20xx年3月6日下午,五(2)班全體學生及部分學生家長在學校多功能教室舉行了主題班會活動——快快樂樂過春節。這是以“傳統節日”課程為切入點,把家長會和班會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創新班會。
主題班會上,老師、家長、學生共同參與,觀賞學生成長足跡照片、競賽答題,趣味遊戲、才藝展示等多種喜聞樂見的形式貫穿始終,教師運用多媒體組合課件,讓活動的程式完整合理,形式新穎,尤其是以學生為主體,內容實在,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極大激發學生的“潛在智慧”和參與熱情。
透過開展這次以“春節”為主題的班會,不僅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了春節的文化內涵,知道了怎樣過春節才更快樂,更有意義,而且由於家長的參與,既豐富了主題班會的內容,又為增強學校、教師、家長之間的溝通做出了有益探索,同時也增進了家長對孩子、孩子對家長的瞭解,為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機,有利於家校合作共育的進一步深化。
現將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注重實效
每個傳統節日都有一個年代久遠、寓意深刻、耐人尋味的故事。每個傳統節日都給人以熱愛生活,講禮儀,重情義,報效祖國和人民,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但是這些節日在孩子們課本上沒有詳細的介紹,再加上近年來受“洋節”的衝擊,使得孩子們對這些傳統節日的
文化、習俗等方面的瞭解知之甚少,從而導致少年兒童對於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表現出了嚴重的“營養不良”。因此學校領導決定利用傳統節日資源開發活動育人課程,以“中國的傳統節日”教育資源活動為切入點,以人文傳統教育為主線,以實踐體驗為途徑,把豐富的中國傳統節日民俗活動、文化,透過整合、創新、分層,以主題班會活動的形式進行重新設計,大膽創新,不斷深化,賦予傳統節日活動以新的內容的同時,使“中國傳統節日”豐富的教育內涵根植於孩子們的心間。
二、精心準備
為了給家長提供全面瞭解孩子成長的機會,班主任老師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孩子兩年來與她朝夕相處的成長照片及影片作了整理,並自制成有音樂、有畫面解說的幻燈片。為了組織好本次活動,老師就活動課的展示內容反覆推敲,仔細琢磨。
三、家長積極參與,及時反饋
這次活動中,家長的出席率是90%,可見學生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視的,對學校的工作也是大力支援的。到校的家長們不僅能認真聽課,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活動,而且反饋及時,談感受收穫的同時也給我們提了合理化建議。
四、學生情緒高漲,收穫很大
本次的節日課程雖然是以主題班會和家長會的形式展開的,但同時也是一次親子課堂。李老師在設計時,共分成了六個版塊:一是展示“成長足跡”照片;二是“家長即興答題”;三是“孩子與家長分組競賽”;四是談家風;五是倡導“熱情小主人,文明小客人”活動;六是“家長與孩子合作製作燈籠”。中間在見縫插針地穿插了“才藝展示”。每個活動都那麼的有趣,孩子和家長配合默契,都全情投入到活動中。加油聲、掌聲、笑聲充斥在一起,家長和孩子都沉浸在快樂的氛圍中。特別是最後的合作製作環節。讓每個組的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勁,氣氛很是熱烈,也讓年的味道更濃了。最後大紅燈籠掛起來後,家長和孩子們都是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活動已過去幾天了,我還在一直回想整個活動的過程,不斷地與聽課的老師溝通交流,不斷的認真閱讀家長與孩子們的反饋資訊:雖然老師們覺得這樣的形式非常新穎也很實用,家長的反饋全是讚賞與支援,孩子們的收穫也很豐實。但也有待完善改進的地方:
1.活動前應邀請幾位老師、學孩生同在一起,把“活動的內容與程式”再來一次磨合,嚴格把關後,活動呈現中可能更緊湊。
2.孩子們反饋表交回後,我發現孩子們寫得作業五花八門,才意識到自己工作的失誤。應該在孩子們的反饋表一欄中打上格,這樣的作業才能乾淨整潔。
3.課前我與家長、孩子們互動時,應該給家長一個溫馨的提醒:因為是親子共堂,家長不僅要在課堂上以身作則認真聽講做好榜樣,還應在孩子聽課時加以引導和鼓勵。這樣的話,老師在“掌控”活動中就會少費力。
傳統文化活動工作報告 篇7
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過去,轉眼間我們迎來了20xx年的結束,社團這一年的工作已告一段落。在過去的這一學期裡,民俗文化沙龍在校院各級領導幹部以及社聯各部門的指導和關懷下,結合社團宗旨“揚民俗之風采,傳文化之精華”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在這一年裡,我們不斷摸索,不斷總結,不斷前進。這一年的社團工作中,不同的活動、不同的問題讓我們體會到了社團工作的種種苦澀,也在問題解決時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同時在各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鍛鍊。正是有了各種問題,我們才有了不斷前進的方向,讓我們開始去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讓我們在一次次受挫中逐漸成長。而獲得的成就感則使我們感到了社團工作的喜悅,讓我們在社團工作這條路上能夠堅持走下去。回首這學期的種種,我們發現我們成長了,社團也成長了,下面將對20xx年的工作從各個方面進行一個總結。
一、組織建設
不知不覺,民俗文化沙龍已經成立三年了,各方面建設已經逐漸健全,在不斷總結自己以及吸取別人經驗,不斷嘗試新的管理制度,逐漸形成了自己特色。但是,社團的管理體制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社團的體制是一個不斷摸索、改善的體制。
1、理事會
民俗文化沙龍社現設有社長,理事長各一名,理事6名,會員70名,會員人數比上屆增加了一倍。每星期四晚上會定時召開社團例會,傳達社聯例會的會議內容,總結這一週工作中的優點與不足,討論和安排下個活動的流程和工作,。在理事會的制度建設中,社團理事會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理事會制度,並嚴格執行,讓理事保持一份良好的精神面貌,加強理事對工作的認真負責的態度,保證各方面工作按時完成。定期開展理事會交流會,加強理事會的交流,增進大家的感情,培養團隊凝聚力,透過交流提高大家的團隊合作力。
2、專案化
在20xx年下半年我們社團重在培養理事各方面的能力,活動是由社長指導開展的。在同時我們鼓勵有想法的理事積極組織活動。在一學期的工作開展後,理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鍛鍊。新的一年,我們要求想要擔任專案負責人的理事將活動專案申報書在開學時填好,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活動,讓理事有足夠的時間去完善活動。活動後項目負責人對活動進行總結,專案小組成員寫活動總結。在大家一起努力下打造一個自由明主,活躍創新,能夠讓大家想法有處可施,能力有處可發揮的舞臺。同時,我們也將鼓勵會員積極參與策劃活動,讓會員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融入社團。
3、團支部建設
本學年我社在團工委的指導下建立了完整的團支部體系,目前團支部下設:團支書、辦公室、宣傳部、時間服務部,並且安排了相關負責人員。我們舉行各類小型團日活動,關注團支部成員的生活現狀,營造社團的“家”文化,同時加強支部成員思想認識,提高社團成員的責任意識。
二、工作開展
根據活動開展的需要,社團工作主要包括活動策劃及申報,宣傳,財務,材料整理四大部分。關於這四大塊工作總結如下:
1、活動策劃及申報
在本學年的工作中,雖然在起初的時候做出了集體的年度工作安排,學期工作安排。但在具體的工作中卻沒有按安排開展下去。開展活動的順序也因為一些原因而改變。不斷地增加新的元素。同時,我們發現當社團連續每週搞活動時,社團難以按照相關規定上交材料,經常需要熬夜去趕材料。使得活動開展的準備十分不充分,活動出現的問題也比較多。新的一年我們將會在開學時形成所有的專案申報書,然後大家協調開展,儘量少出現趕材料、不能按時上交材料的問題。
2、宣傳
本學年的宣傳工作,有做的好的地方,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每次活動社團都要求按質按量的完成前期的宣傳海報和後期海報,以及通訊稿的撰寫。可是,我們的海報有些不能夠及時地做出來、拍照並粘貼出去。通訊稿雖然能夠按時發過去,可是一般都只是在院網上投,沒有做到遍地開花,使得宣傳的範圍有了很大的侷限性。我們對此已經進行了總結,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同時,我社加強了網路宣傳,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3、財務
這學年我社團的經費使用情況是非常良好的,這與我們的活動規模較小、開支較小有一定關係,不過我們不可否認的是相關理事對經費的把握情況較好。本學期社團財務明細清楚,沒有與院財務部造成糾紛。社團總會費是1457元,13年下學期下撥614元,餘148元,總體來說本學期財務狀況良好,下學期將繼續保持。
4、材料整理
材料整理是每個活動的最後一項工作,即是將活動的專案申報書、財務預算決算、宣傳材料、活動總結、等等相關材料進行分類、修改、彙總並交到院學社聯辦公室。這時一份比較繁瑣的工作,我認為這學年社團這項工作還是完成的比較好的,材料的完整度很不錯,可是材料的質量有待提高。
傳統文化活動工作報告 篇8
為活躍節日氣氛,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傳承和發揚傳統民間文化藝術,強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基層領導機構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有力推進農村各項社會事業進步,我鄉舉辦了“雙節”期間各項文體活動,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提前部署,精心組織
元旦前夕,為讓全鄉廣大人民群眾過上一個歡樂祥和的元旦、春節,按照區委、區政府要求,結合區委宣傳部關於認真做好“雙節”期間群眾文體活動的通知,制定了高廟鄉“關於開展20xx年春節期間群眾文化活動”的實施方案,列出了文化專案,明確了相關部門職責並落實分管文化工作的副鄉長擔任春節期間文化活動責任人,對整個活動制定了安全措施,確保了文化活動的順利進行,讓全鄉人民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二、活動開展情況
(一)元旦、春節期間,為充分體現鄉黨委、政府對新年和全鄉人民的美好祝福,營造祥和溫馨的節日氣氛,一是邀請區人大機關書法協會專家到我鄉9個行政村舉行“迎新春、送春聯”活動,專家們不畏嚴寒、揮毫潑墨,累計為廣大群眾送去春聯300餘副。二是組織全鄉機關人員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鄉黨委號召機關全體人員為全鄉困難群眾捐衣、捐被,活動結果共捐棉衣200餘件,棉被30餘床。三是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兵分三路,對全鄉9個形成村70餘戶困難黨員及群眾進行慰問,併為他們送去了米、面、油、慰問金等慰問品。四是組織全鄉9個行政村開展“我運動、我快樂”主題比賽活動,在大安廣場分別進行了拔河、綁腿跑、端乒乓球、夾乒乓球等比賽活動,參加人次300餘人,並評出了一、二、三等獎,依次進行獎勵。五是“仰韶〃彩陶坊酒”20xx年河南省第四屆萬村千鄉農民籃球賽三門峽賽區比賽成功在我鄉舉行。透過以上活動開展喜迎新年的到來。
(二)元宵節來臨之際,高廟鄉黃底、位家溝等政村舉行踩高蹺、騎毛驢、扭秧歌、打腰鼓、打鑼鼓等社火活動,來喜迎元宵節的到來。
三、活動開展成效
全鄉春節文化活動的有序開展,體現了全鄉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特別需求,同時也彰顯出文化建設存在的巨大潛力。活動的開展,把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送到了群眾中間,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營造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不僅為群眾送去了溫暖,而且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氣,對我鄉今後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傳統文化活動工作報告 篇9
春節春雨春花豔,新年新歲新日紅。值此新春佳節之際,廣東省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知行學社的部分成員利用寒假的閒暇之餘就“春節文化”這個課題在廣東省XX市展開熱火朝天的調查活動,經過一系列的訪談、觀察和問卷的形式對梅州地區的春節文化進行認知、瞭解,最後對調查春節傳統習俗、春節期間的活動、以及春節期間的開銷三個方面的總結如下:
一、隨著觀代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這一連串的急劇化,使得些十分重要的春節民俗面著無形的危機。
“祭祖”這個春節中最能代表傳統文化的重大儀式,是春節的靈魂。如今的人們,尤其是一些城鎮的新一代,他們一出生,就已經身後無憂了,不僅不用再耕田種地,而且也遠離了宗法家族,在春節裡慶賀豐收祭祀祖先的意義因而有所減退,據調查將近有23.4%的人因公出差,外出打工等諸多因素導致新年時未能回家“祭祖”;有10.5%的人因地處城區,傳統觀念較為淡薄也未有“祭祖“;而餘下的66.1%尚還有延續”祭祖“的活動。由此可以看出,隨著這種社會生活日趨現代,人們越來越相信科技,也不怕鬼敬神了,“祭祖”是否會隨著歲月的累積而丟失,現在已成為一個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
“守歲”則是春節的核心,如果說,連它也要省略掉的話,那麼肯定會影響到節日的地位,會減弱民眾的節日心理,使人們覺得節日跟常日沒有多大的區別。節日氣氛不濃,進而就會影響到節日的傳承。它本來的意義在於為了祈求長命百歲,而現在人們已經失去了這樣的信仰和熱情,就不太願意熬夜了。但是我們把“守歲”當作一年中的不眠夜,這樣大家可以在一起聊天、說話、娛樂,總結過去,暢想未來,這沒有什麼不好的。因此,仍有72.2%的人依舊熬夜“春晚”,共度這樣辭舊迎新之夜;只有餘下的少數人或者沉溺於網路,無心“守歲”。“守歲”便利了人們的溝通,在日新月異的洪流中仍在進行。
20世紀以來我國的主流文化:反傳統、反宗教信仰的觀念盛行,加之國外節日文化的引入對我國傳統年節產生巨大的衝擊。近年來,物質享受為主的西方節日的興盛。現代生活中的人們較為個性化同時又喜好多元化,因而需要多樣化的節日,這些因素讓人們對春節的傳統的風俗民情,深層的春節文化逐漸淡忘,拯救春節傳統習俗文化已經是必要而不可少的了。雖然春節依舊在,但人們隨著生活的發展進步而改變,有些人在春節中只是走走形式而從未留意春節偉大文化遺產的不斷流失,所以一些重要的年節傳統仍需要我們繼承發揚。
二、當代社會,平時工作日的逐漸縮短,休息,娛樂時間的增多,但過年不再是們停耕休作的休息時間,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人們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等著過年吃大餐,穿新衣,戴新帽,串門走親戚,更多的是工作繁重等造成精神壓力藉此尋求解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社會的飛速發展,過春節的花樣不斷變化更新,幾年變一次。呼機拜年,簡訊傳情,餐館年夜飯,至今又有旅遊過大年一說。回憶起以往過春節的重點、主題,可以看出物質生活豐富陳設,年卻越過越淡了。據所查資料顯示,在50年代春節著重於年夜飯:幾年肉快活吃幾天:而在60年代的瀟灑:在廣闊天地裡過年:70年代的年貨:新奇玩藝造出來:80年代則是娛樂:看春節聯歡晚會:90年代的拜年話:身體健康排第一.春節的活動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變化,據我們的問卷得知,除了涉及與春節有關的活動,有12.3%的人還會在家學習讀書,其大多數為學生:有27.6%的人覺得出外觀光不乏是一個有趣的設想,其大多是在家賦閒的退休人群及高薪的高層領導人:有5.7%的人則認為在春節之作還應做一些在職的工薪階層:有54.4%的人則認為還應有其它更好的活動來豐富春節的空餘時間,這當中包含了各個階層的人群,因此,現代的人們也更多地渴望春節裡能夠有屬於自己的自由和快樂,每個人都有對春節的不同詮註。
三、慶祝春節當然少了經濟支出
並且春節的開銷也可算得是衡量春節物質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誌。首先主要支出:吃吃喝喝還是一件大事:其次負擔漸重:送禮開銷高過贍養費。這兩個是春節中的常見現象。近幾年時,隨著打工熱潮高漲,春節回家過年的打工仔們的車費也就算到了春節的消費中:還有科技發展,手機簡訊拜年又成了當今的時尚,其費用算來也是不小的一筆。據瞭解,低層人群在春節期間消費大約在100—500元之間:中層人群消費在700—1000元之間:高階層人群則在1000元以上。因而可知,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大多數人已能夠過上一個富足的好年。
時代賦予春節新的內容,時代也不斷給予它新的挑戰,不同的時代雖然內容上不斷增新,但基本形式和主題相信會始終保持不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國泰民安,”正是春節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表現。無論怎麼變,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層含義沒有改變。現在大多數春節家庭團聚的習俗至今相傳,人們再苦再累,春節那幾天一定要好好過,這是個生理調整的需要,也是社會和諧的需要。無論是旅遊過年,上網過年,還是晚會過年,人們尋求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們在同一的時間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體一致的選擇,是個人的需要,是社會的需要,也是民族的需要。
每個時代都為春節增添新的魅力,塗抹上新的色彩,我們身處於一箇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偉大時代,自然應該為春節這個古老的節日增光添彩,因為民俗應該是大眾生活中自發形成和傳承的,來體現民眾的文化訴求。我們只有在保持傳統與接受現代生活方式方面找到一個契合點,我們才可能構出一個新的民族文化體系,也就是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傳讀我們的春節文化,強化它的本土性,再向世界人民展示它具有燦爛文化的一面,讓它成為世界人民同賀的和諧佳節。
傳統文化活動工作報告 篇10
xx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十七大提出的推動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精神,提高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建立水平,活躍城鄉群眾文化生活,使全縣人民過上一個歡樂、喜慶、祥和的新春佳節,我縣在春節期間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營造了一個團結奮鬥、和諧發展的社會環境和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實施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縣春節期間的文化活動,主要領導從全縣工作大局出發,親自安排部署,從精神上和財力上給予了大力的支援。縣上成立了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朱芳明同志任組長,政府副縣長何奎同志任副組長,文廣局、教體局、旅遊局、婦聯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春節文化活動領導小組。先後召開社會各界人士座談會,廣泛徵求意見,制定出臺了《鎮原縣xx年春節文化活動安排意見》,確定了全縣社火匯演、“狂歡元宵”大型焰火晚會、“玉兔迎春”大型燈展、全民健身長跑和縣直單位幹部職工拔河賽、電影公演、燈謎競猜、潛山公園遊園、送春聯書法聯誼會、慶“三八”文藝匯演等十項重點文化活動,從活動宗旨、組織原則、活動內容、安全要求等方面提出了詳實、周密的安排,做到了目標明確、任務具體、責任到人。為了抓好各項活動的工作落實,活動領導小組先後召開4次協調會,對參與演出單位的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協調和督促。各牽頭組織單位制定上報實施方案,從人員調配、職責分工、安全措施等方面進行了重點安排部署,確保了春節文化活動的順利進行。各參演單位高度重視,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在挖掘傳統社火內涵的基礎上,大膽引進一些新的娛樂方式,在服裝、道具上不斷創新,在編排上追求突破,在表演上精益求精,改變了傳統社火粗造、隨意的特點,給廣大群眾帶來了全新藝術的享受。
二、內容豐富,社會影響廣泛
今年的春節文化活動歷時兩個多月,參與演出人員20000多名,觀看人數10多萬人次,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基本滿足了全縣群眾節慶文化需求,贏得了廣泛好評,為構建“和諧鎮原”起到了宣傳思想、激勵精神、鼓舞幹勁、造勢推動的積極作用。
(一)社火匯演:正月十五至十六在縣城進行,城關、屯字、太平等8個鄉鎮和信用聯社、鎮原中學、電力局、移動公司等12個企事業單位參加,共出動各種彩車40多輛,表演人數超過5000多人,觀看群眾達3萬多人次。高蹺隊、秧歌隊、龍獅表演隊、春官鑼鼓隊、舞蹈隊、旱船方隊、形象展示方隊等形式一應俱全,全面展示了我縣“十一五”期間的輝煌成就和“十二五”的宏偉藍圖,將全縣春節文化活動推向了高潮。
(二)城區亮化:由縣建立辦、城管局組織的城區亮化工程,在年前全部完成,共在縣城主要街道和路段懸掛各種燈籠2000多個,在縣城中心路段製作大型宮燈門1座,各臨街單位也在大門、樓頂懸掛彩旗、彩燈、燈籠,營造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三)“狂歡元宵”大型焰火晚會:元宵之夜在縣城文化廣場南岸組織了“狂歡元宵”大型焰火晚會,燃放禮花、高空花等花蛋40餘萬枚,觀看群眾達到10萬多人。
(四)體育健身活動:由縣教體局、工會具體組織實施的健身長跑活動和機關幹部職工拔河比賽分別於正月十六和正月十七在縣城舉行,其中長跑活動報名參與人數達到500多人,拔河比賽參與代表隊16個,達到了強身健體的目的,帶動了全民健身活動,實現了“健康過大年”的生活理念。
(五)電影公演:由縣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局牽頭,電影公司具體實施,在縣影劇院門前進行了為期5天的電影公演,共放映紅色愛國主義影片5部,為部分電影觀眾送上了精美的視覺藝術盛宴。
(六)送春聯活動:結合全縣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由縣文聯、縣文化館共同組織全縣書法、繪畫愛好者,臘月十九和二十五分別在縣城東操場舉行“送春聯”書法聯誼會。現場為群眾贈送書法、繪畫作品5000餘幅,受到社會群眾的普遍好評。
(七)燈謎競猜:由縣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局牽頭,縣文化館負責於正月十六在縣城文化大樓門前舉辦了燈謎競猜,共自創、展出謎王、謎後等各類謎語1500條,增加了現場主持和猜謎互動環節,氣氛熱烈,現場猜謎人數達到3000多人次,使年年都搞的猜謎活動賦予了新的活力,提升了春節文化活動的內涵。
(八)潛山公園遊園活動:從正月初一開始至正月十五結束,由縣旅遊局牽頭組織,潛山公園管理委員會實施,演出戲曲5場次,觀看群眾2000人次,參與祭祀活動的群眾達到1萬多人次,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搭建了平臺。
(九)“慶三八”文藝演出:由宣傳部和婦聯組織實施,演出節目18個,參與演職人員200多人,各項準備工作全部就緒,演出活動將於3月7日在縣城東操場進行,為全縣xx年春節文化活動劃上一個完滿的句號。
三、齊心協力,宣傳和安保工作進一步加強
縣電視臺和《鎮原時訊》等新聞媒體開闢專欄,抽調新聞記者對xx年春節文化活動進行了強勢宣傳和重點報道,充分宣傳了全縣經濟社會的發展成就,展示了我縣深厚的文化底蘊,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氣氛和良好的輿論氛圍。
公安、消防和交警等有關部門制定了詳實的安全保障實施方案,為全縣春節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和幹部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切實保障。各安保部門面對警力嚴重不足,文化活動時間相對集中,以及點多、片大的矛盾,主動克服困難,採取有效措施,由領導親自帶隊,分工協作,劃片包乾,共出動警力600多人次,出動警車20輛次,及時疏散群眾,排除各種矛盾險情10餘次,沒有出現踩踏、擁堵等群眾性安全事件,為春節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