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對化學課堂的幫助的調查報告

思維導圖對化學課堂的幫助的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思維導圖對化學課堂的幫助的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調查背景

  初中化學教材內容相對雜亂,知識點分佈廣,內容多,理論性的東西較強,且時間緊、任務重,若是不能較好地梳理學生的思維,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課堂教學效果,長此以往,還會使他們從內心對化學產生牴觸情緒。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我在課堂中採用了思維導圖教學法,於是,我對九年級一班學生進行了思維導圖對化學課堂的幫助的一次調查,以進一步瞭解學生對化學課堂中使用思維導圖後的反饋。

  二、調查目的

  本次調查總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學生關於思維導圖對化學課堂的幫助以及教師使用思維導圖教學的意見,以調整思維導圖教學法在課堂中的利用,達到幫助學生將化學知識點組織起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三、調查地點

  九年級一班

  四、調查時間

  20xx年元月至今

  五、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

  六、調查結果

  根據本次調研的目的和調查內容,本次調研活動對九(1)班展開了調查,向他們發出了調查問卷,一共回收了53份有效問卷。依據調查的主要目的對調查的結果進行了歸類分析,並得出了相應的結論。具體分析結果如下:

  (一)大部分學生認為思維導圖對化學課堂是有幫助的

  學生對思維導圖的瞭解程度90%是熟悉的;對於化學教師用思維導圖上課,87%的學生認為效果很好,有助於理解、記憶,12%的學生覺得效果一般,無所謂,極個別學生覺得不好,不能接受;其中89%的學生還是能適應使用思維導圖的化學課堂;77%的學生認為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化學學習進行知識整理、提高複習效率、幫助記憶和思考,還有一部分學生覺得思維導圖還可以幫助提高化學預習效率;多數學生在引入思維導圖之後,對化學課堂的感受都有知識脈絡更清晰了、整理知識更簡單了,35%的學生還感受到自己使用了思維導圖對學習更有信心了,29%的學生使用思維導圖之後,學習成績有了提高;67%的學生在化學學習中整理知識、幫忙記憶時使用思維導圖以幫助歸納、鞏固所學內容,42%的學生會用思維導圖來記錄筆記;9%的學生在預習新課的時候利用思維導圖;絕大部分學生為思維導圖對化學學習的幫助打出8、9分(10分制打分)。

  (二)部分學生對思維導圖的運用提供了良好的建議

  “思維導圖對上課沒怎麼懂得同學幫助很大,複習知識也很有用,可以讓學生多畫思維導圖,預習前對本章內容畫一次,學完後再畫一次,兩次對比,可知道自己的不足。”

  “在課堂上多使用思維導圖,可以讓同學們先自行繪製思維導圖,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每學習一個單元都繪製一次思維導圖,可以更好的鞏固知識。”

  “思維導圖,可以梳理知識。”

  “使用比較有創意的思維導圖,有助於更好的理解和記憶知識。”

  “教師和學生合作製作思維導圖。”

  “建議思維導圖多以趣味的形式產生。”

  “繪製思維導圖的要求:思路清楚、內容完整、字跡工整。”

  “思維導圖可以作為複習資料。”

  “每節課後,都應該繪製本節課的思維導圖。”

  七、總結

  從此次的調查中瞭解到大部分學生對於思維導圖在化學課堂的幫助是認同的,認為思維導圖是一種可以幫助自己提高學習效率的工具,在使用過程中,以多種形式呈現,更能幫助理解和記憶知識,為我以後在課堂中使用思維導圖教學法提供了依據與思路。

  【拓展內容】

  高中化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學論文

  摘要:化學在高中學習階段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化學包含著豐富的理論知識,涉及的範圍較廣。因此在課堂上,如果老師不能把握好節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那麼化學的課堂將是沒有效率的。本文通過幾點自己的思考,希望可以提高高中化學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性

  由於新課改的實施,原先課堂以教師為主導的形式逐漸向以學生為主導而轉變。希望在課堂上不再是教師用盡力氣的灌輸知識,學生死板的記憶。而是希望教師只需要做一些簡單的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對知識點有探索的慾望,這樣才能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學生學習的時候也不會感到枯燥。在有效的時間裡,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學生不但能掌握所學內容,還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1、教師的主導性作用,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性

  教師的傳統教學,常常是以課本為主體,在參照考綱的要求,設計每節課的內容,常常是強化了教材上的內容,最終目的是為了應付考試的。這樣的課堂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他們也很難積極的參與其中,去體驗化學無窮無盡的奧秘。因此在新課改的倡導下,教師應該轉變觀念,在課程設計的時候要注重怎麼樣可以引導學生去發揮主觀能動性[1]。在課程的設計之初,就想著怎麼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他們引入到自己設計的問題當中,並自覺地參與討論。使課堂不再是老師一個人的自導自演,而是老師和學生都可以積極互動,充滿良性迴圈氛圍的課堂。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討論,也可以迸發出思想的火花。教師可以透過故事的形式引入將要學習的知識,或者與最新的新聞或熱點事件為引子引出課堂內容。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所設計的內容必須要和將要學習的新知識點有一定的聯絡,應化元素為神奇,化深奧為淺顯,引人入勝,在開講不久,即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同時,也應避免固定的生搬硬套的開場白。如,一開始就在黑板上羅列知識提綱的一二三,這樣,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就會減弱。所以,教師應進一步提升將知識要點春風化雨似地擴充套件為幾個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中所提的問題,不僅僅能體現化學知識,更多的是能激發學生思考並給出答案的興趣,問題過難,學生回答不出來,過於簡單,又達不到提高學生的能力。因此,教師應有自己的考量。

  2、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性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接觸的範圍面越來越廣泛。透過網路,我們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資訊。比如網上就有在顯微鏡下拍攝的微觀化學,各種反應在鏡頭下就是一個美妙的畫面,很多我們看似抽象的反應,在顯微鏡下就像花在舒展一樣。我們可以自己透過網路觀看圖片或者影片,激發自己學習的興趣。多看這些內容後,我們將感嘆化學的奇妙,同時擁有了探索的慾望。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透過在網上搞笑的方式,實則確實引入了化學的原理。例如在網上可以看到西遊記中的化學原理,為什麼孫悟空可以在八卦爐中練就火眼金睛呢?原來二氧化矽在高溫下會發生玻璃化,變成透明的晶體,因此兩眼通透,具備了類似照妖鏡的作用。類似於這樣的說法還有很多,我們看這些資訊的時候可以帶入自己對化學的思考,或者當我們學習到相關內容的時候,將會放更多的注意力,我們希望找出答案,驗證網上所說是否正確。或者生活中媽媽問我們怎麼才能除去水壺裡的白色汙垢,我們可能無法回答,然後媽媽告訴我們用醋就可以。但當你問為什麼的時候,媽媽並不能說的很清楚。如果你學習過了化學的知識,你就能解答出來。或者當你學習到相關內容時,你與實際一結合,就能明白其中的化學原理。一切都是希望學生能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多多的接觸和化學相關的趣事。這樣在課堂上的時候,將會更加自信的參與其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嚐到解決問題的甜頭。

  3、增加趣味性的實驗,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性

  化學的學習與實驗操作是密不可分的,單純的理論講解並不能直觀的體現化學的深奧與神奇,應增加有代表性、有趣味性的實驗[2]。例如,探究鈉的化學性質時,提到過少量鈉需用煤油儲存,因為鈉與水會反應。市面上的教輔資料簡明扼要地將鈉與水的反應概括為“浮、熔、遊、響、紅”。倘若教師不演示,那麼鈉與水反應的印象,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就僅僅停留在這五個字上;剛接觸化學時,老師曾提過鎂條燃燒反應十分劇烈。大多數學生都有極強的好奇心,想跟隨老師去探究--十分劇烈是多劇烈?只有在鎂與火焰接觸而發出強烈的白光時,十分劇烈才有了一個具象而深刻的直觀感受。為了提高學生興趣,教師也可以帶著學生多做創新性與趣味性兼具的實驗,比如,給學生演示怎麼做“水面鞭炮”,將適量二氧化矽與鎂粉置於研缽中,儘可能的研磨成細粉,然後將這些粉末放在鐵質的坩堝內,壓實。將鎂條插入混合物中,點燃露出部分的鎂條,然後迅速用坩堝蓋蓋住,待反應結束後,收集生成物,磨細。將上述產物撒入鹽酸內,液麵立即出現噼裡啪啦的聲響,並伴隨著點點閃閃的小火花,且燒杯上方會有白色煙霧出現。首先,做“水面鞭炮”就能極大的吸引學生的興趣,其次,在反應過程中教師可以跟學生說明反應原理,例如,鎂跟二氧化矽生成氧化鎂和矽,矽和鎂反應生成矽化鎂,矽化鎂遇鹽酸會產生產生矽烷,矽烷跟空氣裡的O2接觸,會自燃產生火花,和爆鳴發出“噼啪”的聲音;最後,老師在做實驗的時候還可以跟學生科普實驗操作技能以及注意事項,這樣學生才能記憶深刻。高中化學的第一課就是在實驗中學化學,可見實驗的重要性。讓學生多走進實驗室並多動手,在實驗中學習鞏固知識,在實驗中探索奧妙神奇,在實踐中收穫快樂,在快樂中提升素養,這樣,才能切實增強化學課堂的有效性。

  4、結束語

  化學是一門奇妙的學科,其奧妙無窮無盡。在新課改的教育時代背景下,教師們應積極轉變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應主動充當“引路人”,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疑點、難點等,將化學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們對探究化學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在生活中也要用化學的思維思考問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讓他們真切融入美妙的化學世界裡。

  參考文獻

  [1]陳麗卿.淺談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週刊,2017(08):183-184.

  [2]段國滎.淺談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週刊,2012(05):192.

  作者:楊彰麟 單位:湖南師大附中梅溪湖中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