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教育課題開題報告
孝道教育課題開題報告
艱辛而又充滿意義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大家馬上就要開始最難熬的畢業設計階段,在做畢業設計之前指導老師都會要求先寫好開題報告,如何把開題報告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孝道教育課題開題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題目:弘揚孝道文化培養良好品行
一、課題的提出
眾所周知,教育的根本目標在於育人,人才的核心素養是品質。在新時期,積極探索學校德育實效性的新思路,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教育,是一項十分緊迫的重要任務。為此,我們本著新道德教育觀生活化、體驗性的道德教育理念,提出“弘揚孝道文化,培養學生良好品行研究”的課題實驗研究。同時,我們還基於以下的考慮:
(一)孝道教育在中小學的現實性缺失
近年來,一些學生孝德意識模糊甚至缺失,引起社會關注和家長的憂慮。出現這樣的狀況原因何在?應該說學校對於德育是很重視的,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德育課,但在教育過程中卻忽視了基本的民族倫理觀念教育,其中孝道教育就是一個薄弱環節。在一些人的思想深處,總認為孝是封建殘餘,因此忌諱談孝,更不敢理直氣壯地倡導孝。兒童青少年,在溺愛過度但孝育無力的環境中長大,許多學生家庭角色錯位,道德觀念弱化,缺乏正確的自我評價,不體諒、不尊重父母。一些在校學生身上,呈現出冷漠自私、過分依賴,以自我為中心,不思進取的“貧孝”狀況令人擔憂。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就要求在教育中貫穿愛的資訊,引導學生產生愛的能力。學生愛的能力的獲得,應該由近及遠,推己及人,從愛自己的父母教起,再將愛之感情推衍開來,方能教化成習,但我們現在開展的.一些情感教育,試圖跳躍基礎階段,而只講抽象道理,由於這樣有違於教育教化機制與認同接受機制,學生愛的觀念如空中樓閣一樣難以建立起來。
(二)傳統孝道在現代教育中的德育價值
傳統孝道在中國傳統教育中處於核心地位,發揮過至深至遠的歷史作用。今天的中國是由過去的中國發展變革而來的,家庭、親情關係依然十分重要,因此孝德仍然有其存在的現實意義和天然基礎。對待傳統孝德這份歷史遺產,我們應根據新的時代條件與教育要求,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去其糟粕,汲取精華,賦予其時代新意,對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新孝德教育。
孝道文化是學校今天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文素質的豐富資源。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重要的社會轉型期,一些傳統的道德準則被打破,而新的道德準則還沒有完全確立,在這種情況下,對中華文化的傳統孝德加以揚棄,賦予新的時代意義,使之融入中小學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本課題的研究有助於培養學生感恩圖報、孝親敬長的道德品質。感恩報恩是做人的起碼修養,也應是人類社會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德準則。孝親,既是我們的法律義務,更是我們的道德責任。本課題的研究旨在透過各種活動,讓學生認識到這種義務和責任,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付出和關愛,滿懷對父母的尊重之心,尊重父母的感情和養育自己所付出的艱辛勞動,從而尊重和關心父母長輩。
2、本課題的研究有助於學生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在傳統孝德思想中,主張人們應修其孝悌忠信,“入事父兄,出事長上”,這種思想對於學生認識與處理人際關係十分重要。現今學生,思考問題多以自我為中心,只注重自我感受,很少介意他人的想法;交往過程中功利心明顯,人際關係中較缺乏寬容和諒解、尊重與互愛。而按照孝德的精義,應該由孝及悌,將對父母之愛敬,對兄長之尊重推及於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而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
3、本課題的研究有助於激勵學生立志讀書、成才報國。透過課題研究的多種活動,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孝敬父母就要努力為父母爭光,激發學生將對父母的孝內化為發奮努力、立志成才的動力,以進取向上的人生姿態與良好成績來回報父母;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傳統孝道精神實質為愛心、敬意、忠德、順行,其中愛、敬為孝德之心之基礎,忠、順為孝德之行之應用。從而不僅為自己的父母盡孝,而且推而廣之,為天下父母盡孝,並能“移孝作忠”,入世治國,建功立業,取得從愛父母到愛“父母之邦”的飛躍,實現自己的人生思想,為祖國盡忠,為民族盡孝。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首先,本課題的研究,基於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和素質教育思想以及新課程理念,特別是基於《山東省“中小學新道德實驗與研究”課題指導綱要》的理論基礎,“新道德教育”強調“中小學道德教育要回歸基礎,把基礎性道德素養的培養作為中小學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務。”在這一定位之下,關於道德教育的具體目標,我們仍然沿著張志勇研究員《回到基礎:中小學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山東省“新道德教育實驗與研究”指導綱要》一文中的分析來加以呈現:
(1)迴歸學生道德生成的基本規律。重點在於遵循“三個序列”,即: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相統一,要求道德教育必須把學生的道德認知的教育與學生的道德實踐範疇相適應,必須把道德認知及時轉化為道德實踐;“上位道德”教育必須建立在“下位道德”教育的基礎上,要求中小學道德教育必須把道德教育的重點放在基礎性道德品質的培養上,在打牢基礎性道德品質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進行高層次道德素養的教育;
(2)迴歸學生的生命本質。道德教育要為維護人的生命尊嚴服務,為人的個性自由服務,為弘揚人的創造性服務,為人的終身幸福服務。
(3)迴歸為學生學會做人而奠基。要培養基礎性道德,做一個高尚人,把孝心、愛心、良心、責任、自信、習慣作為新的德育目標的核心內容;培育精神世界,做一個文明人,讓學生有追求、有信仰,有基本的文明禮儀,有和諧的心態,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較高的人文素養。
四、本課題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
1、傳統孝道的理念;
2、傳統孝道的標準;
3、傳統孝道在新時期的作用以及孝道文化對中小學德育的特殊意義等問題。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透過本課題的研究,瞭解傳統孝道文化的深刻內涵,探討傳統孝道文化的現代德育價值,認識傳統孝道文化對現代學校德育的特殊作用,認識傳統孝道文化對促進中小學學生道德生成,發展的意義。
2、透過本課題的研究,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和人文精神,讓學生從庸俗走向高尚,從知識學習走向精神教化,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3、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探討現代中小學德育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構建新時期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踐體系。
六、本課題研究的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
1、教育調查法;2、行動研究法;3、案例研究法。另外,還可結合談話、觀察、問卷、調查、測驗等經驗法進行。
(二)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10-20xx.12)。
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做好課題組成員分工,制定課題實施方案,並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理論,蒐集相關的參考資料,為實驗研究做好準備。
第二階段:實驗階段(20xx.1-20xx.8)。
實施研究,開展方案設計,進行專題討論、調查,透過開展“以孝為榮,以孝為美”的徵文與演講比賽,利用感恩節、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等親情節日舉辦主題活動,透過組織學生前往敬老院開展為老人送溫暖活動,還可以透過“給媽媽(或爸爸等)的一封信”“我是媽媽的小幫手”等有意義的活動,激盪學生心靈,引導學生自覺踐行孝德,提高品德修養。課題組成員不斷提出新的設想,不斷完善原有方案,爭取理想的實驗效果。
第三階段:深化研究階段(20xx.9-20xx.10)。
透過舉辦階段性成果展示會、舉辦觀摩活動、和交流總結會等,使廣大師生積極參與評議,擴大課題研究成果。
第四階段:總結階段(20xx.11-20xx.12)。
課題組成員對各類材料進行系統整理、分析、總結,撰寫研究論文,形成課題研究報告,存入我校教育科研檔案。同時,評選和表彰優秀教師和學生。並將研究的成果材料報送上級,申請專家組進行結題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