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村調研報告

大學生村官村調研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村官村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做村官是近年來各地為搭建農村人才"高地"、促進城鄉人才雙向流動、推動新農村建設進行的探索性課題,

  為了使首批大學生村官能夠真正走進農村,更快適應農村,更好服務農村,邯鄲縣委辦公室結合全縣"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幹部"工程的開展,組織了專題調研。

  質疑"天下無馬"

  從北京、河南、瀋陽等地的實踐活動來看,大學生做村官,有成功更有失敗。有一部分人看到嘗試探索階段的幾個失敗案例,就先自消弭了信心,認為大學生村官要不得,不可行,理由是大學生對農村工作不熟悉,到農村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是一種人才資源的浪費,大學生會給農民增加負擔,一村一名大學生的時機還不成熟等。正如韓愈在《馬說》中指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在一些改革實踐中,其諸多矛盾的孕育、顯露、發展、鬥爭、轉化直至最終解決,需要較長時間,過早和輕易地下結論都是不嚴肅的。大學生當村官,無論從年齡、知識結構、專業技能方面來講,還是從新農村建設對社會發展提出的生產生活方式轉變要求來講,都有不可替代的素質優勢,而且極有可能就是拉動新農村建設全盤工作的"千里馬"。對於大學生村官,不作深入細緻的分析,而只是空空地"執策而臨",大呼"天下無馬",這種態度將會扼殺眾多千里馬的奔跑能力和希望。

  對於大學生村官,我們在對農村發展需要和基層人才訴求的歸納基礎上,鎖定了四大目標,即是否促進了基層班子的團結、激發了基層班子的活力,是否影響和提升了群眾的生活方式和質量,是否形成了生動鮮活和有效實用的實踐經驗,是否使村裡的政治經濟取得了較快發展。在四大目標的宏觀覆罩之下,大學生村幹部工程的推進過程成了一個充滿變數但也決不缺少成功希望的學習和創造工程。對此,我們分析如下:

  ——大學生村官工程的成敗取決於多種因素。在已有的大學生村幹部實踐活動中,縣鄉政府的重視和支援力度,村幹部與村民的歡迎與配合態度,大學生待遇的落實程度,專業素質、組織協調能力與村子發展實際的對接狀況,村子裡各種力量的此消彼長給大學生村官作用發揮提供的空間,凡此種種,這些從不同側面指出了影響和決定大學生村官取得成功與否的多種因素。

  ——大學生村官工程的成功規律具有一種不平衡的特徵。在某一個現實的實踐場中,常常會由於某一制勝規律的突出作用,引起工作中某個節點或某一環節的變化,山重水複而後柳暗花明,從而鎖定成功的路徑。比如,一個好的人緣和處事態度,一種有益於當地發展的農用技術,一次用努力和韌性把握住了的政策機會,一個適合本地發展的農業專案,一次有理有據、依紀依法排解的鄰間糾紛,都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埋下成功的'種子。

  ——大學生村官工程的成功規律為主觀能動性發揮預留了較大空間,

  調查報告

  自身基礎與各種困難間的比例關係固然重要,但畢竟不是影響事情結果的決定性因素。事物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使大學生村官的順利推進成為主客觀多種因素互動作用的複雜過程,成功的可能存在於人們將可能變為現實性的自覺努力之中。

  解讀"千里馬"

  邯鄲縣第一批大學生村幹部報名自200x年8月1日始,到8月31日截止,報名人數463人,符合報名條件的為344人,專科278人,本科40人,其中有26人為在職人員。經過資格審查、筆試、面試和上崗培訓的層層選拔,100名優秀大學生將於月日走上基層工作崗位。調研組以問卷、走訪、座談和介入選拔程式等方式在全縣展開調查,共組織座談會5次,並針對鄉(鎮)黨委記、村支和應聘大學生三種人群設計了三類問卷,下發問卷165份,收回165份。調查組在進行了細緻的整理後,將問卷中顯示的主要問題歸納為"三個不可低估"、"三個不容樂觀"

  從調查情況來看,三年後,選擇繼續留在農村的大學生"村官"只佔極小比例。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村官"只是將"村官"作為一個比較有保障的過渡,內心深處期待著"跳農門"。不少基層幹部也認為,"人往高出走,水往低處流",大學生"村官"留不住,遲早是要走的,有的甚至還因此對他們不放手、不壓擔。我們認為,從大學生"村官"個人的長遠發展來看,期望他們留在農村不太現實,也不可能,而要按照中央的有關政策規定,讓大學生"村官"合理有序地流動,從而建立起大學生"村官"既"下得去"又"流得動"的機制,使選聘大學生到農村任職工作能夠健康地進行下去。

  關心眼前,還是謀劃長遠?

  "當人才使用,當子女關愛",是泰州市鎮村幹部關心大學生"村官"的真實寫照。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前,對農村情況缺乏瞭解,對農村工作的方式方法更是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為了讓大學生"村官"迅速成長成才,擔當重任,泰州市各市(區)採取多種形式,對大學生"村官"進行幫帶培養。一是創新機制多幫扶。各地建立了"三帶一"導師培養制度或者"4+1"幫扶機制,從思想、工作、學習和生活等多個方面予以指導幫帶,促其健康、快速成長。二是交辦任務多壓擔。各地均適時地安排大學生"村官"參與到一些中心工作,讓他們接受錘鍊,積累經驗。三是組織培訓增見識。多渠道積極組織大學生"村官"參加教育培訓,增長知識、拓寬視野、增強本領。

  鎮村幹部及周圍群眾對大學生"村官"的關心也從問卷調查結果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證。對"各級部門以及周圍幹部群眾對大學生"村官"關心程度"問題的回答中,認為"很關心"和"比較關心"的佔到91.9%。但是,尚有6.9%的人認為各級部門和幹部群眾對大學生"村官"只是"表面上關心,沒有關心到實處"。

  那麼,大學生"村官"到底面臨哪些實際困難需要關心幫助呢?調查顯示,缺少創業資金、與本地群眾溝通困難、工資待遇問題、戀愛婚姻問題等是眼前大學生"村官"們遇到的現實問題(見圖5)。在其他一欄中,部分大學生"村官"填寫的現實問題有:基層問題比較複雜、對村民村情瞭解不夠、缺少創業專案、缺少處理基層複雜問題的能力;部分幹部群眾填寫的現實問題有:缺少創業專案、缺乏基層工作經驗、與群眾缺乏真情實感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