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家庭道德教育調查報告
現代家庭道德教育調查報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現代家庭道德教育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道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道德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到家庭內部的和睦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而且關係到社會良好風俗習慣的形成和國家的安定團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就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生教育。因此,家長的道德修養、教育方法以及家庭教育的環境,都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具大的影響。
一、現代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誤區。
1、重智育,輕德育。一項調查表明:12-17歲孩子的家庭教育中"重智育,輕德育"的思想觀念相當突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往往把"智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他們看來,只要學習成績好,其他方面就好,深信"分數代表一切"。在這種教育觀念指導下,家長對子女的學習提出嚴格甚至苟刻的.要求,至於子女有什麼興趣、愛好和能力卻看不到,當行為習慣、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等方面出現問題時卻視而不見或不以為然,疏於引導、矯正,錯過德育時機。
研究近年突出的青少年犯罪問題,不難發現與其家庭教育中忽視德育的誤區密切相關。家長在子女少兒時期過於溺愛、袒護子女,管束鬆散,放任自流,必然導致子女日後自私、任性、孤傲的性格特徵,為青少年時期的走上犯罪之路埋下禍根。
2、重學校,輕自身。隨著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教師的作用被提升到一個新的認識高度,但相當數量的家長未能客觀地看待孩子教育的社會系統功能,未能正確地評估學校教師的作用與能力,過分依賴學校,過分期望教師,這種教育觀念無疑是片面的,與農村學校教育現狀產生矛盾。
誠然,學校承擔著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素質發展的責任,但不應看作學校承擔教育學生的全部責任。有些家長把教育子女的全部責任推給學校,推給教師,忽視自己言傳身教的作用,使家庭德育流於形式。
3、重體罰,輕說教。這種"棍棒教育"的家庭教育現象在農村普遍存在。當子女犯錯誤時,農村家長往往不分青紅皂白,採取簡單而粗暴的體罰方式,訓斥一頓,棒打一通,全然不顧子女感受。當然,農村家長有時也進行說服教育,但缺少耐心、細緻的態度,未能在思想根源上去解決問題。
教育心理學規律揭示:經常受到懲罰的學生,其心理健康狀況較差,自尊心、自信心十分脆弱,學習成績因而進步緩慢。農村家長"重體罰,輕說教"的家庭教育方法嚴重影響子女的健康成長。倘若家長髮現子女問題後,能民主平等地與子女溝通,擺事實,講道理,進行耐心、細緻的說服教育,給予溫暖的關懷和照顧,那麼子女就不會朝著惡性的方向發展。
4、重物質,輕精神。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有些家庭還存在著重視物質給予與滿足、忽略精神需求與激勵的誤區。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不惜投入大量金錢,滿足子女衣、食、玩各方面的物質需求,藉此鼓勵子女積極求學,或者送子女參加數學、英語、奧賽等智育培訓。鮮見有學生家長陪同子女逛書店買德育書籍、參觀烈士陵園等具有深刻德育意義的活動。
實際上,對子女教育捨得物質及在智育上的投入是必要的,但並不是最重要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的是學會做人,促進孩子健康全面發展,這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才是高層次的教育投入。有的學生儘管家境貧窮,但是奮發圖強,刻苦學習,注重全面發展,成績優異,思想上積極進取;因為他們從父母那裡汲取到精神上無形的鼓勵和滿足,內心充滿親情動力。
二、現代家庭道德教育採取的策略。
1、更新觀念。在指導思想上,要從單純依靠學校轉變為與學校、社會配合;在培養目標上,要從養老防老、光宗耀祖,轉變為為國家培養各個領域的多層次的建設人才;在教育模式上,要從封閉轉向開放,支援孩子廣泛利用現代資訊渠道接受知識,擴大視野,成為有創造志向、創造意志、創造才能的人;在教育態度上,從自由放任轉為自覺地系統地正確地教育孩子;在教育方法上,要從嬌慣溺愛或粗暴、包辦代替轉變為嚴愛結合、疏導,讓孩子學習生活自理等等。
2、以身作則。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道德品質的形成會產生重要而深刻的影響。因此,作為家長,首先應當透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和心理素質。家長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更好地教育、培養子女。早在春秋時期古人就提出"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治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的主張,所以,家長要努力做孩子的學習榜樣。一方面,家長要透過繼續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文明修養;另一方面,要嚴於律己,始終保持良好形象,從日常生活入手,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做到言行一致,舉止文明,勤勞奉獻,寬以待人,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的形成。
3、說理導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樣,必須堅持正面疏導,耐心說服。必須把說理教育與訓練行為結合起來,也就是講練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不僅會說,而且會做。成為真正既有知識,又有才能;既有高尚思想,又有良好品德行為的人。為此,家長必須在堅持正面疏導、耐心說服的同時,制訂一些切實可行的家規,在提出時講清道理,使之自覺實行,並且經常檢查督促,進行反覆訓練,以養成良好習慣。孩子有了缺點和錯誤,固然要批評教育,但重要的是耐心開導,幫助分析原因,指出努力方向,啟發他們自覺改正。有不少家長習慣封建式管制,孩子動輒得咎,不是訓斥窮罵,就是動手體罰,既不講道理,更無明確家規。孩子當然不知如何去做,更談不上什麼道德行為訓練。這樣的家長當然不可能真正地把孩子教好。
4、教育合力。教育要形成合力,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應該是互動合作、協調一致的關係,首先家庭內部的教育力量要講相互配合、"教育一致"原則,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要主動、經常地與學校聯絡。經常校訪,進一步瞭解孩子在校的思想動態、學習態度、生活狀況,瞭解孩子的個性特點,協調與教師的關係,加深與教師的感情,要在教育觀念和方法上與教師達成共識,取得共同教育的效果,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
總之,家庭德育在孩子一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教育功能。教育好下一代是歷史賦予我們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我們家長應該竭力為孩子營造溫馨的心靈港灣,要不斷提高家庭德育水平,用科學的方法武裝自己,使自己真正成為孩子的楷模、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