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教的社會實踐報告範文(通用5篇)

關於支教的社會實踐報告範文(通用5篇)

  社會實踐又即將告一段落了,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一定積累了不少經驗,這也意味著,又要準備開始寫實踐報告了。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支教的社會實踐報告範文(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支教的社會實踐報告1

  還記得x月21日清晨我們興致勃勃地趕去茶店子客運站,坐上大巴,踏上了前往紅原的征程。隨著大巴車的步步深入,公路兩旁的建築漸漸有了明顯的藏羌風格。雨一直下著,溫度也越來越低。當晚吃過晚飯,一行人頂著寒風兜兜轉轉地找到了城關小學。站在學校門口的那一刻,恍若時光流轉,突然想起那些年裡自己求學的情形,不禁啞然失笑。其實,我們曾經也如他們,一步一個腳印走過求學之路。我也是在縣城唸的小學,那時的我也對外面充滿了無限的渴望,對整個世界充滿了好奇。

  去年教育關懷時,有位長輩對我說過,當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小孩時,如果我們不能放開自己,我們是無法與孩子們交流的,更別說融入孩子們。這讓我很觸動,我也參加過很多志願者活動,作為志願者,我知道我們需要考慮受幫助者的心理,我們需要設身處地,但是事實上,我們很多時候內心並沒有真正地把自己的位置放好。這個世界太浮躁,很多人做事情顯得那麼的功利,而當我看到孩子們臉上最無邪的笑容和最純真的眼神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志願活動的意義所在。

  我的六年級二班是由藏族小孩組成的寄宿制班級,32個孩子的家都離縣城很遠,甚至有些孩子的家還是在廣袤的大草原上。他們每兩週才能出一次校門,洗一次澡,遇到幾天的長假才能回一次家。一定程度上,學校更像是他們的家,班主任更像是他們的家長,而班上的同學則是最親的兄弟姐妹們。我清楚地記得當我第一次走進他們班級,班長就代表全班為我獻上了一條純潔的哈達,而勞動委員為我清唱了一首藏家民歌,那歌聲至今還縈繞在我的耳旁,內心的感動也久久無法忘懷。他們很懂禮貌,每次見到老師都會鞠躬問好;他們很聽話,認真地完成每一件應該做的事情;他們很好奇,抓住每一個機會向我打聽外面的世界;他們很勤勞,每天都會自己洗衣服刷鞋子;他們很懂得知足,一件小事就足以快樂很久。

  幾天的接觸,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他們對於外面世界的渴望和生活的無奈,他們常常問我:“姐姐,大學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呀?”、“大學的學費貴嗎?”、“大學裡可以一邊讀書一邊打工掙錢嗎?”這些問題就如一顆顆銀針刺進我那顆無力的心,針針見血。我努力地在這短短的幾天裡告訴他們更多的東西,教會他們如何去獲取知識,教會他們不斷努力奮鬥的精神。我希望他們能夠學會不同的思維方式,希望他們能夠保持這種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渴望。

  或許我們原本和學他們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現在我們不過是把他們拉進我們的世界,之後又送回去,或許我們在這個過程會帶給學生們短暫的改變,但是這些改變終將會被學生原來的世界所同化。也就是說,這樣子的短期的教育的意義有限。

  是的,我們的力量真的很薄弱,我們帶給學生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我沒辦法定期拿出一定的資金支援他們,我沒辦法在走之前買很多的文具送給他們,我沒辦法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他們。但是假如這兩個“世界”沒有橋樑,那該怎麼溝通呢?我相信,只要這兩個世界能夠架起一座座橋樑,終有一天便會成為一個世界。當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長……

  待了這麼多天,漸漸地已經適應了在海拔3500+的地方生活。這裡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有數不盡的犛牛駿馬,有漫天繁星的夜晚,有曬到人頭暈的陽光,有讓人無法前進的大風,有凍得人發抖的雨天,有永遠煮不熟的米飯,有美味的酸奶牛雜,有從未清澈過的自來水,有跳到我喘氣的藏舞,有超負荷工作的鄉村教師,有歡樂的小夥伴們,有讓我喜愛讓我厭的孩子。

  不管別人怎麼看,我知道,這些孩子在我的世界裡也許就只會出現這x天,x天以後,我們可能將再也不會見面。我不會知道他是否繼續讀書,不會知道他的將來會是怎樣。但是,我相信,這x天的生活必定將刻在他成長的道路上,如同影響我一樣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當有一天我和他們散落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我相信,他們會像我想念他們一樣想念我。而我也永遠不會忘記這段高原生活的回憶。收穫和成長是語言不足以表達清楚的。最後我想說,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常懷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正如我教給孩子們的,這世上沒有一種愛是理所當然的,在任何時候我們要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

  支教的社會實踐報告2

  早早起床,開啟房門,抬頭,望天,一切似乎還是那麼熟悉,只是天有點陰暗。走出校門,再盡情的享受一次鎖井村玉米地瀰漫著的香氣,最後一次呼吸著鎖井村新鮮的空氣……

  隊友們共同努力將文藝匯演的舞臺搭建好,終於總算可以鬆一口氣。這天早上似乎是這些天來最充實的,只是與往常相比,少了孩子們的讀書聲,少了孩子們打籃球,丟沙包,踢毽子的身影……一切準備工作都已就緒,氣氛開始沉寂,忘不了唐立燁早上坐在舞臺中央,張望校門口等待的孩子的身影,忘不了王金鵬拿著相機滿校園奔跑,爭取為我們留下最後一絲記憶的急切,忘不了韓叔叔一大早起來給我們送來幕布的熱情······

  一句話詮釋真情

  支教結束前一天早上,孩子們和往常一樣早早的來敲門,開門後我還是像往常一樣去做飯。只是今天,不知道怎麼了,小思宇一直跟著我進進出出,眼睛盯著我卻不說話。我著急了,“思宇你怎麼了”,哽咽了半天,他小聲地說:“老師,我第二個捨不得你走。”一句話,讓我的眼淚不爭氣的流了出來。我努力的眨眨眼,偷偷的擦乾淚水,強忍著笑容問他:“那第一個捨不得誰啊?”

  “第一個捨不得馮玉濤老師。”

  “為什麼呀?”

  “因為馮玉濤老師給我籃球玩,教了我很多體育知識”

  多麼簡單的一個理由,僅僅是一顆籃球和短暫的相處,就讓這個孩子把他的真情留給了他的老師。

  “那為什麼不捨得我呢 ?”

  “因為老師每天陪我學習新知識,跟大哥哥一樣。”

  望著思宇清澈的眼睛,似乎回到了前幾天中午與他們一起歡笑,打鬧的時光······

  一首歌唱出真情

  “我和你一樣,一樣的堅強,一樣的青春煥發金黃色的光芒,,哪怕會受傷,哪怕有風浪,風雨之後才會有迷人芬芳······”這一首公益歌曲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當我們站在講臺上,把這首歌一句一句唱出來,再一句一句用手比出來的時候,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它的動人之處。孩子們用心聽著,用心看著,用心學著,真正用心感受我們之間的真情所在,當孩子們真正在舞臺上用心去唱這首歌的那一瞬間,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情愫在悄悄蔓延。

  一支筆寫出真情

  “方方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書法課作為本次支教課程內容的一個重點,從一開始就深受孩子們的喜愛。“重下筆,輕行筆,重收筆”老師們在認認真真的講解,孩子們也在仔仔細細的寫著,“老師老師,這個橫怎麼寫?”,一聲聲急切的呼喊,一次次期待的張望,那是對夢想的追求,對知識的憧憬。

  “我們一定永遠在一起”,文藝匯演上,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寫出了自己的心聲,一支筆,將我們與孩子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一張紙傳遞真情

  手工課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同樣受到了孩子們的厚愛,一個個千紙鶴,一隻只小船,一顆顆心,滿滿的載著孩子們的真情,飛進了我們的心中,游到了中國石油大學,融入到了同心圓雁翎隊的精髓中。紙雖輕,但是當它被折成一個個千紙鶴傳遞到我們手中的時候卻是沉甸甸的······

  一顆心留住真情

  支教結束了,但是真情未逝,短短的8天,留給我太多的感動,離別,有太多的不捨。可惜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煙花雖易逝,真情永難忘,吳街小學的孩子們,來年再見。

  支教的社會實踐報告3

  實踐時間:

  20XX年7月8日至20XX年8月1日

  實踐地點:

  “有一種生活,你不曾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不曾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不曾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 就是這句感動了無數顆心的話也感動了我們,於是我們一行16人踏上了雲南支教的道路,為了那最純粹的想法——陪伴。

  共同的目標真的有很強大的力量,它讓我們原本互不相識的十幾個人緊緊地聯絡在一起。支教前,我們一起蒐集各種資料,一起準備教案修改教案,一起在九點後安靜的一教樓裡試講,一起採購支教所需的物品,一起品嚐了支教地點前後換了5次的心酸無奈,一起談論著為什麼支教該怎麼支教以及大家的理想,一起經歷了40個小時痛苦但卻有趣的車程,輾轉了上海六盤水之後終於到達目的地。

  支教過程

  1、鎮雄雲嶺初印象

  支教的地方是鎮雄縣屬於國家及貧困縣,我們想象了很多次那邊的情景,但真的只有走進當地,踩著腳下的土地,才能感受到那種真正的貧窮,特別是教育的落後。支教的學校只是平房,兩間破舊的教室,沒有水也沒有電,幾條比較高的長凳便成了孩子們的課桌,學校只有兩名老師,只有兩個年級,也只有語文數學品德三門課,這些的確帶給了我們不小的震撼以及和想象中的落差感。但是,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可能最初我們都想要好好地一起做好這件事,但是現實總是比理想骨感很多。我們還是相信越是艱苦的壞境就越是一種挑戰。

  雲嶺鄉是一個很美的地方,每一天清晨推開房門就能看到霧氣時濃時淺的群山之巔。每一天,都可以以俯視的角度看到被開墾了一大半的青山。這樣的風景,可能這輩子能這樣真切的感受的,沒有幾次。一眼望去,都是大片大片的玉米和烤煙,還有那數不盡的群山。

  2、帶著責任去上課

  7月12日,住在村民家裡,一切安頓下來著手開始教學。由於都放了暑假,所以招生工作都需要我們自己去完成。採取了最原始的方法,我們開始分成幾組挨家挨戶的上門宣傳,村民們的熱情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招生工作十分順利。我們的課程有趣味數學、英語、繪本、寓言、手工、美術、音樂、夢想、體育、舞蹈等,基本都是拓展視野培養興趣類的課程,我們想帶給他們的是一些能讓他們快樂的東西,希望他們能在輕鬆的氛圍下學習,而不想給他們帶去壓力。7月15日舉行了開營儀式,學生擠滿了教室,一些家長也來旁聽,這是我們來到這的第一次成功,很是欣慰。正式上課在16號拉開了帷幕。由於條件有限,所以只有兩個班級,一二三年級一個班,四五六年級一個班。雖然我們之前準備了很多課程,但是有好多是不符合當地實際情況或者是用不上的,所以連夜一群人備課便成了長有的事。我負責的是高年級的趣味數學和夢想課,我忘不了第一節課時學生們嘹亮清脆的那句“老師好”,忘不了趣味數學課上他們爭先恐後玩“巧算24”的活躍和積極,忘不了他們在彩色的卡紙上寫下的他們那些彩色的夢想和製作的特色個性名片,忘不了他們在美術課上第一次接觸到刮畫時那種驚喜和開心的表情,忘不了他們音樂課上毫不拘束的大聲歌唱,忘不了他們在課上的偶爾調皮搗蛋……第一次當一名小老師,一堂課下來口乾舌燥,但是得到他們的認可受到他們的喜歡歡迎,那種疲憊感真的可以一下子消失,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真的很美好。

  可是問題開始出現,我們最初的想法只是給他們帶去更多的陪伴和樂趣,上課的時候不僅啟蒙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也帶給他們歡樂,設計課程的時候,儘可能地避開了主課。上了幾天課以後,才發現,這裡的小孩子完全不是我們想象的那個樣子。他們會主動地問我們什麼時候才上數學課,什麼時候上語文課、英語課。他們習慣用方言交談,很多小孩子都沒有學過普通話,學過的用得也很生澀,也不好意思開口說。他們急切地希望我們能幫他們提高成績,六年級的學生會找我們希望我們可以給他們補習初一的內容,一個孩子在上刮畫的時候,在畫上寫著“求進步”。其實他們也只是孩子,有著孩子調皮搗蛋的天性,卻又早早地種下了關於未來的夢想。他們遠比我們想象中早熟,他們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然而他們眼中的“知識”,只是應試的,他們只能夠知道,有了好成績就可以繼續讀下去,才有可能最後走出大山。然而學與用的關係,他們還不那麼明白。語文能考高分,不會說話,不能和山外的人交流,又有什麼用?可是,這不是他們的錯,生活教予了他們這些。面對那樣的眼睛,面對這些要求,我們只能慢慢地調整我們的課程,多補基礎,但這是不是違背了我們陪伴的初衷?時間會告訴我們一切。

  3、學生篇

  山裡的孩子很辛苦,當城市裡的孩子們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時,他們卻早早地幹起了各種農活。早上很早起來去挖土豆,揹著一個很大的竹筐,把竹筐裝滿了揹回家,我們的隊員也去體驗過,只背一點點就站不穩特別是還要走陡峭的山路,然而他們連很小的孩子都可以背很多。放學後,他們會去割豬草,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孩竹筐裡裝的草遠遠地高過了他們的頭頂,看了很讓人心疼。在我們看來,他們很辛苦,但其實他們已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可能也不覺得這是件辛苦的事了。他們多是留守兒童,只和爺爺奶奶生活,家裡一般都有很多兄弟姐妹,他們獨立性很強。一次上課,我問了一個問題“今天你開心嗎”,他們幾乎都是笑的很燦爛的回答“很開心”,為什麼開心呢?有人是因為今天外出打工的爸爸給自己打電話了,有人是因為得到了老師的誇獎,有人是因為今天去趕集買東西吃了,甚至有人是因為今天天氣好太陽大所以很開心,其實他們的內心很簡單快樂,也很容易知足。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他們很幸福很叫我們羨慕。他們總愛拉著我們去他們家玩,總愛問我們大學怎麼樣。他們很喜歡給我們折一些桃心百合花等,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傳達著他們的情感和對我們的感謝。在他們眼中我們是很神聖的老師,來自很遠的地方,知道很多他們不知道的事,但與其說我們是老師,還不如說我們是大哥哥大姐姐,陪伴著他們。學習,是互相的,他們教給我們的,在我看來,反而比我們教會他們的更多。

  支教的社會實踐報告4

  記得讀高三的時候,我對同桌說,我想考第一師範學院,然後去西部支教。當時,我並沒有考慮到家裡的現實。如今,我雖沒成為第一師範的一份子,但我還是提前來到了西部的一所師範院校,即將步入大三的我,終於有了這樣一次實現那個夢想的機會,作為系團總支學生會宣傳部負責人我有幸參加了系裡組織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到當地一所希望小學支教,關愛留守兒童。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它在我們的期待中到來,卻在我們的不捨中逝去。7月18日,20xx年銅仁學院中文系為期一週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我們踏上了返校的旅途,坐在汽車上,我的思緒隨著時光機穿梭到了幾天前。

  20xx年7月10日 星期三 晴轉雨

  經過幾番等待和周折,下午四點左右,我們一行人終於抵達了此行的第一站——江口縣太平鎮,與太平鎮政府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座談會,座談會上,從他們的黨委書記吳書記的講話中,我感受到了他們對於我們的到來表現出的熱情,也簡單的瞭解了我們最終的目的地——雲舍村的發展狀況和發展前景,同時,更加感受到他們對我們這支大學生隊伍寄予厚望。

  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興奮,也少了以往的那份好奇,有的只是一顆忐忑不安的心,我和我的隊友們該如何圓滿完成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晚上八點左右,我們來到了最終目的地——雲舍村,雖是夜晚,但迎面而來的`土家鄉土氣息讓我有了些許好奇,看到那些村民們穿著民族服裝,在風俗表演唱跳著帶有土家風俗的舞蹈,我腦海裡閃現的第一個詞就是純樸。我們的住處並非原來設想的那樣,讓我們女生們都鬆了一口氣,這多虧了村民們的熱情招待以及村委會的支援。帶著疲憊而有些許激動的心情,我想我該進入夢鄉了。

  20xx年7月11日 星期四 晴

  清晨起來,推開窗戶,看到了一幅美麗的風景圖:大山被雲霧環繞著,玉米地與水田相間連成一片,清澈見底的河流,加上陽光的照耀,自然、清靜。帶著美麗的心情,開始了第一天的工作。

  在楊校長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雲舍衛氏希望小學。距離上次自己踏入村小學有九年時間了,看到這所希望小學,看到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看到校長充滿希冀的眼神,看到我們隊員們沉思的臉龐,我似乎領悟到了“希望”兩字在此時的含義。看見那些小朋友的第一眼,內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看著他們充滿純真與好奇的眼神,看著他們放肆地追趕打鬧、嬉戲,我想起了曾經的我們,曾經的他們,曾經的大家,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

  校長把召集到學校來的學生分為了三個小組,我們隊員也分三個小組分別帶那些學生。當校長指著那兩排個子最小的學生對我說,這兩排就你們這個小組來帶吧!我有點緊張,雖然自己很喜歡和小孩玩,但現在的身份不一樣,何況是面對這些留守兒童,我們組的成員交流了一下眼神,大家在暗暗地說:加油!

  走進教室,我們四位代課老師分別介紹了自己,隨後,讓每位同學到講臺上來介紹自己,這樣做一是為了鍛鍊他們的勇氣和膽量,二是為了我們能更快的記住這些學生。一開始,他們都不敢上講臺來,而且一直在下面吵鬧著,在我們的鼓舞下,一個叫姜小雪的女孩走上講臺介紹自己。因為我們組大多是一、二年級,也有少數是三年級的,甚至還有學前班的,所以,大家對自我介紹並不太清楚,我們試著要他們說出自己的名字、年齡、上幾年級、愛好、夢想等。在他們這個年齡階段,夢想這個詞並不常見,我們就換成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後來,大家都陸續上臺來介紹自己,我長大後想當畫畫家、科學家······聽著他們的“夢想”我在回想我上小學的那個時候的夢想是什麼,至今我的夢想實現了嗎?他們又該怎樣去實現他們的夢想呢?

  雖然是第一天,原本以為那些孩子會有些內向,不怎麼愛說話等等,但經過上午我們的交流,發現他們對於我們並沒有什麼敬畏,下午我們就差不多打成一片了,這消除了我之前的緊張感。活潑好動是他們這個年齡階段的一大特徵,他們的嗓門也讓我有些望塵莫及,原本自己的嗓子就有些嘶啞,經過他們的一番折騰,讓我更加的難受,心想:這些娃娃崽們真的是頑皮又可愛!透過與他們的交流我們得知,我們的到來給他們帶來了快樂,他們覺得很開心。聽到這些,所有的累與痛都煙消雲散了,我明白了我們此行的意義。

  20xx年7月12日 星期五 晴

  早晨,在我洗漱的時候,樓下一句句“起床啦,太陽曬屁股啦”叫喊聲引得我的注意,我跑到陽臺上去看,原來是我們組的那些下朋友們,在我們女生和男生的住處樓下叫我們起床,“他們的精力真是充沛,而我們卻被他們‘折騰’得想多休息一會兒都不行。”還未起床的隊友們喃喃道。

  與第一天相比,和大家更加熟悉了,他們有些老師、有些姐姐或哥哥的叫著我們,讓我們心裡既感到高興又覺得責任重大,今天開始,我們分別教他們唱各和舞蹈,以及武術。然後就是和他們一起玩遊戲,給他們輔導假期作業,我曾想試著給他們將一些關於寫作和英語方面的知識,後來我才想起,他們還沒開這些課程,在他們這個年齡階段,“玩”似乎才是最要緊的事,在玩耍中學習才是最好的。

  真正檢驗我們自己的動手能力的時候到了。在希望小學的食堂裡,我們要自己燒菜做飯,隊友中有一個“廚師”,在我們另外幾個隊友的幫助下,我們享受了一頓算得上豐盛的晚餐。

  20xx年7月13日 星期六 晴

  上午上完課,大家趕緊的都去食堂忙碌了,要準備更多的飯菜,因為有院系領導來看望我們這些志願者。原本我們的實踐活動只有5天的,由於村委會的幹部和校長們希望我們能夠多待些時間,經過與系領導們的協商,我們的活動要持續到17號晚文藝匯演結束,聽到這個訊息,心裡多少有些不願意,經過這幾天,感到了些許疲憊,我們組的那些小孩子真的有點難帶,加上天氣炎熱,心裡雖是那樣想,但沒辦法,只有堅持,再堅持!

  下午,要小朋友們以“說說自己”為題寫一短話,其中我們給定了一些內容。在手上來的紙條上,看到他們寫著:我的自己的缺點是上課愛講話,最想感謝的人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理想是當軍人或科學家等,有兩張紙條會令我一直記得,一張上面寫著:和姐姐哥哥們相處的這些日子,我很開心,是我過得最開心的一個假期了,要是姐姐哥哥們能留在這裡就好了。另一張上面寫著:我最敬佩的人是佳玲姐姐,我最想感謝的人是佩佩姐姐。看到這些,所有的辛酸和疲倦都不在話下了,不管他們能否真正理解敬佩和感謝兩個詞語的含義,我想我們至少在他們的童年裡留下了痕跡,那兩個女孩的名字也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裡。羨慕他們單純的想法,可我們再也回不到那樣單純的世界裡去了。

  此時此刻,我能對自己說的只有堅持,珍惜於小朋友們相處的日子,在我們交給他們知識的同時,其實,他們也給我們上了人生課。

  20xx年7月16日 星期二 晴

  每天早上那個時候都會準時的起來,睜開眼算著今天是第幾天了。“終於”只有明天一天就結束了。洗漱完,看時間還夠,就獨自一人去四周看看,清新的空氣給新的一天注入了好的心情。

  走到“神龍潭”那邊,看到婦女們在河邊捶著衣裳、有的就在上游洗衣裳,古老的造紙坊裡的老伯一邊哼著《青藏高原》,一邊弄紙漿,歌曲的旋律伴著清脆的流水聲,真好!

  上午,我們和小朋友們一起對整個寨子進行了清除有色垃圾行動,透過這一活動來宣傳環保、衛生意識,以實際行動來號召村民們一起創造出環境更加美好的雲舍,活動中,我們大家一起不怕髒、不怕累,有些小朋友甚至把有些發臭的水溝裡的垃圾都撿起來了······覺得他們越來越可愛了。

  支教的社會實踐報告5

  經過超過二十四個小時的長途奔波,17日晚八點我們九名隊員最終到達了位於xxxx省xxxx市xxxx縣的xxxx鎮同心兒童院。

  一走進兒童院,三十幾名孩子的歡呼聲在我們耳邊響起。“姐姐好、哥哥好”的語句一遍遍向我們訴說著期待與歡迎。這裡的孩子小至剛剛滿八歲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大到已經十七歲成績優秀的高中學生,他們大多數來自於附近的家庭,家裡父母或外出打工,或身患疾病,沒有能力撫養孩子,於是便把他們送到這裡來“助養”,還有一部分孩子來自偏遠的其他城鎮。簡單的一幢二層小樓,水泥砌成的操場和一個簡易帳篷搭建起來的食堂,就是他們共同生活的家。

  晚餐時分,孩子們在飯前朗誦了感恩詞“感恩每一粒糧食、每一滴水、每一縷陽光,感恩身邊的人,感恩幫助我的人”這樣的話每天都要響起三次。而緊接著伴隨著的是我們的支農隊隊歌“向前向前向前支農的隊伍向太陽”這嘹亮的歌聲也同樣每天三餐前響起。

  吃過了晚餐,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能量朗讀,這是兒童院院長為了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而特意為孩子們準備的,也許有的孩子還不認識這裡面的字,也許大多數孩子還不能理解這字裡行間的含義,但是,愛與感恩,自信與善良正在一點點滲透進他們的心裡面。

  在這眾多的孩子中,有四位孩子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位孩子是年僅八歲最小的啟花,啟花瘦瘦小小的,頭髮也因為營養問題而稀少偏黃,但是她大大的笑容深深打動了我們。啟花特別喜歡我們這些大哥哥大姐姐,我們一到達兒童院便緊緊地跟著,走到哪裡都不肯離開,雖然在語言溝通上我們還有障礙,但是她的笑容已經詮釋了一切。

  另外一位是一個名叫樟恩的小女孩。她已經十二歲了,個子卻還像個小孩子,如果不是我們親眼看到她一手漂亮的字,真的不敢相信她已經小學五年級了。樟恩十分懂事,講話彬彬有禮很讓人疼愛,她學習努力認真,我們一到達就拿出假期作業詢問我們,她的問題著實讓我們頭疼了一把。樟恩還有一個上高一的姐姐,也同樣是成績優秀,乖巧懂事。

  還有兩位男孩子,黃黃和帥帥,虎頭虎腦的兩個男孩是雙胞胎兄弟,長相也頗為相似,但是兩個孩子的性格卻是截然不同。哥哥黃黃雖然外向,但是隻願意和大傢俬下交流,並不情願在公共場合講話,為此我們還要多注意培養他的信心,而弟弟帥帥是個可愛的“人來瘋”,抓著兩位大哥哥的手不放,一個勁兒地讓大家跟他做遊戲,這可愛的模樣著實讓人疼愛。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將在兒童院和孩子們一起度過,相信這一定是難忘又充實的一次經歷,我們必將收穫頗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