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艱辛而又充滿意義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大學畢業前大家都要寫畢業設計,在做畢業設計之前要先寫開題報告,那麼什麼樣的開題報告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課題開題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對的素質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作為學校發展的第一要素,如何用教師的專業發展引領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然而傳統的教師漸漸突顯出它的不足,不能很好地跟上新課程改革的前進步伐,嚴重影響了培訓的實際效果。為此,根據湖南省“十二五”時期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題指南,結合永州市的工作的具體情況,“十二五”期間我校決定選擇《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這一課題進行研究。課題研究時間是20xx年——20xx年。

  二、課題界定

  1、關於教師培訓模式

  教師培訓模式,是指在教育領域內,對在職教師進行的以提高專業知識、師德水平、業務素質、教育教學能力和自主發展水平為目標的培訓機制、內容、方式和方法。其基本構成要素是培訓主體、培訓理念、培訓物件、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手段(方式、方法)與培訓管理(過程監控、考核評價)等。

  2、關於培訓方法

  培訓是一種有組織的知識傳遞、技能傳遞、標準傳遞、資訊傳遞、信念傳遞、管理訓誡的行為。培訓內容是為實現這種行為所涉及的內容,培訓方法則是實現這種行為的途徑和形式,包括授權式培訓、研討式培訓、模擬式培訓等。

  3、關於改革

  改革是對傳統模式區域性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是推動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本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目前我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城鄉普遍採用的培訓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辦短訓班進行短期培訓。一期培訓班一般開課l0~l5天,參培教師集中在縣以上培訓機構(包括培訓中心、教師進修學校)參加面授,學完即舉行結業考試。像現代資訊運用培訓、普通話培訓等,都是採用這種模式。二是業餘自修和麵授學習相結合的模式。一期培訓班時間跨度三四個月半年不等,此期問利用雙休日或節假日將參培教師集中在培訓機構面授lO天左右。面授之外,要求參培教師在業餘必須自學培訓課程。像學科崗位培訓、中小學校長培訓等,都採用這種模式。

  國外的教師培訓模式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培訓者對學員的培訓,這是院校培訓模式;另一類是學員對學員的培訓,這是校本培訓模式。培訓者對學員的培訓立足於院校,或以遠端教育的方式展開;而學員對學員的培訓則是立足於學員所任職學校。傳統的教師培訓模式,雖然操作的程式和過程略有區別,本質卻相同,大多是以培訓機構為主、以參培教師為次,培訓機構處於主動地位而參培教師處於被動地位來舉辦的。所以無論在長處方面還是不足方面,都存在共同之點。

  它們的長處概括起來有三:一是統一計劃,統一課程,統一授課,便於管理;二是培訓內容存在理論上比較系統、完整,參培教師透過努力在理論方面能得到較快的提高;三是培訓時間大多不長,參培教師容易拿到結業證書。但傳統的教師培訓模式存在不足也是無庸諱言的,而且十分嚴重和突出。國內外研究者也早就認識到教師培訓模式的不足並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和探索。

  從20世紀初西方國家開始研究教師專業發展問題,到20世紀中葉形成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再到今天對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蓬勃發展,國內外的學者們紛紛提出一些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也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如美國學者所提出的5階段的RPTIM模式(即願意、規劃、培訓、實施和鞏固)。但是這些研究存在著散、雜的特點,把培訓模式作為課題來研究的少,大多是在論及教育改革或是在教師專業發展問題的時候順便進行涉獵,研究得不繫統,不深入,甚至觀點重複或矛盾。且大多研究還是停留在理論層面,缺少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四、本課題的研究意義及價值

  第一、總結、反思、剖析過去的教師培訓模式的成功之處和存在的弊端,提高培訓實效是教師培訓的追求。

  第二、新課程改革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對教師培訓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創新教師培訓模式,使廣大教師真正在短時間內獲得想要的知識和技能,真正提升其實際教學效果是我們研究的動力和目標。

  第三、創新是整個社會發展的趨勢,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也是如此,而作為教師終身學習支柱的教師培訓如何創新、實效是培訓機構乃至整個社會應該長期關注、深入研究的問題。

  科學合理的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是推動和確保當前新課程改革深入開展的必要條件。我們一定能找到一種“基於教育發展,基於教師需求,基於網路環境,最佳化培訓課程和學習資源,最佳化學習方式和學習指導,最佳化培訓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培訓的適應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師培訓模式和培訓方法。

  五、課題理論依據

  1、素質教育理論: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全面提升教師的相應素質。

  2、終身學習理論:終身學習是21世紀人類的生存概念,是建立“學習型”社會的必然趨勢。終身學習理論是當代世界各國也是我國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

  3、教師職業專業化理論:教師專業化的內涵是指教師職業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有專門的培養、培訓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師專業化是現代教育的重要標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提高中國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最有效途徑,就是使教師培訓向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構建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的、有中國特色的教師培訓模式和體系。

  4、調查研究理論:調查研究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毛澤東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六、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1、透過調查研究,瞭解中小學教師教學實際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培訓的需求和期待。

  2、運用實驗研究,探索包括集中培訓、網路培訓、校本培訓、診斷式培訓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培訓模式,探索高效的教師培訓模式。

  3、運用行動研究、案例研究,不斷創新能滿足中小學教師需求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模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為高效的教師培訓模式相適應的系列制度和政策的制訂和完善提供理論支援。用制度和政策激勵中小學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七、本課題研究內容

  (1)調查、分析國內外教師培訓的主要模式及其實效;

  (2)探索適應新課改的教師培訓模式;

  (3)探索科學合理的教師培訓方法,進行改革創新;

  (4)研究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形成教師培訓的系統理論。

  八、本課題創新之處

  教師培訓對教師隊伍建設有重要意義。對教師進行培訓要具有針對性,要根據教師的實際需要確定培訓的內容,並選擇相應的'方式方法,以取得最佳的培訓效果。教師培訓一直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方式和途徑。教師培訓無論對教師本人、對教師隊伍建設還是對學校的長遠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本研究選擇了跟蹤某些培訓教師,由這樣一個新穎的角度出發對教師培訓問題進行研究,並將在研究的過程中採用行動研究、個案研究等研究方法,透過對某些位教師的培訓案例深入揭示有關教師培訓的內容和方式等問題,由小見大。

  九、研究思路和技術路線

  本研究預計用兩年時間完成,堅持教育科學理論和系統科學方法的指導,第一步明確調查物件為我市中小學一線教師(計劃調查100名),並擬定調查大綱,分科分學段分類列出調查專案;第二步根據一手材料,進行科學分析思考,力求找出現象與本質的內在聯絡;第三步探求更為高效的培訓模式,有針對性的進行試點,跟蹤;第四步對新培訓模式及方法的改革進行分析、論證形成研究報告,推廣研究成果。

  十、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以我校教師培訓工作為依託,邊參與培訓教學邊進行研究,提取對本課題研究的有用資料。

  2、文獻分析法:透過網路、圖書館及其它有效媒體進行全面的資訊檢索,全面系統地瞭解國內外在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做好本課題的研究。

  3、調查問卷法:透過問卷、調查表、談話、研討會、專題(專人)採訪以及綜合、分析等,完成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的調研分析,全面瞭解當前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的現狀。

  4、案例分析法:在調查中精選優秀教師典型,結合參加的各類培訓情況,分析總結其成長曆程,為今後選擇培訓模式及方法的改革研究提供參考。

  十一、本課題實施步驟

  整個研究為期兩年,分為準備、實施和總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前期準備階段(20xx.10—20xx.11)。組織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進行培訓,激發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熱情,提高教師對課題研究意義的認識;確定課題研究的具體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具體措施等,並撰寫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現場開題。

  第二階段為研究階段(20xx.11—20xx.2)。一方面組織參與課題的教師開展認真細緻的研究工作,佈置課題研究任務,明確研究目標,製作具體的研究計劃。另一方面全面開展基礎性的調查,提取成功的典型例項,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指導性的第一手材料,不斷完善研究方案,爭取形成研究特色,準備完成本課題的階段性小結。

  第三階段為總結階段(20xx.3 —20xx.10)。整理研究材料,彙總過程性資料,總結提煉研究結果,形成最終的研究結題報告,為課題結題做好準備,成立課題成果編寫組,全面啟動“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課題研究成果專題報告的撰寫工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