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精選14篇)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精選14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篇1

尊敬的檢查組各位領導:

  為做好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市局《關於印發〈20xx年度武漢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武土資規發〔20xx〕82號)和《關於認真做好20xx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局領導的指示要求,市局對我分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檢查,這是對我分局工作的極大關心和支援,我代表分局黨委向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忠心的感謝。根據檢查要求,現將分局開展的相關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建立機構,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

  該項工作分局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以高成喜局長為組長,皮文勝副局長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小組成員的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分局地籍地政科,由科長具體負責專班工作。

  工作專班任務是負責排查、巡查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工作人員保持24小時手機開機,確保通訊暢通;如在排查中發現問題或是群眾反映出現隱患點,要求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積極協調、配合區政府和有關技術人員開展排險、預防;並迅速向市局、分局領導小組進行彙報,將處置情況及時向市局、區政府提交書面報告。此外,工作專班還負責積極協調區政府及轄區街道、社群共同排查地災隱患,掌握各社群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責人及聯絡方式,確保日常工作中的地質災害預防工作順利展開。

  二、狠抓落實,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在實處。

  (一)及時制定《江岸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結合實際,分局及時修訂了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明確了今年的防治工作任務,要求轄區各街道制定和完善區片、區域性的應急預案,明確災害防治責任人,明確避災路線、臨時安置地點及應急救助指揮系統,並逐點落實防災責任人、監測人,要求工作專班人員隨時做好觀測記錄,密切注視災情動態,發現險情,及時上報和處置,方案還要求積極與建設、市政、交通、水利、氣象、地震等部門進行溝通,形成合力,加大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力度。

  (二)加強防治地質災害的宣傳工作。為提高全體職工的防治地質災害意識,我們把宣傳教育列為重點工作之一,突出宣傳重點,並注重宣傳方式的不斷創新。分局多次組織全體幹部職工觀看地質災害宣傳片,讓大家瞭解地質災害的危害性和預防工作的必要性,還透過集中培訓,學習相關知識,增強全體職工防災減災意識,進一步提高了防治地質災害的能力;分局還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和“5.12”全國防災減災日,透過懸掛、張貼宣傳標語、圖畫及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從而擴大宣傳力度,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廣泛利用社會有效資源,達到共同監督地質災害隱患的現實動態,真正做到預防為主,群測群防,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落實規章制度,實現地質災害預防為主。

  1、堅持排查監測和巡查制度。分局領導小組帶領工作專班人員深入全區開展排查工作,我轄區雖然沒有地質災害重點易發區域,但分局仍然積極開展宣傳活動,有效的排查安全隱患,並密切聯絡各街道和鄉、鎮、村,形成良好的巡查排險機制,構建較為完善的巡查網路,使排查工作落到實處。

  2、堅持群測群防工作制。分局工作專班積極協調轄區各街道、社群共同做好預防地質災害工作,要求各負責人定期收叢集眾反映,及時彙報轄區內有無新情況、新問題出現;並且要求他們提高警惕、配合分局搞好監測,經常觀察,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共同防治地質災害。

  3、嚴格落實汛期值班制度,確保應急系統資訊暢通,資訊報送及時準確。嚴格執行地質災害防治值班、速報、應急處理等制度,確保政令暢通、資訊快捷,防災、避災、救災、治災措施及時有效。在汛期內,工作專班人員堅持24小時電話暢通,加強值班制度,確保一旦出現險情災情,能立即組織應急處置,確認險情災情,啟動預案,及時消除。

  4、落實培訓制度,增強預防災害的意識。堅持落實集中培訓制度,分局除了要求各科室定期組織預防地質災害知識培訓外,還邀請了湖北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曹微副處長,為全域性幹部職工上了一堂題為“地質災害防治及管理”專題輔導課,培訓效果明顯。分局工作專班還堅持深入街道、社群進行培訓,讓群眾瞭解更多預防地質災害的基本知識和避險、自救的方法。透過這些培訓,進一步提高了全社會防治地質災害的自覺性和抵禦地質災害的能力,為分局紮實開展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也奠定了基礎。

  三、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一)全力推進群測群防建設,健全群測群防體系。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預報預警能力,加強部門聯動,提高群測群防員防災避險能力。

  (二)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建立排查工作臺賬,確保不留死角。對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設定相應的警示標誌,編制應急預案,落實防災措施。

  (三)進一步提高群眾防災減災意識。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宣傳手冊、明白卡和舉辦培訓班等各種手段,加大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培訓,提高群眾防災自救能力。

  (四)進一步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地質災害應急小分隊成員的業務能力。對已編制的預案要加強宣講,讓群眾知道預案的預警訊號、避讓路線、避災地點等內容,使群眾遇到險情能夠按預案有序避災。健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加強地質災害應急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

  四、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宣傳力度。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常態工作範圍,積極創新宣傳方式,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擴大宣傳的深度和廣度,堅決克服饒幸心理和麻痺思想,不斷提高廣大幹部群眾防災減災的認識。

  (二)進一步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培訓力度。建議市局透過各種方式、渠道加強這項工作的培訓力度,除了電視電話會,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加大培訓力度,使基層工作人員都能意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從而在工作中加強責任意識、保護意識及防災減災意識。

  (三)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群測群防”網路體系。認真分析地質災害的發生的趨勢,進一步組織開展地質環境調查,根據自然因素和各類工程建設活動引發地質災害的種類、分佈範圍、發生時間等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層層落實防災預案和建立“群測群防”網路體系建設。

  地質災害防治無小事。江岸分局將以市局這次檢查為契機,不斷查漏補缺,健全防災長效機制,紮實開展群測群防建設,不斷增強汛期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地質災害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篇2

  我鄉高度重視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接到通知要求後,嚴格按照《中共德格縣委辦公室德格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全縣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積極認真的查漏補缺、嚴格落實防災責任,不斷完善防治措施,深入紮實地開展了相關工作,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現將我鄉防汛減災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地災點基本情況

  我鄉山體滑坡嚴重、隱患點人員集中、色曲河、金沙江橫貫我鄉轄區,是地質災害多發地,每年5—8月雨季屬重點檢測和防範期。我鄉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8處,主要分佈於康公、秧達、折學、龔埡、普西、洞莊6個村,威脅3處單位、215人,以及農戶38戶、338人。其災害型別主要為不穩定斜坡、泥石流、崩塌;

  我鄉共有沿公路隱患點13處,誘發因素多為降雨-地震-人為因素;

  我鄉共有山洪危險區4處,主要分佈於洞莊村、折學村、秧達村3個村。

  二、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針對我鄉地災的基本情況,我鄉認真貫徹執行“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群策群防”的防禦工作方針,縣鄉村三級密切配合,周密部署,精心安排,認真貫徹縣會議精神和各項工作要求,將我鄉地災防治工作落到實處。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

  我鄉歷來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由一把手為組長,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並根據人事變動及時調整充實了領導機構,確保地災防治工作高效開展。各村也相應成立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組,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格局。

  (二)制定防治方案,加強摸底排查。

  為提高對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結合我鄉實際,制定下發了《2019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修改完善了《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並召開工作會議,對全鄉地災防治工作進行早安排早部署,下發了防治方案和預案,充分做好動員工作。各村也結合排查、巡查工作成果,制定了村級年度防治方案,群眾轉移方案。

  (三)做好防範警示,強化宣傳教育。

  今年為使地災防治宣傳人人皆知、家喻戶曉,切實增強廣大群眾防災、避災、減災的意識。積極組織監測責任人、監測人員參加培訓,組織監測責任人、監測人員召開了全鄉地質災害責任人的培訓會,對各監測人員進行了相關知識的宣傳等。一是透過培訓監測責任人、監測人掌握了監測方法和臨災預警方法,增強了群眾防災意識和識別地災的能力。二是發放各種宣傳資料到各村各戶。在汛期來臨之前,各村將兩種明白卡迅速發放到每戶群眾家中,並張貼在牆上,將宣傳畫張貼到地質災害易發區等地方,將包括地質災害基本情況、預警訊號、轉移路線、避險地點等內容的地質災害防災責任卡和防災明白卡發放到所有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單位和群眾手中,同時對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設定了警示宣傳牌,劃定了危險區。發放了地質災害監測記錄本8本,防災工作明白卡8份,防災避險明白卡125份。

  三、汛期工作開展安排情況

  一是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增強應急反應能力。建立完善地質災害防治的監管網路。結合實際,鄉成立地質災害防災避險巡查組,在雨汛期進行流動巡查。鄉上還設立了專門值班電話,值班人員認真做好了每日值班記錄。各村根據本村的具體情況,落實地質災害防災責任人和監測人,確定了8名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人,對監測點每天進行監管巡查,根據地質災害發生型別設立警示牌,做好監測記錄。同時,保持資訊暢通,及時將上級新的方法、措施傳達給一線工作人員,將一線工作人員的經驗傳播出去。

  二是做好汛期災害應急調查準備,建立健全災情速報制,確保災情及時準確上報。村巡查人員定期和不定期進行隱患排查和危險區域巡查,發現險情及時上報。各監測點經監測有重大險情發生時,5分鐘內上報鄉政府,鄉政府立即採取應急防災減災措施,同時立即上報縣自然資源局。鄉應急指揮長及時趕赴現場,視情況啟動應急預案。

  三是建立地質災害氣象預報制度。我鄉建立了手機簡訊平臺,及時將氣象資訊透過短訊息的方式傳送到各村監測人手機中,確保資訊及時暢通,牢牢的把握地質災害預防的主動權。當接上級部門所發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為3-5級時,透過電話、簡訊等多種途徑告知各村監測責任人和監測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防汛減災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還在進行當中,我鄉將繼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篇3

  由我區地震災害頻發,地震、防洪、山體滑坡時有發生。為確實做好我校今年汛期的防洪、防汛工作,確保廣大師生及學校財產的安全,接到上級通知後,我校安全領導小組在校長的組織領導下,對我校的校園內外周邊地區進行拉網式的安全隱患排查。先將我校的排查工作總結如下:

  一、校園。

  我校屬於新建校園,沒有圍牆,校園內外排水系統正常,不存在安全隱患,地質情況,根據排查的情況,牆體、基石無異常情況,可以正常的使用。地質沒有變動,完全符合施工要求。

  二、校園周圍。

  透過排查,學校周圍的排水溝渠正常,沒有發現堵塞現象,雨季的洪水不會給我校造成危害。

  三、存在的問題。

  1、羅壩、老爬坑線的同學,喜歡從小河邊走,如果有洪水,此段路隱患較大。

  2、清水塘線的同學,雲保公路時必經之路,雨天視線不清,容易發展交通安全。

  四、整改措施。

  1、要求羅壩、老爬坑、東色同學儘量走大路,建議家長上學、放學要有專人負責到學校接送學生。

  2、清水塘的同學,走路必須靠右行,如果要穿越公路,先聽、看,確保無車輛方可經過。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篇4

  根據《關於福建省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閩政辦[20XX]71號)、《批轉縣國土資源局等部門關於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明政文[20XX]34號)等檔案精神,結合教育實際,我局聯合縣國土資源局於4月19-20日開展了中小學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現將排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排查物件

  20XX年4月11日前各校(園)自查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具體上報情況見附表)。

  二、排查組成員

  縣國土資源局、教育局、學校相關人員。

  三、排查情況

  4月19-20日,縣國土資源局、教育局及相關學校人員對存在地質災害學校進行詳實的現場勘查,完成了全縣9所學校近16個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

  實驗小學:廁所化糞池建於陡坡之上,邊距約3米,中間為菜地,陡坡中間段未建擋牆約10米。化糞池使用已久,原有排汙口已堵塞,現用排汙管不能滿足排汙要求。

  夏陽中學:新食堂右側邊坡人工開挖後有塌方;學生宿舍左後側填土層下陷,主要是地表水下滲所致;廁所右後側曾有塌方。

  夏陽中心小學:教學樓後邊坡距5米左右,有新滑坡體。

  地美小學:學校西側人工開挖邊坡高3-5m,邊坡距1-2m,地下水出露淺,整個學校處於古滑坡體上。

  沙溪中學:綜合樓邊溝斷裂下沉,前土坡為填土坡,雨季水土流夫嚴重;舊教學樓北側後坡人工開挖邊坡高3-5m,邊坡距小;舊教師宿舍後坡人工開挖邊坡高2-4m,邊坡距小。

  城關中學:新食堂地處山谷,後山雨季水量大,夾雜石塊泥沙,易造成水溝堵塞,破壞食堂基礎。

  楓溪學校:食堂後坡人工開挖邊坡高6-10m,邊坡距2-3m;新建學生宿舍樓後坡人工開挖邊坡高4-5m,邊坡距1m,過高過陡。

  夏坊中心小學:新建學生宿舍後山較高較陡。

  蓋洋中學:綜合實驗樓及舊澡堂後坡人工開挖邊坡高3-10m,邊坡距0.5-3m,過高過陡;操場低窪處雨水下滲暗流;停車棚後山有新滑坡體。

  四、針對隱患防治建議

  1、各地質災害隱患點應加強觀測,定期檢查,學校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監測,並制定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2、有新滑坡體的隱患點,應設立警示標誌,並設定防護欄等,如夏陽中心小學的教學樓後邊坡、蓋洋中學的綜合樓後邊坡、沙溪中學舊教工宿舍後邊坡等。

  3、部分因排水溝問題存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應加緊維修,如蓋洋中學操場低窪處雨水下滲暗流、夏陽中學學生宿舍左後側地面下沉、沙溪中學綜合樓前邊坡水土流失及階梯下沉等。

  4、實驗小學化糞池排汙隱患建議協調建設主管部門將市政排汙工程管道直接接到化糞池中;夏陽中學新食堂右後側土方崩塌隱患建議學校進行整改,形成雙臺階平臺;城關中學排水隱患建議在學校後山修建一陰井沉積沙石,並定期清理;楓溪學校新宿舍邊坡應儘快修建;夏坊中心小學新宿舍後邊坡建議修建1.5米高的擋土牆。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篇5

  一、地質滑坡災害的具體情況

  鎮政府現有滑坡點9個,我們主要去了村,村4個點。一是滑坡點3戶,已搬遷。二是屋後滑坡點,3戶,莫錢不需要辦。三是嚴家槽滑坡點20戶,76人,現在一般如小區2戶,其餘18戶全家常年在外打工。普頭滑坡56戶,213人,搬入安康,倉上,西營16戶。新建小區打算安排35戶,現已經搬入9戶,16戶待房建好後搬入,3戶放棄搬遷,2戶單職工住單位。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必須進一步加強監測預警。

  我縣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才剛起步,尚處於經驗探索階段,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專業化裝置極為缺乏,國土資源、城建、水利、交通、氣象等部門統一和相互聯動的監測預警指揮體系尚未形成,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處置突發重大地質災害事件綜合能力仍然較低。因此,還需完善群防群控的監測網路體系,認真執行地質災害防治預案、險情巡查、災情速報、汛期值班等制度。

  2、必須進一步加大投入。

  我縣的地質災害點多面廣,防治任務十分繁重,需要投入的防治資金較大。縣財政需劃撥一定的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用於潛在地質災害的調查、勘察、鑑定和治理,同時,我局要積極申報各級地質災害治理專案的配套資金,用於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作。

  3、必須進一步強化監管。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加快,人類活動成為誘發我縣地質災害的重要原因,特別是採礦、重大工程建設專案未進行必要的地質災害勘查評價,工程建設誘發的地質災害有上升趨勢。要加強對人類工程活動的監督管理,防止因不科學、不規範的工程建設誘發地質災害,產生新的地質災害隱患。

  三、解決的主要措施

  1、要群測群防,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隱患點預防監測網。

  一是建立完善應急預案。各鄉鎮要按照“早安排、早行動、早到位、早落實”的要求,根據上級的有關工作部署,結合轄區地形地貌、地質條件、災害隱患點及工程建設活動等特點,及時與國土、水利、交通、建設等部門做好銜接,按要求儘快編制完成年度預防預案。二是加強搶險救災隊伍建設。要儘快完善縣、鄉鎮、村(社群)三級搶險救災隊伍,並做好物資準備,在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組織應急演練,檢驗預案做的是否完善,積累遇到實際災害有序處置的經驗。三是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預防監測網。目前,全縣已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監測網路,要把責任落實到位,將每項具體工作落實到監測員、落實到村幹部,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特別是有重大地質災害隱患的鄉鎮應圈定出隱患區、危險點,疏散隱患區內的住戶,鄉村要確定專兼職人員,指定專人對危險點定期觀測上報,形成地質災害的觀測、預防絡體系。

  2、要突出重點,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汛期是地質災害高發期,會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突發性地質災害,要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強對地質災害的防範。認真執行汛期值班、險情巡查和災情速報制度,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全力抓,落實防災預案和責任制。安排好防災應急值班人員,保證汛期通訊暢通,確保防災工作正常運轉。

  3、要源頭防範,紮實開展建設專案地質災害評估工作。

  許多大自然的力量我們是無法抗拒的,但是,我縣仍然存在著實施的一些建設工程,由於沒有科學規劃,合理設計,嚴格評估,造成一些新的地質災害。因此,平時就要樹立防災意識,讓人為因素誘發地質災害的情況進行改變。

  4、要標本兼治,力爭從根本上消除地質災害隱患。

  地質災害治理搬遷工作是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從“治標”為主向“治本”為主轉變的重要舉措。我們要透過災害點治理一批、災民搬遷一批的辦法,逐步減少地質災害的威脅,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5、強化措施,加快搬遷和小區建設力度。

  要對災害範圍及城鄉住房、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等受損情況進行全面系統評估;要對地質災害、次生災害和隱患點等進行排查評價,提出地質災害評價意見,編制土地利用規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抓緊完成;要對房屋及建築物受損程度進行鑑定,編制災後重建城鎮建設規劃,制定有關建設技術標準;要安置好動遷的'移民。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篇6

  為了認真貫徹2013年5月2日召開的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訊會議和縣政府召開的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精神。

  我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於2013年5月3日上午9點,在鎮政府召開了全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參加人員:各村村主任、轄區各單位負責人、鎮聯村組長、聯村幹部、鎮安辦、交通辦、國土資源所全體工作人員、地質災害監測點監測員。

  會議上傳達和落實了省、市、縣會議精神。現將我鎮貫徹落實的報告如下:

  一、我鎮地質災害隱患點基本情況。

  我鎮有地質災害隱患點4處,共6戶,涉及21人分佈2個村。

  二、鎮政府分管領導熊廷國傳達省、市、縣各級政府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和排查會議精神。

  三、會上宣佈了我鎮經省地勘院現場核查確定的各地質災害監測點和監測員名單。

  四、強調當前天興鎮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和排查工作。

  (一)國土資源所和村、社及其各村監測員要及時傳達地質災害防治資訊。接到雨情通知要及時通知到各監測點。

  (二)未發現和未列入地質災害監測物件的也要加強巡查,若發現新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及時向政府和國土資源所報告,經彙總後報縣國土資源局。

  (三)加強汛期值班制度,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各村村幹部也要排好汛期值班表,鎮上值班人員好與村值班人員隨時聯絡,做好雨前雨後監測和排查工作。

  (四)暫時未發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村,村長和社長都是地質災害監測人。同樣要對本村、本社進行全面監測和排查。

  (五)無論是鎮、村、社及監測員都要認真負責,落實責任確保安全。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篇7

  根據省國土資源廳《關於轉發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的通知》(國土資函〔2013〕504號),市國土資源局《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於轉發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的通知〉的通知》(市國土資函〔2013〕94號)和市國土資源局《關於切實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相關工作的通知》(市國土資發〔2013〕29號)檔案要求,區國土資源分局迅速組建了以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黨組成員、副局長,黨組成員、副局長,黨組成員、紀檢組長,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黨組成員、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為副組長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大排查領導組,領導組下設七個大排查工作小組,對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現將排查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存在問題

  (一)部分鎮對於該項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一是有的還沒有組織召開2013年地災防治專項工作會,對2013年地災防治工作還沒有進行部署;二是有的還沒有組織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三是有的還沒有編制2013年度地質災害防禦預案和應急預案;四是有的對專(兼)職監測員管理不到位,部分監測人員電話不暢通,素質較差,責任心不強。

  (二)部分防災措施落實不到位。一是部分較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沒有編制《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二是有的《預案》公示上牆制度沒有落實;三是有的監測人員的監測裝備沒有落實到位;四是部分隱患點沒有設立監測點;五是監測記錄不規範。

  (三)個別隱患點需作應急處置。一是新樂鎮銅鼓村木姜巖危巖隱患點。該隱患點上幾個巨石已懸空,隨時有下滑的可能,危巖下的6戶16人和房屋42間隨時會有生命財產安全,對巨石應作應急處理;二是白節鎮青風村新瓦房滑坡隱患點。該滑坡體上排水溝堵塞嚴重,嚴重影響水溝的截排水功能,同時該滑坡體上羅玉生戶房屋後側有巨石懸空,隨時有下滑的可能,對排水溝和巨石應作應急處理。

  二、整改情況

  (一)區國土資源分局排查工作小組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給當地政府作了彙報,部分鎮政府已及時組織召開了2013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專項會議,並對參會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

  (二)對於預案公示上牆制度還沒落實到位的,區國土資源局正積極對每個點的撤離路線等基礎資料進行收集彙總,統一製作公示牌;監測人員裝備問題,區國土資源局已落實資金進行統一購買下發;隱患點沒有設定監測點的在國土資源所的指導下已逐一進行設定;監測記錄不規範問題,區國土資源局已向市國土資源局彙報,市國土資源局已統一印發了監測記錄本下發到各監測點,規範監測記錄。

  三、工作建議

  (一)在6月底前都還沒有召開2013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專項安排佈置會和突發地質災害演練的鎮,建議區政府進行通報,並責令其進行整改。

  (二)對於存在監測人員素質低,電話不暢通的點建議鎮政府加強管理,對於責任心不強的監測人員及時進行更換,保證監測人員履職到位。

  (三)鎮村木姜巖危巖,建議區政府督促鎮落實資金並及時請專業隊伍對危巖進行排危,確保危巖下6戶16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四)鎮村新瓦房滑坡,建議區政府督促鎮落實資金及時對截排水溝進行清理,保持暢通。同時,對戶及時落實避讓搬遷。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篇8

  一、工程概況

  1.鎮村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場所位於鎮村,建設施工單位市蜀益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該工程的建設是透過競爭性談判方式於2013年10月30日確定。其中地質災害避險場所建築面積333m2(含裝修、水電安裝、場地硬化等);村陣地建設110.57m2,共計總建築面積443.57㎡,總投資45萬元,工程於2013年11月1日動工建設,於2013年3月30日完成全部工程。

  2.鎮中學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場地位於鎮村、距鎮場鎮方向800m的宜飛路旁。該場地分三部分:一是將中學的操場進行平整、擴寬、硬化建成約3000m2的露天地質災害避險場地;二是利用中學辦公樓前1000m2的敞壩作貨物臨時存放地和通道;三是利用中學教室20間(1200m2)作安置房。本次投資5萬元(操場進行平整、擴寬、硬化4萬元,付學校補助1萬元),工程已於2013年3月30日完成。

  二、組織形式

  根據工程建設需要,我鎮採取競爭性談判的方式確定施工單位,經過合法談判,最終確定工程施工單位為蜀益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由鎮政府與施工方簽訂了施工合同。在工程開工建設後,我鎮成立了由鎮安全生產辦公室、規劃建設辦公室、西郊國土資源所人員為成員的鎮村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場所工作小組,負責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安全、質量和進度管理。

  三、工程質量安全情況

  自村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場所建設專案啟動以來,我鎮始終堅持把工程質量和安全擺在首要位置。嚴把材料質量關、施工安全關,依法操作,規範實施。不斷強化現場安全管理工作,工作組定期不定期的開展現場督查工作,要求施工單位切實增強質量、安全意識,加強施工質量管理,完善安全防範措施,在確保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實施。我們也加大了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場所的管理力度,按照功能區劃分,設定有應急供水、應急供電設施;應急醫療、應急指揮部;應急老、幼、病等安置房;應急物資倉庫、廚房、食堂等設施。進一步加強應急裝置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從而保障了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場所平時功能運轉和應急期的使用,提高我鎮綜合防禦自然災害及突發事件的能力,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服務。

  四、資金使用情況

  鎮村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場所(包括村陣地建設)及鎮中學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場地全部工程的資金使用情況,均做到專款專用,封閉運轉,嚴格按區對專案配套資金按工程進度撥款、鎮財政統一支付的要求落實,沒有任何挪作他用的情況,該工程專案資金的使用均按照相關規定和流程進行,無任何違規違法行為。

  五、存在問題及建議

  鎮村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場所及中學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場地的建設,是將兩個專案資金和村陣地建設、中學操場建設資金合併使用,場所和場地建設已順利完工,儘管在建設中本著科學規劃、勵行節約、有效配置、充分發揮有限資金作用的原則,但因建設專案多,涉及範圍廣,建設工期長,原材料價格及人工工資上漲等因素,以致於場所和場地存在以下問題:

  1.地質災害避險場所的公廁、垃圾處理池、院壩硬化和綠化等附屬工程未建設,缺乏相關配套裝置設施,建議追加10萬元資金予以完善。

  2.場所和場地的相關裝置設施應該定期維護,建議落實專款進行維護管理。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篇9

  我校在本年度的地質災害整治工作中,做到了工作目標明確,責任到人,一年中沒有因地質災害對我校經濟與財產造成損失,真正達到了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發展的目的,為構建和諧取到了真正的的作用。

  組織得力,領導分工明確

  一、開學初,我校把有責任心、有實幹精神的教師組織起來,成立地質災害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人員名單如下:

  組長:楊焜

  成員;何陽 王安友張滿清

  二、領導小組精心組織安排工作,擬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在工作中做到了五不誤:

  1、對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等有法的學習不誤。

  2、對地質災害的排查、檢查不誤。

  3、對可能造成地質災害地域,落實措施不誤。

  4、為讓全校師生、社群村民瞭解造成地質災害的嚴重性,做到資料宣傳不誤。

  5、在工作中對各種資料的收集與上交不誤。

  結合我校所處區域實際,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多種形式的演練活動,透過這種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師生們不僅認識到地質災害的危害性,而且加強了對地質災害的防範意識。

  有效利用學校影像裝置,在全校師生中大力宣傳近期內有關地質災害的圖片,讓師生感受到地質災害不僅影響到我們的生產、生活、學習、工作,甚至危急人們的生命,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也讓師生們感受到地質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提高警惕,我們一定能戰勝地質災害給我們帶來的危害。

  總之,透過全校師生一年的共同努力,我校、我村沒有發生過一起地質災害事故,但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取得的成績,要看到此項工作的長期性與重要性,因此,在今後工作中更要加大宣傳與排查力度,才能使此項工作做得更好。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篇10

  我國湖南省東西南三面環山,中北部地勢較低,且錯落分佈著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大主要河流,北部為洞庭湖平原。這一地形特點在很大程度上給湖南帶來了地質災害隱患,主要災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塌陷等。下面對湖南省近年來發生的地質災害事件進行一個大致的盤點,幫助人們對湖南省地質災害有一個更為清晰的瞭解,能夠做出準確的分析並做好以後的預防工作。

  泥石流

  xx年7月4日,湖南懷化駐地漵浦縣大江口鎮土橋鄉白水溪村因山洪引發泥石流,數十名群眾被困,其中一戶人家共5口人全被掩埋在泥石流中,後經過武警懷化支隊的緊張救援,成功轉移受困群眾15人,成功解救被泥石流掩埋人員4名,但仍有1人不幸遇難。

  xx年6月20日,湖南湘西龍山縣,在經歷強降雨之後,引發山洪泥石流,整個縣城被圍困在洪水泥淖之中,逾4萬多人受災。

  xx年5月9日,湖南安化縣仙溪鎮一載有3名小學生的校車在途徑大橋村和山漳村交界處時突遇山體滑坡,校車被泥石流推入河床,3名學生和1名司機順利救出,僅1名學生受輕微傷。照管員殷勝群因保護學生不幸去世。

  xx年11月16日,雲南錫業郴州礦冶有限公司屋場坪錫礦尾礦庫因連日來持續強降雨導致山洪暴發,並引發泥石流,山洪直洩尾礦庫,致使尾礦庫排水豎井上部坍塌,庫內積水及部分尾礦經排洪涵洞下洩,致使排洪出口楊家河兩岸居住人員4人失聯。

  xx年7月7日,湖南特大暴雨導致懷化、湘西州、邵陽、婁底、衡陽、株洲、郴州7市州50縣區約109萬人因暴雨洪澇受災,死亡2人(瀘溪縣1人,南嶽區1人,均為滑坡泥石流掩埋),緊急轉移安置人口2.6萬餘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萬餘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7千公頃,絕收8.2千公頃,倒塌房屋596戶1670間,嚴重損房1028戶2211間,一般損房2261戶5306間,直接經濟損失12.5億元。

  滑坡

  xx年7月8日,邵陽市隆回縣金石橋鎮樹仁村3組出現重大滑坡險情,威脅29戶105人。隆回縣政府、國土資源局和地勘局技術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應急處置。經認定,險情有繼續發展擴大的趨勢。

  xx年7月3日,湖南安化縣由於連降暴雨致使原BOT常安公司管理建設的仙溪洢水1號特大橋部分橋體被巨大山體滑坡沖垮,臨近的207國道也被水流沖毀。所幸此次山體滑坡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裝置受損。

  xx年3月21日,新邵縣大新鄉磁溪村集市附近一處山體突然滑坡,土石迅速掩埋了正停在山腳下的四臺車輛。所幸的是,當時車內並無人員,此次山體滑坡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崩塌

  xx年7月4日,長沙寧鄉縣雙江口鎮槎梓橋村澗溪、槎子片區1500畝農田瞬間被漫過路面的洪水淹沒,且造成河堤崩塌,原本就洶湧的“翻堤水”更加肆意的翻越堤岸經堤外的低窪田注入下游的團頭湖,造成湖水迅速上漲,危及望城區格塘鎮的柏葉、青山、和平等村數千畝稻田和數十棟民房。次日,在經過奮戰搶險之後,河堤已經成功合攏。

  xx年5月31日,湖南省新寧縣安山中學發生水塔坍塌事故,造成2死4傷,死傷人員均為在校學生。

  xx年3月28日,湖南省邵陽市湘西南物流中心一建築物發生坍塌事故。該建築目前尚在施工階段,事故導致13名施工人員受傷送醫。

  塌陷

  xx年7月7日,湖南長沙書香路與黑石鋪路的十字路口發生塌陷,路面出現一個直徑近5米的大洞,一輛吉普車正好經過此處,輪胎報廢,司機成功逃生。經過市住建委專業人員透過現場勘測,初步分析造成塌陷原因主要是深埋於道路交叉口以下的東西向農排老管道塌陷所致,並指導天心區市政部門制定維修施工方案,確保現場安全。

  2015年12月21日,湖南邵東縣黃陂橋鄉出現“天坑”,並伴隨有房屋開裂傾斜、橋體塌陷、池塘水井榦涸等一系列地質異常現象,其中坍塌點共50多處,總面積超90畝,原因疑石膏礦開採所致。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篇11

  為貫徹落實20xx年上級部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切實加強學校安全工作,有效防範、杜絕地質災害引發學校安全事故的發生,我校對學校周邊地質環境進行全面排查,現將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排查內容

  1.學校地質災害隱患點;

  2.因汛期暴雨誘發易滑坡不穩定的山體;

  3.學校的護坡、擋土牆、圍牆等;

  4.校園校舍危房;

  5.學校周邊地質存在的易坍塌地段;

  二、排查情況

  接通知後,我校立即召開學校地質安全防範會議,安排部署地質安全排查工作。

  1.值周領導晨檢工作增加學校及周邊地質災害防範,目前未發現有危險地段。

  2.對學校危房進行排查,禁止學生在危房下接受教育和居住。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校所處位置,在一小山包教下,土質疏鬆。天陰久雨時或難以預料的山洪,可能導致山體滑坡。

  2.若遇大暴雨,洪水流經校園排洪渠,出口入口有堵填現象。

  3.西邊、南邊校牆因農田灌溉,出現小的裂縫。

  四、整改措施

  1.強化領導,落實責任

  我鎮充分認識到當前防汛和地質災害對工作形勢的嚴峻性,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進一步加強領導,強化師生安全第一的責任意識,堅決克服麻痺僥倖思想,加強預警預報,以防為主,落實責任人,切實把各項防禦措施落實到每一個部門,落實到每一個責任人。

  2.突出重點,加強排查

  要求我校點要密切注意天氣的變化情況,並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做好學校的防災部署工作。加強重點防汛部位的查巡,切實抓好校舍的安全防範工作,及時發現薄弱環節,及時整改,排除險情。

  3.加強監測,嚴加防範

  要求各校點要嚴密監控,排查出地質災害隱患點,加強監測,密切關注學校及周邊地質情況的變化,特別是因汛期暴雨誘發易滑坡不穩定的山體,可能受災的地點要及時劃出警戒區域,防止學生和其它人員傷亡。要進一步做好學校的護坡、擋土牆、圍牆等建築物及在建工程的排查工作。

  4.制定健全預案,及時搶險

  各部門都要認真制定防災救災預案,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及時啟動預案。如遇險情,要第一時間上報校長,以便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5.加強值班,暢通訊息

  要加強值班,明確值班領導和值班人員,確保責任到位。要堅持汛期全天值班和晝夜巡查制度,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要24小時開機,保證資訊暢通。

  6.如遇惡劣天氣,立即轉移學生,情況嚴重的,立即上報停課。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篇12

  我工地認真落實關於《關於進一步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的通知,高度重視和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工地進行了地質災害安全隱患排查,現將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健全機構

  工地成立了地質災害防治及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專案經理擔任,成員具體管理此項工作。工地領導和成員分工明確,責任明確,政教處具體負責落實各項措施的落實。

  二、排查情況

  透過自查兩層護坡完好,無鬆動,無坍塌。工地外圍由水泥路面和綠籬區組成,排水渠為路面排水,經查排水通道正常,目前工地地質地形正常。

  三、防範措施

  1、對工地薄弱、已存在隱患的地點進行定點、定期測監,一經發現有重大險情,應及時上報,並及時採取應急保護措施。

  2、工地利用一二三級教育對工人進行地質災害安全教育,禁止未帶安全帽者進入工地,存在安全隱患場所活動,教給工人緊急避險的知識和方法,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四、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

  1、工地對地質災害的認識和宣傳應再加強,工人對地質安全意識相對淡薄,今後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認識,加強防治措施。

  2、汛期認真開展自檢自查工作,嚴重隱患點設立警示牌。嚴格執行汛期值班制度和領導值班制度。地質災害危及到全體工人生命財產安全,我們不僅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還要採取及時有效的措施,把安全工作放在工作第一位,實行責任追究制,加強防範和管理,確保不發生安全事故。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篇13

  一、基本情況

  地處盆地西北邊緣方向,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系通往西北省區的北大門過渡地帶,地形起伏大,地形地貌、地質構造複雜,新構造運動強烈,區域地質環境脆弱,是全省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高發區之一,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嚴峻。目前,截至目前,全縣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共101處,其中威脅到人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共90處,共威脅5424人生命財產安全,潛在威脅財產約2.7846億元。近年來,縣政府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相關部門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管理體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局成立了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並配備了工作人員。每年汛前編制修訂《地質災害防禦預案》和《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制定《防災明白》、《避險明白卡》併發放至鄉鎮、村民手中,讓老百姓更加直觀地瞭解如何防災避災,構成了一整套比較完善的法規制度;相關部門、各縣區、各鄉鎮(街道)及工作人員都能嚴格落實地質災害值班管理、災情速報、險情巡查、檔案管理等日常工作制度。從組織領導、機構設定、人員配備,到規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嚴格落實,我市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體系日益完善,逐步進入了依法防治、科學防治的軌道。

  (二)基礎調查取得重要進展。

  全縣13個鄉鎮和2個牧場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和重要場鎮地質災害調查與風險區劃工作全面完成,基本摸清了區域內地質災害的主要型別、規模和分佈情況、形成條件、發育規律,對其穩定性、危險性進行了初步評價,劃定了各行政區內地質災害易發頻發地段,提出了防治目標和方案,建立了地質災害資料庫,為防災減災規劃部署打下了基礎。新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確認工作基本完成,正在整理彙總相關資訊,進行資料更新。

  (三)監測預警體系初步形成。

  已建立縣、鄉(鎮、場)、村(寨)、監測員四級群測群防網路體系。每年編制釋出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在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立警戒線、安裝警示牌,向地質災害威脅單位、群眾發放“兩卡一表”。國土、氣象、水利三方共建“縣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資訊平臺”共享平臺,利用雨量站對降雨進行時時監測,利用手機簡訊平臺及時釋出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資訊。推進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建設,雨量監測站24臺,裂縫位移計49套等地質災害專業監測儀器,形成了覆蓋全縣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專業監測網路。

  (四)治理工程有序推進。

  按照危害危險程度,先後在降扎鄉、求吉鄉、熱爾鄉、佔哇鄉等4多處災情險情嚴重地段實施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目前佔哇鄉阿念巴泥石流治理工程已完工,剩餘地災治理專案有序推進。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調研組透過此次調研中的所見所聞進行認真梳理,現將存在的問題概括如下:

  (一)部分群眾思想上還不夠重視

  部分群眾防災意識淡薄,對地質災害存在僥倖、麻痺心理,認為幾十年居住的地方一直沒發生過地質災害,必定安全,對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危害性及防患工作的緊迫性認識不足。調研中,有監測員反映在地災點人員轉移過程中,群眾不配合的情況時有發生。同時,山區有些農村建房、“美麗家園”建設等,事前沒有將地質災害評估納入審批的程式,從而產生一些人為的地質災害隱患點。

  (二)地質災害隱患點較多

  由於縣地貌的原因,山區防治區域較大,遭遇強降雨很容易引發地質災害,經地質專家調查確認,位於農戶村民居住區,在非村民居住區,都存在地質災害隱患,極易發生崩塌、滑坡現象,威脅車輛、行人的安全。此外,建於山邊坡腳的個別民房、寺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

  (三)抗災救災能力不足

  一是限於政府財力,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缺口仍較大,一些防治專案經費一時無法落實或僅部分落實,由於地災點的村民大多經濟比較困難,搬遷補足少,群眾搬遷意願不強,避險搬遷難度大。另外,許多地質災害點需要先評估,評估完後省廳就能撥款專項治理,但前期評估上級才能安排專案。二是專業技術人員、監測管理人員不足,且人員變動大,業務水平難以持續提高。三是監測裝置不足,難以做到全面監測。

  三、幾點建議

  我縣地質災害量多面廣、穩定性差,山區新的建房和基礎設施建設有可能引發新的地質災害,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帶來嚴峻的形勢和繁重的任務,調研組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群眾防災意識

  縣國土資源局和相關鄉鎮要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路、培訓等多種形式,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增強防災抗災意識,提高避險自救能力,讓受災群眾做到處災不慌,防災有數,避災有路。要積極爭取群眾支援和配合應急避險、地質治理、搬遷避讓等工作,引導群眾儘快搬離重點地質災害威脅區。要提高群眾防災避災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從政府強制救災轉變為群眾自覺主動避災。

  (二)加大排查力度,力求隱患點無遺漏

  我縣地處高山,質地貌容易被強降雨誘發為災害點,國土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東西部山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廣度和深度,力求做到排查無死角、隱患點無遺漏。要分析地質災害成因機理,進行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區劃和風險評價;完善地質災害防治圖冊,深化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充實地質災害管理資訊系統,為全縣上下積極主動做好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群測群防、應急處置和綜合治理提供依據。

  (三)加大治理力度,提高防災救災成效

  一是要在加強地質災害搬遷避讓和工程治理工作的同時,全面開展地質災害防患應對、水土保持、河流整治、災毀工程加固除險等工作。結合我縣實際,提前做好汛前防颱抗災各項準備工作。二是要加快推進重點地災隱患點的治理工作,許多道路邊坡加固工程亟待開展,一旦發生險情,將嚴重危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目前,縣國土部門及縣政府相關部門爭取在短期內完成對重點隱患點的治理任務,為全縣社會的長治久安做出貢獻。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強防災救災能力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縣財政要加大投入,對於年初制定的治理工程預算不足部分和年內新增的治理工程所需經費,及時追加預算,並撥付到位。對於地災隱患點需要搬遷的群眾,適當提高補償標準,以促進搬遷安置工作的開展。對於新增災害點,要加大投入資金請評估單位進行評估。國土部門要投入更多的財力、物力,加強對監測人員的培訓,添置必要的監測裝置,在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安裝使用,並及時檢查、維修,做到全面覆蓋、全面監測,使群測群防機制真正落到實處。

  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報告 篇14

  根據區人大常委會今年的工作安排,6月初,農經工委組織部分割槽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區人大代表,在常委會副主任葛久通的帶領下,對我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進行調研。調研組實地察看了上垟鄉沈岙嶺道路邊坡加固工程、平田鄉天燈洋地災點搬遷工程和北洋鎮前蔣村地災點加固工程,並召開座談會,聽取了相關單位的工作彙報,徵詢了部分割槽人大代表的建議和意見,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區地處浙中沿海,經常遭受颱風暴雨侵襲,西部為丘陵山地,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全區地質災害易發區面積達到724.5平方公里,佔全區總面積的73%,目前,經地質專家調查確認的、位於山區村民居住區的山體滑坡等隱患點33處(其中XX年新增4處),分佈於9個鄉鎮、街道的29個村,直接威脅170戶567人的生命和285間民房的安全。近年來,區政府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相關部門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健全組織建設

  經過多年完善,全區上下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成立了區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區府辦副主任和黃岩國土資源分局局長任副組長、其他相關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國土部門成立了由局長任總指揮的臨災應急指揮中心,下設技術指導搶險組和後勤保障組,基層國土所相應建立汛期應急救援中隊;相關鄉鎮、街道建立了地質災害防治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子;相關村建立了監測體系,確定監測責任人和常年監測員。

  (二)加強宣傳培訓

  宣傳方面:利用全國土地日、防災減災日、走村入企等活動宣傳地災防治的重要性;製作“防災明白卡”、“避險明白卡”發放到鄉鎮、村民手中,讓老百姓更加直觀地瞭解如何防災避災;在地災點的醒目位置設立地災警示牌,標註地災點的具體位置、影響區域及逃生路線等。培訓方面:今年4月份,組織全區30多名監測員和其他相關部門人員參加培訓會,邀請專家來上課,並部署防治任務。

  (三)強化防範措施

  加強監測系統、預警機制建設。氣象部門根據氣象災害防禦規劃中的地質災害易發區區劃,在地質災害隱患點設定自動站,加密觀測點上降水、風力等情況,在富山和上鄭兩個站增加了土壤水分觀測。氣象部門根據上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預報以及未來降水預報,結合本地自動站加密觀測資料,會同國土部門對比地質災害防禦區劃圖,對黃岩本地的地質災害等級進行預報。同時,配合省氣象局工作,確定地質災害臨介面雨量,完善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系統。

  建立汛期防治制度。每年的防汛期,我區地質災害防治相關部門建立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後檢查、汛期值班、應急處置等各項制度,確保安全度汛。

  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防治區的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部門均要求規劃物件對規劃區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四)加大治理力度

  區財政今年安排地質災害點工程前期經費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80萬元,地質災害點治理工程專案100萬元。區國土部門本著宜搬則搬、宜治則治的原則,XX年以來,透過和地質災害易發區鄉鎮(街道)、村(居)的共同努力,累計搬治群眾05戶3564人,完成地質災害工程治理2處,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點32處。同時,國土部門每年積極向省國土廳爭取地質災害搬遷專項用地指標,用於地災點的安置用地報批,去年爭取到39畝指標,基本解決了地災點的搬遷安置用地指標。XX年,我區成功申報省第一批《農村山區野外調查與評價》試點,區財政安排配套資金50萬元。

  二、存在問題

  我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調研組透過此次調研中的所見所聞進行認真梳理,現將存在的問題概括如下:

  (一)部分群眾思想上還不夠重視

  部分群眾防災意識淡薄,對地質災害存在僥倖、麻痺心理,認為幾十年居住的地方一直沒發生過地質災害,必定安全,對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危害性及防患工作的緊迫性認識不足。調研中,有人大代表反映在地災點人員轉移過程中,群眾不配合的情況時有發生。同時,西部山區有些農村建房、景區建設等,事前沒有將地質災害評估納入審批的程式,從而產生一些人為的地質災害隱患點。

  (二)地質災害隱患點較多

  由於我區地貌的原因,西部山區防治區域較大,遭遇強降雨很容易引發地質災害,經地質專家調查確認,位於山區村民居住區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33處,在非村民居住區,富山至決要、頭陀至寧溪、北洋至上垟、北洋至平田、嶼頭至白石公路以及山區其他低等級公路,浙東十八潭、富山大裂谷、劃巖山等旅遊景區,都存在地質災害隱患,極易發生崩塌、滑坡現象,威脅車輛、行人、遊客的安全。此外,建於山邊坡腳的個別校舍、廠房、教堂、寺廟,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

  (三)抗災救災能力不足

  一是限於政府財力,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缺口仍較大,一些防治專案經費一時無法落實或僅部分落實。如此次實地察看的上垟鄉沈岙嶺道路邊坡加固工程,預算為xx年內完成對重點隱患點的治理任務,為我區社會的長治久安做出貢獻。明年將組織一次跟蹤督查,檢查治理效果。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強防災救災能力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區財政要加大投入,對於年初制定的治理工程預算不足部分和年內新增的治理工程所需經費,及時追加預算,並撥付到位。對於西部山區地災隱患點需要搬遷的群眾,適當提高補償標準,以促進搬遷安置工作的開展。國土部門要投入更多的財力、物力,加強對監測人員的培訓,添置必要的監測裝置,在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安裝使用,並及時檢查、維修,做到全面覆蓋、全面監測,使群測群防機制真正落到實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