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的調查報告_調查報告
關於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的調查報告_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的調查報告_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隨著全球老齡化社會的到來,xx高齡、失能、失獨老年人大幅增加、空巢化和小型化趨勢日益突出,需要進入養老機構照料的老人日益增多,養老護理員作為新興職業,呈現需求大於供給的總趨勢。培養造就數量充足、素質優良、技能精湛的養老服務人員是解決我國養老問題、提高養老服務水平的必要前提,也是實現養老服務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但目前山區養老護理的隊伍中存在專業養老護理員數量嚴重不足問題,是什麼導致這一原因呢?在山區想做一名專業的養老護理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臨著世俗觀念、收入低、壓力重、沒有職業認同感等諸多困難,直接影響了福利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專業知識的欠缺養老護理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不僅僅是簡單的日常照料,還包括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康復等方面的內容,需要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現實工作中護理員經過短暫的崗前培訓就上崗了,原則上是老護理員帶班1~2周就開始獨立工作,僅侷限於實際操作的學習,一般都是邊做邊學,理論上的培訓很少。我院就存在養老護理隊伍中專業醫護人員不願意進養老機構,而招進的養老護理人員中年齡普遍較大、文化水平低、沒有受過專業的日常生活和醫療護理技能培訓,出現了“專業的人不肯幹,肯幹的人不專業”。護理員對素質與行為規範、心理護理知識、一般護理知識、營養與飲食、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徵觀察、常見症狀、老年病護理等知識掌握膚淺,不能全方位應對各種老年人的整體護理,提升服務質量就成了紙上談兵。
社會地位的低下受傳統世俗、家庭觀念的影響,山區縣對養老護理員的職業存在著一定的歧視現象,大多數人不願意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當前不僅護理學院的學生對養老護理敬而遠之,就連“4050”人員也對此退避三舍。很多人認為服侍老人又髒又累,是低人一等的工作,收入低、壓力大、工作髒、社會地位低,稍有條件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不願意從事護理老人的.行當。因此,從事該行業的人主要是年齡大的下崗、失業人員和一些農村務工人員,女性佔絕大多數,而男性少有問津。對護理員的職業歧視同樣存在於一些入住老人及其家屬的觀念中。不尊重護理員,當自家的保姆一樣對待。甚至遭受來自老人的猜疑、誤解和不文明行為的侵擾,以及老人親屬的斥責和上訪,這也是影響養老護理員隊伍發展壯大的最主要因素。
工作責任壓力重大養老護理服務是一項長期、連續的工作,不僅工作量大,而且異常繁瑣。面對的是痴、呆、傻的肢殘、智殘、失能的弱勢群體,護理員每天的工作就是給老年人洗澡洗衣、清理大小便、餵飯、翻身、喂藥、打掃衛生等,為照顧好老人一天24小時他們都是忙上忙下,不敢有絲毫懈怠,加上老人的行為舉止、性格脾氣表現各異,護理員只有透過長期的觀察、接觸和溝通才能掌握。碰上老年痴呆嚴重的老人,會經常亂髮脾氣,甚至還會打罵護理員。另外老人身體比較脆弱,突發性和不可預見性問題發生率高,護理員的神經隨時處於緊繃狀態,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覺,避免老人發生意外,特別是遇到老人正常或意外死亡及家屬無理取鬧時,護理員更要承受巨大的責任壓力和精神壓力,所以擔驚受怕成了這個行業從業者的一個心理特徵。怕老人生病,怕老人受傷,怕老人在院裡去世。養老護理員基本沒有節假日和八小時內外之分,五一、十一、春節等重大節假日,由於許多老人在福利院生活習慣了,都不願回家,而有些家屬也不願老人“侵佔”他們得來不易的長假,於是,假日對養老護理員們來說就成了“奢侈品”,他們不得不犧牲自己與親人團聚的機會陪護老人們。在院裡護理員沒有固定的假期,要休息還得履行請假手續辦好老人護理交接。
1、轉變思想觀念
養老服務是一項社會急需的新型職業,也是各級黨委政府應高度重視的社會事業,政府部門應大力弘揚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倡導尊老愛老的社會風氣,營造尊重老人,尊重養老護理員的社會氛圍,教育人們摒棄職業貴賤之分的觀念,樹立養老護理工作是平凡而偉大的,是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的崇高職業理念,把養老服務行業建設成為社會上一項受人尊敬、令人羨慕的職業,提高社會的認知度。另外福利院領導要注重提升養老護理員的幸福指數,在生活上對他們多關心,精神上多鼓勵,物質上多支援,才能使他們安心工作,並在為老服務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和諧社會建設中體現養老護理員職業的重要社會價值。
2、加強業務培訓
一是專業隊伍培訓。高度重視養老護理員教育、培訓工作,與人事、教育部門研討在當地職業院校開展養老護理專業,加快培養老年醫學、護理、營養和心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對在崗的護理員透過“送出去、請進來”方式讓護理員積極參加培訓,增強業務技能知識,定期組織開展養老護理技能競賽,激發員工學技術、練技能的熱情,促進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和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二是職業道德培訓。正確對待自己的工作崗位,樹立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鑽一行的思想。看得起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工作,樹立職業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三是心理素質培訓。教育大家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要教育服務人員把老人當作親人那樣對待,透過思想政治工作,轉變大家鄙視看不起這項工作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平凡的崗位作出非凡的業績,只要是為人民服務,就是最崇高的理想。
3、建立激勵機制
建立激勵機制針對養老護理員隊伍難招人,難留住人的現狀,以及現有隊伍素質與當前需要不相匹配的問題,各級應加強養老護理激勵機制建設。
一是物質激勵。物質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覺悟是從物質利益中產生出來的,物質的滿足可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對工作中作出較大成績和貢獻的人員,給予物質獎勵,滿足他們的物質需要;
二是待遇激勵。發揮養老護理員的能動性,有效激發護理員創造性的工作,關鍵是要加強績效考核,建立一個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並不斷完善激勵機制。目前護理員的收入並不太高,養老機構可以採取護理崗位津貼、護理員職業技能職稱津貼、提高加班夜班費用等手段,提高護理員的待遇;
三是感情激勵。領導者要與職工在感情上多相互溝通交流,注意融洽上下級關係,學會以情動人,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員工,時時處處尊重、關心、理解他們,當他們在學習和工作中,哪怕只有點滴的進步和起色,領導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能從微小進步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不能忽略細節,舍小求大,要隨時注意捕捉員工身上的閃光點。只有這樣,才能使員工不斷擰緊上進的發條;
四是榮譽激勵。榮辱之心,人皆有之。從理論上講,人們的需要是從生理需要到社會需要再到精神需要,不斷由低階向高階發展的,當個人的物質利益得到滿足後,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就佔據主要地位。只有當工作得到上級領導的信任、表揚和榮譽後,才能促進個人不斷進度,將自己對工作的滿腔熱情和聰明才智發揮的淋漓致盡。
4、加大行業宣傳
一是強化養老行業自身建設。注重“素質”意識,德才兼備,首先要加強自身法律道德素質,做到依法行事、無愧於心。其次加強業務培訓,把護理做到規範化、標準化,學會不斷總結不斷提高。最後,要努力提高人際關係處理能力,能融洽的和周圍同事相處,和老人相處,和家屬相處,懂得護理老人要察言觀色,和家屬交流要善於理解言下之意、弦外之音;
二是大力宣傳養老行業工作。政府部門要對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進行宣傳教育,利用新聞媒體宣傳養老護理工作人員的先進事蹟,讓人們瞭解養老護理工作既是一項集養老知識與護理技能於一體的技術工作,更是一份集傳承孝道與弘揚美德於一身的高尚職業,他們小到替不能在父母身邊照顧的兒女盡孝,大到為政府、社會及家庭緩解養老壓力,其社會價值不言而喻。
三是培育和宣傳行業典型。搞好對內對外宣傳,樹立良好的福利院形象抓好以點帶面,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樹立艱苦奮鬥、不怕苦累、一心撲在事業上的好典型,發揮榜樣的帶頭示範作用,“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把本單位湧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蹟,透過報紙、廣播、電視宣傳出去,既鼓勵了本人,教育了大家,又提高了單位的知名度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