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工作調研報告
學校體育工作調研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接觸並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校體育工作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體育工作調研報告1
為了切實抓好我市青少年體育工作,進一步最佳化青少年學習體育的環境,更好地為全市體育發展提供人才保障,按照xx市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工作會議的發言精神,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的工作部署,對全市青少年體育工作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1、履行職責,發揮優勢,做好保障。
一、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是堅持科學發展、推動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是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增強全民健康素質的重要舉措,也是培養優秀體育後備人才、推進體育強市建設的迫切需要。培養下一代青少年是我們的重要任務,是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我們一定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充分認識做好青少年的工作,切實把青少年體育工作抓出成效。
二、為了完善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做好保障機制,體育部門一定要為學校體育工作提供自己豐富的工作經驗,組織優秀教練員、運動員、社會體育指導員深入學校指導課餘活動、運動訓練、體育競賽或推廣特色體育專案,幫助指導學生掌握基本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提高運動成績。三、把學校體育科研列入體育科研重點,鼓勵學校教師進行青少年運動專案、組織形式、課餘訓練等研究。組織體質監測進校園,配合教育等部門推行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報告制度和新生入學體質健康測試製度。幫助並指導學校建立和完善體質測試站,為學生提供規範、科學、方便的體質測試條件。
2、拓寬選才渠道,加大培養力度。
一是要積極拓寬後備人才選、育渠道,做好相關部門組織後備人才培育,落實各類後備人才的培育,積極挖掘周圍大環境的人才資源,進一步抓好在校學生的教育和訓練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以體育管理部門為主導,各中小學校單位投入、社會企業或個人捐資、捐助為補充的多層次、多渠道的後備人才培養機制,實現人才培養主體多樣化和系統化,促進人才投資與回報的良性迴圈。
二要積極爭取省、市對我市教育和後備人才培訓的資金投入及政策上的幫助;鼓勵省內外高水平運動隊或團體來我市舉辦各類體育教育培訓班,興辦各種層次的教育實體;要積極發揮市後備人才培養的政策作用,讓其成為後備人才培養的“催促劑”。
三是建立健全後備人才培訓體制。一定要完善辦學辦隊體制,鼓勵重點中小學與業餘體校聯合辦學,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切實解決好業餘訓練招生難的問題,堅持“點面結合”原則,突出我市人才“緊缺急需”的重點,採取送出去、帶回來的培養辦法,選送有潛質的現有後備人才到其他高水平運動隊進行訓練對這些隊員進行系統訓練、指導,加快成績和專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切實解決我市後備人才整體運動水平不高的一個局面。
3、改善體育環境,開展體育活動。
一、體育場地設施是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基本條件。身體素質是人們在先天的基礎上並在後天生活勞動中發展起來的,所以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身體素質,只是各人程度不同而已。而如果沒有相應的配套體育設施,即使有再好的身體素質也得不到鍛鍊。對於市重點中學在體育設施上要加以改善在資金上也可以透過各種渠道支援。
二、加大體育部門場館想學校開放力度。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規劃要充分考慮青少年體育鍛煉需要,應有適合青少年運動的器材和專門場地。
體育系統所屬公益性體育設施要為學校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體育訓練提供方便,並逐步免場地費用,優先向學校開放,經營性體育設施要向青少年學生優惠開放。同時要做好管理、安全和維護等工作。
三、要提高體育場館的使用效率。體育部門場館向學校開放的、要結合學生體育活動和業餘訓練的時間。體育系統的場館設施和器材可以與學校共享,或共創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為學生免費或優惠提供。學校舉辦春秋季運動會或開展大型文體活動,可以優惠使用體育部門的體育場地,提高體育場館使用效率。
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檔案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和教育部門一起,為加強我市青少年體育工作,增強青少年體質而努力奮鬥。
學校體育工作調研報告2
一、我縣農村學校體育現狀
(一)、農村學校體育設施現狀。
1、體育場地不足。調查顯示,有70%的學校體育場地未達到1994年省教委制定的《城鎮普通中小學建校標準》,甚至有少數學校基本上就沒有運動場或者活動場所,有些學校即使有,也只是些簡易的運動場所,導致很多學校開設的體育課教學質量不高,開課時數不足,或者只在有限的幾個年級開設體育課,象徵性的表示學校開設了體育課。
2、體育器材短缺。根據調查,有30%的學校體育器材基本達標(指能基本滿足大綱必修教材的需要),65%的學校體育器材缺少,5%的學校幾乎沒有體育器材,而且校與校之間的差距較大,同時,現有體育器材大部分陳舊、破損,其原因為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時,這為正常的體育教學埋下了安全隱患,由於受體育器材短缺的限制,有近30%的學校體育教學無法正常進行。
(二)、農村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現狀
1、專業教師短缺。從調查情況看,有近40%的學校專業教師短缺,10%的學校無專業體育教師,現有體育教師中具有本科學歷(不包括自考、函授畢業生)的僅佔37%。
2、體育教師年齡結構、學歷結構不合理。調查顯示,有73%的農村學校體育教師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無法形成梯隊建設,有38%學校的體育教師學歷結構不合理,不能適應國家教育部對學校教師學歷要求。年齡結構和學歷結構的不合理勢必影響學校體育工作持續、穩定開展。
3、師資培訓意識淡薄。透過調查,大部分學校都未能制定詳細的師資培訓計劃,也未能認真組織體育教師開展各種各樣形式的培訓活動,致使大部分體育教師的知識、技能及思想意識停留在一個較低水平。這是造成農村學校體育教師思想觀念落後,創新意識不強,難以適應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影響農村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主要原因
1、少數學校領導對體育工作的`重要意義缺乏認識,認為農村孩子身體好,不用參加體育鍛煉,開不開體育課無所謂。而主管部門領導在檢查、督導學校工作時沒把體育工作放到應有位置來看待。由於工作上不重視,加上對學校體育設施等要求未做硬性規定,即使體育設施達不到要求,驗收也能合格透過,使學校領導對體育工作不重視。
2、體育經費嚴重短缺。由於我縣經濟發展滯後,財政支援乏力,制約了學校的發展,學校因經費困難不能對體育進行投資。
3、體育專業教師缺乏,思想不穩定。正規體育院校、系畢業的大學本科生,受諸多因素影響,千方百計想辦法不到農村學校任教,致使學校體育教師短缺,近30%的學校專業體育教師嚴重缺乏,只能用其它學科教師兼任或自行培養的自考生或函授生,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由於學校不重視,加上經費短缺,部分體育教師思想不穩定,從事第二職業或對本職工作不認真對待。
4、缺乏激勵機制。對執行《標準》好的學校及體育教師個人,沒有配套的激勵機制,積極性得不到充分調動。
5、群眾體育工作發展不普及。農村群眾體育工作發展受各種因素影響,一直開展不利,無其是農村對體育工作認識不正確,認為勞動是最好的體育活動,開展群眾體育活動沒有用。正是這種錯誤認識,導致學校對體育工作重視不夠,學生對體育活動熱情不高。
三、發展對策
1、解放思想,多方籌集體育資金。根據《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要求,採取政府撥款,學校投入,社會贊助等方法,確保體育工作的開展,不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2、積極營造良好的體育工作氛圍。各級政府和學校領導要認真對待體育工作,吸引廣大體育專業院校、系的畢業生到農村學校工作,並積極為他們施展才能創造條件,使他們安心在學校開展工作。
3、挖掘地方特色教材,重視表彰先進典型。農村學校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民間體育專案,形成有農村特色的地方教材並自制器材。對自制體育器材工作有特色的學校、個人,應給予表彰獎勵並大力推廣經驗,在每年舉行的學校運動會上,應充分安排這些本地特色體育專案,推動體育工作全面開展。
4、積極開展互助活動。透過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支援,使城、鎮辦學條件好的學校與農村學校結成對子,改進農村學校體育工作,以滿足學校體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