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範文

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範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在全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形勢下,高質量發展是我省民營經濟適應轉方式、優結構、換動力的必然選擇。加快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應成為未來一段時期全省民營經濟政策的主要著力方向。

  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事關全省經濟發展大局。一是民營經濟是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20xx年民營經濟佔全省GDP比重達到53.2%,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9.2%;民營經濟在一、二、三產中的佔比分別達到56.6%、53.8%、51.5%,推動全省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民營經濟挑大樑。二是民營企業是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截至20xx年底,全省私營企業53.6萬戶,佔全省企業總量的89.0%;民營企業集聚了全省85%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80%以上的工程(技術)中心,推動全省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民營企業當主力。三是民間投資是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20xx年,我省民間投資在一、二、三產業中的佔比分別達到68.2%、68.5%和26.7%,尤其是大資料、大旅遊、大健康、智慧製造等新興產業領域,民間投資佔比均達到70%以上,推動全省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民間投資走前列。

  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應把握六個方面內涵。

  一是產業層次要高。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瞄準世界產業發展制高點,加快佈局大資料、生物、高階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數字創意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和以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落地高質量專案,最佳化產業結構,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形成高質量的增長極。

  二是創新能力要強。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牢牢抓住創新這個關鍵“支點”和核心動力,圍繞產業鏈加快佈局創新鏈,補課工業2.0、3.0,追趕工業4.0,不斷提升民營經濟的科技含量,培育一大批核心技術能力突出、整合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企業。

  三是製造模式要轉。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以製造業為主戰場,促進多個方面實現重大轉變:在增長動力上,從以勞動力、土地、資源等要素驅動為主轉向以資料、知識、技術驅動為主;在資訊化發展上,從以機械化、自動化為主轉向以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為主;在產業結構上,從以資源密集、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傳統產業為主轉向高附加值的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

  四是叢集配套要優。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以現代產業叢集的理念,立足現有優勢產業基礎,透過強鏈、延鏈、補鏈、建鏈,完善產業配套,壯大企業叢集,以龍頭帶動產業上下游,形成大中小企業專業化分工協作的產業生態體系,實現相互借力、共生共榮,不斷提升民營經濟的叢集優勢和全產業鏈配套能力。

  五是產品品質要好。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打牢品牌根基、增加品牌數量、提升品牌檔次、擴大品牌影響,推動貴州製造向貴州智造轉變、貴州速度向貴州質量轉變、貴州產品向貴州品牌轉變。

  六是企業架構要新。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擺脫家族式管理的侷限性,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快股改上市步伐,使更多的民營企業轉型為現代職業化治理模式下的公眾企業。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構建全方位的支撐體系。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缺一不可,既需要民營企業自身發力加速轉型升級,也需要政府構建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形成全方位的政策支撐體系,引導民營企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聚焦“產業層次要高”,構建政策支撐體系。一是深入推進“去產能”。綜合運用市場、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嚴格環保、耗能、質量、技術、安全等標準,倒逼鋼鐵、煤炭、水泥等重點行業民營企業過剩產能退出市場,為新興產業發展騰出空間。二是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步伐。針對重點傳統產業,制定差異化轉型升級路徑,促使其提高運營效率、核心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階延伸。三是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我省重點發展的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深化稅收和投融資體制改革,擴大民間投資。四是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現代服務業領域。研究出臺《引導民間資本發展服務業新業態的若干措施》,鼓勵民間資本發展服務業新業態。五是引導民營企業發展現代山地高效農業。制定實施民營企業下鄉投資相關服務與環境支援政策,引導民營企業拓寬經營領域,培育發展訂單農業、共享農業、創意農業、“網際網路農業”等新型業態。

  聚焦“創新能力要強”,構建政策支撐體系。一是鼓勵民營企業開展技術創新。設立民營企業技術創新資金,實行科技支援經費與專利產出掛鉤,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新產品開發力度;每年一次對技術創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民營企業、科研人員以及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新產品進行獎勵。二是最佳化民營企業創新創業服務。組建區域科技創新公共平臺、增建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幫助中小企業彌補資訊、技術、市場、資金短板,為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三是強化民營企業創新人才支撐。制定出臺《貴州省民營企業引進創新型人才扶持辦法》,全面強化對民營企業引才聚才的政策支撐。

  聚焦“製造模式要轉”,構建政策支撐體系。一是實施《貴州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培育五年行動計劃》。建立貴州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培育庫,每年一次進行動態最佳化調整,對入庫企業予以重點扶持,推動民營製造業企業做大做強。二是引導民營企業發展先進製造業。實施先進製造業叢集培育工程,透過股權投資方式,對來我省落戶的先進製造業企業給予資金支援。三是支援傳統制造業民營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實施技術改造普惠性事後獎補政策,對省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取得技術改造投資專案備案證,且主營業務收入達到規定額度的企業,給予資金補助。四是實施“網際網路製造業”行動計劃。開展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示範專案建設,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成果,帶動全省民營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快速發展。

  聚焦“叢集配套要優”,構建政策支撐體系。一是培育壯大產業龍頭企業。深入實施產業龍頭計劃,每年遴選一批發展前景較好、具有較強品牌效益及可推動產業上下游協作配套的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實行分級管理、分類指導、重點扶持。二是推動上下游企業協作配套。引導中小企業主動融入龍頭企業供應鏈,深化協作配套和專業化分工,與大企業互用產品、互為市場、抱團發展,提升產業協作配套水平。三是構建產業叢集公共服務平臺。對新設立的產業叢集公共服務平臺,經專項評估後運營成效明顯的,按平臺建設實際投入的一定比例,給予開辦補助。

  聚焦“產品品質要好”,構建政策支撐體系。一是實施標準引領計劃。推動建立覆蓋全省主要行業和重點領域的標準體系;支援具有專利技術的民營企業,主導或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制修訂。二是實施質量提升計劃。在民營企業中廣泛推廣實施首席質量官制度,健全完善質量管理體系;開展質量服務企業活動,深入企業開展質量診斷、諮詢和分析,促進企業提檔升級。三是實施品牌培育計劃。實施“民營品牌十百千建立工程”,力爭用3-5年時間,重點扶持10家龍頭企業爭創世界名牌產品,100家民營企業爭創中國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1000家民營企業爭創貴州名牌產品。

  聚焦“企業架構要新”,構建政策支撐體系。一是實施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引領計劃,力爭用3-5年時間,推動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二是引導民營企業豐富產權形式內容。鼓勵引導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推進產權制度創新、完善法人產權制度。三是引導民營企業完善內部組織構架。推進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形成權責明確、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體系。四是引導民營企業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引導企業加快建立適應市場要求及企業發展需求的崗位體系,明確崗位職責,暢通晉升通道,推進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