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村城市化發展社會調查報告(精選6篇)

城郊村城市化發展社會調查報告(精選6篇)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城郊村城市化發展社會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城郊村城市化發展社會調查報告 篇1

  一、基本村情

  縣村從屬於縣城地點地街道,地處縣城東南郊,是正在建設中的新城區的中心區域。該村共有14個村民小組,面積2.5平方公里,總人口3215人,耕地上積700多畝,村民的收入首要起原於水稻、蔬菜栽種、在縣城打工以及店面出租。隨著縣城新城區大路商住樓、汽運城和鳳凰猴子園等專案標陸續開工,該村很多土地被徵用,耕地由最多期間的20xx多畝,縮減至目前的700多畝,人均耕地上積不足0.3畝,其中有6個村民小組的耕地全部被徵用,1300多人成為無地農民。

  二、存在的疑心與影響

  在郊區城市化的程序中,村大多已被不斷擴充套件的城市圍住,區域性天然村實踐上曾經由郊區變成了市區,有的甚至已處在城市中心區域。落空了土地的村,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道路上正發生悄然轉變——村子社群化、村民市民化。但就當前而言,村及其村民僅僅是完成了寓居地區的變遷和身份的轉變,而思想觀念、生產方法、行為方法和社會組織形狀的改變仍沒有實時跟上,縣政府的相關保證、服務工作也相對滯後。這種矛盾的實際,給村及其村民帶來了一系列後遺症。

  症狀一:保證缺掉,被徵地村民抗風險才能差

  當前,農民基本上是自己保證,其首要方式是土地保證、家庭保證。農民的養老方法也首要是土地養老、家庭養老、村集體福利養老,土地是農民最主要的養老保證手段。村村民土地最初被徵時,均是採取錢幣安頓、自立就業的方法,沒有處理響應的養老保險,只是為少量完全無地的村民處理了鄉村低保。加上村民對土地徵用賠償費短少合理規劃,沒有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再生產,而是用在消費上(如大多數人把徵地後的賠償費用於建房、供後代唸書等),這些有限的徵地賠償費一旦用完,他們今後的生活將逐漸墮入窘境。有的村民即便手頭上還有區域性賠償款,但因為落空了基本的生活保證,沒有不變的經濟起原,時間一長也將會晤臨堅苦,其中的一區域性人將成為無土地、無資金、無生活保證的“三無農民”。

  症狀二:再就業難,被徵地村民無地即賦閒

  被徵地村民在向非農就業轉移程序中,除少量人能應用發展時機自謀職業外,大多數存在著“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業觀念妨礙,加上文明本質和勞動技藝遍及較低,在就業崗位競爭中處於劣勢,難以完成新的就業。特別是40歲以上的掉地村民,再就業難上加難。當前,村的被徵地村民大多數在城區從事建築工地小工、搬運、蹬三輪車等重膂力勞動。這區域性村民看到土地在城市建設中不斷升值,而本人又沒有充分享用到土地升值所帶來的益處,往往輕易心思掉衡。再加上他們之間的血緣關係較為親密,很輕易組織起來進行群體性上訪和集體肇事。

  症狀三:治理難到位,違規亂建屢禁不止

  城郊村全部都處於縣城規劃範圍內,按有關規則是不答應村民擅自建房的。特別是村地處縣城新城區開發建設的中心範圍內,對村民建房更是嚴厲節制,地點街道辦事處對符合建房前提、提出建房請求的村民,也只能採取壓的方法,如村最多的時分壓了68戶符合房前提的建房請求。因為不足有用的引導方法,村民違規突擊建房、形成既成現實的景象屢禁不止,並且都不撤除老宅基地,而是採取異地新建,招致該村一方面建房蕪雜無序,另一方面很多老宅閒置、曠費。例如該村王家屋、新家屋村民小組內很多老祠堂、老房屋因無人寓居成了危房,總面積達40畝。

  症狀四:文明差別,被徵地村民難與城市文明相融

  因為文明程度偏低、勞動技藝較差、行為方法與城市情況方枘圓鑿等,城郊村農民雖然長期生活在城區邊緣,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難以融入城市生活,不足對城市生活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一點在村村民身上顯示尤其突出,不少村民對城市治理中的一些準則法律、市民原則等視若無睹,自行其是;在社會交往上,仍奉行以血緣、地緣關係為紐帶的交往方法;在生活習氣上,仍堅守一些不文明、不衛生、不科學的成規陋習。

  城郊村城市化發展社會調查報告 篇2

  一、基本村情

  xx縣xx村隸屬於縣城所在地xx街道,地處縣城東南郊,是正在建設中的新城區的核心區域。該村共有14個村民小組,面積2.5平方公里,總人口3215人,耕地面積700多畝,村民的收入主要來源於水稻、蔬菜種植、在縣城打工以及店面出租。隨著縣城新城區xx大道商住樓、汽運城和鳳凰山公園等專案的陸續開工,該村大量土地被徵用,耕地由最多時期的XX多畝,縮減至現在的700多畝,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其中有6個村民小組的耕地全部被徵用,1300多人成為無地農民。

  二、存在的困惑與影響

  在郊區城市化的程序中,xx村大多已被不斷擴大的城市包圍,部分自然村實際上已經由郊區變成了市區,有的甚至已處在城市中心區域。失去了土地的xx村,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道路上正發生悄然變化村落社群化、村民市民化。但就目前而言,xx村及其村民僅僅是實現了居住地域的變遷和身份的變化,而思想觀念、生產方式、行為方式和社會組織形態的轉變仍沒有及時跟上,政府的相關保障、服務工作也相對滯後。這種矛盾的現實,給xx村及其村民帶來了一系列後遺症。

  症狀一:保障缺失,被徵地村民抗風險能力差

  目前,農民基本上是自己保障,其主要形式是土地保障、家庭保障。農民的養老方式也主要是土地養老、家庭養老、村集體福利養老,土地是農民最重要的養老保障手段。xx村村民土地當初被徵時,均是採取貨幣安置、自主就業的辦法,沒有辦理相應的養老保險,只是為少數完全無地的村民辦理了農村低保。加上村民對土地徵用補償費缺少合理規劃,沒有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再生產,而是用在消費上(如大多數人把徵地後的補償費用於建房、供子女讀書等),這些有限的徵地補償費一旦用完,他們今後的生活將逐步陷入困境。有的村民即使手頭上還有部分補償款,但由於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時間一長也將會面臨困難,其中的一部分人將成為無土地、無資金、無生活保障的三無農民。

  症狀二:再就業難,被徵地村民無地即失業

  被徵地村民在向非農就業轉移過程中,除少數人能利用發展機遇自謀職業外,大多數存在著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業觀念障礙,加上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普遍較低,在就業崗位競爭中處於劣勢,難以實現新的就業。特別是40歲以上的失地村民,再就業難上加難。目前,xx村的被徵地村民大多數在城區從事建築工地小工、搬運、蹬三輪車等重體力勞動。這部分村民看到土地在城市建設中不斷升值,而自己又沒有充分享受到土地升值所帶來的好處,往往容易心理失衡。再加上他們之間的血緣關係較為密切,很容易組織起來進行群體性上訪和集體鬧事。

  症狀三:管理難到位,違規亂建屢禁不止

  城郊村一般都處於縣城規劃範圍內,按有關規定是不允許村民私自建房的。特別是xx村地處縣城新城區開發建設的核心範圍內,對村民建房更是嚴格控制,所在街道辦事處對符合建房條件、提出建房申請的村民,也只能採取壓的辦法,如xx村最多的時候壓了68戶符合建 房條件的建房申請。由於缺乏有效的疏導辦法,村民違規突擊建房、造成既成事實的現象屢禁不止,而且都不拆除老宅基地,而是採取異地新建,導致該村一方面建房雜亂無序,另一方面大量老宅閒置、荒廢。例如該村王家屋、新家屋村民小組內大量老祠堂、老房屋因無人居住成了危房,總面積達40畝。

  症狀四:文化差異,被徵地村民難與城市文化相融

  由於文化水平偏低、勞動技能較差、行為方式與城市環境格格不入等,城郊村農民雖然長期生活在城區邊緣,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難以融入城市生活,缺乏對城市生活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一點在xx村村民身上表現尤其突出,不少村民對城市管理中的一些制度法規、市民準則等視而不見,自行其是;在社會交往上,仍奉行以血緣、地緣關係為紐帶的交往方式;在生活習慣上,仍固守一些不文明、不衛生、不科學的陳規陋習。

  城郊村城市化發展社會調查報告 篇3

  一、路橋城市化發展的基本現狀

  路橋自1994年4月撤鎮建區以來,經濟和社會獲得了迅猛發展。1995年底全區國內生產總值43.20億元,20__年已達96.43億元;財政收入從2.35億元提高到8.13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已分別達到10680元和5710元。路橋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全省各縣(市、區)的位次已從1995年的第41位升至20__年的第31位。經濟的迅猛發展有力地推進了城市化程序。全區非農人口由1995年底的3.76萬人增加到20__年底的5.71萬人,按城鎮常住人口計,我區實際城市化水平達35%左右,初步形成了以城區為中心,以金清鎮為次中心,以新橋為重點鎮,橫街、蓬街為一般鎮,中心村五個層次的體系等級結構,形成了以104國道、白金線、機金線、機新路為骨架的城鎮體系基本框架。

  在城市規劃的指導下,城市建設快速發展,城區建成區面積從3.5km2擴充套件到16km2。各類生產要素向城區集聚的速度不斷加快,資源配置日趨合理,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增強,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

  雖然建區以來我區城市化程序有所加快,城市化水平略高於全市水平,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區“農民變市民”這種本質意義上的城市化程序並不快,城市化發展不僅速度不夠快,而且質量也不高,與工業化發展水平相比,更是滯後。國際上同等工業化水平的國家和地區,城市化水平至少比我們高15-20個百分點。

  二、當前路橋城市化發展面臨的幾個問題

  (一)區域集聚度低,轉移農村勞動力的拉力不足

  與一些沿海省份、地區相比,我區城市化的速度和質量明顯落後,尤其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未能形成一批強有力的龍頭骨幹企業,我們城區的集聚和輻射能力較弱,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力不強。同時也由於小城鎮建設滯後,影響了區域城鎮體系整體功能的發揮。

  路橋要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首先必須解決農業和農村問題。目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突出問題,已從農產品短缺,轉向農民收入過低和增長乏力,其根本原因在於農民過多。解決農民收入問題的根本出路是減少農民。全區現有農業勞動力8.9萬人左右,耕地19.29畝左右,勞均耕地只有2.17畝(全國平均勞均耕地面積為5.6畝),今後耕地會進一步減少,農村剩餘勞動力會繼續增加。

  減少農民,僅靠使農業勞動力轉移到工業是遠遠不夠的。在前20年中,發展鄉鎮企業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轉移模式對增加農民收入、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力量和提高工業化水平、加快增長速度,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這種模式帶來的最大問題是難以拓寬第三產業的就業門路。人口必須集中到一定規模,第三產業才能盈利,才能作為產業來經營。我區鄉鎮企業職工絕大多數集中在農村,沒有有效促進人口和生產要素的適當集中,第三產業難以得到發展。

  從發達國家的情況看,現代社會創造就業機會的主要是第三產業。如美國農業人口僅佔總人口的3%,現工人(製造業)也僅佔總人口的17%,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下降。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就業崗位來自第三產業。如韓國、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四國在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農業剩餘勞動力大規模向非農產業轉移期間,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新增就業之比分別為1:1.5、1:2.9、1:2.5和1:1.9。即第二產業每增加1個就業崗位,第三產業相應地增加1.5到2.9個崗位。我國鄉鎮企業高速發展的1979年到1996年期間,鄉鎮企業中的第二產業職工淨增7839萬,交通運輸和商業飲食及其他行業僅增加2739萬(不是第三產業的全部),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新增就業之比為1:0.35。大到全國,小到我區,第三產業還相當落後,就業容量有很大潛力。

  從我區情況來看,目前全區第三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36.1%,世界平均水平約為63%,發展中國家約為45%。這些年來,儘管區委、區政府積極採取各種措施,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但增長速度沒有象人們預計的那樣快,這與我區城區規模小、人口集聚度低、城市化水平低直接相關。

  (二)城市化滯後,制約了工業化的快速發展

  建區以來,我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達19.1%,產業結構伴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和加速調整並有所最佳化,資金積累和人才引進取得明顯成效。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區已基本完成了工業化初期階段的任務,正在向以產業升級、技術進步、集約經營、外向發展為特徵的工業化中期階段邁進,而且面臨著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為特徵的重要轉折。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特別是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必須具備一定的要素集聚規模。目前全區工業產值的大部分在於鄉鎮企業,比重超過80%。由於佈局分散、規模偏小、基礎設施落後,難以實現產業的上規模上水平。從前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區經濟增長有明顯減緩的趨勢。這就需要加快生產要素向城市集聚,推進城市化程序。同時,從更大範圍來說,當前短缺經濟的市場環境已經過去,工業品相對過剩、市場需求不足,已成為制約工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而造成工業品市場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城市化滯後。

  (三)城市化水平低,影響了可持續發展

  與全省的情況一樣,我區工業化走的是自下而上的路子,鄉鎮工業遍地開花,企業規模小,技術含量低,汙染點多面廣,治理十分困難,特別是少數鎮(街道)汙染非常嚴重,從城市規劃上控制已很難起到作用。路橋河網發達,但河道汙染非常嚴重。水和空氣的汙染已成為影響我區發展硬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加快人口和生產要素的集聚,提高企業的技術含量和生產規模,推進城市化程序,逐步創造條件解決這些汙染問題,改善大範圍的生態環境和以城市為主體的人居環境。

  我國各類城市和村鎮的人均建設用地(建成區面積)分別為:特大城市75m2、大城市99m2、中等城市105m2、小城市132m2、建制鎮149m2,而村莊則為168m2,比城鎮的平均用地108m2高出60m2,我區的情況也是一樣。我區土地集約利用水平低,土地浪費現象較為嚴重。從人口文化素質和文明意識來看,雖然幾年來都在逐步提高,但整體上市民的城市意識仍很缺乏。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城市化的可持續發展。

  三、推進路橋城市化程序的幾點思考

  21世紀是城市的世紀,城市是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全球競爭主要表現在城市競爭。加快推進城市化程序,既是我區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必須跨越的歷史階段,也是解決目前及今後經濟社會發展諸多難題的關鍵。這對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收入問題,有效增加就業,擴大內需,帶動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社會進步,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為了提升路橋的城市競爭力,在推進城市化程序中,應確立“四高”目標:

  (一)高起點規劃,科學制定發展藍圖

  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靈魂,它決定著城市的發展方向,推進城市化首先要搞好城市規劃。黨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我們路橋應突出路橋特色,根據目前經濟較為發達、地域聯絡較為緊密的特點,加快城鄉一體化程序。應按照“拉大空間、注重特色、城鄉同步、協調發展”的要求,抓好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工作。

  建區後,我區先後完成了分割槽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全部建制鎮的總體規劃和大部分的中心村建設規劃,以及4.32km2的遠東商貿廣場城市設計、路橋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等。1995年編制的分割槽規劃在規劃近期較好地指導了城市建設。由於路橋的建設速度很快,目前,原分割槽規劃的遠期20__年規劃用地已基本實施完畢,但規劃調整還未確定。近年來,這種規劃滯後影響工業、商貿業發展的狀況已日益顯現。20__年全區行政區劃調整後,由原先的4街道7鎮1鄉變為6街道4鎮,20__年底,城區6街道國內生產總值57.69億元,佔全區的59.8%。6街道總面積達124.2km2,佔全區45.3%,建成區面積16km2。鑑於這種狀況,推進路橋城市化工作應抓好以下幾項規劃。一是根據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制定加快路橋區城市化發展的規劃綱要。二是城鄉一體化規劃。由於我區建制鎮很少、城區比重很大,城鎮體系等級結構很不合理,因此,再編制城鎮體系規劃就沒有必要。制定城鄉一體化規劃,可以明確城區與建制鎮及中心村的相互關係,包括交通聯絡、基礎設施安排、工業區佈局、市場佈局、其他功能互補等,科學指導並加快路橋的城鄉一體化程序。三是突出城區中心城市的功能,抓好分割槽規劃的調整工作。分割槽規劃要將桐嶼、峰江納入,要著重考慮道路交通體系和關係路橋發展命運的工業、商貿業發展空間。在新一輪的城市化推進過程中,著重要規劃和建設好五個組團:一是舊城組團。以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建設為契機,精心保護,延續歷史,創造時尚,弘揚文化。二是遠東組團。在原有4.32平方公里的基礎上,將規劃區擴大至10平方公里,建設一個新興的以商業、居住、科教文衛設施為重點的新城區。三是綠心組團。以旅遊、休閒、度假等為主體,建設一流的遊樂區。四是西部組團。以吉利汽車及新建火車場站為契機,帶動製造路橋、交通路橋以及物流中心的建設。五是南部組團。在路南、峰江、新橋一帶建設高檔次的農業生態旅遊區、生產資料園區和工業園區。四是做好各建制鎮的總體規劃,重點是次中心金清鎮,要將其作為路橋東部的另一個城區來對待,為金清鎮在城鄉一體化程序中充分發揮帶動效應提供規劃保證。五是要按城市居住小區的要求抓好中心村建設規劃。

  (二)高標準建設,全面改善城市化發展空間

  1、建設“生態路橋”

  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區域之間的競爭力逐步加劇,城市發展環境已成為第一競爭點。美化城市是最佳化城市發展環境的重要方面。在加快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要增強城區的集聚輻射作用,加快整個區域的城市化程序,必須致力於城市生態工作,不斷提高城市品位和檔次。

  一是綠景觀建設。良好的城市環境必須充分具備三個基本要素:綠地、陽光和空間。綠地是衡量城市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無論從有益居民身心健康,還是從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來說,綠地建設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區公共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都很低,遠遠低於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我們要以分割槽規劃確定的綠地為基礎,制定城區綠地系統規劃和年度綠化計劃,大力抓好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綠地、道路綠地等各類綠地建設,努力提高城區綠化覆蓋率。特別是要以靈山、石浜山、蓮花山、南山、白雲山等山體旅遊開發,沿山景觀帶及公共綠地建設為重點,大力建設生態空間和休閒空間。

  二是水景觀建設。路橋屬於江南水鄉地帶,河網密集。城區河道總長近40公里。城市中的水是城市建設的寶貴資源,好好加以利用,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建設品位,改善城市環境。但目前我區的河道普遍淤積嚴重,破壞較多,汙染嚴重。河道疏浚整治是新一輪水利建設和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雖然因城區許多河道地處建築密集區,涉及大量建築拆遷、橋樑改建、管線鋪設等,整治難度很大,但我區必須以南官河、山水涇等重要河道為重點,結合河岸區塊的開發與建設,有序、高質量地推進河道整治工作,逐步美化我區的水環境。

  三是居住區建設。加強居住區建設是切實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手段。自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以來,居住環境及其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人類21世紀的首要命題。改善和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也是國家重要的社會目標。路橋是新興城市,居住區建設存在不少缺點。如因規劃起點不高和開發上的缺陷造成居住區“先天不足”;因過於追求經濟效益,忽略環境和社會效益,導致配套設施不足、綠地匱乏、空間層次混亂;缺乏對居住區規劃設計人性化的重視,加上管理體制的不完善,使得居住區缺乏交往空間、社群環境凝聚力不足。重新認識居住區建設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提高居住區的規劃設計水平,切實加強居住區建設,對路橋城市化的推進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居住區的一切建設都是為居民服務的,居住區規劃和建設必須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把方便於人、關心於人、服務於人放在首位。要注重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規劃要充分體現居住區的整體性、功能性、經濟性、科學性、生態性、地方性、時代性和靈活性。居住區的整體設計必須運用現代城市設計的思想和方法,對整體環境的空間輪廓、群體組合、單體造型、綠化種植、地面鋪砌、環境小品、色彩運用等一系列環境要素進行整體把握。要考慮發展的需求,在小區配套完善的基礎上,大力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提高小區建設的科技含量、改善住宅的功能。要考慮不同人群的需要,一個良好的住區應該體現出人類居住地所必須承擔的社會職責和社會目標。

  2、建設“交通路橋”

  交通設施是城市化發展最基本的基礎設施。經過幾年來的大力建設,我區已修建交通道路近30條,基本建成區域交通骨架。當前,我區必須抓住機遇,加大投資力度,加快一批重點交通道路專案的實施,構築互聯互通、配套齊全的交通體系。抓好台州新機場、鐵路線及場站、台州大道、黃琅碼頭、路橋至澤國一級公路、甬臺溫高速公路路院一級公路、濱海大道、白金線拓寬等交通建設,健全對外交通和區域交通網路。抓好西南外環線、北環線、工業區中心大道北延、雙水路等城市道路建設,分流過境交通。抓好騰達路東西延,南官大道南北延,南山街西北延,吉利大道南北延等道路建設,墨池路、賣芝橋路、月河街改造等,完善城區路網體系。根據分割槽規劃,加快其他主幹路網建設,拉開新區框架。濱海大道、台州大道等建成後,可以和現有的國道、省道、縣鄉道等組成便捷的區內交通網路,能迅速帶動沿線經濟發展,極大地促進區內文化、娛樂、教育、市場等基礎設施的共享,加快城鄉一體化程序。

  3、建設“商貿路橋”

  路橋是台州市的商貿城區,路橋的城市化建設應以建設現代化商貿城為目標,緊緊把握現代流通業態發展為主線,引進現代物流理念,推進傳統專業市場整合重組和功能創新,不斷增強服務功能和輻射功能,加快商業現代化和國際化程序。

  “商貿路橋”建設首先應超前規劃市場體系、市場設施。規劃佈局上應按照批發市場郊區化原則和同型別市場相對集聚的要求,在空間上重新組合位於老城區中心的專業批發市場及新建擴建市場。根據現狀分佈及發展空間要求,可考慮在城區北部、東南部和西部佈局遠東商貿區、生產資料類市場園區和生活資料市場園區。

  在轉移出部分批發市場功能後,可以在城區中心建設中心商業區。對中國日用品商城10萬平方米的建築進行整體改造,以拓展零售功能為主體,建設室內商業街,開設大型零售超市以及家電大賣場。小商品批發市場置換出批發功能後,可結合舊城改造,建設與十里長街整體風貌相協調、具有路橋特色的集購物、旅遊、餐飲、休閒為一體的商業街區。在城區主要商業街富仕路、郵電路、賣芝橋路、銀座街區塊建設大型商廈和服裝、電器專業街區,力求建成高檔次的台州零售商業中心。

  其次要抓好商貿業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的物流業和會展業。當前,物流業被許多城市擺到很高的位置。物流業在許多城市的快速發展及發揮的作用已充分證明了這是一個富有創造力和帶動力的產業。會展業也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這兩個產業在臺州市域內基本還處於空白狀態。路橋搶先一步發展物流業和會展業,可以佔據新世紀產業高地,帶動商貿業和其他三產發展。當務之急,路橋區要抓好台州市國際會展中心和台州市物流中心的建設。第二步要抓好各專業市場及中遠期物流中心的規劃和建設。

  4、建設“製造路橋”

  工業化是推進城市化的主要動力。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城市化是工業化的結果,是工業化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城市化程序的加快,主要依靠工業的發展,依靠企業積累財力、擴大就業、繁榮市場、壯大規模。

  20年來,我區走了一條以農村工業化為主推進工業化的發展道路。這條特殊的工業化路經,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對我區工業化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區已形成汽車、摩托車及其配件、節日燈、塑膠、機電、鞋帽、製冷等支柱產業。但我區企業普遍存在“三低”現象:一是產業層次低,技術裝備落後,創新能力弱,產品科技附加值不高;二是組織化水平低,企業規模偏小,產業鏈鬆散,分工協作度低;三是集聚度低,公用設施難以共享,環境成本高昂。為儘快改變鄉鎮企業這種分散落後狀況,推進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體制創新,使工業化與城市化相互推動,促進經濟的良性發展,就必須大力抓好工業園區建設。

  工業園區應統一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園區的水、電、路及汙水、固體廢料等處理以及員工宿舍、管理用房等可共建共享,也可依託城鎮,把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鎮總體規劃,將支柱產業、工業園區和城鎮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小企業向城鎮集聚,推進城市化程序。

  當前,基於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思路,除大力抓好吉利汽車工業城等在建的工業園區建設之外,還應儘快在金清、蓬街的東部腹地規劃建設市級或區級的大型工業園區,吸納大多數工業企業,形成製造業的大型基地,這對於區域佈局的合理性和區域發展的可持續性都具有重大意義。

  (三)高質量經營,全方位籌措發展資金

  推進城市化需要鉅額的資金投入,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強化經營城市的理念,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首先,科學調控土地市場,經營好城鎮建設用地,增強政府籌集資金的能力。要發揮規劃的調控作用,利用區位、功能、性質、開發指標,基礎設施佈局等綜合因素對地價的作用機制,挖掘城鎮土地的潛在價值。有條件的城鎮可建立專門的城鎮建設投資公司,籌集和運作城鎮建設資金,加快城鎮建設。其次,大力推行城鎮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專案運營企業化,設施享用社會化,除國家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外,放開對民間投資城鎮基礎設施、公用設施的限制,大力推行對專案投資主體的公開招投標制。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支援和鼓勵公有民營、民辦公助、公辦民助、自建自營等方式,吸引私人資本、社會資本、境外資本投入城鎮建設。再次,改革公用事業價格收費制度。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對供水、燃氣及汙水、垃圾處理等進行收費,逐步形成投資、經營、回收的良性迴圈,走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的路子。市政公用事業單位要按照“政企公開”、“事企公開”的原則,推進企業化經營和政府的合同制管理,轉換經營機制,提高管理水平,增強自己發展和自己約束能力,保證城鎮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高效率運營。

  推進城市化應當是一個城鄉土地總量和存量利用結構調整,減少重複建設,提高土地利用密度和利用效益,降低城鄉建設總用地的過程,是促進土地集約利用的根本途徑。我區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銳,推進城市化過程中必須防止盲目擴大城鎮規模、亂設農居點、亂佔耕地、無序開發。應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裡鼓勵土地開發整理的政策,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鼓勵社會投資土地開發整理。在確保耕地佔補平衡的前提下,鼓勵土地置換,調整城鄉建設用地結構。對按規劃向城鎮遷建的農居點,在確保退宅還耕的前提下,可按還耕面積等量置換到城鎮規劃區選址,可允許鄉鎮企業在徵得被置換用地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同意,並簽訂協議的前提下,將原廠房用地等量置換到工業園區選址建設。

  應進一步深化城鎮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和規範土地市場。擴大土地有償使用範圍,規範城鎮土地批租。抓好土地收購貯備中心的工作,加強土地市場的調控和監督,要加強供地計劃管理,對近期要建設的規劃區內用地,特別是工業區和住宅小區近期建設用地應進行一次性預徵,先辦理“農轉用”手續,儲足土地,隨時滿足建設需求。

  與此同時,要充分發揮路橋在市場資源、河道資源、民營經濟資源和商業文化資源等優勢,走綜合經營城市之路。

  (四)高效能管理,創造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

  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誌。路橋區應切實改變目前城市管理多頭領導、分散管理的局面,積極探索城市管理新路子,以適應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和城市管理內容的多元化,努力構建“統一指揮、統一職責、綜合管理、條包塊管”的城市管理框架。應堅持依法治城,注重法規建設,嚴格依法照章辦事,克服管理的隨意性。

  大力推行城市物業管理,提高社群服務社會化程度,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根據“全面規劃、統一管理、多家經營、共同發展”的方針,大力鼓勵社會企業和個人興辦物業管理企業,形成一個統一開放、適度競爭的物業管理市場。

  要把提高市民素質作為新時期城市管理的重要內容來抓。從教育入手,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加快城鎮居民向現代市民轉變。繼續開展建立文明衛生城市活動,動員市民廣泛參與,在城市管理的實踐中不斷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識。堅持思想、道德、文化三項建設一起抓,切實提高市民的綜合素質,使城市發展與精神文明建設互相推動,共同提高。

  城郊村城市化發展社會調查報告 篇4

  我x土地總面積1.5萬k㎡,耕地保有量257.3萬畝,劃定基本農田保護面積233.3萬畝,基本農田保護率過90.6%,人均耕地面積0.96畝,國家下達我x20__年至2020年新增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僅為5639公頃,其間有大量的基礎設施專案、產業專案和公共服務專案等需要用地,土地供應壓力將越來越大,如何統籌各類用地,確保我x推進新型城市化用地需求任重道遠。創新觀念,挖掘潛力,推進節約集約的土地利用模式尤為重要:

  一、正確處理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的關係,堅持內部挖潛適速擴容的新型城市化路子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作為指導土地利用的總綱,是國家利用土地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透過對規劃期內的各行業用地預測,在確保耕地保有紅線,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明確了區域土地利用的結構和規模,從國家下達我x20__年至2020年城鎮用地新增規模來看,只有3749公頃,其中吉首市佔1497公頃,其餘7縣一區(__經濟開發區)只2252公頃,摺合平均281.5公頃/縣、區,平均每年每縣區只有200—300畝土地用於城鎮各項建設,指標的控制相當緊張。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才能緩解用地指標壓力:一是深入挖掘存量建設用地潛力,據調查,我x除縣城關鎮外的小城鎮人均佔有耕地均在140㎡左右。其現有建設用地的再利用潛力還有較廣闊空間;二是充分利用低效用地,由於歷史的原因,我x的小城鎮用地普遍處於粗放利用狀態,投資強度普遍偏低。其舊區改造大有可為;三是在新區的開發中突出抓好定額供地控制,改變近來單家獨院居住模式,引入空間開發機制建立節約集約用地優惠措施和政策,鼓勵利用地上地下空間,提高單位土地上的承載能力;四是全面推行利用市場配置土地資源制度,嚴格實行土地的拍賣掛牌出讓,利用地價槓桿促進用地者的自律約束,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二、做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確保城市擴容用地

  土地政策趨緊,土地供應計劃的拮別將越來越嚴,利用現有政策拓寬突破土地供應瓶頸,創新土地利用思路,實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出路所在。一是抓好三項工作:即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與空心村整治相結合,村莊適度集中,使更多的村莊空坪歇地置換為可供建設利用的用地指標;適時開展磚瓦窯、礦山廢棄地,閒置廢棄道路等的復墾複種,增加有效耕地數量用於建設用地置換;鼓勵社會資金投向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建立國家收購新增耕地指標機制;二是科學應用全國二次土地調查成果,準確掌握耕地增加現狀和建設用地利用現狀,修編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規劃,並明確區域劃分,即基本農田整理區、復墾區、開發區、村莊整理區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實施區等;三是建立城鄉建設用地掛鉤的層級管理制度,根據掛鉤資金來源渠道分別由省、x、縣市自主使用或用於指標交易,提高各級政府實施增減掛鉤工作的積極性。

  三、實行節約集約用地跟蹤管理,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可持續發展

  一是實現單一的注重投資強度向投資強度與建設效益並重轉變,在用地指標趨緊的情況下,儘量提高土地使用和建設專案效益、縮短開發建設週期,確保專案建設早動早建早竣工。對不能按時動工建設的,按有關政策規定足額收取閒置費直至收回土地使用權,杜絕浪費土地現象發生;二是從嚴審批輕管理向批前介入、批中把關、批後監管的全程監督轉變,嚴格執行定額、強化用地預審,嚴格審查設計,落實產業許可,構建部門聯合把關、多環節監管的強化節約集約用地的新機制,確保新型城市化品位和質量。

  城郊村城市化發展社會調查報告 篇5

  我國農業勞動力的大量轉移和城市化建設,是國家實現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消費、經濟發展進入良性迴圈軌道的實際步驟。我國的城市化速度明顯滯後於工業化速度。我國工業產值比重已達到57%,但是城鎮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只有36%1),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的60%,更低於發達國家的80%,說明工業化並沒有帶動城市化。根據經濟學分析,農村城市化要比農村小城鎮建設更有實效,是更為科學的實施方案。透過改革勞動就業、戶口制度,以及城關鎮建設,大中小城市向特大、大、中城市發展,到20xx年我國城鎮人口將達到45%。

  有些地方政府出臺了許多限制農民合理流動和進城的政策、檔案,使農村剩餘勞動力難以進城就業,非農收入難以提高,國家城市化程序緩慢。在社會等級制度的影響下,有關涉農的政策主要表現為限制、集中管理,主要維護涉農主管部門及其相關單位的利益。農業政策的目標本是針對農業生產者的,但農民得不到的好處消耗到中間環節,保護的是農業的主管部門和相關企業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政策損失2)。有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行業、部門的封閉性,阻礙了農村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和城市化程序,導致農民收入的增長緩慢,需要重新思考和調整。從全域性考慮,全國一盤棋;從全球考慮,農業國際化,擺脫就農業而農業,就教育而教育的狹隘思路,可從理論和實踐探索中得到更為開闊、清晰和準確的答案,這也是入世對我國農業提出的警示。

  研究表明,轉移農村勞動力、提高非農收入,加快實現農村城市化,是提高農民收入的更為有效之舉。近幾年,多數省、市、自治區的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而浙江省卻一花獨放的原因就是發展效益農業,提高農民的非農收入。20xx年浙江全省農村人均純收入為4253.67元,其中非農收入達2964.62元,比1999年增長12.1%,佔農民收入的70%。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比1999年增長7.8%,遠高於全國平均水準。農民人均農業收入為953.82元,比1999年下降3.5%,增長率連年下降幅度也大大緩和3)。當然,浙江省的區域經濟和個體經濟發達,帶動建築、運輸、服務業等產業,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原因。

  農村城市化建設,成為解決我國農業就業人口長期大量過剩、農民收入增長緩慢這一世紀性難題的一項國策和對策。原創:目前,我國有4.2萬個小城鎮和1.82萬個村莊正在發育成為小城鎮,居住人口達2億,平均每一小城鎮的人口達1.63萬,面積為1.76平方公里。農村城市化建設,首先要解決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離不開農民的轉崗培訓、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農村城市化也不是簡單的工業化,農村環境保護、居民生活、文化、教育建設同樣被人們所關注和重視,因此,農村教育又涉及到農村社群教育和社會化教育,以及終身教育。農村教育的諸多內涵歸結到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做好農村城市化建設中的人力資源開發,關鍵是正確把握農村城市化建設的發展趨勢、特點,以及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特點,並選擇與之相適應的社群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

  一、農村城市化建設的發展趨勢、特點和問題

  (一)農村城市化建設的發展趨勢和特點

  (1)全國小城鎮平均面積是1.76平方公里,人均佔用耕地面積是108平方米,與大中城市比較沒有差別。小城鎮具備城市基本設施和職能,有幼兒園、中小學、廣播電視臺、電影院、圖書館、醫院、郵局、壓濾機車站、自來水等設施。

  (2)就業人口比重比城市高,非農人口占大多數。根據有關統計,在小城鎮中就業人口占71.6%,比城市的48.6%高得多。農業人口占37%,非農人口占63%。

  (3)第三產業發展快,從事三產的就業人口多。農業勞動力佔總人口的17%,從事第二產業人口占44.4%,從事第三產業人口占38.6%,從事二三產業的人口多達83%。第三產業的.收入佔總收入的31%,第三產業的企業佔總企業數的72.2%。

  (4)企業中非國有企業佔多數。在國有企業就業的人口占22%,集體企業佔28%,個體企業佔25%,非國有企業數和就業人口都比全國平均高是小城鎮的特點。

  (5)工商業發達。小城鎮的工商業發達,佔全鎮財政預算內總收入的63%,商品交易活躍,市場經濟十分發達。在商品交易中,生產資料佔34%,生活用品佔66%。

  (6)根據1996年統計,小城鎮人均純收入為3100元,比全鎮人均純收入高900元,高出農村人口純收入1倍4)。

  (二)農村城市化建設中的主要問題

  農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落後,難以適應農村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和農村城市化要求。一是農村基礎教育落後,當地農民的文化素質提高緩慢,2/3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每年有500多萬名中小學輟學生,且有上升的趨勢;二是農村職業教育落後,現實中的農村教育違背了農村智力和資源“雙開發”和“不可分離性”規律5),農村青年初高中畢業後難以適應農村經濟活動,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更是難以入門,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門”成為農村教育發展的巨大障礙;三是農村繼續教育和社群教育落後,阻礙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發展效益農業和推進農村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程序。

  此外,目前的戶籍制度不合理,不利於農村人口的快速轉移。“離土不離鄉”的制度和觀念,農村人口難以轉移和集中,小城鎮產業規模小,商品化、市場化程度低、發展慢,城市化率低。城市化最低標準要達到10萬人口、10平方公里的規模。因此,小城鎮建設從理論上就有不少缺陷,不如農村城市化建設更為科學。土地、企業等所有制和使用、經營產權不明,經營權脆弱,小城鎮的財政管理職能衰減。缺乏長遠發展規劃,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和短期行為多,耕地佔用率提高,環境惡化,城市化建設的成本逐步提高。短期信貸資金不足,城市化建設投入嚴重不足6)。鄉鎮企業發展受阻,城市企業向農村擴散也受地區、行業、部門壟斷的阻礙,都已成為加快實現農村城市化的很大障礙。

  我國農村城市化建設是我國實現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決農業問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是農村城市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農村城市化建設涉及到戶籍制度、土地經營制度和相關投入等條件,但關鍵問題是對大量過剩的農業勞動力如何有序、合理轉移,農業勞動力如何透過發展科技教育,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最佳化農業結構,發展效益農業,提高農民收入。這裡涉及到轉移農民的轉崗培訓、農業勞動力的繼續教育以及農村社群教育。

  革命老區河南省新縣積極培訓農村青年加強老務輸出,每年老務輸出6萬人以上,其中涉外務工人員常年穩定在2100人,年均老務收入3億元,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和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目前,全縣已建成縣鄉科技培訓站17個、成人學校17所、文化夜校197所,主要從事外語、機械加工、木工、電工等業務培訓。農村職業教育於是增添了新的內容,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老務輸出培訓成為農民培訓的新亮點。近幾年,新縣先後有組織、有計劃地培訓農村青年,僅在冊的培訓人員就達2萬多人,僅20xx年就向國外輸出人員800人,年創收入5000萬元7)。發展農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和社群教育,成為轉移農村勞動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提高農民收入、實現農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徑。

  (1)大力開展農民轉崗培訓和繼續教育。今後20-30年,農村勞動力轉崗轉移職業繼續教育是農村教育的重中之重。解決農村問題關鍵是解決農村城市化問題,其中,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是核心問題。今後20-30年我國農村教育面臨的最大課題也正是如何將巨大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壓力轉變成人力資源優勢。按人口轉移角度預測:每年透過升學轉出400--500萬,透過職業培訓轉出400萬已從業的青年農民進城,使現有的3、2億農民在20-30年內自然減員1億,轉出1億,新增1億,農業人口(城鄉二元戶口制度改革後,以農業人口為準)減到全國人口的50%(農村8億/全國16億);透過進一步發展在50--60年內減到30%(4、8億/16億)人口,實現農村城市化、現代化目標。按建國後城市化率發展過程預測(審慎樂觀預測):19xx--20xx年,城市化率增長15、51%8),平均每年增長0、86%,要達到70%,需39.5年。19xx--20xx年,城市化率增長22、83%,平均每年增長0、486%,要達到70%,需70年。按“九五”期間的城鎮化年平均提高速度0、46%計算則需要74年。改革開放20年,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迅猛發展,加上外資企業吸納了近2億農民工,今後的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也不會達到這一速度,可能略低於19xx--20xx年的城市化率發展速度,根據審慎樂觀預測,約需要40-50年,快則20xx年實現,如果出現不可預測的情況,可能推遲到20xx--20xx年,需要60--70年時間。按照這一農村人口轉移程序,有計劃、有重點、分步驟開展農村人力轉崗培訓,開發相關課程和教材,研究制定科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增加資金投入,委實任重而道遠。農村人口轉崗、轉移就業培訓將成為各級政府教育、農業部門近20-30年工作任務的重中之重,應給予高度重視。

  根據中長期農業發展規劃和農村城市化建設規劃,明確發展適合當地資源、氣候、人文條件的二三產業和優勢產業發展方向,以及產業、產品結構調整最佳化思路與對策,制定勞動力轉移轉崗培訓計劃,配備師資,選擇教材,有組織、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農業勞動力轉崗培訓。經過轉崗培訓就業後的從業者也要定期開展以更新、補充和提高為目標和內容的繼續教育。發展二三產業、發展鄉鎮企業是目前農業勞動力轉移的最有效途徑,然而,勞務國際輸出在一些沿海地區也成為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與之相適應的水產、遠洋捕撈、建築、裝修、財會、汽車駕駛、家政、刺繡、傳統工藝等技術培訓也是深受歡迎的職業教育。

  (2)加強農民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透過勞動力轉移和土地規模經營,農村將湧現大量專業農戶和先導農戶,他們是支撐和繁榮社群農業發展的中堅農民,他們不會只滿足於一畝三分地的小規模經營和效益,而是想成為發展經營十幾畝甚至幾十畝、幾百畝的種養業和加工業,以及農產品的貯藏、保險、包裝、運輸業經營大戶、農業經紀人,成為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農場主、農業企業家。對這些農民要分層次、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繼續教育。透過綠色證書的分級培訓,將現在的農民職業教育按物件分成大眾化的農民技術入門培訓、骨幹農民的職業教育和專業農民、先導農民的培養。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加上我國面臨加入wto,對農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具備規模經營和提高附加值的能力,還要具備根據市場變化和國際競爭的要求,能自覺創新的農民,他們有能力不斷引進和提高農業科技水平,透過農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發展效益農業、提高附加值,在社群農業發展中起到先進、先導、示範、輻射和擴散作用。

  (3)做好青年後繼農民培養工作。大量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農村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帶來的問題是勞動力老齡化、弱質化,農村婦女在一些地區已佔農村勞動力的60--70%。農業勞動力素質不僅難以提高,緊接著又出現了工業化初期的問題,即農業後繼乏人和老齡化、弱質化。因此,有計劃地培養青年後繼農民在沿海地區和廣大農村地區已成為農民教育的重要課題。在農村普通初高中教育中加入一些農業以及二三產業的職業教育內容。對畢業後自願繼承和從事家業、農業的青年農民系統傳授農業經營知識和技術,使他們努力成為專業農民和先導農民,這是提高我國農民整體素質、提高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4)大力普及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農村基礎教育和義務教育是整體提高農村人口素質的主渠道。職業教育、繼續教育都要在基礎、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開展,我們難以想象在不斷產生新文盲的條件下能夠發展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世界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在不斷向後推遲,為的是讓國民在掌握更深更寬厚的知識的基礎上,透過職業教育高層次化,提高勞動力的創新能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競爭力在於其創新能力上。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和社會發展需求,積極發展農村高中。沒有任何理由農村的學生只有到了城市才能讀高中、讀大學。城郊、沿海發達地區已在農村建起了高質量的高中和大學。積極發展農村高中,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職教育積極面向農村,是適應社會、經濟、教育發展規律的正確選擇。

  (5)農村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使農村勞動力的職前教育與職後教育相結合,農村義務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這對於實施科教興農,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緩解農村青年就業壓力,穩定農村社會都有著重要意義。現在,接受初中教育後的農村青年大多返鄉務農,但由於農村普通初中教育與農業生產實際需要相脫節,學到的勞動技能課解決不了很多農業生產技術與經營管理問題,畢業後的農村青年不能儘快融入當地的農業生產建設和產業化經營中,造成農村勞動力的巨大浪費和盲目流動。濾布因此,綠色證書教育與農村初中教育的結合勢在必行,這是在農村普通中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農村普通教育,培養和確保較高素質的農村後備勞動力,確保農村穩定與發展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一些地方教育部門根據當地實際需要,在農村初中引進綠色證書教育。具體做法是:在保證執行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3+1”、“2+1”(還有2.5+1)教育,原創:即在二、三年初中教育的基礎上,安排一年的綠色證書培訓。相比之下,初中全程滲透式職業教育是比較有效的做法1)。根據教育部、農業部檔案要求,透過進一步完善綠色證書教育,在初中階段有效實施,學生就有了更為全面學習和系統掌握農村產業知識和技能的機會,既奠定學生升學基礎,又為將來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創造了必要條件。隨著我國社群經濟的發展和高中教育在廣大地區的普及,農村職業教育在城郊地區、沿海發達地區向高中後推遲;中部地區逐步向高中後過度;西部地區仍在初中階段實施一個階段。職業教育的內容也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逐步向二三產業發展。

  外語職業教育在黑龍江省東寧縣三岔口鎮三岔口村成為老務輸出、勞動力轉移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法寶。透過外語培訓,農民自如掌握俄語、韓國語、日語、英語等外語,全村1700人有1000人出國經商、留學或打工,人均收入達到4萬元9)。國家一類口岸東寧口岸、中俄東波戶市貿易區坐落在村所在地。隨著綏芬河邊貿增溫,村民從“倒包”發展到與國內外公司合作,到俄羅斯打工、種地,村民年人均收入上萬元,學俄語的村民急劇增加,已有400人掌握了俄語的日常用語。村民與韓國的民間交流日趨頻繁,活躍了縣域經濟。農民出外打工、老務輸出,不僅積蓄了農民的經濟實力,還激活了農村職業教育,子女們看好了受職業教育的好處,學習情趣高漲,不僅上好高中,還積極考入大學,出國留學。20xx年,有20多個孩子到日本留學。憑藉外語優勢,接受農村職業教育的孩子們到青島、煙臺、大連、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沿海合資企業就業。教育的經濟效益,反過來又促進了農村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20xx年,村裡投資240萬元建設了4層樓的校舍,改善了教學條件,更加激發了農村孩子們學習掌握職業技能的積極性。

  (6)積極開展農村社群社會化教育。考慮到我國區域差別,先進文化、資訊從城郊、沿海發達地區逐步向中部、西部農村地區輻射,但農村地區特有的自然環境、民俗文化、人文情節也會影響城市。社群教育作為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象徵和構建終身教育的重要途徑,將遵循這一發展規律和程式。在農村發達地區率先實施社群教育是社群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農村教育發展的新亮點。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為內涵的農村社群教育為農村城市化和現代化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農業環保、生態農業、有機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成為農業教育的新內容,農村家政等農村生活、文化、環境建設也提到議事日程,日益被廣大農村居民所關注。對農村居民,男女老少皆宜的電腦、家政、禮儀、插花、園林、茶道、烹飪、書法、繪畫、攝影、外語、醫療、保健、太極拳、健美、美容、環保、金融、保險等社群、社會化教育日益受居民的歡迎。各種市民講座、老年大學、新娘培訓班將應運而生、蓬勃發展。發展社群教育,要進行試點,經實驗後逐步推廣。有條件的城郊、沿海地區縣鎮、鄉鎮可以透過政府牽引型、學校組織型、社會聯合型等靈活多樣的執行機制,建立和完善組織體系和運作機制,制定科學的發展計劃和評價制度,不斷深化、不斷改進,努力提高綜合效益。在實施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農村學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及先導性和輻射性。

  城郊村城市化發展社會調查報告 篇6

  前言:

  20xx年在武漢呆了5個月,寒假回家又住了半個多月,分別體驗了大城市XX、中小城市XX、XX和小城鎮XX河的生活,透過耳濡目染和參觀交流,使我對於新常態下城市化發展有一些新的思考,一言以蔽之,要以城市化引領城鎮化,以城鎮化促進城市化,實現新型城鎮化和城市化同步並行發展,而不是一味的以GDp和城市規模為標準,也就是說城市有城市的樣子,城鎮有城鎮的特色,鄉下有鄉下的本色。

  一元復始,永珍更新。伴隨著20xx年的腳步,城市化似乎已經呈現欣欣向榮之勢,可是當所有地方都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所有地方都濃煙滾滾、黑水奔騰,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的城市化嗎?

  正如武漢城市口號所言,武漢的確是每天都不一樣,就以我所在的武漢大學為例,最近五年新建了圖書館總館、萬林藝術博物館、校門口牌坊也換了,還建了珞XX站地下通道,我們充分享受了城市化帶來的種種便利和福利,並且心安理得,可是,另一方面,我們卻又“享用”著著霧霾、帶有味道的自來水,圖書館平時要搶位子坐,校園裡車流不息,以及沒完沒了的施工場地這些很奇葩、很矛盾的現象。

  同樣的情形在麻城市和XX縣城出現。麻城市建了南站和北站兩座火車站,是XX省僅次於·XX和XX的第三大交通樞紐,可是僅有的一座汽車站卻破敗不堪、連正規安檢程式都省略了;聯通郊區XX鎮和市區的唯一 一座大橋卻只能單行一輛車,以至於我們的車過橋排隊排了一個小時。同樣,在羅田縣城一方面我很欣喜的看到義水外灘的新建為城市增色少,看到寬闊的綠化帶和還算清澈的河水,可是另一方面,公園偏僻一點的地方卻到處尿跡斑斑,方圓一里路難找到公廁;還有母校XX一中操場上修葺一新,貼滿了花花綠綠的宣傳畫,可是後山上卻堆滿了垃圾。

  那麼在鄉鎮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XXX鎮作為通向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交通要道,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沿線建了很多農家樂,跨馬墩水庫大壩頭還建了小公園,可是一家挨著一家、毫無特色可言的農家樂到底是形象工程還是切切實實為居民謀取實惠我表示懷疑,還有就是古色古香的亭子旁邊不遠處卻堆滿了垃圾,春節期間商家攤位都擺到了正路上,這些又是否文明呢?

  以上所列舉的只是城市化大潮流的冰山一角,但是透過這些現象,我們可以認識到城市化在取得一系列成績的同時還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還有很多事需要去做。

  第一,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並重。

  今天的XX河就是明天的XX,今天的羅田麻城就是明天的XX。但是如果XX,XX也像XX那樣交通擁堵不堪,霧霾遮天蔽日,天空濃煙滾滾,我們的城市化又有什麼必要呢?我們的未來又有什麼希望呢?現在回鄉尚且能夠見到青山綠水,藍天白雲,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享受著鳥語花香,可是倘若依然沒有反思,繼續這樣發展下去,若干年後,我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這一切。就以城鎮生活垃圾為例,我想我們可以借鑑武大經驗,因為武大是武漢生態相對完整同時環境保護比較好的一張名片。第一,提高公共衛生意識和素質。武大師生素質整體上比較高,大家都比較自覺;可是在鄉鎮只要你不把垃圾倒在別家門口是沒有人管你的,可是你能指望鄉鎮居民像武大師生那樣自覺嗎?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的培養至關重要;第二,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武大有保潔人員,有眾多垃圾箱、垃圾車和吸塵車等一系列配套設施,而在鄉鎮即使有垃圾箱,堆滿了也常常沒有人定期清理。第三,加強公共衛生管理。村一級乃至鄉鎮一級基本上沒有公共衛生管理措施,更不用說實施了。

  第二, 改善交通,建衛星城鎮。

  交通擁堵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城區人口過於集中。城市功能過於集中,以XX為例,以縣城為中心城區,以附近鄉鎮為衛星城,實現公交化、一體化,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中心城區交通·和環境資源壓力。同樣,在XX鎮,是不是可以再建一座大橋,或者乾脆就以XX鎮為XX市副城市中心之一,將市圖書館、博物館、福利院這些公益福利場所建在這裡,既方便又安靜還可以有效緩解城區交通壓力,豈不是一舉多得?XX縣城東餅子鋪新建了縣圖書館,山水相依,場地開闊,同時又為大別川百里生態畫廊增光添色,這一經驗值得XX借鑑。

  第三, 加強規劃,綜合治理

  這方面需要向新加坡和迪拜學習,它們在城市建設之初就定位於國際化大都會,迪拜的道路可是同時通行十幾輛車·,假如XX有這樣的前瞻性和規劃,也就不會到處是工地了,如果一開始就規劃好,城市不就要安靜很多嗎?資源浪費不是要少很多嗎?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握好整體與區域性這一對矛盾,同時積極學習先進經驗,我們一定能建設美麗城市。

  結語:

  回憶過去,九十年代,XX縣城只有破破爛爛幾條大街,XX鄉也只有兩排刷滿了大紅字宣傳標語的磚瓦房,大街上遍地都是摩托車,三輪車、麻木、還有驢子拉車,21世紀10年代的今天家家戶戶早已蓋上樓房,甚至是小別墅,大街上到處都是小汽車,三輪車和麻木基本上看不到了,這是城市化帶來的進步和成績,表明我們城鄉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獲得了較大的提升,儘管我們依舊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新問題。展望未來,在大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中小城市逐漸和大城市接軌,公交化,高鐵化的同時,也希望依舊有更多的珞珈山水出現,有更多的“中國達沃斯小鎮“出現,有更多的莊園出現,有更多的詩意的棲居場所出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