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調查報告1000字(通用9篇)

大學生調查報告1000字(通用9篇)

  在想要了解某一情況或某一事件時,我們務必要去搞清背後真相,並且最後的結果會記錄在調查報告中。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調查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調查報告10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群體較特別,他們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群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弄清楚大學生要花多少錢,花在了什麼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樣改進……

  二、問卷情況

  見附錄(含調查問卷和結果分析表格各一份)本問卷共發放42份,收回有效問卷31份。發放以我們周圍的同學為主,基本上做到了隨機發放。我們在下面對有代表性的幾項進行了具體分析。

  三、資料統計和分析

  1、總消費額統計結果表明,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50——500和500——800之間,對於一個基本上的純消費群體,我們覺得這個結果略低。我們認為,合適的人數分佈峰值應該出現在500——800區間,其他區間應該符合正態分佈,兩種極限情況a(350以下)和e(1200以上)的選擇較少,倒是符合正態分佈規律。

  2、恩格爾係數由表中資料可看出,飲食方面支出居於350——450的人數最多,“吃飯消費”佔總消費的比例較高,因此,大學生這一群體的恩格爾係數較高,這可能是這一群體的特點。雖然考慮到,這一資料受限於我們學校的物價水平,並且與個人飯量的關係較大,但還是可以反映福州地區大學生消費支出的大概情況。

  3、通訊開支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擁有手機的同學居然佔到被調查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強(這個資料尚有餘地),可見大學校園手機的普及率之高。然後,在擁有手機的群體中,月花費高於100元的佔到43%,已經接近一半。對於這部分人,按照每條簡訊0.1元,話費每分鐘0.3元計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著每天要打十幾分鍾電話或是發幾十條簡訊,顯然,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也就是說,在手機消費方面,不理性、高開銷的情況還是存在而且頗嚴重的。相比之下電話卡的開支就比較小了以我們的感覺,似乎大一的時候電話方面支出較多,而大二除了極個別人外似乎這方面的支出銳減,而我們的資料也基本反映了這個特點,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別達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每個電話時間較短。即使考慮到目前的手機普及率,大家這方面的消費還是比較的合理,這可能與在校生平時時間緊張有關。

  4、打工目的方面最高的選項是增長社會經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於經濟方面,而只是為增加社會閱歷,由這點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經濟狀況較好,有足夠的資金應付日常支出。但是,我們也應該考慮一下這些資金的來源,於是我們設計了下一個問題。

  5、生活資金來源及家庭收入其實出這個問題之前,答案就在我們意料之中了,不過九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資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這個資料還是說明了一切,這種情況是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普遍情況。很多社會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是儘早經濟獨立,大家經濟獨立意識之差可見一斑。大部分同學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較高,因此,再回頭看前面大額的、驚人的月支出,就也可以理解了。但是,我們還要問一個問題,是不是賺得多了,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大手大腳的花錢?

  6、自我評價結果顯示,71%的被調查者認為花銷較大,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著這種花費勢頭,這也算是大學生消費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現。

  四、更進一步的思考

  綜合以上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的大學學子目前正受到市場經濟的強力衝擊。在同一屋簷下的大學生群體,包容著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他們像雞尾酒一般拉開層次,並且區分程度相對穩定。這種經濟上的差異和分層不僅取決於他們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而且也是地域經濟差異性的反映。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在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點的。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4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會盡量搜尋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他們非常關注的內容。總體來說上大學生的消費仍然處於“溫飽”階段,即吃飯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這種“溫飽”已經有向“小康”過度的趨勢了(這點由我們日益增多的手機支出,潛在戀愛支出就可以看出)。

  2、消費層次一定程度兩極分化。

  據調查,武漢大學生中其中年消費最高的達到28500元,而年消費最低的只有2100元。大學生年支出均值為8383、96元。這其中有92、7%的大學生把家庭供給作為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佔其總消費的70%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越多,構成大學生消費的一種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現在旅遊、電腦、CALL機或手機等方面的消費上。這點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豐富大腦不惜錢

  調查中我們發現:由於就業單位對高學歷的要求,現在一些大學生讀完專科升本科、讀完本科讀碩士,成批次地買回參考書。還有一些學生則在讀本專業的同時,輔修其他學科,為自己就業積累知識資本。在旁聽課程、購買資料等消費專案上,他們出手大方,而且家長對此項消費的投入也是樂此不倦。

  4、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廣州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300元左右。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2名女生中,66.7%飲食費用在35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84.2%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討論會上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5、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6、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7、經濟獨立意識較差,儲蓄觀念淡薄

  例如,取樣調查中有7人根本沒有作過家教,而且那些作過家教的同學裡面,多數是為增長社會經驗,以“補充家用”為目的的比例極低。顯然,大家這方面的意識極為淡薄,比起歐美髮達國家的同齡人16歲就要經濟獨立來說,差距較為明顯。可是,換個角度思考,這也是我們提高大家經濟意識的一個突破口,需培養和加強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五、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

  1、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裡,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物件。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又何以正確指導自己的孩子呢?

  3、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可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定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另外,校風建設範疇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等主要消費內容都具有群體從眾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徵。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

  六、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他們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購買的因素裡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大學生充滿的是感性而略摻有理性的消費觀。而對於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那麼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呢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緒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透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3、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迴圈。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目的:

  近年來,隨著手機在校園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把目光投向了校園這一潛在的巨大市場。為了瞭解手機在大學生中的普遍情況、使用效果以及消費情況,掌握手機在大學的銷售情況和市場前景,我們決定以大學生為調查物件,對校園裡的手機市場作一次調研。

  二、調查物件:

  大學生

  三、調查專案和調查表

  四、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五、調查方式:

  為了使調查具有普遍性,我們放棄了傳統的書面問卷形式,而採用製作電子版問卷在網路上進行調查的方式。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1、提高效率,減少調查工作量。我們製作的電子版調查問卷使用ASP.NET平臺開發,並掛在朋友的個人主機空間上,無需印刷,無需人工分派問卷

  2、調查範圍更廣,調查物件更具隨機性。由於是在網上答卷,沒有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回答我們答卷的大學生朋友人數在20天左右的時間內輕鬆突破1000人,最後達到了1237人,並且這些參加我們調查的朋友來自全國各地。這個數字是由調查頁面自動跟蹤生成的。

  3、資料統計便捷。我專門設計了一個調查資料統計頁面,對調查資料進行自動的跟蹤統計,主要有人數統計,佔同類選項百分比統計等

  六、調查方法:

  1、由調查小組成員共同協商確定問卷內容,以書面檔案形式確定,交由本人進行製作成電子版調查問卷。

  2、電子問卷製作完成並透過無錯測試後,我將其上傳到我朋友租用的虛擬主機空間。

  3、動員調查小組所有成員進行廣泛宣傳,宣傳方式主要有二:一是讓自己的朋友上網回答調查,二是在論壇上釋出資訊,讓論壇上的網友幫忙回答

  4、調查完成後,由全體小組成員對調查統計資料進行分析。

  5、撰寫調研報告。

  七、調查資料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共有1237人參加並且完成了問卷,來自全國16個省市67所高校,並且參加調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隨機性,保證了本次大學生手機調研具有一定普遍意義。我們主要針對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分析、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分析、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分析、學生手機族的目標確立分析5個方面進行資料統計和分析並最後給出我們小組的營銷建議。

  1、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

  調查資料顯示,在被訪者中有68%的學生擁有手機。同時26%的學生將會在近期更換手機。在沒有手機的學生中,61%學生將會在近期購買手機。從這些資料可看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在大學裡已不再是新鮮事物了,已開始普及化了。大學生已經成為手機市場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者群。

  2、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分析

  ①最重質量

  選擇手機時,消費者考慮的主要因素依次為:質量21%,外型19%,價格18%,功能18%,品牌11%,售後服務9%,廣告宣傳2%,其它方面也佔2%。其中,消費者對質量的要求最高,手機是日常的通訊工具,如果質量不好,將會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不便。

  另外,部分消費者對外觀款式要求也較高,手機廠商不斷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們的口味,由於大學生都是年輕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機者年齡的下降,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會降低,而對外觀款式的要求會更高。

  ②中低檔產品較受歡迎

  在手機價格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消費者比較傾向於1000元至1500元的價位,其比例高達44.5%。另外,有29%的消費者表示會選擇1000元以下的手機。當然,也有部分消費者購買高價位手機,其中,選1500至2000元的消費者佔15%,2000元以上的佔12%。

  ③購機地點較集中

  對消費者購買手機地點的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手機的地點較為集中,大體上分佈在手機大賣場和品牌專賣店,其比例分別為56%和38%,其它的只佔6.5%。手機是高科技產品,普通消費者難以瞭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質量是否可靠,他們只好以銷售人員的信用和專業知識作為判斷標準,而手機大賣場或品牌專賣店的銷售人員素質相對較高,因而容易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此外手機大賣場的價格優勢也是學生朋友們考慮的重要因素。

  ④手機品牌比較複雜

  在此項調查中我發現,使用諾基亞的最多,佔46.25%,其他的如摩托羅拉15.00%,愛立信6.25%,西門子6.25%,三星13.75%,菲利浦5.00%,其他的有7.50%。

  ⑤手機用途比較統一

  大學生使用手機用途較統一,在已有手機使用者中,多數用於聯絡親友,佔67.7%。還有少數只是跟著大家走(受周圍人影響的)和追趕時尚的,各佔9.8%。家長方面認為,手機是用於方便和孩子聯絡的,學生手機族的手機58.0%都是家長掏錢買的。同樣學生也認為有了手機可以方便與親友進行溝通,以維繫家人及朋友的感情。

  ⑥手機費用普遍較低

  在學生手機族中,每月手機費用普遍較低。每月消費在50元以下的佔40%,在100元以內的佔88%。但也存在一些高消費學生,在100-300元內的佔12%,其中200-300這一高消費段也佔6%。超過300元手機費用的基本沒有。

  ⑦充值卡成為主要服務方式,手機費用主要用於發簡訊。

  在被訪者中,有近82%的是採用充值卡方式。同樣,手機費用用於簡訊服務的佔87%。這充分說明了,學生的消費能力有限。

  3、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分析

  確切地說,消費動力與消費需求是密切聯絡的,當一個消費需求出現以後,為滿足這種需求的動力也就隨之產生了,對此我們不想加以詳細論述。從上面各種資料中可以看出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是處於一個較高水平的,造成這一高消費動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學生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慾望增強。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商品的市場生命週期縮短,特別是在通訊領域,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達到一週一款。手機產品的市場生命週期的縮短,使得學生消費者的消費活力被激發出來,大大強化了他們對新、奇、美的追求。而家庭收入的增加,則進一步加強了他們消費的信心。

  第二,新經濟、新文化、新觀念,學生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總體規範發生了極大變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新的經濟必然與新的文化相對應,而新的文化則必然帶來新的觀念。作為E時代的“e人類”,學生消費者大多受新經濟下新文化的影響,具有求新、求奇的消費心理,在這種心理驅使下,他們會對一切感興趣的新奇事物產生強烈的消費慾望,而這種強烈的消費慾望恰恰正是消費的動力所在。

  第三,資訊的極大豐富化、便利化,對學生消費者的消費動力也有影響。電視、報紙、雜誌、網路、電臺、店堂、車體……廣告鋪天蓋地,宣傳無處不在,各大手機廠商與廣告商們的努力,使得通訊領域(主要是手機市場)的資訊極大的豐富化、便利化了,在這種強烈的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也得到了提高。

  總的說來,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是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上的,在這種前提下,結合他們以往在消費過程中的學習,就會導致一種或一系列消費動機的發展。

  4、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分析

  經過學習過程對其消費需求的明確,消費動力的強化,學生手機族逐漸形成了具體的購買動機。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可分為以下四種:

  第一,求實購買動機。據調查顯示,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最注重的還是質量與實用功能:39%的被調查者表示,好用與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還有9%的人認為手機的售後服務質量是關鍵的。形成這一購買動機的原因,除了受他們最基本的消費需求:工作需要與家人聯絡的影響外,很大程度上還在於受他們依賴性消費的程度較大及自身缺乏經驗,購買能力弱等因素的影響。

  第二,求新購買動機。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首先考慮手機的外觀設計,如形狀、大小、厚薄、材料、顏色等。同時,有61%的學生希望擁有為“大學生量身訂做的手機”。其次考慮手機的內部功能,如是否支援中文輸入、是否支援WAP、是否支援語音撥號、是否具備擴音功能等。且多數被調查者均明確表示,選購時會優先考慮質量可靠、設計輕巧、款式新穎、色彩時尚、功能夠炫的手機。學生手機族這一購買動機的產生,與學生消費者特殊的消費心理是分不開的。由於學生消費群的成員大多處於18-23歲,這一人生中思想最活躍、最善變的黃金青春期,熱情、開朗、奔放、崇尚自由的率直個性,現代社會生活條件的極大改善,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各種觀念、思潮的風起雲湧,賦予了他們強烈的冒險精神與實踐精神,對於新事物、新觀念的關注與學習,逐漸形成了他們求新、求異的消費心理,而這種消費心理直接影響到了他們求新購買動機的產生。

  第三,求便購買動機。根據前面對學生手機族的分析,得知大多數學生消費者購買手機的真正目的在於方便與家人、朋友、用人單位聯絡。對於購買手機與家人聯絡這一目的,據調查顯示,多數學生手機族的父母均持肯定態度,而這種態度對學生手機族購買動機的產生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另外,還有部分臨近畢業的大學生怕漏過任何招聘資訊的壓力,也推動了此種購買動機的產生。

  第四,求廉購買動機。大多數學生手機族所能承受的手機價格在1000-1500元之間。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的是中低檔的手機。總的說來,此動機的產生與我國綜合國力不強,人均消費水平偏低有著密切聯絡。這種經濟現狀直接制約了仍處於依賴性消費階段的學生手機族的消費能力,從而導致了他們在選擇手機時通常會把眼光放在中低價格的機型上。另外,為了達到經濟實用的目的,他們通常還會選擇免月租或月租較低的充值卡來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種求廉的購買動機並非只是一味的追求低價,以省錢為目的,更多時候只要價格達到了學生手機族心中“合理”的低價時,動機就產生了。

  一般情況下,學生手機族的這四種消費動機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織,共同推動他們的消費行為進一步的發生。實際上,對於消費者來說,消費動機的產生才意味著消費手段、消費目標等一系列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發生,這對於學生手機族來說也不例外。因此,學生手機族四種相互交織的消費動機在得到發展以後,緊接著結合在動機上行動希望得到的結果,就會發展出一系列滿足消費動機的目標,從而最終做出購買決定。

  5、學生手機族的目標確立分析

  在這一階段,學生手機族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在於評價與選擇。在學生手機族的購買動機產生之後,為了進一步滿足需求,他們會開始收集與購買有關的資訊。在調查中發現,37.5%的學生是透過網上獲得與手機相關資訊的。但一般情況下,所收集到的產品資訊會出現重複、相異、相反或牴觸的情況(例如,同檔次同功能不同品牌手機之間的重複,同款手機不同商家的不同定價,印象中的手機資訊與實際瞭解到的資訊不符),這樣,就可能形成多種可供選擇的購買方案。因此,學生手機族就需要對這些方案進行比較,要對各種資訊進行加工、整理分析,綜合評價各款手機的各種要素(如效能、價格、質量、款式等),去偽存真,去弱存強,篩選出購買符合自己需求的手機時所要考慮的主要要素,評價擇優,確定出具體目標,包括具體商品的品牌、規格、效能、價格等因素在內。一般地,這一目標可以是具體的最終目標,也可以是抽象的最終目標,也就是說,他們購買手機的目的可以是真正地為了保持與他人的聯絡,也可以是為了炫耀或得到某一參照群的認可。另外,可以肯定的是,最終目標的確立不是直接一步實現的,最為常見地,是建立一系列子目標,逐步導致最終目標的實現。

  6、營銷建議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學生消費者的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群體,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特殊的消費群體越來越表現出其巨大的消費潛力。因此,提高對他們的注意,加緊開發這片新市場,對於各大手機廠商脫離困境,打破瓶頸,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就此,我們提出幾條營銷建議以供參考:

  第一,繼續推行中低檔手機路線,專為學生消費者開發、設計功能不是很全,但具備一些學生消費群體較喜歡的基本功能並且款式、造型、顏色等方面能夠吸引學生的手機,這對抓住學生消費者無疑是很好的辦法。

  第二,對手機銷售商來說,在銷售地點選擇上,主要將手機放在離學校較近的手機大賣場和自己的品牌專賣店上銷售;在促銷上,選擇贈送學生喜歡的禮物的方式;在定價上,則選擇中低檔價格。

  第三,對品牌的廣告代理商來說,強調品牌的情感因素而淡化品牌的功能區別因素,請那些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明星作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賦予手機充滿青春活力、積極向上的品牌特徵。

  第四,在廣告宣傳渠道上,要力爭做到範圍廣,傳播面全。特別要重視的是,隨著網路的發展,特別是在大學生裡,上網己開始普及化了,這一宣傳渠道絕不容忽視。

  第五,在銷售渠道的競爭方面,廠商應尋求與零售商“背靠背”的戰略伙伴關係。抓緊強而有力的大經銷商,給予有利的支援,使其戰鬥力更上一個檔次,在此基礎上,將分銷預算向零售商尤其是手機專賣點重點投放,並推行各項讓利策略及鼓勵措施,加深廠商與零售商的凝聚力,以便零售商對廠商產品的推廣。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3

  調查目的: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形勢更顯嚴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走出象牙塔,體驗社會生活,成為了兼職一族。在校園中,有時大家見面的第一句話不知何時竟變成了“最近幹啥兼職,有好的就告訴一聲啊!”

  然而在兼職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針對大學生兼職的普遍性,為了更加深入地瞭解大學生兼職的狀況以及兼職所帶來的影響,從而為準備做兼職的大學生提供一些經驗,我們特別進行了這一次調查。

  調查物件:

  河南各高校在校學生,主要是平頂山學院。

  調查形式:

  本次調查採用網路問卷和紙質問卷的形式,總共收回網路問卷127份,發放紙質問卷20份,收回20份,有效資料147份。從確立主題、問卷出爐、收回問卷、整理資料,歷時四周。

  以下是調查的具體內容及分析總結:

  (一)在校大學生兼職比例和對兼職的態度

  根據調查資料可知,在調查者中,有72位大一學生、88為大二學生、32位大三學生、4位大四學生。總體而言,雖然大四人數較少,但還算是均衡的。

  在所調查的大學生中,有475.81%的同學做兼職,有24.19%的同學,沒有做過兼職。從這個資料來看,我校學生的兼職規模已經比較龐大,因此如何規範、引導大家做好兼職工作,教育大家正確處理兼職與其他方面的關係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兼職的態度,有63.64%的人認為兼職是非常有必要的,33.33%的大學生認為兼職是無所謂的,3.03%的大學生認為兼職沒必要。由此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贊同去做兼職這一舉動,雖然大多數大學生認為兼職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的觀點是兼職可有可無,甚至還有少數大學生認為兼職是沒有必要的。

  總的而言,大學生對兼職的態度還是較為積極的。

  (二)找尋兼職的資訊渠道

  大學生獲得兼職的機會有多種途徑,在調查中,我們發現,70.10%的大學生是透過親戚、朋友等熟人找到兼職的,23.71%的大學生是透過海報或廣告找到兼職的,49.48%的大學生透過傳單尋找兼職,12.37%的大學生是透過學校勤工組織或老師找到兼職的,28.87%大學生是透過專門的中介機構找到兼職,還有2.06%的同學透過其他方式找到兼職工作。如今訊息的速度不斷加快,人們獲得資訊的渠道也越來越多,網路、電視、報紙等方式都可以成為人們獲得兼職機會的便利途徑。

  (三)兼職選擇

  對於兼職的選擇,大學生主要從事家教、發傳單、促銷、餐飲服務等行業的工作,所佔比例高達82.5%。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類兼職在時間上靈活性比較大,適合我們學生,這些行業對於兼職的需求量大,除了家教對求職者有學歷上的要求,一般其他的工作對求職者的要求不高,屬於體力勞動,可操作性強,因此成為了大學生兼職的首選。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形象氣質較佳也是僱主願意僱傭大學生的原因之一。在大學生的兼職過程中,10.31%的大學生認為所做的兼職應當與自己的專業完全相關,45.36%的大學生認為所做的兼職與自己的專業多少有點相關,而44.33%的大學生做的兼職與自己的專業不相關。有的大學生在面對兼職時認為,只要是報酬比較豐厚,工作是他們可以接受的,就算是與自己專業不相符,他們都會去嘗試。對於我們大學生而言,兼職的選擇是很重要的,我們應當考慮在所做的兼職中能否學到經驗、鍛鍊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與社會更加接近。相對而言,大三、大四的學生因為臨近畢業,掌握的專業技能較多,因此他們找到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度高的兼職工作的機會也就較大。但是,無論能否找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只要對自己的發展有利,我們都應該合理地選擇,把握好機會。

  除此之外,在選擇兼職的過程中還有什麼因素是需要仔細考慮的?哪些因素放慢了大家兼職的腳步?透過這些資料不難看出,積累社會經驗,獲得金錢,和充實大學生活豐富自身經歷問題所佔比例最高,其餘次之,至於其他因素所佔比例則很少。這些作為大家兼職的瓶頸,怎樣才能處理好這些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兼職的目的

  對於做兼職的主要目的,調查報告顯示,61.86%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為了賺錢增加收入,73.20%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鍛鍊自己的能力,79.38%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增加社會經驗,65.98%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充實大學生活豐富自身經歷,還有很小的一部分大學生則是出於其他目的,比如實現自我價值一類的原因。關於做兼職的目的還有很多,但希望在打工中賺錢卻是他們的基本想法之一。對於家境不好的學生來說,兼職更是他們所需要的;至於家境不錯的同學,他們則可以在做兼職的過程中明白賺錢的不易,從而去理解父母的艱辛,培養勤儉節約等美德。做兼職還有一個吸引人之處就是可以吸取到社會經驗和鍛鍊自己的能力,為以後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現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用人單位在招人時,除了看重學歷之外,現在他們更看重的是應聘者有沒有曾經兼職的經驗,所以,兼職經驗也成了大學生畢業求職時一張重要的“皇牌”,吸引招聘者的眼球。至於能力,是你做好一切的前提,更是不容忽視的,沒有能力,空有再高的學歷,仍只是“書呆子”,無法獲得成功。此外,還有部分調查者做兼職的目的是廣交朋友,透過做兼職從而廣交朋友,也是為人生以後的發展作鋪墊,在當今社會,想要找到一個自己較滿意的工作崗位,除了自己能力之外,人際關係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同樣社會就業競爭的壓力增大產生的一個後果。由此,可以總結出,經濟負擔和社會就業競爭壓力是大學生選擇做兼職的最重要原因。

  (五)兼職的影響

  1、有利影響

  在兼職過程中,我們都會收穫到不少的東西。61.86%的大學生表示,他們在兼職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賺到一筆完全屬於自己的錢,能夠提高自己的消費水平,認為兼職使他們在經濟上得到獨立,不用再依賴父母,頗有一種成就感;65.89%的大學生認為兼職讓他們感受到了一個充實的人生,不再覺得大學生活是碌碌無為的;56.70%的大學生表示,他們在兼職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拓寬了交際面,朋友多了路好走;38.14%的大學生表示,他們在兼職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對社會的瞭解加深了很多,為今後的工作奠定基礎。不管是怎樣的收穫,只要我們能從做兼職的過程中,獲得金錢或經驗,滿足自己最終的願望,都是一件好事。

  2、不利影響

  當然,食物都有兩面性,在做兼職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利影響,其中有65.89%的大學生認為時間安排太緊,難以兼顧,打亂了他們的正常生活秩序。有46.39%的大學生認為壓力過大,影響健康。有32.99%的大學生認為容易上當受騙。19.59%的學生怕影響學業。還有15.46%的人認為父母親會擔心。當然還有其他不利影響。

  可是,兼職到底對大學生的學習有沒有影響呢?分析資料,64.95%的大學生表示,有一定影響,情況因人而異;25.77%的大學生表示,沒有影響;9.28%的大學生表示,有很大影響。就個人觀點看來,兼職可能會對學習有影響,但情況因人而異,只要自己能適當的調整,兩者兼顧下來還是有可能的。

  (六)兼職的時間分配

  兼職時間可以選擇在假期,就像所做的調查者中,選擇在週末或者任意空閒時間的人數佔61.86%,選擇類似“五一”這樣長假的人數佔16.49%,選擇寒暑假時間的人則佔到67.01%。透過這些空閒的時間去做兼職,這樣既不會和上課時間衝突,可以避免在兼職與逃課之間作出選擇。讓我麼在工作時可以專心,學習時可以放下心來學習。可如果有些兼職的時間與上課時間相沖突了,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取捨了,但我們畢竟是學生,首要的事情要把學習搞好。如果不能確保自己的學習不受影響,最好不要考慮兼職。有的大學生在做兼職時過於重視兼職而忽略掉學習的重要性,導致期末考試掛科,給自己帶來不少麻煩,因此建議,大學生要根據自己個人能力去選擇兼職。

  (七)兼職中遇到的困難的原因及如何解決

  在做兼職時,遇到問題和困難是不可避免的,在調查中,大學生們遭受的困難比較多的例如:酬薪低,不按時發工資、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技術技能水平不足、對崗位缺乏瞭解都是不可忽視的困難。而其他諸如工資拖欠、人及交往困難、自身優勢無法得到發揮也都被提及。還有一點必須指出的是,在兼職時,常常會遇到性別歧視的問題,在調查資料中顯示出,女生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往往遇到性別歧視的機率要比男生大得多。這雖然是無法避免的,但是,用人單位仍應該儘量秉持著平等的原則去僱傭員工。這些說明,在兼職時,需要大學生們克服的困難還有許多。大學生在兼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權益受到侵犯的例子,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由於自身防範意識和法律意識不高而權益受侵犯是最常見的;公司、僱主不講信用以及中介機構詐騙其次;社會缺乏專門機構管理和法律意識或法律空白也是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由於在校學生對兼職的需求日益增長,許多不法的中介公司為謀取暴利,利用法律縫隙,騙取高價的中介費。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在做兼職的過程中,很容易被中介公司騙取高價中介費,或者是工作後拿不到工資或是拖欠工資。大學生因打工而上當受騙的事件層出不窮。但是,在權益受到侵犯後,大學生的做法卻不盡相同。有86.60%的人會和自己想辦法解決;68.04%的人會向同事及前輩尋求幫助;當然還有8.24%的大學生會不知所措或自認倒黴放棄兼職。這說明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維權意識,但是面對詐騙等困難還不是所有人都敢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八)兼職中的優點與不足

  對於在兼職過程中的不足,調查者認為無論是吃苦耐勞的精神、與人溝通的能力還是應對困難、壓力的能力或專業知識技能,大學生都是比較缺乏的,尤其是溝通能力,這一點需要我們深思。

  至於在做兼職時,自己所具有的最大優勢,是吃苦耐勞的精神,比例佔77.32%。其中35.05%的大學生認為,他們的最大優勢在於興趣廣泛,知識淵博。27.84%的大學生認為,他們的最大優勢在於口齒清晰,善於表達;57.73%的大學生認為,他們的最大優勢在於大膽自信,活潑開朗;8.25%的大學生認為,他們的最大優勢在於出眾的儀表和氣質;當然,還有部分調查者則認為還有其他因素。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大膽自信、活潑開朗的性格無疑成了競爭就業的重要優勢。無論是兼職還是正式工作,一個大膽自信、活潑開朗的應徵者更能得到用人公司或單位的青睞。同時,過人的技能或特長和出眾的儀表和氣質也是用人公司和單位所看重的。所以,全面發展對於處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是必不可少的。

  (九)學校是否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

  對於學校是否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以豐富同學們的業餘生活並確保兼職的安全,91.75%的大學生認為這是十分必要;6.19%的大學生則認為無所謂;2.06%的大學生認為沒必要。在個人看來,高校是有必要加強對學生兼職的指導和幫助,給予多點的支援的。學校可以透過完善勤工儉學機構中心的機制,拓寬兼職的渠道,給在校大學生們提供安全可靠的兼職工作。這樣對避免學生在外找兼職時上當受騙有著很重要的幫助。

  建議:

  我們看到,各高校為解決特困生問題已經普遍建立了勤工助學機構和基金,開展了濟困助學活動,但是,由於適用的群體和兼職領域有很大侷限性,並不能滿足很多大學生的需要。無論是供給、需求還是中介服務,大學生兼職市場還是一個有待開發、有待發展、有待規範的市場,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很多問題。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4

  調查目的:

  體察民情,瞭解人們的社會生活情況,關注民眾身體情況。

  調查形式:

  透過走訪各大小超市,對個超市的部分商品仔細調查。上網查詢相關資料。

  調查時間:

  20XX-01-10——20XX-01-12

  調查地點:

  常德市個大小超市(家潤多、沃爾瑪)

  調查人:

  柳詩穎

  前言

  很高興自己能有這次社會實踐的機會,透過這樣的實踐,我真正學習到了社會經驗,它為我積累了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它為我今後步入社會打下了牢實的'根基。大學是一個教育我、培養我、磨練我的聖地,我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榮幸。社會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基地,能將學校學的知識聯絡於社會。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最好途徑。親身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增強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認識社會,瞭解社會,步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踐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動手收穫勞動成果的樂趣。在實踐中成才,在調查中成長,並有效的對關係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進行調查,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今後的工作中,是在過去社會實踐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範圍,挖掘實踐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實踐與瞭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為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實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

  一、調查資料

  這個寒假我走訪了常德部分的大小超市,在各個大小超市做一名小小調查員。一共做了三天的社會實踐調查。下面是我在這三天內所做的調查資料。

  二、資料分析

  從以上資料中可以看出,超市裡面的食品也不都是安全的,大家應該謹慎選擇食品。根據資料可以看出醃製類食品最是不安全了,研製類食品在醃製的過程中,維生素C被大量破壞,大量吃醃製類食品會導致人體維生素C的缺乏。長期實用醃製類食品容易引起各種疾病。醃製的酸菜中含有較多的草酸和鈣,食用後會被大量吸收,在腸道內形成草酸鈣不易被排出體外,草酸鈣會結晶沉積在泌尿系統,形成結石。

  醃菜如醃製不好,會直接產生致癌物質亞硝酸胺。此外,醃製類食品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可與肉中的二級胺合成亞硝酸胺,導致胃癌。香腸、醃製火腿為了髮色、增香、防腐等需要,人為加入亞硝酸鹽,也增加了產生亞硝酸胺的可能性,所以要控制攝取。

  三、安全購買食品的注意事項

  1、注意看經營者是否有營業執照,其主體資格是否合法。

  2、注意看食品包裝標識是否齊全,注意食品外包裝是否標明商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名、廠址、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內容。

  3、注意看食品的生產日期或失效日期,注意食品是否超過保質期。

  4、看產品標籤,注意區分認證標誌。

  5、看食品的色澤,不要被外觀過於鮮豔、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6、看散裝食品經營者的衛生狀況,注意有無健康證,衛生合格證等相關證照,有無防蠅防塵設施。

  7、看食品價格,注意同類同種食品的市場比價,理性購買“打折”、“低價”、“促銷”食品。

  8、購買肉製品、醃蠟製品最好到規範的市場、“放心店”購買,慎購遊商(無固定營業場所、推車銷售)銷售的食品。

  9、妥善保管好購物憑據及相關依據,以便發生消費爭議時能夠提供維權依據.

  四、食品安全標準內容

  (一)食品、食品相關產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汙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二)食品新增劑的品種、使用範圍、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四)對與食品安全、營養有關的標籤、標識、說明書的要求;

  (五)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六)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

  (七)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結束語

  在社會上要善於與別人溝通。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讓我認識更多的人。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在社會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誇,而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透過社會實踐,讓我們大學生提前瞭解社會,也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為將來真正走上社會提供寶貴的經驗和閱歷,也為將來從事任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使我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所以我要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質,在此感謝在暑期社會實踐中幫助過我的叔叔阿姨們,謝謝他們提供給我了暑期實踐的機會。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背景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7000餘人,到食堂就餐人次每天在5000餘人次以上。因此,學生食堂的存在和發展狀況不僅僅是關係到學生的生活問題,而且在更大程度上關係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學習狀況。然而,據調查得知:學生群體和食堂之間存在著很多的不和諧因素,如果任由這些因素蔓延和發展,勢必會影響到學校的正常執行。

  為了解我校學生食堂整體情況,進一步提高食堂的工作水平,改善學生的生活質量和營造和諧的就餐環境,現將我校食堂情況作如下調查。

  二、調查內容:

  (1)菜品方面:

  ① 對於菜品價格,70%的學生認為能夠承受。30%的學生認為價格偏高,其中,10%的學生認為葷菜的價格太高。

  ② 食堂的菜品單一,同一價格上葷素搭配不合理,而且在同一天中經常出現菜品重複的現象。

  ③ 菜品口味單一,時而偏談或時而偏鹹;用油少;沒有地方特色;菜色不好看。

  (2) 服務方面:

  在對食堂各方面的服務狀況的調查中,40%的學生對服務工作表示認可和接受,60%的學生認為不滿意。究其不滿意的原因,表現為:服務人員微笑少,表情僵硬;語言冷漠,缺少熱情;耐心差;打菜量度不準確,偏少;刷卡錯誤次數多,經常多刷;還有存在經常打錯菜等問題。

  (3) 衛生方面:

  關於食堂整體衛生滿意程度的調查顯示:50%的學生認為食堂衛生狀況有待於進一步改進,30%的學生認為一般,10%的學生認為滿意,10%的學生認為很差。其中問題有:

  ①食堂衛生管理不規範,責任心不強,清洗力度不夠。

  ②用餐間異味較濃。

  ③個別工作人員在上班時沒有按規定穿工作服,戴口罩,工作服太髒。

  ④食堂室地板較滑,部分地方存有積水,周圍環境衛生較差。

  (4)餐卡方面:

  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反映的問題歸納為:打錯卡的現象發生比例高;對充錢數的最低限制跟很多學生帶來不便;對非人為因素造成卡失磁補卡收費不合理。

  三、調查總結:

  在此次調查中,說明我們食堂在很大方面,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現針對上述情況提出如下建議,希望對食堂改進有所幫助。

  (1) 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徹底做好食堂內部和外部衛生,創造良好的就餐環境。

  (2) 制定完善的激勵機制,加大對食堂工作人員的培訓。對於工作中表現較好的工作人員給予獎勵,表現較差的給予處罰,直至開除。

  (3) 食堂應購置一套餐具清洗和消毒工具,保證餐具衛生。並由專人負責驗收。

  (4) 根據學生的需求,適時調整相應的菜品價格和種類。

  (5) 停止使用一次性木塊或竹筷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6

  人力資源專家劉婷霞表示,有競爭力的薪酬已成為企業搶奪人才的重要砝碼,其實從登上top50榜首的中國移動身上可以看出,學生更多是從薪酬福利與品牌實力兩個方面考慮是否加入企業。在cpi一路看漲的今天,薪酬待遇更是為初涉社會,自食其力的大學生就業人群所看重。同時,企業知名度及工作環境兩項指標比例的躍升,意味著大學生越來越關注環境和職業健康,對工作的滿意度和愉悅感有了更高要求。

  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本身,大學畢業後,都希望能進入有一定知名度、規模的企業,畢竟是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從學校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對於大學生們來說,跨國公司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有:規範的用人機制、明快的辦事作風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另外,它們的“品牌效應”也頗為吸引人。但在現實的就業形勢面前,讓許多大學生不得不考慮,向左還是向右?

  從第六屆大學生僱主調查結果也可以看出,本土企業日益受到大學生青睞。繼XX年top50強榜單本土企業與外資企業平分秋色之後,XX年本土企業的上榜數量明顯增加,以28席首次超越了外資企業,佔據了過半比例。同時,國有企業的青睞程度也普遍提升,在上榜的50強企業中,國有企業的數量大大提高,有接近1/4的學生入職首選國有企業,國家電網、三一重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都是新上榜的國有企業。而選擇“中外合營”與“外商獨資”企業的比例則有所下降。從行業分佈看,汽車、房地產、金融、能源化工關注度增加,但對計算機、網際網路的熱情有所回落,甚至在大學生偏愛行業排行榜中跌出了前十位。

  張廷文認為,在就業環境日趨嚴峻的情況下,國有企業穩定的僱傭關係、較好的福利保障制度等優勢突出,而且隨著國有企業市場化水平的提升,改制和重組的深化,特別是國有企業創造利潤能力的提升,帶來了員工薪酬水平和發展空間的整體改善。品牌競爭力穩步上升,大學生對國有企業的一些偏見正在消失。

  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三十年,也是民營企業飛速發展的三十年。截止到XX年,民營企業就業已經佔到全國就業的75%,對國家的稅收貢獻已經達到55%。民營企業其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國企和外資企業,很多民營企業用十年走過了跨國公司和國有企業五十年的道路和歷程。從最近的地震捐款事件,也能體現民族企業具備的強烈社會責任感,然而具有成長潛力的民營企業面臨的挑戰就是人力資本的不足。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大量本土企業國際化,人才的國際化程度也在快速地提升。加入這樣的民營企業實質上是低成本進入國際人才市場的一個捷徑。這也成為吸引大學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外資企業雖然仍高居榜首,但其吸引力已大不如從前。這一調查結果也向外資企業發出一個訊號:必須提供更有競爭力的人才政策,否則將面臨中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對人才的分流。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7

  一、存在問題

  1.大學生村官角色轉變不到位

  這一年來,大部分人已經順利完成了角色轉變,有聲有色的開展起了村官事業。當然也有個別人還沒有真正深入到農村工作中,守著工資在平平庸庸中度日子,不知道該該什麼,或者怎麼著手去開展農村工作。也有人對三年以後留任沒有信心,甚至不抱希望,置村上大小事務於不顧,空捧“村官”頭銜身兼他職。

  2.大學生村官知識結構不適應

  現有大學生村官的知識結構、專業技能與農村最為迫切的經濟發展並不吻合、匹配,不具有現實的可操作性的,不能真正把所學專業發揮到合適與恰當的地方。比如,我縣許多農村經濟依然落後,當前的主要工作還是發展經濟,可是這批大學生村官絕大部分為經濟、農林等專業之外的專業,缺乏專業知識。

  3.大學生村官工作方法不靈活

  現任大學生村官大部分不知道自己的工作重點,大小事務齊參與,而牽涉村子改革發展、引導村民致富、提高村民收入等重點工作卻沒有抓住抓好,整體上缺少根據自己所在村子需要和工作情況制定的發展規劃。在工作過程中,部分人坐等群眾,沒有走出固定辦公地點深入群眾瞭解他們所需所急。

  4.大學生村官聯絡群眾不緊密

  目前大學生村官反映最多的問題是與其他村幹部的交流與溝通問題。大學生村官普遍覺得在其他村幹部眼裡仍把他們當客人,對他們提出的建議和意見不採納考慮。

  最先影響大學生村官溝通與交流問題的人員主要是村裡原有的其他幹部,村裡一些最新情況不能及時傳達給大學生村官。大學生村官如果不能順利取得其他村官的支援,村民與大學生村官之間的交流往往也會受到影響。

  二、原因分析

  1、大學生村官心理不安定因素的原因。

  據調查,現任大學生村官最大的顧慮是期滿後的出路問題。在回答“三年以後有何打算”問題時,58%的人選擇考公務員,17%的人選擇續簽做村官,8%為緩解就業壓力而當村官的人決定在任職期滿後選擇自主創業,還有8%的人表示對未來茫然,沒有打算。無論是外界就業壓力巨大使得大學生選擇做村官,還是大學生成熟思考之後要為新農村建設做貢獻,這一部分人願意長久的留在農村的景象,但處於大學生村官長效機制的缺乏以及他們對未來不安定因素的考慮,又都不得不做好離開的打算。

  2、大學生村官知識結構與農村發展不適應的原因。

  由於當時選聘村官並沒有專業限制,所以約有75%以上的大學生村官並非來自農林、經濟、管理等專業。但隨著農村的發展,大學生村官的知識越來越看重整體水平,農村需要的大學生村官也不僅僅侷限於經濟發展對口的專業,不同專業大學生村官的引進就是必要的。現在農村發展並不平衡,經濟仍然是一些地區最主要考慮的因素,所以造成了大學生村官本身專業知識結構在某中程度上與農村的經濟發展的不匹配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8

  xx年下半年全球都颳著一股強大風暴,那就是全球金融危機。此次金融海嘯是由美國華爾街次貸危機引起的。在美國兩大住房抵押借貸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國接管後,華爾街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國銀行則宣佈收購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集團,華爾街排名前五位的銀行竟垮掉三家,華爾街正陷入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中。同時在次貸風暴的襲擊中,保險業巨頭美國國際集團(AIG)股市已暴跌80%,信貸危機已經撼動了美國金融體系的核心,並持續相當時間和誘發一系列全球經濟動盪。

  在這種全球金融壓力下我國勢必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沿海地區的影響比較大。面對這些影響企業部門都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此我對鐳射沃鐳射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做了為期2周的調查。

  在公司我確實看到了金融風暴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公司的效益明顯降低、生產率下降、出貨減少、員工的工作量減少、公司為了生存不得已解僱員工;此外對員工個人也有影響:薪水下調、獎金較以前減少等等。公司正面臨著極大的生存挑戰,但是公司在領導的帶領下,在鐳射沃人的共同努力下正嚴陣以待抵禦“寒流”!

  危機、危機總是“危”與“機”並存,“危”前面已經提到了這裡就不說了,下面談一談“機”。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在這次巨大的衝擊下,鐳射沃領導險中求勝,看到了機會,公司領導提出了以下對策:

  一、養精蓄銳,練好內功

  這是人才鍛鍊與培養。平時注重了市場銷售方面,現在正好整頓一下企業內部資源,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在企業文化、組織架構、管理體制、人才建設方面下功夫,為危機過後的人才儲備和運用打好強實的人才基礎。

  二、滿懷對未來的憧憬和信心

  這一點是要調整心態。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經歷大風大浪的企業就算發展起來,以後也會留下後遺症。在困難面前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任何動搖,悲觀失望的心態只會損傷自己,不戰自敗。在此次危機中鍛鍊危機調控能力,改善企業內部及外部的不足。

  三、做好做強不做大

  這是精益求精的態度。成功的企業不外乎三種,The Biggest , The Best , The difference . 用中文說就是:最大、最好、最與眾不同。公司本不大,第一種不適合,而公司的產品是鐳射裝置,所以第三種也不適合,那麼就要做到最好。“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圖發展,以服務樹品牌”是公司在市場上立足的18字方針。不做最大,只做最好;不圖長久,只圖健康。

  以上就是我了兩週,對鐳射沃面對危機所提出對策的初步認識,在公司我不單單認識了這些,還學習到了在以後參加工作中應具備的條件,如交際能力要強、專業水平要高、認知範圍要廣等等。

  總之,我對這些天的鍛鍊還是滿意的,對公司的前景是有信心的,相信我與公司都會在不久的將來分享到秋天的碩果。

  大學生調查報告 篇9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大為改善,伴隨而來的是日益提高的消費水平。當今的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的生活消費呈現出獨有的特徵,總的來說比較科學合理。但是也有部分大學生的高消費情況令人擔憂。高消費的背後是大學生們為了自身的舒適體驗而大手大腳,更是因為面子工程想要在同學面前顯示出優越感作祟。大學生普遍的過度消費問題已經亟待社會的關注與思考。

  大學生的過度消費主要分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超前性消費”

  即為了提前享受或追趕潮流,不惜用舉債的方式來提高生活檔次。大學生們剛剛成年進入社會,銀行為了儘早拉住這些潛在消費者,往往用各種優惠政策來吸引大學生辦信用卡,開啟皮夾有4,5張信用卡的同學絕對不在少數。新聞中也時不時會提到大學生卡奴,還不出信用卡債時只能拆東牆補西牆,外出打零工來還錢,影響了自己正常的學習生活不說,最後若不能完全還款還會影響將來進入社會以後的信用程度,除了滿足一時的快感,百害而無一利。

  第二種是“炫耀性消費”

  目的是透過消費炫耀“我有錢”以滿足虛榮心。現在的大學生們都是從五湖四海招收而來的,每個人的家庭背景都不盡相同,有的父母可能只是辛苦勞作的農民,有的是工薪階層,還有的卻是大老闆。在這樣的環境下,部分有錢的同學便會經常買一些並不需要的奢侈品以顯示自己的生活水平。在許多大學生都使用的社交網路人人網上,時常有同學會發一些奢侈品代購的資訊,起初我看到時覺得他們並不會有生意,因為那些香奈兒,LV的包包動輒上萬的價格並不是普通大學生能承受的。可是看到他們接收到的大量的來訪詢問以及訂單,我才發現自己低估了很多同學的消費水平。

  第三種是“病態性消費”

  透過消費活動來滿足自己內心一些不成熟的心態。儘管大學時代是曾經家長口口聲聲說的悠閒輕鬆的一段時光,但是在重點院校中是絕對不可能這麼悠閒的,學霸多以至於在學習方面一刻都不能掉以輕心。由此,有的同學便會想方設法尋求放鬆的壓力,其中暴飲暴食、買各種新衣服就是其中的一種,,以此滿足自己內心的壓抑,空虛以及不滿,漸漸的就養成了這樣一個過度消費的壞習慣。還有一種“病態性消費”源於身邊的同學買了新產品,為了不落於人後,無論多少錢都捨得去花,就像上文中那個要買“蘋果三件套”的女生,其實可能她並不知道喬布斯的發展史,也可能並不知道蘋果到底好在哪裡,可是大家都有所以她也就要,否則會有被同學看不起的可能。這樣的一種覺得別人的東西總是比自己的好的病態畸形的內心活動,對於即將踏足社會的大學生是絕對不可取的。

  綜上所述,大學生消費行為及心理構成是很複雜的,鑑於他們的自我意識以及消費觀的不成熟,輔導員們應該多加引導同學,加強大學生消費文化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培養理智的消費行為,形成合理的消費結構,使消費為大學生的素質提高和發展服務,這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責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