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考古實習報告四篇

關於考古實習報告四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十分的重要,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考古實習報告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考古實習報告 篇1

  老師常說,考古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看來這不僅體現在它的不可逆性,還體現在,渺小的我們有限的力量,終究難以琢磨透徹千百年前古人的心思。12 月中旬之後,田野工作基本結束,大家都紛紛轉入了室內。但忙碌的老師們依舊穿梭于田野和室內之間,帶著技工師傅們一起堅持不懈地對遺蹟性質進行著判斷。有時回田野中再度確認遺蹟現象時,看到老師們坐在地裡,看著眼前連成片的探方,商討著它們的性質時,我突然間感到了考古人的孤勇。那是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只為了探尋清楚歷史的真相。這是多麼充滿熱忱的赤子之心。

  周原是我考古實習的第一個工地,在此之前作為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的我,接觸的文物大多在富麗堂皇的博物館中,靜靜的立在聚光燈下,依靠花樣繁多的輔助展品,試圖向世人訴說自己背後的故事。而這次工地的實習,讓我在它們被使用過,生活過的地方,在時間和泥土下,感受了他們最初的面貌。印象最深的是在 F2 的灶中清理出那件鬲的時候,周圍的泥土彷彿在清理出它的那一刻有了生命,兩三千年前有一戶人家,在灶臺邊忙忙碌碌,它躺在那裡,彷彿沉睡了千年,等待我們將它喚醒。

  在周原發掘數月,也不免開始有了“思古之幽情”,看到破碎的瓦片、擾動的夯土不僅也感嘆古人何曾想過他們的萬千宮室都作了土,或許他們還在幻想著王權富貴子子孫孫永所用,可是經歷了千年的變遷,繁華的都城變成了寂靜的村莊,一切都是塵歸塵、土歸土。某些西周貴族尚且經不住歲月洗禮,消失在歷史長河裡,我們普通人恐怕更是如此。若干年後我們也一樣消失於這個世上,不過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有限地生命中給世界留下一點亮色,也不辜負我們來著世界一遭。 看著這一千八百多頁的報告,本來暗暗發誓一定要寫出來“千言萬語”的後記,一定要記錄實習的點點滴滴,一定要吐槽工地的酸甜苦辣,一定要抱怨修改報告工程浩大,但卻一直刪刪改改,數次清零,不知道從何說起。所有周原實習的辛苦似乎一掃而光,只留下美好 靜靜回憶。說實話,在此時我內心沒有波瀾壯闊,因為我覺得周原的生活非常使人靜心,值得花更多地時間去思考和回味。

  在周原,我們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耕耘來翻閱這本無字地書,同時也將自己譜寫進70多年周原考古的書冊之中。穿梭其間的不是一個虛擬的自我代入的幻影,而是真實的站立著的實體。我們在周原的裡散發出的主人翁意識和周原給我們的強烈歸屬感,都源於這一份可感可知、與我有關、與有榮焉的“真實”。

  周原,在千年之前,於中國人而言是孕育、創造了中國人的理想——理想的治國方式、理想的倫理道德皆脫胎於這片膴膴土地;在今日,於我而言,周原是一次非常理想、幾近完美的實習;在未來,於考古人而言,周原是薪火相傳要為之奮鬥的理想。理想程度頗高的周原、周原所蘊含的理想,將因世代相承而永恆。

  我們應該向這些保護文物、保護歷史古蹟的老鄉們致敬。從朝夕相處的民工們身上,我感受到了他們的淳樸、善良和對考古文博事業的支援。很多老鄉都為周原的歷史文化而自豪。在我自己家鄉那裡,親戚們對考古所知甚少,甚至存在嚴重的誤解。但是在周原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如果考古學自己不給大眾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又何來理解與支援。考古需要主動走向大眾,展現最新成果,而不是原地等待。

  也曾認真的思考,田野考古實習給予了我的是什麼呢?是貫穿始終的嚴謹學術思想,是烈日下揮汗如雨而從不抱怨的堅毅品格,是室內整理互相幫助的協作精神,是在趕製出報告那一刻大家臉上開心的笑容。也許這就是我們的初衷,也許以後,我們再也不會有這樣一群人,這樣單純的共同為了一個目標共同的努力著,田野實習,給予我的最重要的或許是一場返璞歸真的洗禮,讓我在這場洗禮中歷練和成長。在這場歷練之中,讓筆者真真實實的感受到了考古工作的方方面面,見識了考古工作者身上許許多多可貴的品質,在這遠離繁華的小村莊裡,遠離喧囂,讓筆者懂得了要始終以一種謙遜的、平靜的心去尊重學習,尊重生活。

  美好的終究不會逝去,我會將其永遠的留在記憶裡!

  這是一門嚴肅的科學——每一位田野工作者對待每一個判斷都必須負責任,對待每一個遺蹟的發掘都必須秉持著嚴謹科學的理念,對待每一個遺址都必須懷抱著對歷史的敬畏之心。與此同時,這也是一件浪漫的事情——Life is just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here.有許多東西,許多前人留下的印記都在靜靜等待與我們跨越千年的會面,而我們在挖到生土之前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剷下去會遇見什麼,總是在緊張而充滿希望地期盼著,那常常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會面。

  岐懷渭抱,周原是每一名考古人心嚮往之的聖地,禮樂教化,周原是天下中華兒女根與魂的故鄉,這段實習經歷註定在我心中留下終生的記憶。

  的確,田野考古實習對人的耐力、抗壓能力及體力都是很大的挑戰,在室內整理階段感覺尤其明顯。第一次嘗試連續十幾天的高強度工作,第一次型別學分析失敗,整理自己材料時發現前期田野工作的巨大漏洞,最後一天硬碟被自己摔壞的心理崩潰等等,時刻都在考驗,時刻都需要我們極速成長。這種生活帶來的碰撞與衝擊反而讓人真切強烈地感受到存在的意義,是大學生活的舒適圈所不能給予的。

  現在想來,一波三折的發掘經歷真是令人回味無窮,而實習過程中經歷的失望和驚喜又何嘗不是縮小版的人生常態。老師們常說,“考古是一種生活態度”, 我想,這種充滿未知、永葆熱情的工作和生活,才真正有著永續的魅力。

  在象牙塔內獨坐書齋終歸是紙上談兵,場景從繁華喧囂的北京城變換到只有麥田犬吠相伴的召陳村,從教室圖書館轉移到田間地頭和整理間,從埋首書本間到俯身灰坑墓葬上,我們對於考古的認識才算完整。

  在我看來,考古是最充滿人情味的學科,我們不僅要熟知過去,更要了解身邊的每一個人,大家在一起為了一個目標而奮鬥,嚐盡其中酸甜苦辣,感受其中冷暖交替,只憑借某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考古是最需要團結協作的學科,所有人一起砥礪奮進,共同前進。這在我看來是考古鮮活的血肉所在,大家一起為這門學科添磚加瓦,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當然,若要評價在周原實習的生活,我定要說是三分艱苦+七分溫暖。在一個近乎封閉的大集體中,雖然會有焦慮不安,也會有枯燥乏味,但是這樣的集體卻更容易放大每一份小確幸和小溫暖,讓我們時刻感受到我們是被關愛著的。

  在發掘期間內,我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日子。我作為一名韓國留學生,在中國大陸上親手發掘中國古代遺址與遺物,感覺我的每一瞬間都是無價的了。

  考古學已經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學科,許多新的科技方法運用到田野考古的工作中去,無論是現場測繪技術、分析檢測技術、現場文物保護技術等方面的運用,都使得考古現場記錄、提取資訊變得簡便。在這次的實習,我不僅學到了田野考古的技術與方法,也學習了新技術在田野考古工作中的運用。考古樣品怎麼去取,用什麼方法可以更好的闡釋樣品背後的價值。我想這是我在周原半年期間思考最多的問題,也是日後進一步研究、思考的方向。

  在發掘墓葬時,雖然盡力全面記錄資訊、儘可能多地採集樣品,但還是有太多的資訊敵不過幾千年時光的流逝,化作歲月的一縷輕煙、一聲嘆息,在我們再次開啟墓室前就已消散,連殘存的疑似織物也在極短的時間就氧化暗淡,可能只有作為發掘者的我們才知曉它曾經的模樣。鮮活的生命也僅剩擾亂的骨骼與腐朽的骨渣,不知其生前是何人,幼年如何長大成人,成年後家庭與生計如何,老年後又是出於何種原因採用這種葬俗葬式……曾經與自己並無區別的生命、幾十年人生歷程、喜怒哀樂,如今僅僅濃縮成幾立方米的實物,還原不足萬分之一的情況,讓人無力,也讓人遐想。

  我們學生儘管在周原時幸不得擠出每一分秒去學習和吸收周原的知識, 但始終如盲人摸象一般。正正在認識周原過去的發掘歷史,我更深深明白了考古工作不可能由一個或數個人來完成, 是要一代又一代人投放數以千繼的人力物力,在考古工地中一塊陶片、一顆小珠地採集, 才可以構建成現在我們從課本上學習的歷史, 瞭解中華文化的根源。

  如果說在整個考古實習階段,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種飲料是什麼?那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櫻桃味的可樂,如同黑暗料理一般的可樂,也是我第一次品嚐到櫻桃味的可樂,當然,這就不得不提我們墓葬組的故事。墓葬組是在整理的後半階段,老師們成立的專門負責本次田野發掘的四十多座墓葬的一個小組,由十一個人組成,以本科生為主,我非常有幸作為墓組的一個成員,來和你們分享屬於我們墓組的故事。作為一個獨立於三界之外的小組,我們每天都在12點之後才會回去,我們有很多完整的陶器,有許多蚌器、玉器、石器,當然也有許多陶片,我們負責墓葬陶器的分期排隊,我們負責所有墓葬材料的彙總,當然我們日常的工作還有很多,但這都不是最有趣的事,最有趣的故事莫過於我們墓組的成員,每天打打鬧鬧,說說笑笑,會遇到下雪天跑出去打雪仗,會因為劉老師和徐老師要提前離開而默默流淚,會買各種各樣吃的東西堆地上,會在中午的時候一起吃泡麵……但也要感謝我們墓組的每一位成員,給整個實習帶來了不一樣的驚喜,最感謝的莫過於我們墓組的然哥----北京考古研究所的魏然大哥,櫻桃味可樂的源頭,還有我歌哥——何曉歌師姐,歷史系的研究生,以及每一位墓組的成員,想念我們墓組的所有人。

  回到北京後種種的不適應暗示著我,我早已習慣了周原的生活。每當想起四個月的實習經歷,不知不覺間便已熱淚盈眶。想念在周原小村莊裡享受的純粹與美好:想念那些迎著朝霞上工又身披夕陽歸來的上工時光,想念加班至凌晨三點半收穫的靜謐星空,想念墓葬組整理間內大家為了共同目標而並肩奮鬥的身影,想念與老師同學們共度的中秋、新年,歡聚一堂把酒言歡……我們雖已離開,卻仍心繫周原,部分遺蹟現象還沒完全弄清、仍有新的遺蹟待我們繼續發掘,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必會親眼見證周原夢的實現,而這段珍貴的實習經歷也將永遠在回憶中閃閃發光。

  在周原的這段日子裡,筆者始終被一群可愛的人感染著,這些可愛的人就如同一道美妙的風景,若是不走上這條路便不會看到。這些可愛的人,有師長,有同學,有業界前輩,亦有普通農民,他們都是無論多久以後回想仍會使人會心一笑的溫暖存在。

  如果要說從這些可愛的人身上得到了什麼,筆者可以言之不盡。知識與經驗自不必說,每日與我們同吃同住的老師們,已是學富五車、胸懷瀚墨的'業內泰斗,更何況這數月之中來往學者專家無數,經過此段時間日日的知識浸潤,白丁如學生就算沒有一把刷子也能學到半把了。而那數不完的生活中的點滴,聚積起來亦成了懷念的海洋,包括生病在醫院時老師們的關懷,包括在整理間待到凌晨兩點半時徐天進老師突然走進來的問候,包括與高小龍師傅隨口說過一句腰疼第二天就送到手上的膏藥,包括大爺大媽每天帶來的蘋果和梨,甚至包括洗碗時不好意思讓老師遞洗潔精卻聽到他說“要什麼你就直說嘛”,就這麼小小的一句話。如此豐厚的收穫和回憶,如何能囿於數張白紙?可若要擇其要,筆者想說:從這些人身上,筆者學會了如何為“人”。

考古實習報告 篇2

  實習已過去些許天了,可在京實習的一幕幕卻還會常常清晰的浮現於腦海中,那些人,哪些事,恍如昨日……

  三月的北京,春寒還盛,我們便來到了房山大苑村這個陌生的地方,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二十餘師生一起經歷了春天肆虐的沙塵暴,夏天炎炎的烈日,一起由大苑遺址轉戰於大興墓葬群,一起睡露天,一起熬夜加班。付出了汗水,卻也收穫了成果,透過實習,我們初步掌握了考古田野發掘方法和技能,熟練掌握了室內整理的前期記錄整理和資料彙總工作等,同時鍛鍊了身心,拓寬了眼界,工作之餘的生活,在北京文研所的關照下,也度過得很愉快。整個實習,大家都收穫良多。

  在此,實踐和能力的學習提升過程不可置否是發掘實習的重心,但穿插其間的人情往事也同樣讓人難忍不提,故此分為實踐學習、生活娛樂兩篇。

  實習期三個月,可比較清晰的分為三段,即初始近一個月的大苑村寺廟遺址發掘,中間的室內學習階段及後段月餘的大興墓葬發掘及整體室內整理,三階段大體可分為兩部分,即田野發掘部分和室內學習整理部分。詳述如下:

  田野發掘

  大苑寺廟遺址

  大苑村寺廟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湖鎮東約1.5千米,大苑村偏西部渠南,東西兩邊皆為民宅,南邊緣靠近公路。為配合北京西六環修建工程的基建考古專案。發掘區原為民房及果園、耕地等,發掘前已被平毀,遍佈樹根和碎磚瓦塊等。

  此次發掘,方便起見,以大概發掘區中心位置一固定物為中心基點,按南北正方向採用象限法布方,共分Ⅰ、Ⅱ、Ⅲ和Ⅳ4個發掘區。其中I、Ⅳ區首先發掘,多數布方規格5×5米,少數10×10米,II、III區發掘較晚些,大部布方10×10米,偶有邊角處地理侷限布方10×5米,布方規格大致以鑽探所得遺蹟複雜程度為標準。

  遺址從20xx年2月11正式開方發掘,其後近一月中,我們偶有斷續的發掘了I、Ⅳ區的大部,基本上也是整個遺址中遺蹟現象最為豐富的一段。

  遺址由於年代不算早,所以地層也相對較簡單。統一後,地層分為三層,其中②層又分為②a、②b兩層,結合成因具體描述如下:

  ①層,表土層,土色灰黑,較為疏鬆,包含物為植物根莖、塑膠,碳屑等,厚15-30釐米左右。應為近現代居民生活、耕擾所致。

  ②a層,土色黃褐,土質較為緻密,夾雜少量白灰點等,包含物為碎磚瓦塊及個別碎青花等類瓷片,深15—70cm,厚約10-30cm。應為②b層建築廢棄塌毀後,在其上堆積的自然土,其中的碎磚瓦塊應與當時人們的挖翻等活動有關。結合遺址推測為明清後期。

  ②b層,土色黃褐,土質較為緻密,夾雜較多白灰點、料礓石塊等,包含物大致也同樣為碎磚瓦塊及個別碎青花等類瓷片,深30—50cm,厚5—20cm,。各探方常見的寺廟房基S1即開口於本層下,打破③層。推斷其應為明清此遺址寺廟建築廢棄塌毀形成的遺蹟。

  ③層,土色淺黃,土質緻密,包含物較少,深約30-50cm,厚度不明。不見遺蹟現象,人類活動痕跡較少,應為原始自然堆積。但我個人推斷這應不是原生地層,應僅為自然堆積,與當地河流較多有莫大關係。

  以上只是大框架性的地層狀況總結,個別探方還不見有②b層,土質土色、地層厚度、包含物等也往往有個體的細微差別。

  在這個遺址發掘中,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兩個左右的探方發掘,這其中我負責了I區的T0301和T0302。兩探方都位於I區第三列,南北相鄰,地層完整,遺蹟方面有一現代溝、兩段基槽,卻無有價值遺物出土,這與大多數探方的遺物較少狀況基本相同。

考古實習報告 篇3

  歷史學與考古學有著密切的聯絡,作為一名歷史學的學生無可厚非要二者兼注意之。眾所周知,考古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在我們的授課中一直都只是理論的學習,沒有實踐。考古專業的老師為了提高我們的實際操作能力,豐富我們的專業知識,將書本理論與實際考察相結合,我們於20xx年12月7日在考古學專業老師的安排下,來到了盤龍城遺址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實地考古學習,不亦樂乎!

  在去之前我們已經對盤龍城遺址有所瞭解。位於武漢市北郊約5公里的盤龍城湖畔,距今已有3500多年曆史。是長江流域發現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面積75400平方米。遺址城內東北部為宮殿建築群,城外四周分佈著手工作坊、民居點和小型墓地,從遺址中發掘出大量精美的商代青銅器、玉器和陶器。 它是中國商代遺址中儲存最完好的一座城址,其燦爛的青銅文化、較發達的農業、手工業、商業以及完備的城邑形態和功能,對研究城市文明發展史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物參觀:

  在盤龍城遺址的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首先對盤龍城博物館陳列室進行了參觀。裡面包括石器展廳、銅器展廳,玉器展廳,陶器展廳。展廳裡陳列了古代先民進行生活和生產活動所用的遺物及製造這些東西所需的模具。工具和武器有臿、斨、斧、錛、鑿、鋸、鉞、戈、矛、刀、鏃;禮器有鼎、鬲、簋、斝、爵、觚、盉、罍、卣、盤等。在這些遺物中,特別最引人注目有一個青銅大圓鼎,高達85釐米,是迄今出土的我國商代前期最大的圓鼎;長達94釐米厚僅1釐米的玉戈,顯示了高超的琢玉技術,是目前我國出土的商代前期最大的玉戈; 高達1米的大陶缸,系商代陶器之精品,顯示了精湛的製陶工藝水準。 遺址現場學習:

  之後工作人員帶著我們來到了曾經的考古發掘現場。那裡聳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大書“盤龍城遺址”,上面有著盤龍城遺址的簡介。然後考古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遺址的發掘情況, 遺址於1954年發現,1974年和1976年,湖北省博物館與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合作,進行過兩次較大規模的發掘,1979年以來,湖北省博物館又進行多次發掘。經過多年的工作,基本上搞

  清遺址的分佈情況。城內僅有宮殿、居民區,手工業區和墓葬則分佈在城外。城址坐落在遺址的東南部,平面近方形。每面中間各有一缺口,應為城門。城垣分段版築,分主城垣和護城坡。城垣南部和北部發現有濠溝遺蹟。城內東北部發現大型宮殿建築夯土臺基,西南部為一片窪地,未見遺蹟。建築基址分上下兩層,平行排列在南北軸線上,方向同城垣一致。一號、二號基址已發掘。二號基址中間未見隔牆,可復原為一座大空間的廳堂,與一號宮殿基址形成前朝後寢的格局。

  介紹完畢。考古工作人員向我們展示了考古工具探鏟並闡述了其用法。它為一半圓柱形的鐵鏟。一段有柄,可以接長的白蠟杆。使用時握住手柄,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垂直向下戳擊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圓柱形的鏟可以將地下的泥土帶出,並逐漸挖出一個直徑約十幾釐米的深井,用來探測地下土層的土質,以瞭解地下有無古代遺址。然後他向我們演示其用法,並讓我們親自體驗了一把。

  他還給我們展示了在田野發掘中所見到的兩種地層關係並教我們如何識別複雜的地層關係。一種是上下相疊的地層關係,稱疊壓關係;另一種是挖破的地層,稱打破關係。疊壓的地層關係,是未經擾動的,由上而下順序相疊的地層,關係並不複雜。打破的地層關係則較為複雜,它有兩個地層之間的相互打破,也有遺蹟單位之間的相互打破關係。這種打破關係,有的沒有時代區分,只是有時間早晚先後的不同,有的則有時代不同的區分,因此比較複雜。但可以肯定,被打破的地層或遺蹟單位,必然比打破它的地層或遺蹟單位年代要早,因為,打破的規律一般是晚的挖破早的。識別複雜的地層關係的關鍵在於區分和識別土色和土質的不同,同時還必須善於識別地層內包含物的同異。把握了這兩個關鍵問題,就容易處理好複雜的地層關係,避免造成混亂。 田野考古發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而後,老師介紹了田野發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首先介紹了進行發掘所需的工具,其一就是確定方位的指南針,主要是用於判定探方邊沿的南北方向是否準確,即判定探方的方格是否為標準正方形。其二為野考古最基本的工具手鏟,參加田野考古的人員每人至少要有一把手鏟。主要用於刮地、壁,以辨認土質土色。手鏟的有幾種使用方法,在對不同的遺物、遺址進行挖掘時使用的方法也不同。其中一種是刮土,這是在挖掘中用的比較多的方法,用手握住把,大拇指放在把柄上,然後與地面成銳角,慢慢的刮地面。

  最常見的田野發掘有遺址發掘和墓葬發掘兩大類。遺址的具體發掘方法為“探方”法,即把發掘區劃分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探方”。首先用指南針於要發掘的探方西南角確定一個探方測量的座標基點。在實際工作中根據發掘物件的實際情況,探方亦可適當增大或縮小。然後開始拉線,把發掘區劃分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演示過程中是5 × 5的方格),需要對方格進行統一的編號,分工發掘,以便將發掘資料彙集、納入總體記錄中。探方由主體、隔梁、關鍵柱三部分組成。探方內的土層以土質(松、軟、硬),土色(各種顏色)和結構(含沙量等)劃分為不同的文化層,按照先上後下的順序依次發掘,以便發現和控制遺址、遺物現象,做好記錄。探方要留剖面,以觀察文化堆積的和層次。發現遺址後要事先觀察分析其地層關係,按其不同特點,採取不同的操作方法,仔細清理,並探明它們之間所在的位置和相互之間的關係。在全部發掘過程中,都要做好文字、繪圖、照相記錄,以保證資料的完整性。 考古學與狹義歷史學的關係:

  對於此次的實地考古學習,讓我們意識到考古學與狹義歷史學相互作用巨大。首先狹義歷史學對考古學的作用主要表在於考古學要以歷史文獻記載為確定課題與研究途徑的重要參考,為考古學提供資訊,為考古發掘提供一定的方面。同時,考古發掘遺物在上升到研究層面時也需要歷史學做詮釋。例如,在盤龍城考古發掘過程中,對盤龍城宮殿分佈以及其作為商王朝的統治南方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位的確定都需要歷史文獻的記載來作為研究的參考。

  考古學對歷史學的作用亦是不容忽視。首先考古學的發展糾正了許多錯誤的歷史觀點。例如盤龍城考古改寫了“商文化不出黃河流域”的史學觀點。盤龍城遺址的發現,是對商王盤庚遷都之前歷史的有力補充,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從商代早期起就共享著同樣的文明。商文化南漸,加速了南方原始文化的解體和青銅文化的出現,同時大量礦產資源運到中原地區,又促進了商文化的發展。所以,盤龍城成為殷商文明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座標。

  幫助補充了文獻資料記載之不足,豐富歷史記載,開擴人們的歷史眼界。例如盤龍城屬於商文化早期遺址,距今3500多年了,歷史記載較少,距今時空差距甚大,人們對當時的生活、生產、思想觀念的認識非常表面,想要在對那段時期的認識取得突破,都需要取得考古發掘的支援,考古資料的發掘就更顯得非常重要。考古的發掘以實物的形式加深了人們對商代經濟水平、生活狀

  況的瞭解,可以說,盤龍城考古幫助彌補了史料記載之不足。同時,它的發現對於研究南方商代文化面貌、城市的佈局與性質、宮殿的形制及建築技術,都具有重要的價值。豐富了歷史文獻記載。

  個人心得:

  雖然那天天氣很冷,但是對於此次的考古實習,大家都很積極。臨別時聽著考古工作人員繪聲繪色地講著他的考古經歷,令我一片神往。透過此次實地考古學習,讓我認識到理論來源於實踐,它可以很好的指導實踐。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欲知此事需躬行。特別是作為當代大學生,不能每天束縛於教室,而應開眼認識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考古實習報告 篇4

  四月的西安,似已入夏,我們便來到古都西安,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百二十餘師生,先後考察了秦始皇兵馬俑,半坡遺址,永泰公主墓,乾陵,漢陽陵,陝西省博物館,大雁塔,碑林,古城牆和陝西師範大學博物館。在為期一週的考古實習工作中,我們付出了汗水,去也收穫了知識,瞭解了田野考古發掘方法和技能,知道了歷史文物的的保護和修繕。工作之餘的生活,在陝西師範大學的幫助下也度過的很愉快。整個實習,既鍛鍊了身心,又拓寬了眼界,大家收穫良多。

  現將本人所考察的有代表性的遺蹟和文館做歸納整理,詳述如下:

  一、秦始皇兵馬俑

  兵馬俑多用陶冶燒製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豔和諧的彩繪。我們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區域性還保留著鮮豔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鐘瞬間消盡,化作白灰。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兵馬俑的車兵、步兵、騎兵列成各種陣勢。整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練。如果仔細觀察,臉型、髮型、體態、神韻均有差異: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這些秦始皇兵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藝術魅力。

  據《漢書》和《水經注》記載,秦始皇陵於公元前206年被項羽鑿毀。北魏酈道元在其《水經注》中說,項羽入咸陽之後,以30萬人運了30天還沒有把東西運完。以後,關東盜賊又將銅棺竊去。後又有牧羊人因尋找遺失的羊,持火把迸入墓穴,不慎失火,將陵墓徹底燒燬, 說大火延續燒了90天都沒滅。據說,方圓數十里的陵區地面,也隨著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坍塌而下陷了好幾米。這樣使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築蕩然無存,地下埋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這些記載都被當今考古發現所佐證。秦始皇陵發現的陪葬坑、陪葬墓幾乎都遇到過被盜和火焚的破壞。

  二、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該遺址1953年春發現,遺址面積50000平方米。從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後發掘5次,延續近4年時間,揭露遺址面積達10000平方米,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科學資料。共發現房屋遺蹟45座、圈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近萬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範圍為不規則圓形。居住區在中央,分南北兩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動用的大房屋,還有若干小房子,其間分佈著窖穴和牲畜圈欄。居住區有濠溝環繞,溝北是公共墓地,溝東有陶窯場。據研究,此聚落是集聚兩個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經濟生活為農業和漁獵並重。出土斧、鋤、鏟、刀、磨盤、磨棒等石制農具,鏃、矛、網墜、魚鉤等漁獵工具。還發現粟的遺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動物骨骸。常見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缽。彩陶十分出色,紅地黑彩,花紋簡練樸素,繪人面、魚、鹿、植物枝葉及幾何形紋樣。從陶器上發現22種刻劃符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種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後埋入公共墓地,常隨葬陶器及骨珠等裝飾品。發現兩座同性合葬墓,分別埋著 2個男子和4個女子 ,一般認為是母系氏族社會的葬俗。死亡兒童埋在居住區,多采用甕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隨葬品精緻豐富,有木板葬具,表明當時對女孩的愛重。

  三、永泰公主墓

  關於永泰公主之死,《資治通鑑·則天順聖皇后》中說“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張易之兄弟,邵王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竊議其事,易之訴於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迫自殺。”這段話意思是永泰公主之死是武則天下的毒手,是張易之兄弟向武則天告密所致。

  永泰公主墓於1960年至1962年發掘,是屬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磚砌的,由墓道、過洞、天井、雨道、墓室構成,全長87.5米。墓道是一條寬約2米的斜坡,進入過洞直至狹窄的雨道,兩旁洞牆內有6個小龕,裡面 放著彩繪陶湧、騎馬俑、三彩馬及陶瓷器皿等隨葬品,造型逼真、工藝精湛。從墓道到墓室還繪有豐富多彩的壁畫,有宮廷儀仗隊,以及天體圖、宮女圖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槨,石壁上線刻著15幅畫面的仕女 人物畫,其造型之美,實為罕見。在這些人物中,有的上著披貼、下穿長裙;有的身著男裝;有的身穿長褂,腰束錦帶,帶上綴有荷包;有的腳穿如意鞋;有的身著短襖長裙,或捧壺,或托盤,或弄花,或拱手,或對話等等,所有這一切均展現了當時宮廷生活的情景。此外,石槨兩扇門的頂部,還刻著一對鴛鴦,張開羽翼,相向飛舞,象徵著墓內主人夫妻恩愛。

  此墓曾被盜過,墓道中有一處留有盜賊進入的痕跡。出了墓道,可從墓的兩旁道路直上墓頂,在墓頂上可看到臨近的章懷太子、懿德太子墓等。墓前還有陳列室,存放出土的隨葬品。

  四、乾陵

  乾陵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氣勢雄偉壯觀。乾陵位於陝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岩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 “乳峰”。據史書記載,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牆,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築物。勘探表明:內城總面積240萬平方米。城牆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37級臺階,其臺階高差為81.68米。走完臺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現有華表1對,翼馬、鴕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東為無字碑,西為述聖記碑。有王賓像61尊,石獅1對,周圍還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陝西巡府畢源為高宗所立,原碑已毀,現在這塊碑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此碑右前側另一塊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王帝之墓”12個大字。另外在南門外有為高宗皇帝和武則天歌功頌德的《述聖記碑》和《無字碑》二通以及參加高宗葬禮的中國少數民族首領和友好國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國歷史上,陵前石刻的數目、種類和安放位置是從乾陵開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襲到清代,歷代大同小異。

  五、漢陽陵

  漢陽陵,又稱陽陵,是漢景帝劉啟機器皇后王氏塋異穴的合葬陵園,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一體的大型文化旅遊景區,是中國佔地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渭城區正陽鎮張家灣、後溝村北的咸陽原上,地跨咸陽市渭城區、涇陽縣、高陵縣

  三縣區。始建於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園佔地面積20平方公里,修建時間長達28年。

  漢陽陵出土的漢俑十分引人注意。他們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約60釐米高,赤身裸體且沒有雙臂。據研究,這些陶俑在剛剛完工時都身著各色美麗的服飾,胳膊為木製,插入陶俑胳膊上的圓孔,以便木胳膊可以靈活轉動,但經過千年的風霜之後,衣服與木胳膊都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殘缺的身軀。兵馬俑的隊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勻稱,但也有一些顴骨突起,面貌奇異,可能是當時的異民族兵員。比起秦始皇兵馬俑的肅穆與剛烈,陽陵漢俑顯得平和而從容,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的安詳的社會氛圍。

  六、陝西省博物館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這裡建都。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澱,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陝西曆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陝西曆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陝西曆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文物370,000餘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周、秦、漢、唐等王朝曾在陝西西安附近建都,擁有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澱,文物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價值廣,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千姿百態的歷代陶俑,以及漢、唐金銀器,唐墓壁畫。堪稱陝西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象徵。陝西曆史博物館被譽為“華夏珍寶庫”和“中華文明的瑰麗殿堂”。

  七、大雁塔

  大雁塔始建於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層磚塔。在武則天長安年間重建。後來又經過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朝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整個建築氣魄宏大,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格調莊嚴古樸,是儲存比較完好的樓閣式塔。在塔內可俯視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和著名古蹟,是古城西安的象徵。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繪製的便是這座著名古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 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層磚塔,後在武則天長安年間改建為七層。

  大雁塔通高64.5米,塔體為方形錐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築藝術中不可多得的傑作。

  在實習的過程中,既有收穫的喜悅,也有一些遺憾。喜悅的是,親眼見到了很多文物古蹟,領略了古城西安的風土魅力,感覺自己的閱歷和見識長了不少。遺憾的是,畢竟實習時間短暫,我們對考古工作的認識還不是很深,只是在看別人成果,聽人講如何做,未能夠親身感受、處理一些具體工作,所以未能領會其精髓。但時透過實習,加深了我對歷史(考古)知識的基本理解,豐富了我的歷史(考古)常識,使我對考古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認識到要做好歷史(考古)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要把實踐與理論兩者緊密相結合。

  不要以為考古工作是很無聊和乏味的,老祖先留下來的這些東西都是無價之寶,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人一定要懂得珍惜和愛護,並向身邊的人宣傳保護文物遺蹟的重要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