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實習報告六篇

工地實習報告六篇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地實習報告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工地實習報告 篇1

  20xx年1月5日,在經歷一個多學期的緊張的學習之後,臨近期末之時,作為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最後一節課,我們土木工程學院土木114班進行建築工地實習活動。實習對於我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因為作為學生我們長期都只能在學校裡學習,未能與社會進行很好的接觸,而這次的實習機會,便能真正的檢測我們對於現有知識的掌握情況,也為將來我們大學畢業之後能在真正的實際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我們這次是以班級為單位,分點進行參觀的。在進入工地之前,每個人都被嚴格要求帶上安全帽,並不得擅自在參觀實習過程中解開安全帽,這邊體現這份工作的危險性以及嚴苛性!這次我們參觀的是一類建於市郊的安置房,也就是所謂的住宅房。其內部結構我們較為熟悉,也更便於我們的學習。

  我們首先如右圖所示的樓梯爬上樓層進行參觀的。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見,此類樓梯為簡單的鋼筋混凝土樓梯。並且此類樓梯可能為小型預製件裝配的施工方法。其製造特點是運輸安裝簡便,造價較低。能大量的縮短工期時間,方便工作人員作業。並且由於只是施工樓梯,樓梯的寬度較小,旁邊用腳手架相互連線,當做扶手來用,起保護作用,可見,在施工現場,很多施工裝置都是可以建築施工人員的聰明智慧下發揮很多種不同作用的。

  當我們上至三樓,發現整層樓的所有結構力學上用來正在整棟樓框架的牆柱都已澆築完成,但很明顯,外部的裝飾牆,門框結構還並未澆築,所以外部都用腳手架給圍住,以防發生安全事故。所以我知道,一棟樓房的建設光是混凝土的澆築都是要分很多步驟的,先是首例牆,再是裝飾用牆。而外部分裝飾用牆,是最後透過空心磚來砌上去的。

  往上看,就能發現樓頂是由許許多多的梁構成的。這幅圖就能清楚地發現,有主樑和次梁。主樑指的是在上部結構中,承載各種和在並將其傳遞至墩臺的梁。聽班主任介紹,主樑一般是連線於兩根柱之間的,也就是擱置於框架柱子上的。而次梁就是擱置在主樑上的。由於主樑是主要的受力構件,所以自重之類的資料都必要經過嚴格的計算才能得出的。並且主樑除承受自重外,主要承受由次梁傳來的集中荷載。為簡化計算,主樑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載計算。主樑是重要構件,通常按彈性理論計算,不考慮塑性內力重分佈。而次梁主要起傳遞荷載的作用。次梁的鋼筋伸入主樑的長度只要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即可。

  在樓層的交界處,我發現寬約100mm的空隙,詢問老師後才知道,這叫做防震縫,是為地震區設計多層磚混結構房屋,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壞,應用防震縫將房屋分成若干形體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部分。為減輕或防止相鄰結構單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預先設定的間隙。它把整棟樓分成若干個獨立單元,能使得地震發生時,減緩房屋的扭轉並改善結構的抗震效能。

  而在這層樓中間部分發現一個比較奇怪的結構,它外部由腳手架封住,向內看去,是直接通向一樓的。這應該就是安裝電梯用的井道也就是電梯井。電梯井在建築上的構造是由井道機房地坑門洞機房孔洞外乎孔洞等構成的。國家要求,凡是普通住宅建築高於6層的,必須安裝電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