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去工地實習報告3篇

【推薦】去工地實習報告3篇

  在生活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去工地實習報告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去工地實習報告 篇1

  緊張的三個星期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肖老師的帶領下,在工地師傅的講解下,在同組同學的幫助下,我在實習過程當中還是有不少的收穫,實習結束後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

  作為一名剛剛接觸專業知識的大學生來說,如果在學習專業課之前直接就接觸深奧的專業知識是不科學的,為此,學院帶領我們進行了這次實習活動,讓我們從實踐中對這門自己即將從事的專業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為今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於上學期已經進行過了施工的實習,所以這次畢業實習對我們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了。我們首先透過肖老師的介紹,對工地的主要負責人和工程的概況有了基本的一些瞭解,我所實習的AB公司是在海南剛剛註冊的新公司。該工程公司所承建的這項工程一共包括四棟樓,簡稱A棟、B棟、C棟、D棟,其中A棟與D棟施工較早,其餘兩棟較晚,四棟均是商務住宅兩用樓。還有肖老師也給我們佈置了一些實習任務和交待了一些實習期間的注意事項。

  實習任務主要來說就是看會圖紙與下工地多一些實踐。首先我來說一下看圖紙。為了能更明白的瞭解設計者的設計原理,我們還專門購買了圖集,對圖紙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都很積極,而且還提出了很多有見解性的問題,我們大家也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爭取把每處不明白的地方都弄明白。因為實習過後還要做畢業設計,所以看圖對我們說確實很重要,大家也都很認真的看。

  在看圖紙期間我們也下工地進行了實踐,看了基礎樁的檢驗、接樁、綁鋼筋等。我們觀看了基礎樁檢驗的整個過程,對基礎樁的驗的儀器還是比較先進的,能夠檢驗出大部分不合格的基礎樁,其中主要是斷樁和上部樁含泥量過大(泥樁)。斷樁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混凝土凝固後不連續,中間被沖洗液等疏鬆體及泥土填充形成。防治措施主要是混凝土澆注過程當中,應隨時控制混凝土面的標高,提升要準確可靠,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格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應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動性,坍落度損失應滿足灌注要求。灌注混凝土要求灌注過程連續、快速,準備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泥樁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機器在接近地面的時候,機器內混凝土大部分被注入到土層內,導致混凝土對下部樁的重壓力變小,從而引起土雜質進入混凝土中,導致樁的承載力嚴重下降,必須予以處理。對泥樁的處理比較簡單,基本上都是挖掉上面的一部分,大概有一米,然後再上面進行接樁,接樁的過程就是樁的混凝土澆注過程,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但是接樁也不是很簡單的,由於接樁的部位低於施工排水面,所以接樁時要人工把接樁處的樁坑內的水排放乾淨,這個過程既費人力又費工時,有待於技術的革新。其實早已經有了更簡單方便的施工方法,只是由於還不很經濟,所以得不到廣泛的應用,那就是預製混凝土樁。預製混凝土樁根據圖紙要求在工廠裡面加工,對樁的質量把關比較嚴,所以樁的質量有可靠的保證,而且預製混凝土樁在打樁過程當中主要根據貫入度和尖端摩擦承載力來判斷樁的入土深度是否合理,不足時可以接樁,非常方便。

  綁鋼筋我們也專門看了一下,以前只是老師說鋼筋在一個工程中佔據的費用很大,現在親眼所見,果不其然,在一號樓施工現場,放眼望去整個工地都被鋼筋所覆蓋了,工人們正在忙碌的綁鋼筋,大家分工明確,都很認真。

  透過三個多星期的實習,透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透過旁站,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比如,鋼筋的綁紮,底層基礎鋼筋的綁紮首先要放樣,每一跨度裡鋼筋的接頭數只有25%,即4根鋼筋裡只有一個接頭,另外,接頭要儘量放在受壓區內。實踐是大學生活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於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並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去工地實習報告 篇2

  畢業實習是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中一項重要的實踐性環節。它是學生學完基礎課與專業課後,在畢業實習前,去有關企業進行驗證、充實、鞏固、提高的過程,也是參加工作的預演,今年我進行了為期畢業實習,主要承擔施工工作。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開始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每天在規定的時間上下班,上班期間要認真準時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絕不草率敷衍了事。對自己,對工作,對學校的聲譽負責。

  一開始,到這工地的雛形還沒有,只看見幾根施工樁。我被分到放線組,放線是建築的基礎,對於初學者是必要的。在此期間,我對水準儀﹑經緯儀有了更好的瞭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測量儀器,更讓我在工地上實踐了儀器的觀測,使我適應了在不同條件下操作儀器。 上夜班是一種讓我們在更惡劣的條件下適應實地操作的技能,要適應最惡劣的環境才能更好的鍛鍊自己,讓我們學到更多更堅實。現在初春的夜晚是寒冷的,在睏乏和寒冷的交加中,還要完成測量任務,這是一個對於我們剛實習的大學生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體現我們適應能力的考驗。伴隨測量工作的同時,我們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實我們的實習生活。挖土、監控灌樁,施工記錄,做混凝土試塊……是鍛鍊我們的意志。鍛鍊的效果是很不錯的,讓我體會到了社會的味道,讓我知道工作的辛苦的,同時野慢慢的適應工地生活。

  經過這次實習活動,讓我從實踐中對這門自己即將從事的專業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為今後專業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它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還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以後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透過實習使我更深入地接觸專業知識,進一步瞭解合理控制建築工程成本重要性,瞭解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理論與實際相沖突的難點問題,並透過撰寫實習報告,使我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了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透過這次實習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一、測量放線

  在工程開工前,建築物位置的確定也是很重要的,在從事測量的工作中,我瞭解到為確定建築物的位置首先應根據規劃院給定的建築物座標點及座標線、建築紅線進行定位測量,確定它的位置。

  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以外軸線作為基本縱橫線,以絕對標高作為±0。00標高,分別將基本軸線標高引到臨近建築物上。

  (2)建築物的垂直測量。

  A:建立輔助軸線控制網。

  B:建立施工線控制網,根據輔助軸線控制網畫定牆邊線、柱邊線等施工線。

  (3)建築物水平標高測量。

  建築物的高程控制。採用分層傳遞法,根據±0。00標高線,將建築物的標高引至一層柱的豎向鋼筋面上,並以此層向上傳遞測量。

  基礎工程: 基礎工程是每個建築最為關鍵的部分,它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是否合格。而且基礎部分的技術含量也很高。本工程基礎部分包括了土方開挖、排水、筏板基礎施工、底板混凝土。

  二、灌樁工程

  混凝土質量的好壞,既對結構物的安全,也對結構物的造價有很大影響,因此在施工中我們必須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足夠的重視。

  (一)作業準備:

  澆築前應對樁孔內的垃圾、泥土等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汙清除乾淨;檢查是否有塌孔現象,在成孔半小時以內下放完鋼筋籠。如果是在放鋼筋籠之前塌孔,那就必須再次清孔然後下放鋼筋籠,如果是放完之後塌孔,可以不做處理。

  (二)混凝土的澆築

  1、根據孔深下放一定長度的導管,由於是一節一節連線,所以要檢查好介面處的氣密性。下放的導管一般是下部埠距樁底五十到七十釐米,上部埠裝好一個下料漏斗,在其內放置一個錐形鋼塞,堵住漏斗孔,並用吊車吊住漏斗。

  2、用水淋溼商品混凝土罐車下料通道,充分攪拌混凝土,對準漏斗口開始下料。一定要漏斗內的混凝土能保證充滿樁底一米五以上,把導管下埠埋入混凝土五十到七十釐米,同時做好檢測試塊。用吊車吊起鋼塞,開始灌注。

  3、持續下料,並檢查好混凝土距樁頂的距離離,適時提升導管(一定要保證下部埠一直埋在混凝土內部五十釐米以上),繼續下料。在檢測到混凝土頂部距離設計樁頂標高五十釐米是停止下料。緩慢提升導管,並上下來回抽動使混凝土更密實。

  4、抽出導管,進行下一根樁的灌注。在灌注完成後,及時清洗導管,漏斗,鋼塞等工具。對灌樁的樁做好施工記錄。

  三、圖紙會審

  一般工程開工前,業主、設計單位、承建單位和質量監督單位等都要參加圖紙會審,以發現並解決設計中存在的差錯、矛盾及易在施工中產生模糊概念及在將來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困難等問題,以避免施工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會審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找出圖紙自身的缺陷和錯誤。審閱圖紙設計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政策和規定(建築設計、結構設計和施工規範等);圖紙與說明是否清楚,引用標準是否確切;施工圖紙標準有無錯漏;總平與建築施工圖尺寸、平面位置、標高等是否一致,平、立、剖面圖之間的關係是否一致;各專業工種設計是否協調和吻合。

  其次,施工的可行性結合圖紙的特點,研究圖紙在施工過程中,在質量上、安全上、工期上、工藝上、材料供應上,乃至於經濟效益上施工能否滿足圖紙的要求,必要時建議設計單位給予適當地修改。

  最後,地質資料是否齊全,能否滿足圖紙的要求;周邊的建築物或環境是否影響本建築物的施工等;施工圖紙的功能設計是否滿足建設單位的要求等,都是圖紙會審的主要內容。

  對會審準備中的圖紙等問題進行彙總,由專案技術負責人召集有關人員進行一次內部初審。為了能更瞭解設計者的設計原理,我查了有關圖集,對圖紙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有見解性的問題,而且與施工技術人員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爭取把每處不明白的地方都弄明白。我發現除結構和建築上尺寸有誤,鋼筋有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和圖集的不相符。

  四、實習心得

  這次實習讓我深刻體會到讀書固然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途徑,但是多一些實踐,暢徉於實事當中,觸控一下社會的脈搏,給自己定個位,也是一種絕好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選擇。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去工地實習報告 篇3

  一,概述

  7月14,15日在老師和工地師傅的帶領下參觀了昆明理工大學留學生及專家公寓,昆明理工大學會展中心,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擴建工程。昆明理工大學留學生及專家公寓位於昆明理工大學蓮花校區。由雲南省設計院設計,其建築面積為18107.85平方米,高度為63米,層數為16層,結構為框架剪力牆結構。昆明理工大學會展中心的總面積有7031平方米。結構為框架剪力牆結構。共五層,三層以上為會議室,辦公室。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擴建工程位於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內的東南角。用地呈100m×100m的正方形地塊。工程淨用地面積9976.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3336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39768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3568平方米,綠地率42.3%,容積率3.986,建築密度28.4%。結構為框架剪力牆結構。實習內容如下:

  1、基礎:

  所參觀的三個工地的基礎都為筏板基礎。筏型基礎又叫板型基礎。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聯絡梁聯絡起來,下面再整體澆注底板。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板型基礎。而且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建築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採用混凝土底板,承受建築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

  2、牆和柱:

  ①剪力牆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的牆體。防止結構剪下破壞。剪力牆佈置:對稱均勻,課佈置於樓梯間,電梯間及房間轉角處。會展中型圓弧牆為剪力牆和維護牆。地面下的剪力牆稱為擋土牆,而且牆體不能斷開要連續。地面以上可以按模數斷開。

  ②對拉片:對拉片可以防止模板爆模。

  ③防潮:防潮採用自粘卷材,加強防護,原有鋼筋混凝土材料。會展中心衛生間防潮層高為1.8米。

  ④材料:昆明理工大學留學生及專家公寓的牆體材料有三種:混凝土空心磚,免燒磚(衛生間),增壓加氣混凝土砌體。昆明理工大學會展中心:粘土燒結磚,水泥砂漿(剪力牆有鋼網防止兩種材料不融合開裂)。

  ⑤構造柱:構造柱位於牆角,拉結作用,材料為鋼筋混凝土。

  3、樓地層:

  昆明理工大學留學生及專家公寓的衛生間孔洞為單獨孔洞,建築成型後用鑽孔機打空。

  4、樓電梯:

  三個工程的樓梯均為板式樓梯。板式樓梯就是由混凝土板直接澆注而成,縱向荷載由板承擔,板式樓梯可把梯段踏步板看成一塊大的單向板。板式樓梯就是梯段踏步板直接支撐在兩端的樓梯樑上。板式樓梯傳力路線:樓梯板平臺梁牆或柱。電梯井道為2m×2.6m,有1.5m的緩衝空間。管道井:井道的面積與框架的跨度有關,主樑每跨為8.1米。

  5、屋頂:防水採用自粘卷材和混凝土。在做防水卷材時加一層卷材,卷材之間找平。找平卷材發泡混凝土自粘卷材。

  6、變形縫和後澆帶:昆明理工大學留學生及專家公寓採用後澆帶來取代變形縫。後澆帶設置於裙樓與主樓之間。昆明理工大學會展中心採用變形縫。後澆帶是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溫度、收縮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要求,在板(包括基礎底板)、牆、梁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後澆帶是既可解決沉降差又可減少收縮應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應用較多。變形縫可分為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三種。伸縮縫:建築構件因溫度和溼度等因素的變化會產生脹縮變形。為此,通常在建築物適當的部位設定豎縫,自基礎以上將房屋的牆體、樓板層、屋頂等構件斷開,將建築物分離成幾個獨立的部分。沉降縫: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總之一句話,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需要設縫將結構分為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該縫即稱之為“沉降縫”。防震縫:它的設定目的是將大型建築物分隔為較小的部分,形成相對獨立的防震單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築物整體震動不協調,而產生破壞。有很多建築物對這三種接縫進行了綜合考慮,即所謂的“三縫合一”。

  二,感想

  透過兩天的工地認識實習,對建築的結構,組成有了更深入的瞭解。透過這幾天的體驗,真實的感受到了建築生成的過程,把我們的理論常識和實踐結合到了一起。這幾天在工地上的所見所聞,更加激發了我對本專業的熱愛和憧憬,也深深體會到要在建築行業中有所作為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不僅僅是在理論上,更是在實際的應用中。

  三,參考書籍

  建築構造(上)李必瑜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