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5篇

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都參加過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以提高知識、發展個性、愉悅生活、促進良好班風形成為目的。你知道如何準備一個主題班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1

  教學目標:端午節就要到了,而假期間的安全問題更是我們關注的大問題,對本班全體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度過一個安全、文明、快樂的端午佳節。

  教學過程:

  為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學校安排端午節放假。同時,為了增強同學們假期的安全防範意識,讓大家過個平安、健康、愉快的端午節,結合我們學校的情況,學校對大家提幾點要求:

  一、要安排好生活和作息時間,生活要有規律,注意休息,勞逸結合。要安排一定的時間溫習功課,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和文章,不長時間觀看電視,不玩電腦遊戲;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保持身心健康。

  二、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博,不吸毒,不擺闊氣亂花錢。不進入“三廳兩室一吧”。

  三、交通安全

  1、在馬路上行走,都必須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走路要走人行道,橫穿馬路要看清訊號燈,綠燈行,紅燈停,黃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但已超過停止線的車輛和行人,可以繼續通行。

  2、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在馬路上輪滑,不追車、扒車、強行攔車。

  3、乘坐公交車,一定要在車停穩之後,再上車、下車。不乘坐無牌、無營運證、超載的車輛。

  4、乘坐計程車前排座位,要繫好安全帶。車輛行駛中,不要將頭、手、身體伸出窗外。

  四、防火安全

  1、不將火柴、打火機當作玩具,也不燒東西玩。

  2、點蚊香時,注意不要靠近窗簾、蚊帳、床單等可燃物,以免夜晚風吹動時,使這些可燃物飄到蚊香火頭上。

  3、家用電器必須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使用。低年級學生禁止單獨使用這些電器,不超負荷用電,不亂接電線,不亂動插座、電器開關。

  4不隨便接觸電源和帶電電器;不私自接電源,使用電爐;燒柴火、使用煤氣爐時,要及時熄火、關好煤氣罐或天燃氣,注意防火、防爆。

  5、常見的滅火方法:用水滅火; 用東西蓋住滅火;

  6、用沙滅火。遇到不可控制的火勢要及時逃生和報警。

  五、不要下水游泳;遇到有人溺水,要高聲呼救,不要直接下河營救,儘早報警不準私;不私自到無安全設施,無安全防護的水域遊玩活動;不參加不適合未成年人的勞動;可以參加適當的家務,但要注意生活中的安全,

  六、由於已經處於夏季,假期間經常有雷雨、暴雨,同學們不要在雷雨時躲避於樹下、電線杆下或其他容易引發雷電擊傷的地方。要注意行走安全,不抄近道,不走水庫邊、池塘邊、壕溝邊的泥濘小道,防止摔倒掉入路溝、池塘等事故發生。雷電暴雨、大風來臨時,不要外出。

  七、夏季天氣熱,要防止中暑;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買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衛生許可的“三無”產品,不吃過期和黴爛變質的食物。粽子是端午節必吃的食品,近年來粽子的品種,質量,口味都提到了改善,但同學在食用的時候也不要過量,不要給自己的腸胃增加負擔,以致影響自己的健康。

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2

  活動目的:

  1、讓學生簡單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和各種傳說。

  2、透過活動了解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習慣。

  3、在活動中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活動準備:

  粽子(學生自備)、橡皮繩

  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活動物件:

  全體學生

  活動過程:

  (一)活動序幕

  女:今天真高興,爸爸媽媽來到學校和我們一起活動。

  男: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爸爸媽媽!(鼓掌)

  女: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男:這可難不倒我!我國的傳統節日有(邊說邊扳手指頭)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立夏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這些傳統節日都有一些習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舉行一些特殊的活動。比如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立夏節吃雞蛋,清明節全家踏青掃墓,元宵節鬧花燈……

  女:看來你知道的還不少嘛。

  男:先別誇我。我也來考考你:你知道哪個傳統節日要吃粽子嗎?

  女: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讓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說什麼節吃粽子?

  (全班同學齊回答:端午節)

  男: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在端午節裡還有些什麼習俗和活動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端午節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端陽”、“龍日”、“夏節”、“五月節”、“詩人節”“女兒節”、“小兒節”等等。

  男: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下面就請大家聽聽故事大王趙員卉講講端午節的故事。

  1、《屈原與端午節》

  男:謝謝給我們講的精彩故事!(鼓掌)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不過我還聽說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孝女曹娥捨身救父》,請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大家歡迎!(鼓掌)

  2、《孝女曹娥捨身救父》

  女:講的故事真感人,謝謝!(鼓掌)我也知道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就請李宗遠來說一說。

  3、《秋瑾捨身為革命》

  男:看來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還真不少呢!

  (三)端午習俗

  1、懸艾葉、菖蒲

  女: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同的習俗。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

  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男:你剛才說的菖蒲、艾草是什麼東西?

  女:彆著急,我馬上給你介紹一下這兩樣東西。

  大家歡迎!(鼓掌)

  男:原來菖蒲、艾草還有這樣的功能啊。過端午的時候,我一定要讓媽媽買一些掛在家門口。

  2、端午詩會

  女: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幾位同學給我們帶來了端午節的詩篇。

  男:那就請上來唸給大家聽一聽(鼓掌)

  (1)節令門.端陽(清)李靜山

  (2)競渡歌(唐)張建封

  (3)七律.端午老舍

  3、賽龍舟

  女: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麼嗎?

  男:這還用說,就是賽龍舟嘛。

  女:為什麼比賽的船要刻成龍的形狀呢?

  (播放《賽龍奪錦》)

  女:說了半天,我都有些心癢了,真想親身經歷一下。

  男:別急,今天就讓你過把癮。下面我們玩個遊戲叫“賽龍舟”。

  (遊戲:賽龍舟))

  4、品棕樂

  女: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嚐粽子。

  男: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可見我國的粽子南北風味有別。

  男: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女:說了這麼多,我肚子裡的饞蟲都快爬出來了。

  男:別急,別急。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所以接下來就請大家一起品嚐美味的粽子吧。

  女:等等,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來了。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分享粽子)

  男、女:(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到此結束,感謝爸爸媽媽參與我們的活動!(鼓掌)恭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3

  活動時間:

  20xx年6月1日9:00

  活動方式:

  凡是在此期間來訪的老業主,均有一次參與本活動的機會(由銷售代表引領客戶到活動區域簽字確認參與活動),透過投飛鏢,按照所得的環數贏取不同的獎品。

  活動內容:

  每位客戶均有三次投擲飛鏢的機會,累加三次飛鏢的總環數,換取相對應的獎品。

  活動物料:

  飛鏢10枚,標盤5個,登記與禮品桌1張。

  獎品設定:

  一等獎(25——30環):絨線玩具(價值20元)

  二等獎(15環——24環):水杯(價值10元)

  三等獎(15環以下):鑰匙扣(價值3元)

  備註:活動獎品以公司原有剩餘禮品發放為主。

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4

  活動目的:

  1、緬懷先人,透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在瞭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鍊學生透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路、他人經驗等)獲取資訊的能力。

  3、透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活動過程:

  一、知識小競賽。

  1、端午節是哪一天?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

  2、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 (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

  3、端午節的活動專案有哪些? (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二、請學生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三、大家說說怎包粽子?

  親歷感悟:

  【教師】:

  我認為本次活動主題鮮明,透過知識小競賽、師生討論交流、遊戲活動、作品展示,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與價值。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既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也符合我校對學生進行“欣賞性德育模式”的培育要求。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習俗。可是,就在2007年,韓國已經提前申請了端午節為東南亞文化遺產保護,這可給了我們極大的警示:各類中小學校應該多舉行這樣的主題活動,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習俗,讓它們代代相傳!

  【學生】:

  這是我第一次學包粽子,覺得特別新鮮,同學們也異常興奮。大家都激動得躍躍欲試,齊齊望著社群的阿姨,就等她這老師發號施令:第一步將粽葉捲成三角形狀,底部要嚴實合縫,不可留出小口。可是我捲來捲去卷不好,終於捲到無縫的要求,誰知手一動,好不容易卷好的形狀又散架了,唉,重新來過。看看我的同伴們,也都在向“無縫粽葉”的最高目標行進,再看看社群的阿姨,卻早已在教如何放糯米了。

  包粽子最難過的一關恐怕就是這個“包”字,如何將米包住不漏出來,還要將粽子包成漂亮的立體三角形,這可是一門學問,在場的許多人就是倒在了這一個坎上啊,不少同學直到最後結束還是沒有包出標準的立體三角粽,包啊、包啊、包出的都是被我們班主任戲稱為“三明治” 的平面三角粽子。忙碌了半天,儘管到下課我也沒有包出一個真正合格的“三角棕”,但我依然覺得這節課過的特別充實。因為:它讓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了屈原熾熱的愛國情懷,也激揚著我的愛國熱情;它也讓我更深切地懂得了做一件事(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事)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道理,啟示我在學習上更應該踏踏實實、持之以恆,只有這樣才可能有所收穫。

  1、讓學生了解感受父母之愛、父母之愛以及博大的社會之愛,體驗愛的聖潔、無私和偉大。

  2、讓學生學會理解關心父母、老師,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老師,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活動準備:

  1、準備反映感恩的`歌曲、圖片、故事、小品、朗誦等等

  2、主持人準備串聯詞。

  3、準備有關課件。

  活動過程:

  開場白:

  主題音樂:《讓世界充滿愛》(主持人登場)

  盧析:魚兒向大海獻上優美的舞蹈,因為是大海給了他生命。

  周佩:鳥兒為大樹送來清麗的歌聲,因為大樹給了它溫暖的家。

  盧析: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周佩: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

  盧析: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

  (兩個人)一起:讓我們共同走進今天的主題班會《懂得感恩》

  [環節之一:感恩父母]

  1、問題搶答

  周佩:自古以來人類就懂得感恩,人類的許多節日就是表達感恩的;

  同學們開始搶答:

  (1)母親節在什麼時候?——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2)父親節在什麼時候?——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3)感恩節原自哪個國家?——源於美國

  (4)你父母的生日是什麼時候?——(略)

  (5)我國重陽節在什麼時候?——陰曆9月初9

  2、小品:《爹》

  盧析: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海洋。我們的成長過程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爸爸媽媽,我們真的感激你們!感恩小品——《爹》

  3、學生代表講述關於父母之愛的小故事

  周佩:同學們,一聲問候,一杯熱茶,一個微笑,一點進步,都是對父母的愛的一種無聲的表達方式,下面有哪位同學想和我們一起分享發生在他自己身邊愛的故事。

  4、家長致辭

  王井:是呀!愛是一縷縷陽光,能滋潤乾涸的心田;愛是一絲絲春雨,會萌發無限的坦誠……,只要有愛,枯木能發芽;只要有愛,滄海變桑田……,讓我們來看看家長眼中的愛吧!(家長的發言稿)

  5、感恩父母,我們還需要做得更好

  王介寒: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作為子女,我們應當儘量為父母分憂。有些同學,面對父母的愛不能理解,下面,我來找一些同學說一說,面對父母的愛,我們還存在哪些問題或不足?

  學生的分析反省略。

  儘管我們有這麼多的不足,但我們仍會努力,我倡議,讓我們一起來說:爸爸,媽媽,我們愛您!

  6.朗誦《感恩父母》

  鄭曉磊:世界上有兩人最值得尊重和感恩,她們便是我們敬愛的父母。下面請欣賞詩朗頌《感恩父母》。

  詩歌朗誦

  表演者:曹安琪、徐文欣、王井、盧恆珩

  7、小品:《十三歲的生日禮物》

  王井:父母的家像一杯濃茶,需要我們慢慢品味。

  王介寒:是呀!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讓我們沒有憂慮地成長,是所有父母的心願。

  王井:但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接受這種關愛,並且認為是理所當然。

  王介寒:我們漸漸忘記了感動,忘了說聲謝謝。

  王井:下面請欣賞宋辭等同學為我們帶來的小品

  合:《十三歲的禮物》

  [環節之二:感恩老師]

  1、問題搶答

  曹安琪: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9月10號是什麼日子?學生答略。

  我們的語文老師幽默風趣,我們的數學老師成熟穩重,我們的英語老師青春靚麗,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哪一位老師,為什麼?學生答略。

  2、朗誦:《致教師節》

  王介寒:老師像園丁,辛勤地澆灌,培育出祖國鮮豔的花朵。下面請聽詩朗誦《致教師節》感恩教師節——此文獻給天下所有的老師們

  表演者:林佳文、林鈺

  3、長笛:《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王介寒:老師是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下面請欣賞朱一晨同學的長笛獨奏《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4、互動:學生模仿教師,臺下同學猜

  王井:老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想必許多同學都很崇拜老師吧!今天,就讓你來過把當老師的癮,上臺模仿一位老師,秀一秀。下面的同學呢,猜一猜,她(他)模仿的是誰?

  過程略

  5、採訪老師

  王井:陽光普照,園丁心坎春意曖;雨露滋潤,桃李蓓蕾紅。同學們,其實老師也有許多話想對我們說,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陸老師!過程略。

  [環節之三:感恩社會]

  1、說一說:感動中國的人和事

  鄭曉磊:我們要感激父母與老師,但我們更應該感激那些祖國、為國家默默奉獻的人,下面就讓我來考考大家對這方面的認識。同學們都觀看《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錄影,誰能說出其中的三位人物並介紹他們的事蹟?

  學生回答:馬背鄉郵員王順友、航空材料專家黃伯雲、殘疾人藝術家千手觀音邰麗華、宇航員費俊龍聶海勝、赤腳醫生李春燕、帶妹妹求學12年的洪戰輝、為戰友守墓36載的陳健、平民英雄魏青剛、青年歌手叢飛等等。

  正是有了許許多多的中國人,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更加和諧,我們要感謝他們。

  2、合唱:《感恩的心》(同學一起做手語)

  曹安琪: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哪怕是面對一個微笑,一句關懷,即使是不經意間的,我們也要學會感恩,感激這一切。請欣賞表演唱《感恩的心》。

  [結尾]

  1、班主任寄語

  懂得感恩,我們要學會珍惜;

  懂得感恩,我們要學會回報;

  懂得感恩,我們要有自己的實際行動。

  懂得感恩,老師相信同學們會越做越好。

  2、主持人總結

  讓我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吧!(5)班主題班會《懂得感恩》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各中小學、幼兒園: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xx年節假日期的安排,今年“端午節”假期時間為6月20日至22日共3天。為加強“端午節”期間的值班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單位一把手和辦公室主任必須保證24小時開通手機,副職也要保證聯絡渠道順暢,以確保及時溝通聯絡。

  二、各單位要結合安全生產月及夏季消防檢查工作積極開展節前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強節日期間值班工作,做到值班領導、值班人員、值班車輛、通訊工具四落實。值班領導和值班人員必須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及時掌握並組織協調處置本單位職責範圍內的各類突發事件。

  三、採用多種形式,加強節前及假期的安全教育。各單位節日期間遇有緊急、重大突發事件必須及時報告公共事業局。

  四、請各單位填寫《光明新區教育系統20xx年“端午節”假期值班安排表》(見附件)於6月19日中午12:00前報送至教育科安全辦郵箱:**。

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5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的習俗或是龍舟競技、或是誘人的香粽、或是懸於門上的艾草菖蒲等等,直觀感受端午節的熱鬧與喜慶。

  2、透過這樣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學到了很多有關端午節的知識,更是讓學生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二、活動時間:五月初五

  三、活動地點:八(2)

  四、活動過程:

  活動一:端午節的由來: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個盛大的節日來臨之際,為了讓學生們瞭解這個傳統節日的由來與習俗,利用班會課向學生們作了詳細的介紹。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說法,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絡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草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掛香囊,賽龍舟,遊百病等等。

  活動二:收集端午節詩歌:

  在“端午節”主題班會上,積極發動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鼓勵學生嘗試自己創作端午節詩歌,感受屈原的民族氣節。

  活動三:心繫災區:

  伴隨著全國抗震救災工作的不斷勝利,在一年一度端午節來臨之際,全班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親手製作卡片寄託對災區同胞的深切關愛和美好祝福。

  教師總結:透過今天的活動不僅使學生了解了端午節吃粽子等一些習俗,更使學生更進一步瞭解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和民風民俗,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培養了熱愛祖國,熱愛故鄉,熱愛人民的情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