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祭祖捐款倡議書(通用5篇)

家族祭祖捐款倡議書(通用5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倡議書,倡議書具有廣泛的群眾性的特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倡議書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族祭祖捐款倡議書,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族祭祖捐款倡議書 篇1

  原氏家族,源遠流長,人之有祖,如木之有本,樹之有根,山之有脈,水之有源,故中華禮教,最重人倫;百行之本,以孝為先,為人予者,當思木本水源,須重慎終追遠,此乃炎黃子孫之傳統美德,亦為我中華民族所以有如此強大地凝聚力之根本原因也。

  吾族原氏自得姓至今數千餘年,立足於泱泱大國之中,英才輩出,功業彪炳,家聲遠播,福澤綿長數沒盡文壇通儒,武將,名標青史,為後人所敬仰。3000年地歷史長河,人事雖有代謝,而原族則綿延發展,枝繁葉茂,瓜諜延綿,子孫昌盛,華夷遍佈,安居樂業,鹹託祖宗之福廕,赫然成為華夏之望族,雖世易時移,而族風沒墮,先祖之謙讓,開拓,進取,傳統美德,依舊生輝。

  為弘揚原氏先祖地優良文化傳統及敬祖思親之美德,加強原族之凝聚力。現廣東省惠東縣平海鎮大水坑村準備籌建原氏宗祠,總費用為90萬元,本村籌資15萬元,現資金缺口為75萬元。捐款者500元者可將捐款雕刻在祠堂的捐款芳名冊上,捐款500元以下用紅紙公佈一年。一方有困難,百方相扶助是我原氏的傳統美德,為了籌集祠堂建設資金,確保工程早日順利完成,特向國內外全體原氏宗親和社會各界人士倡議:伸出您的雙手,積極行動起來,興建原氏祠堂盡裔孫之誼,踴躍捐款,慷慨解囊,同心協力,共囊盛興。

  箴言:

  出力者是福,出錢者是福,無私貢獻者享福,祖先永遠保佑您,讓您心想事成,一生平安。

  謝謝各位宗賢們和社會各界人士!

  倡議人:華夏原氏文化研究會廣東分會

  廣東省原氏宗親會

  廣東省原氏宗親會惠東分會

  戶名:

  卡號:

  注:1、捐款者透過銀行轉賬存入以述賬戶,保留銀行轉賬憑證,然後打電話通知原浩新,說明:捐款人姓名、地區、金額,以便將捐款者公佈(捐款者500元者可將捐款雕刻在祠堂的捐款芳名冊上,捐款500元以下用紅紙公佈一年);

  2、上述賬戶由廣東宗親會會長保管密碼、原錦明保管銀行卡、原浩新保管存摺,兩人以上才能將捐款取出,移交惠東宗親會。

  家族祭祖捐款倡議書 篇2

尊敬的社會各界人士:

  您好!

  首先感謝您多年來對鄭氏宗親教育事業的關心和大力支援!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發展的基石。為了的明天更輝煌,為了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為了尊師重教成為每個鄭氏宗親的自覺行動,我們倡議成立“鄭氏獎學助學基金會”,為掀起政府重教、社會助教、老師樂教、學生勤學的新風尚,創造教育事業的新輝煌。

  基金會的宗旨是以發展公益事業為目的,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奉獻愛心,共同促進鄭氏宗親教育事業的發展,激勵鄭氏學子勤奮學習,成為祖國棟樑之材。基金會執行《鄭氏獎學助學基金會章程》的要求,選舉成立“鄭氏獎學助學基金會理事會”。理事會管理基金會,制定、修改、核審獎學助學金髮放標準。基金會的資金嚴格實行理事會專管專用,獨立賬戶,全部用於獎勵高考期間品學兼優的學生和扶持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高中以上的在校學生。

  積善成德功垂千秋,助人成才惠及萬代。授人玫瑰,手有餘香。謹此,我們向在全國各地的籍成功人士,向熱心於教育事業的愛心人士、社會賢達、企事業單位的朋友們發出真誠的呼喚,伸出您的援手,獻出您的愛心,踴躍捐款,為鄭氏宗親謀福利,為鄭氏學子的成才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我們的鄭氏獎學助學基金會注入您的真摯情懷!

  伸出您的手,伸出我的手,讓我們手挽手鑄成愛的.長城;您捐一分錢,我捐一分錢,讓涓涓細流匯成愛的曖流;您盡一份心,我出一份力,讓我們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您的慷慨解囊,將被社會銘記;您的樂善好施,將永遠被他人尊重;您的義舉善行,將激發教與學的進步;您的援助之手,將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一份感動,也為您的生活增添一份溫馨。您撒下的是點滴溫情,成就的卻是高尚人生!

  也許您並不富裕,但廣廈萬千,眾匠所營,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鄭氏的歷史上,將鐫刻有您獎學助學的芳名。悠悠萬事、助人為善;茫茫人生,慈悲為懷。愛心溫暖他人,慈善澤被桑梓。

  我們真誠期待,關心、支援教育事業的您,將傾情奉獻、熱心捐贈。我們堅信:有您的鼎力襄助,有您的誠摯關心,鄭氏獎學助學基金會一定會蓬勃發展,教育事業的明天將會更加絢麗多彩!

  在此,我們謹向您再次倡議:捐資興學,德厚功高!慷慨解囊,奉獻愛心!讓我們共同攜手,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家族祭祖捐款倡議書 篇3

各位族人:

  國當盛世,百業俱興,耕無賦稅,學有成就,山清水秀,家園美好,安居樂業,各奔小康!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感謝共產的正確領導,政府的英明決策,更不忘祖先根脈,父母給予的生命和養育之恩。人只有瞭解過去,才能開拓今天,啟迪未來,否則不免會留下終生遺憾。家事乃萬事之基礎,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相聯。後梁賢能族人陳永祿82歲不忘祖先,費盡心思,不遺餘力找回祖上被毀40餘年的殘碑,是族中一件幸事。

  為我輩報本而追遠,方便祭祀祖先,進而發揚本族優良的傳統文化思想,特倡議如下:

  1、在後梁原址豎祖先墓碑四塊。(始祖母府老太君、先祖陳國榮,陳兆基,陳兆祥)

  2、由族人陳永祿、陳寶勤具體負責編撰後梁陳族家譜。(後梁陳族發展主脈清晰,但部分支脈有斷代現象,為使譜序完整,望相關族人積極提供情況。聯絡人:西鄉縣檢—察—院陳寶勤)

  以上兩項計劃需要一定資金,敬神、祭祖各憑誠意、多少不限,望本族人即日起積極捐款為盼!計劃落實之後將收支情況公佈,捐款百元以上者刻碑留名。

  xxx

  20xx年x月x日

  家族祭祖捐款倡議書 篇4

尊敬的各地宗親:

  我萍鄉地區藍姓後裔,為了增進族誼,共謀發展,曾於公元1993年發起倡議,聯絡萍、瀏、醴、蓮花、上慄等地宗親,聯合續修了家譜,從此以後,加強了各地宗親的相互聯絡和往來,增進了族誼。

  近年來,全國各地為弘揚我國民族文化,在各姓氏中,聯修族譜,修建家祠,已是蔚然成風,而我們藍姓同樣是我國各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藍氏宗族的每一位宗親都有責任和義務為振興我們的民族而努力。

  現經我萍鄉地區部分家族宗賢一起共同坐談商議,根據我族的實際情況,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特點,又沒有一個比較集中的`聯絡地點和方式。決定以我們江西贛西北地區為首要發啟地,倡議修建一所比較完整的祖祠,地點確定在上栗縣雞冠山鄉圳上村,那裡地處萍北著名的楊岐山麓,地勢雄偉,四面環山,門前河水懷抱,風景秀麗,該地的藍姓宗親是福建始祖吉甫公的後裔,當地的始祖藍和一是福建祖總第一百二十六世熙三公的`長子,據老譜記載,和一公於公元1331年由福建福州府福清縣五福鄉徏居此地。至今已有六百八十多年的歷史,歷代以來這裡就有所祠堂,解放前祠堂側邊還有兩幢支祠現已毀壞。由於後來人口分居各地,故歷代稱此為祖祠,六百多年來,也不知道修了多少次,據家譜記載,現在這個祠堂是公元1810年(清嘉慶15年)大修重建的,到今年剛好兩百年,由於年久日深,房屋毀壞嚴重,當地宗親準備重建,經與萍鄉地區部分家族宗賢共同商議,為了更有利於加強與各地宗親的聯絡,實現家族大團結,決定在此基地上承建一所祖祠。

  xxx

  20xx年x月x日

  家族祭祖捐款倡議書 篇5

尊敬的族親:

  木有本,水有源,尋根問祖,人之常情。始祖來我村立基發源已有400餘年的歷史,經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興旺。前輩已建宗祠一座,前輩們的義舉和功德,光耀後人。只可惜現在祠堂年久失修,歷經風雨,已成千瘡百孔,破爛不堪,急需修繕。

  “衣食足而知榮辱”,逢盛世百廢俱興,居安思祖之情順勢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經地義,無可厚非,我們的熱血族人寢室難寧,尤以族人、等同志身體力行,積極動員和組織。“祠堂重修組委會”已經成立並開始工作,全面的集資動員工作正式啟動!透過組委會多次合議,預計修繕工程款達7餘萬元。

  族人、同志千里迢迢回到家鄉,號召我族親的創業者們伸出援手,共創善舉。族人張光建捐款40萬,族人張玉亮也捐款10萬元,其他善舉如一些打工者,也慷慨解囊,你一千,他八百,暫不一一細舉,這都是我族親的驕傲。在此,我們組委會代表父老鄉親對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但即便如此,我們修繕工程的資金仍有缺額。為解決資金缺口,完成義舉,經組委會商議,再次向族人發出全面倡議:懇切希望子弟積極行動起米,能力不分大小,讓我們齊心協力,慷慨解囊。應廣大族人的提議,凡我族人,不分年齡大小,捐款額高低不限;超過100元者,刻碑留名,以告後人。有我們的共同努力,眾志成城,完成修繕宗祠禮堂之大業將指日可待。

  xxx

  20xx年x月x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