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黃

藥材名稱:古鉤藤

名稱出處:《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概況

異名:牛角藤、斷腸草(《廣西藥用植物名錄》),半架牛、白都宗、白漿藤、大暗消(《雲南中草藥》)。

基源:為蘿藦科白葉藤屬植物古鉤藤的根。白葉藤屬全世界約12種,中國產2種。

原植物:古鉤藤Cryptolepis buchananii Roem.et Schult.,又名大葉白葉藤、奶漿藤(廣西),扣過懷、羊排果、老鴉嘴(廣東)。

形態:木質藤本,具乳汁。莖皮紅褐色有斑點,小枝灰綠色,無毛。葉紙質,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0~18cm,寬4.5~7.5cm,頂端圓形具小尖頭,基部闊楔形,葉面綠色,葉背蒼白色,無毛;側脈近水平橫出,每邊約30條。聚傘花序腋生;花蕾長圓形,頂端尾狀漸尖,長約1cm,花萼裂片闊卵形,長約1.5mm,寬約1mm,無毛,花萼內面基部具10個腺體;花冠黃白色,長約2mm,裂片披針形,長約7mm,寬1.5~2mm,無毛,向右覆蓋;副花冠裂片5。卵圓形,頂端鈍,基部較狹,著生於花冠筒喉部之下;雄蕊著生於花冠筒中部,離生,背面具長硬毛,腹部粘生柱頭基部;子房無毛,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花柱極短,柱頭盤狀五稜,頂端突尖2裂;每心皮有胚珠多個。蓇葖2,叉開成直線,長圓形,長6.5~8cm,直徑1~2cm,外果皮具縱條紋,無毛;種子卵圓形,長約6cm,寬約3cm,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約3.5cm。花期3~8月,果期6~12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464頁.圖4880)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500~1500m山地疏林中或山谷密林中,攀援樹上。分佈於廣東、廣西、貴州、雲南。

化學性質

含強心甙、白葉藤甙(Cryptolepisin)[1]、白葉藤甙A、C(Cryptanoside A、C)、吉曼尼醇二十二碳酸酯(Germanicol docosanoate)[2]、還含有抗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白假絲酵母菌的活性物質古鉤藤喹多鹼(Quindoline),白葉藤勒鹼(Cryptolepine)[1]。

附 莖含古鉤藤鹼(Buchananine)[3]。葉含白葉藤甙A,B,C(Cryptanoside A,B,C)[2]。

參考文獻

[1] CA 1978;89:87139m。


[2] CA 1988;109:208249g。


[3] Phytochemistry 1978;17: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