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鬆皮

藥材名稱:野蔥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異名:太白韭(《藏藥志》、《全國中草藥彙編》),日喝估(藏藥名)。

基源:為百合科蔥屬植物太白韭的乾燥全草。

原植物:太白韭Allium prattii C.H.Wright(A.prattii var.vinicolar Wang et Tang;A.prattii var.ellipticum Wang et Tang)

歷史:《藏藥志》引《晶珠本草》記載:“日喝估,治赤巴病,升胃溫,止寒瀉,生於陰山林緣,根細而長,葉如劍,花紅色,種子白色。”據該植物生長的環境和形狀均符合上述記載,應為日喝估藥原植物。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鱗莖常2~3枚聚生,圓柱形,外皮呈枯存的網狀鞘。葉2~3枚,劍狀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5~20cm,寬2~3cm,基部下延成不明顯的柄,柄帶深紫色。花葶近直立,圓柱形,微有稜;傘形花序頂生,徑2~3cm;總苞1,圓卵形,膜質;花梗細軟,不等長,長1~2cm;小苞片無;花紫紅色,多數;花被片長圓形,長約5mm,先端鈍;花絲長於花被,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內輪花絲寬,呈卵狀狹三角形,外輪的窄,呈錐形;子房倒心形,具3稜。花果期6~9月。(圖見《藏藥志》.345頁.圖165)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000~4900m的陰溼山坡、溝邊、灌叢或林下。分佈於青海、甘肅、陝西、四川、雲南、西藏。

生藥

採集:5~6月採收。多鮮用。

藥性

性味:辛,溫。

功效:發汗,散寒,消腫,健胃。

主治:傷風感冒,頭痛發熱,腹部冷痛,消化不良,並能接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加蜂蜜,搗爛敷患處。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全國中草藥彙編》:“治傷風感冒、頭痛發燒,腹部冷痛,消化不良:野蔥9~15g,水煎服;外用,治骨折,用鮮品加蜂蜜搗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