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鬆

藥材名稱:骨碎補

名稱出處:《藥性論》

概況

異名:猴姜、猢猻姜(《本草拾遺》),石毛薑(《日華子本草》),石庵

(《開寶本草》),過山龍(《植物名實圖考》),石良姜(《分類草藥性》)

基源:為槲蕨科槲蕨屬植物槲蕨、秦嶺槲蕨、光葉槲蕨及崖姜蕨屬崖姜蕨以及水龍骨科瘤蕨屬光亮瘤蕨和骨碎補科骨碎補屬大葉骨碎補和骨碎補7種植物的根狀莖。

原植物:正品骨碎補為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ith和秦嶺槲蕨Drynaria baronii(Christ)Diels(D.sinica Diels),又名華槲蕨(《中國蕨類植物圖譜》),中華槲蕨(《中藥志》),爬巖姜(《四川中藥志》),石良姜(山西),毛薑(寧夏),石蜈蚣(貴州)。另7種在部分地區也作骨碎補入藥:光葉槲蕨Drynaria propinqua(Wall.)J.Smith(Polypodtum propinquum Wall.),又名骨碎補(《植物名實圖考》),石蓮姜槲蕨(《中藥志》),爬山姜(四川),老鷹翅膀(雲南)。崖姜蕨Pseudodrynaria coronans(Wall.)Ching(Polypodium coronans Wall.),又名穿石劍(《全國中草藥彙編》),馬騮姜、玉麒麟(《廣西藥用植物名錄》)。光亮瘤蕨Phymatodes cuspidata(D.Don)Alston[Polypodium cuspidatum D.Don;Phyrnatodes lucida(Roxb.)Ching],又名骨碎補(《廣西藥用植物名錄》),爬巖龍(《貴州中草藥名錄》),綠爬山虎(雲南)。大葉骨碎補Davallia divaricata Bl.(D.formosana Hayata;D.orientalisC.Chr.),又名小骨碎補(《廣西藥用植物名錄》),硬骨碎補(廣東)。骨碎補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x Baker(D.bullata Hook.et Baker),又名海州骨碎補(《中國蕨類植物圖譜》)。川滇槲蕨Drynaria delavayi Christ。櫟葉槲蕨Drynaria quercifolia(L..)].Sm.

歷史:骨碎補首載於《藥性論》。《重修正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列入草部下品之下,引《本草拾遺》謂:“骨碎補似石韋,而一根餘葉生於木,嶺南虔吉亦有,本品猴姜,……開元皇帝以其主傷折補骨碎,故作此名目。”又引《開寶本草》雲:“生江南,根著樹、石上,有毛,葉如庵

,江西人稱胡孫姜,一名石庵

,一名骨碎補”。《綱目》列入石草類,雲:“其根扁長,略似姜形,其葉有椏杈,頗似貫眾葉”。《圖經本草》雲:“生江南,今淮、浙、陝西、夔路州郡亦有之,根生大木或石上,多在背陰處,引根成條,上有黃毛及短葉附之,又有大葉成枝,面青綠色有黃點,背青白色有赤紫點。春生葉至冬幹黃無花實。惟根入藥,採無時,削去毛用之。本名胡孫姜。……,又名石毛薑”。《植物名實圖考》有兩條骨碎補,均說與猴姜為一類。從歷代本草記載來看,種類不一,根據以上所述及附圖,主要有兩種,一是槲蕨,另一種是秦嶺槲蕨。

形態:槲蕨:植株高25~40cm。根狀莖橫生,粗壯肉質,密被鑽狀披針形鱗片,邊有緣毛。葉二型,槲葉狀的不育葉灰棕色,卵形,無柄,幹膜質,長5~7cm,寬約3.6cm,基部心形,邊緣有粗淺裂,背面有疏短毛;能育葉高大,綠色,紙質,無毛,寬14~18cm,長橢圓形,向基部變狹而成波狀,下延成有翅的短柄,中部以上深羽裂;裂片7~13對,互生,略斜向上.長7~10cm,寬2~3cm,短尖頭,邊緣具不明顯的疏鈍齒;葉脈網狀,兩面均明顯。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內藏小脈的交叉點上,沿中脈兩側各排成2~3行,無蓋。(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271頁.圖541)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70~1800m的林中樹幹或岩石上。分佈於中國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

秦嶺槲蕨的主要特徵在於:植株高15~50cm。根狀莖橫生,肉質,粗約1cm,密被披針形紅棕色鱗片。葉二型,沿葉軸和葉脈被疏短毛,不育葉稀少,長圓狀披針形,深羽裂;能育葉具有狹翅的柄,基部有關節,葉片闊披針形,長18~40cm,中部寬6~10cm,深羽裂幾達葉軸,兩面沿葉脈和葉軸被白色短毛;裂片20~30對,互生,寬5~15mm,鈍尖頭,邊緣有缺刻狀鋸齒;葉脈明顯,網眼不規則。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內藏小脈的交叉點上,沿主脈兩側各排成1行;無囊群蓋。(圖見《中藥志》.第1冊.第2版.503頁.圖397)附生於海拔900~2800m的林緣石上或山谷岩石間。分佈於西南及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寧夏。

光葉槲蕨的主要特徵在於:植株高達65cm。根狀莖肉質,橫生,被不透明的棕褐色披針形鱗片。葉二型,無毛;不育葉闊卵形,草質,長8~16cm,寬6~10cm,淺羽裂或深羽裂;能育葉柄長8~20cm,基部有關節;葉片長25~45cm,基部寬20~30cm,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形,先端短漸尖,基部不延成狹翅,羽狀深裂達葉軸,裂片互生,披針形,兩面光滑;網狀脈明顯。孢子囊群圓形,沿主脈兩側各排成1行,靠近主脈,無囊群蓋。(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272頁.圖544)附生於海拔800~2400m的林中樹幹或岩石上。分佈於中國西南及廣西。越南、緬甸、印度北部、尼泊爾也有分佈。

崖姜蕨的主要特徵在於:植株高80~140cm。根狀莖粗壯,橫生,密被長線形棕色鱗片。葉一型,簇生成圓形中空的高大叢,葉片硬革質,長圓狀倒披針形,長80~120cm,中部寬20~30cm,先端漸尖,中部以下漸狹,但近基部又漸變寬而呈心形,長15~22cm,中部以上深羽裂,有時近羽狀,向下淺裂或波狀,中部以上的裂片長15~22cm,寬2~3.5cm,頂部漸狹,兩面光滑無毛,全緣;網狀脈兩面明顯。孢子囊群近圓形,生於靠近側脈的網眼上邊和內藏小脈的交叉點上,成熟時呈斷線形,無囊群蓋。(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273頁.圖545)附生於海拔100~1900m的雨林中樹幹或岩石上。分佈於中國西南及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越南、緬甸、印度、尼泊爾、馬來西亞也有分佈。

光亮瘤蕨的主要特徵在於:植株高60~100cm。根狀莖橫生,肉質,粗壯如指,被卵形灰棕色貼生的大鱗片,常脫落。葉近生,葉柄長30~40cm,基部有關節;葉片近革質,與葉柄近等長,寬20~30cm,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單數羽狀;羽片披針形,長10~15cm,寬2~3cm,上部的互生,下部的近對生,有短柄,有時上部數對羽片稍下延,全緣;側脈不明顯,小脈網狀。孢子囊群圓形,近中脈著生,兩側各排成1行。(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251頁.圖501)生於海拔250~1500m的常綠闊葉林下石灰岩上。分佈於中國西南及廣東、廣西。越南、緬甸、印度、尼泊爾也有分佈。

大葉骨碎補的主要特徵在於:植株高50~150cm。根狀莖橫生,粗壯,連同葉柄基部密被亮棕色披針形鱗片,邊緣有微齒。葉近生,無毛,葉柄長30~50cm;葉片三角形,長寬各約60~80cm,先端漸尖併為羽裂,先端以下四回羽狀或五回羽裂;羽片互生,有長柄,基部一對最大,長20~30cm,寬12~18cm,中部以上羽片逐漸變小;小羽片有短柄;末回裂片常二裂成不等長的尖齒。孢子囊群多數,生於上部分叉小脈的基部,沿末回裂片每齒上各有1個;囊群蓋盅形,頂端截形,有金黃色光澤。(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144頁.圖288)附生於海拔600~700m的溝谷林中樹幹或岩石上。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骨碎補的主要特徵在於:植株高達20cm,根狀莖長而橫生,密生蓬鬆的闊披針形鱗片,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葉遠生,葉柄基部有鱗片;葉片五角形,長寬各約8~14crn,四回羽狀細裂;基部一對羽片最大,三角形;一回小羽片互生,基部下側一片特大,卵狀長圓形,向上漸縮小;末回裂片長圓形,單一;葉脈單一或分叉,每齒有小脈一條。孢子囊群生於小脈頂部;囊群蓋盅狀,成熟時孢子囊突出口外,覆蓋裂片頂部,僅露出外側的長鈍齒。(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144頁.圖287)附生於海拔400~700m的山地石上。分佈於遼寧、山東、江蘇、臺灣。朝鮮、日本也有分佈。

川滇槲蕨與秦嶺槲蕨相似,其區別點為不育葉心形,無柄;孢子葉橢圓形全體光滑無毛;孢子外壁疣狀紋飾極顯著;樹附生。分佈於雲南、西藏、四川、甘肅等地。

櫟葉槲蕨與槲蕨相似,但植株明顯大,根莖粗壯,直徑4~8cm,不育葉長寬可達30cm和20cm以上;孢子囊群於二級側脈間排成整齊的2行,每方格2枚;孢子周壁紋飾為長尖刺。分佈於海南和雲南南部。

生藥

採集:全年均可採挖根莖,除去泥沙雜質,乾燥或再燎去茸毛(鱗片)。槲蕨主產於浙江、湖北、廣東、廣西、四川,此外貴州、江西、福建等地也產。秦嶺槲蕨產於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光葉槲蕨產於四川、雲南。崖姜蕨產於廣東。光亮瘤蕨產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大葉骨碎補主產於廣東、廣西。骨碎補主產於江蘇、山東。川滇槲蕨主產於雲南、四川。槲葉槲蕨主產於海南。

鑑別

性狀:①槲蕨根莖扁平長條狀,略彎曲或扭曲,多分枝,長4~20cm,寬1~2cm,厚2~5mm;表面淡棕色至暗棕色,密被棕色細小鱗片,柔軟如毛,用火燎過則殘留鱗片成棕色至深棕色,兩側及上面具突起的圓形葉痕,少數有葉柄殘基,下面殘留短的鬚根。質輕脆,易折斷,斷面紅棕色,有多數黃色維管束小點排列成環狀。氣微弱,味淡、微澀。 ②秦嶺槲蕨根莖較平直細長,長5~17cm,寬0.6~1cm;表面淡棕色,鱗片黃棕色,鱗片脫落處可見縱向的細紋理。 ③光葉槲蕨略同於槲蕨。 ④崖姜蕨根莖圓柱形或扁條狀,略彎曲而扭曲,不分枝,長7~15cm,直徑1~2cm;表面棕黑色或灰褐色,有不規則的縱溝紋和皺紋,在溝紋、皺紋及葉基處可見黃棕色細密的鱗片,上面有突起的圓形葉痕,直徑約1cm。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維管束排列成“山”字形。 ⑤光亮瘤蕨根莖圓柱形,常有趾狀分枝,長約13cm;表面灰棕色,有多數鬚根痕或淺棕色鱗片。質堅硬,折斷面略平坦,灰白色,維管束排列成環,並有眾多棕色小點。 ⑥大葉骨碎補根莖圓柱形,扭曲,長4~15cm,直徑約1cm;表面棕紅色至棕褐色,有明顯的縱溝紋,具有突起的圓柱形葉基。質堅硬,折斷面略平坦,紅棕色,維管束小點14~20個,排成環狀,中央有2個大的彎月形維管束。 ⑦骨碎補根莖粗壯,植物體矮小,僅10~20cm,根莖細長而柔軟,鱗片先端不含色素。根莖表面灰白色,孢子裂縫為線型。 ⑧川滇槲蕨根狀圓柱狀長條形,鱗片一型,棕黃色,不育葉心形,無柄;孢子中橢圓形光滑無毛,孢子外壁疣狀紋飾極顯著。 ⑨槲葉槲蕨根莖粗壯,直徑4~8cm,不育葉長寬可達30cm和20cm以上;孢子囊群排成2行,每方格2枚;孢子周壁紋飾為長尖刺。

顯微 ①槲蕨根莖橫切面:表皮為1列小形細胞,以內為基本組織,壁波狀彎曲;維管束周韌型,17~25個雜湊成環狀,每個維管束的外周可見內皮層。鱗片著生處的表皮凹入,鱗片柄著生於凹入處的底部,鱗片基部盾形。(圖見《中藥志》.第1冊.第2版.504頁.圖398) 粉末:褐色。 1)鱗片黃棕色或紅棕色,體部細胞長條形,直徑25~60μm,壁厚1.5~5μm,邊緣有兩細胞並生的毛狀物,先端常分離,有的毛狀物內充滿黃棕色油狀物;柄部細胞深紅棕色。 2)基本組織細胞形大,黃綠色或黃棕色,類方形、類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直徑63~81μm,壁厚2~10μm,有的連珠狀,非木化或微木化,紋孔明顯。近內皮層的細胞壁厚,孔溝明顯,似石細胞狀。 3)內皮層細胞表面觀長方形,直徑11~22μm,壁細波狀彎曲。 4)纖維(葉基)橙黃色或紅棕色,梭形,末端漸尖,直徑18~31μm,壁厚4~12μm,內含黃棕色油狀物。 5)梯紋管胞直徑11~83μm。 6)澱粉粒單粒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5~15μm,臍點點狀或短縫狀;復粒由2~3分粒組成。(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263頁.圖125) ②秦嶺槲蕨根莖的構造與槲蕨相似。薄壁細胞壁不波狀彎曲。鱗片著生的表皮不凹入,鱗片的基部心形。(圖見《中藥志》.第1冊.第2版.505頁.圖399) 粉末:紅褐色。 1)鱗片淡棕色,體部細胞直徑17~43μm,包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5549.html' target='_blank' >諫院瘢咴滌?~4細胞並生的毛狀物,多彎曲、捲曲或鉤狀;柄部細胞筒狀排列,側面觀多為2例,內含油狀物。 2)基本組織細胞,多角形或圓多角形,直徑22~110μm,壁厚1~7μm,紋孔細小。 3)內皮層細胞直徑9~31μm,內含紅棕色團塊或油滴狀物;縱斷面觀外側1列細胞的內壁特厚。 4)纖維(葉基)黃色,細長或長梭形,直徑14~40μm,壁厚2~8μm,壁較厚者有裂紋,常含有黃色顆粒狀物,也有含紅棕色或黃棕色團塊。 5)梯紋管胞直徑10~47μm。6)澱粉粒單粒圓形、橢圓形或葫蘆形,直徑3~14μm。(圖見《中藥材粉末顯微鑑定》.265頁.圖126) ③光葉槲蕨根莖橫切面:橢圓形,基本薄壁細胞類圓形或不規則形,分體中柱圓形,16~20個排成1環。粉末黃色,氣香,味辛澀。 1)鱗片邊緣細胞兩兩並列突出呈長毛狀,基部直徑10~28μm,長達1200μm。 2)薄壁細胞類圓形或多角形。3)內皮層細胞直徑16~18μm,壁厚2~4μm,孔溝明顯。 3)單細胞非腺毛長可達180μm,含黃色色素,分枝狀腺毛具2~3節,每節具分枝2~4個。(圖見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3;24(1)∶21) ④崖姜蕨根莖橫切面:類圓形,邊緣波狀彎曲,靠近邊緣有黃白色維管束小點排成環狀,中部有兩小圈維管束。(圖見《中藥志》.第1冊.第2版.505頁.圖400)粉末黃褐色。 1)鱗片毛狀突出物直徑17~35μm,長80~290μm。 2)薄壁細胞類圓形或多角形,直徑50~90μm。 3)內皮層細胞寬17~20μm,壁厚2~8μm。 4)分枝狀非腺毛無節間,連續交錯分枝8~12個,長約100μm,基部直徑約26μm。 5)網紋細胞長方形,表面有絲狀或網狀紋理,含黃色色素。(圖見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3;24(1)∶21) ⑤光亮瘤蕨根莖橫切面類圓形,分體中柱25~30個排成1環;各中柱圓形或橢圓形。(圖見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2;23(5)∶266) 粉末黃色。 1)鱗片邊緣細胞兩兩並列突出呈長毛狀。 2)薄壁細胞類圓形或多角形,直徑17~43μm。 3)內皮層細胞直徑16~18μm,孔溝明顯。4)管胞環紋、網紋或具緣紋孔,直徑20~100μm。 5)單細胞非腺毛長可達180μm,直徑約12μm,含黃色色素;分枝狀非腺毛具2~3節,每節具分枝2~4個。(圖見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3;24(1)∶21) ⑥大葉骨碎補根莖橫切面類圓形,內皮層外側1列細胞的內壁厚5~10μm,內皮層細胞長條形,可見凱氏點,分體中柱14~20個,排成扁圓形環,大型中柱兩個,半月型,背靠背排列。(圖見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2;23(5)∶266)粉末棕褐色,其特徵為鱗片碎片不具毛狀突出物。鱗片細胞腔內不含淡黃色物質,纖維狀細胞表面無瘤狀突起,分枝非腺毛具2~3節,每節3個分枝。(圖見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3;24(1)∶21) ⑦骨碎補根莖橫切面橢圓形,長、短徑各約0.4cm和0.2cm。分體中柱大小極不相等,12~14個排成扁圓形環,小型中柱長、短徑各為340~450μm和200~270μm;大中柱圓形,直徑100~140μm。(圖見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2;23(5)∶266)粉末黃褐色,氣香,味微辛澀。鱗片碎片不具毛狀突出物,具石細胞和不規則色團。(圖見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3;24(1).22) ⑧川滇槲蕨根莖橫切面類圓形,分體中柱大小几相等,18~23個排成類圓形環。(圖見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2;23(5)∶265)粉末黃棕色,氣微,味辛澀。鱗片碎片具有2個細胞並列突出的毛狀物,分枝狀非腺毛具3~4節,每節具1~4分枝。(圖見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3;24(1)∶21) ⑨槲葉槲蕨根莖橫切面橢圓形,長、短徑各約1.6cm和1.0cm。分體中柱排成1~3圈,中央1圈具28~30個。(圖見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2;23(5)∶265)粉末灰黃色,氣微,味澀。鱗片毛狀突出物長100~310μm。單細胞非腺毛長達620μm,星狀毛由3~7個分枝組成。分枝狀非腺毛具3~5節,每節具3~5個分枝。(圖見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3;24(1)∶21)

理化:取樣品粉末0.5g,加甲醇5ml,冷浸過夜,濾過,濾液點於聚醯胺薄膜上,以柚甙為對照,以苯-甲醇-丁酮(3∶1∶1)為展開劑,展距10cm,用1%三氯化鐵乙醇液噴霧顯色,柚甙斑點顯棕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第7頁.圖3)

加工炮製:①骨碎補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②制骨碎補 取淨砂子置鍋內,用中火加熱炒熱,加入骨碎補片,不斷翻動,燙至鼓起,取出放涼,撞去毛。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化學性質

槲蕨根莖含澱粉16.4%、葡萄糖5.37%[1],柚皮甙(Naringin)[2,6],蕨-7-烯(Fern-7-ene)、蕨9(11)-烯、

-22(9)-烯[3],

-21-烯(Hop-21-ene),

-20-醇、蕨-9(11)-烯、24-甲基-9,19-環羊毛甾-25-烯-3-β醇(24Methyl-9,19-cyclolanost-25-en3β-o1)、24-乙基-9,19-環羊毛甾-25烯-3-β-醇、24-甲基-9,19-環羊毛甾-25烯-3-酮、三十二烷酸[4],β-谷甾醇、豆甾醇、蕓薹甾醇(Campestesol)[3]。

崖姜蕨的根莖,含蕨9-(11)-烯、茉-22(29)-烯、新

13-(18)-烯(Nechop-13(18)-ene)、β-谷甾醇、豆甾醇、蕓薹甾醇[3]。

光葉槲蕨根莖含(-)表阿夫兒茶素-3-O-β-D-吡喃阿洛糖〔(-)-epiAfzelechin-3-O-β-D-allopyranoside〕、4-O-β-D-吡喃葡萄糖基咖啡酸、胡蘿蔔甙、蔗糖[5]。

參考文獻

[1] 藥材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200。


[2] CA 1970;73:11382]。


[3] 生藥學雜誌(日) 1978;32(4):260。


[4] (周銅水)研究生論文.中國藥科大學 1989。


[5] 中國中藥雜誌 1992;17(12):737。


[6] 武漢植物學研究 1989;(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