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特,R.C.

[拼音]:zidong wendingqi

[英文]:built-in stabilizer

凱恩斯主義新古典綜合派代表人物提出的依靠財政支出和稅收的自動調節作用協調經濟發展的財政稅收政策思想。又稱內在穩定器或內在穩定因素。

財政政策

這一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國經濟學家P.A.薩繆爾森認為,一種好的稅收政策應該是政府利用稅收和財政支出來減輕經濟週期波動的政策。薩繆爾森把這種財政稅收政策稱之為“積極的財政政策”或經濟的“自動穩定器”。具體作法是在經濟繁榮和通貨膨脹時期保持稅收自動上升,在經濟衰退時期又能自動下降。他認為這樣的稅收政策有助於減輕經濟週期的波動。這一學派的另一主要代表人物美國經濟學家C.R.麥克康納在其提出的“非選擇性財政政策”中,把稅收、財政赤字、財政盈餘等都稱之為毋須政府作政策調整的“內在穩定因素”。按他的說法,所謂內在穩定因素就是當經濟衰退時,能夠自動增加政府的財政赤字或減少盈餘;當出現通貨膨脹時則能自動增加盈餘或減少赤字,而毋須作任何政策上的調整。在有的資產階級財政學中,也把隨著經濟的變化而自動變化的稅收和預算支出稱之為“自動穩定器”,認為雖然這些自動穩定器會使政府財政發生赤字,但它卻是私人購買力的一種緩衝器。這表明,所謂自動穩定器財政政策的中心思想,是為長期實行赤字政策提供理論根據。這種財政政策執行的結果,在財政上表現為連年的赤字和稅負的不斷增加,以及國債的大規模積累,在經濟上則是滯脹的不斷加劇。

稅收的自動穩定器作用

即通過稅收與國民收入之間的函式關係,使稅收隨著經濟執行的變化自動增減,進而自動調節需求,以達到緩和經濟波動的效果。

稅收是國民收入的函式。在稅率既定的條件下,國民收入增加,稅收也增加。而稅收增加,收入的邊際消費傾向就相對降低,從而可以縮小投資的乘數效應,抑制需求。反之,國民收入減少,稅收也減少,其作用恰好相反。稅收的這種自動增減制約需求的機制,對緩和經濟波動有一定作用。當經濟繁榮、通貨膨脹時,稅收隨國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從而對經濟過熱會產生一部分抵消力量。當經濟衰退時,稅收隨國民收入的減少而減少,從而對社會需求下降產生一種緩衝力,制約經濟過度衰退。

稅收的自動穩定器作用突出地表現在累進的所得稅上。當經濟繁榮、通貨膨脹時,由於適用較高稅率的稅基擴大,稅收收入的增長幅度會超過國民收入的增長幅度,從而有利於緩解過度的需求。反之,則有利於阻止需求的下降。所得稅累程序度越高,這種自動調節的效應也越大。稅收的這種作用,並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的波動,它還必須以財政支出政策措施的配合為條件。在經濟過熱時,如果增加的稅收全部被用於各項財政支出,稅收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就將被完全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