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遺址
[拼音]:qingbao shehui yanjiu
[英文]:study of information society
情報科學與社會學交叉的新興研究領域。隨著情報與社會關係日益密切,情報社會研究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它主要研究情報的社會性質、情報與社會之間 (如情報與社會結構、經濟、技術、社會文化心理等等) 的關係和相互影響。它試圖解釋諸如“為什麼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情報的數量有巨大的差別”等問題,力圖對情報與社會的複雜關係作出系統的剖析,並從實用的角度促進情報在社會中更有效的傳播和利用。1979年在美國舉行的“國家情報科學研究計劃圓桌會議”曾經指出,情報科學麵臨的基本任務之一,是研究情報社會化程序所產生的一系列社會、經濟、技術問題。如果類比其他較成熟的社會學分支,則情報社會研究應建立起一套高度概括的、系統的、特定的概念和關係命題。
情報社會研究與科學社會學、傳播社會學和知識社會學的關係密切,在許多研究問題上互有交叉。情報社會研究目前還處於開創時期,有關文獻數量尚少,偏重採用的是結構-功能分析方法,在國家情報活動規模與社會經濟狀況的相關分析、情報技術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情報利用潛力(IUP) 指標等等問題上有所研究。中國情報界在1980年之後提出開展情報社會研究的問題,並在社會的情報意識、社會的情報能力等方面有一些研究。隨著情報社會化和社會情報化的發展趨勢,情報社會研究有可能更快地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