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拼音]:gongye buju
[英文]:industrial allocation
指工業在地域上的動態分佈或工業生產的地域組織,又稱工業配置。研究工業佈局的任務包括對工業生產地域分佈的現狀和歷史變化的分析,對其未來的規劃或預測,對工業建設進行具體的地域安排,或制定在不同地區發展工業生產的有關調整結構和分佈的具體政策,等等。主要是研究工業生產建設與地域空間的聯絡。
工業佈局還可按不同範疇分成若干不同層次。按工業本身的構成可分為:由多種工業部門和不同型別企業組成的工業總體佈局;個別工業部門的佈局;個別工業企業的佈局。按地域範圍的大小可分為:國家或地區之間的工業佈局;在一定地區範圍內各有關地點之間的工業佈局;在城市工業區、工業點內的企業佈局。按佈局的工作側重面可分為:地域之間不同的工業發展水平和方向;不同地域內的工業結構和企業組合;工業布點和廠址選擇。從研究全國各地區工業發展不同水平、方向和結構的總體佈局,到研究個別工礦企業在具體地點的廠址選擇,反映了工業佈局研究從巨集觀到微觀逐步落實的層次關係。
工業佈局有其客觀的規律性,不同的工業佈局會產生不同的社會經濟效果。在缺乏巨集觀計劃指導的市場經濟的作用下,企業家或集團選擇建廠地理位置的決定性因素是各自追求的最大利潤,因而往往使工業佈局在總體上帶有較大的盲目性,有時從個別企業看效益顯著,而從總體看效益甚差,甚至還會形成某種很不合理的格局。例如有些地區和城市工業十分密集和擁擠,環境惡化,公害嚴重;另一些地區和城市卻出現工業衰退,就業困難,人口外流。為緩解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社會矛盾,迫使國家通過稅收、財政補助、法律等手段對工業佈局進行干預。在以生產資料公有制占主導地位的社會主義國家,有可能有計劃地指導工業的合理佈局。但也可能由於某些人主觀臆斷地作出工業佈局的決策,造成佈局工作的失誤。由工業佈局所造成的不合理現象一旦形成,將在較長時期內難以改變,使國民經濟遭受重大損失。
當前研究工業佈局的理論基礎還比較薄弱,西方的工業區位論研究已由微觀向巨集觀、由靜態向動態發展,但應用於工業佈局還有較大侷限性。社會主義國家的工業佈局理論迄今仍多側重於因素分析、原則探討和地域工業組合的綜合論證,缺乏深入的機制研究。
影響工業佈局的因素
影響工業佈局的因素比較複雜,按其基本屬性可大致分為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兩大類。
(1)自然因素。自然資源是發展工業生產的物質基礎。礦產、土地、水、熱、生物等各類自然資源的分佈情況和開發利用條件均對工業佈局有明顯影響。現在一些大城市地區的土地已成為工業發展和佈局的重要限制因素,水源則已成為影響某些地區和某些耗水量大的工業部門佈局的決定性因素。為加工工業提供初級原料和能源的採礦業、水電業以及農、林、牧、漁業等第一類產業部門的發展和佈局,更是對自然資源有直接依賴關係。自然資源分佈的地域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第一產業以及大量耗用原料和能源的資源密集型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和投資效益。
環境質量和生態平衡已成為工業佈局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重要風景區和自然保護區嚴禁設定工業;某些汙染性企業的佈局要考慮環境的容量,使“三廢”排放與周圍環境的自淨能力相適應;有些工業,如電子、手錶等企業,則要求有更好的環境。
(2)社會經濟因素。人口和勞動力的數量和分佈、勞動技能和人民的消費需求,對工業佈局均會產生重要影響。在人口密集、勞動力充裕地區需要多發展一些勞動密集型的工業,以增加勞動就業機會。在重工業集中地區適當發展輕工業,有助於婦女勞動力的合理利用。有些地區的勞動者具有較高的工藝和科學技術水平,則適於發展技術密集型的工業。在某些人口稀疏地區開發自然資源,則需要為當地人口的機械增長大力創造物質條件。不同地區城鄉人口的比重和分佈密度,以及每人平均收入高低和消費習慣差異的變化,是測算消費市場需求和進行消費品工業生產合理佈局的重要依據。對於需要大量非熟練勞動力的工業企業,其佈局有可能首先考慮勞動力供給狀況和工資相對水平高低的因素。
各地區已有的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城鎮公用事業等物質技術基礎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將繼續影響工業的發展和佈局。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或城市,一般具有資金充裕、技術力量雄厚、協作方便、市場資訊靈通、基礎設施較完善等有利條件,對工業的進一步集聚有較大的吸引力。交通運輸同工業佈局的關係非常密切,尤其在產品銷售成本中運費佔較大比重,或對其原料和成品運輸有特殊要求的工業部門,佈局更需要充分考慮交通運輸這一重要因素。
生產技術的進步會相應地改變各種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對工業佈局的影響程度,從而引起工業地域分佈的變化。地質勘探及礦物採選加工等技術的進步,可以擴大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廣度和深度,提高人類克服不利自然因素的能力,削弱工業佈局對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的依賴程度。能源和交通運輸技術的進步,為工業在地域空間的廣泛分佈創造條件。生產工藝流程的變革,原料、燃料和三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發展,可以改變企業之間的生產技術聯絡和在一定地域內的工業組合(見工業地域組合)。
此外,經濟管理體制和工業生產的組織形式要與技術經濟的發展水平相適應。還要考慮國家的價格、稅收等經濟政策和決策者的行為心理對工業佈局的影響。
影響工業布褐的各種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都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程度上綜合地起作用,而這種作用和影響主要集中反映在工業佈局的經濟效益上。計算經濟效益需要分析的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如單位基建投資、勞動生產率、原材料和燃料動力供應成本、各項運輸費用、環境保護費用、產品銷售成本和利潤等,在各地不同條件下有很大差別。衡量工業佈局的經濟效益,不是看單個工業企業的效益,而是看國民經濟的總效益,即在以同質同量產品滿足社會需要的前提下,使工業生產的地域組織最大限度地節約社會勞動消耗。評價工業佈局方案的合理與否,除衡量經濟效益外,還要考慮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工業佈局著重處理的關係
著重處理好以下幾方面關係:
(1)發揮老工業基地的作用與建設新工業基地的關係。實質上涉及到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關係。從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建設新工業基地有利於開發利用新區的豐富資源,促進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併為工業長遠發展提供儲備。但是在新區建設工業,往往要比在老基地擴建、改建成倍地增加投資,建設週期也長,如果把過多的財力物力集中於新工業基地的建設,勢必削弱和限制老基地作用的發揮,放慢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充分利用原有工業基地的有利條件,進行挖潛改造和必要的配套建設,可收到明顯的經濟效益。在不同發展階段,各地區的工業發展總是不平衡的。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充分發揮老基地作用的同時,只能有重點地建設新基地。新基地經過一定時期的發展後,也就同樣可以發揮老基地的作用,從而推動更多的新基地的建立。通過各個地區有重點的不平衡的發展,逐步達到全國各地區之間的相對平衡。
(2)地區間專業化分工與區內綜合發展的關係。由於各個地區的資源、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千差萬別,在不同地區生產同類工業產品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經濟效益。因此各地區發展工業生產,應根據社會的需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地區優勢。在各地區之間實行專業化分工與協作,進行必要的區際產品交換,有利於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提高整個社會的勞動生產率。但在強調地區專業分工時,也要適當發展區內的服務性和輔助性工業。地區的專業分工與區內的綜合發展相結合,把區際產品交換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勞動的地域分工。
(3)工業布點的集中與分散的關係。工業在地點分佈上的集中傾向,原因在於現代化大型高效裝置的採用,使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資源綜合利用的發展,生產協作聯絡的多樣化,要求關係密切的企業在地點分佈上儘可能靠近;此外,各類工業企業在一定地點的集聚,還有利於統一建設和共同使用各種廠外公用工程和服務設施。但是,如果工業過度集中,會使工業生產遠離原料和能源產地,並有可能形成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出現城市人口密度過大、環境汙染、交通擁擠、用地緊張、水源不足、農副產品供應緊張等一系列不易解決的矛盾,也不符合國防安全的要求。工業布點的適當分散,可避免過於集中所產生的各種弊病。
(4)廠址選擇和企業佈置中生產與生活的關係。廠址選擇和企業佈置大多首先從如何有利生產考慮。但是,工廠建起來後會引起職工和城鎮人口的增長,而企業“三廢”的排放有可能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因此,在具體確定廠址位置時要考慮方便職工及居民的生活和有效地保護環境,結合城市規劃,使廠區和生活區的各項生產性和非生產性建設專案的總體佈置相互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