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茲振子的輻射
[拼音]:Changcheng
[英文]:Great Wall
中國古代用作軍事防禦的一項巨集偉建築。其修築史之久,工程規模之大,堪稱世界建築史上一大奇蹟,亦為宇航員從月球上所能看到地球上的人工構築物之一。
長城的起源及各時代的長城
長城最早伊始,因文獻記載不詳,學術界歷來持論不一。一說始齊,一說始楚。大約出現於公元前7~前5世紀。及至戰國,尤其秦、趙、燕所築長城工程規模遠較其他諸侯國為大。
(1)秦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原,因地形,用險制塞,築長城,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即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條萬里長城。
(2)漢長城。亦稱漢障塞、漢邊塞。兩漢曾數次修築長城,尤其漢武帝時修築規模最大,成為中國歷史上東起遼東、西迄新疆,第1條超過1萬公里的長城。
(3)金長城。西漢之後,東漢、北魏、 東魏、北齊、 北周、隋、遼、金等王朝,均規模不等地修過長城,特別是金長城,形制別具,規模巨大,是繼秦、漢長城之後的中國古代第三條萬里長城,往往稱之為“金界壕”、“金壕塹”或“金邊堡”。但有些地圖上錯誤地將之標註為“成吉思汗邊堡”。
(4)明長城。明從開國至明末,修築長城工程不絕,完成了東起鴨綠江畔,經遼、冀、津、京、晉、內蒙古、陝、寧、青、甘,直抵嘉峪關附近的祁連山中,總長度為1.27餘萬華裡的中國第4條萬里長城。明長城無論在佈局上、建築上、施工技術與組織上,都達到了長城建築史上的最高水平。
(5)過去認為清不再築長城。80年代初,經實地考察證明,清在某些地段曾多次修繕和增築過長城。
長城的結構及各項設施
長城結構較複雜,其設施因時代而異。概言之,它包括關隘、亭障、列城、烽燧、城牆、敵樓、戰臺、戍堡和壕塹等,其功能各異而相互輔佐,彼此呼應,組成完整的軍事防禦工程體系。長城的各項設施亦有不同形制與結構。以城堡而論,可分為鎮城、衛城、關城、堡城等。
(1)城牆。為長城的建築主體,在重要防守地段,有雙重、三重城牆,甚而在區域性地區達到廿多重。牆體高度與寬度各地差別較大,與所處的地形及軍事地理位置有關。八達嶺長城高度 7.8米,嘉峪關附近長城高4.8米,山海關南北多為7米,而某些險要處竟達14米。牆體結構有磚牆、石牆、磚石牆、夯土磚、土石牆、蘆葦(紅柳)砂石牆及柞木牆等。同為磚牆或磚石牆,也有單面牆、雙面牆、齒狀牆、障牆、戰牆之別。
(2)敵臺。是騎跨城牆突兀於牆外的建築,按作用可分為牆臺、戰臺、敵樓等。
(3)烽燧。又稱煙墩、烽堠、烽火臺、狼煙臺,是軍事報警傳遞資訊的設施。孤立的烽燧外築牆稱塢,是一種較薄的牆體。
(4)關隘。設定在長城要衝處,往往以城為關,屯駐重兵,是長城防守的重要據地。如山海關就有關城、甕城、羅城、翼城和外圍的威遠城與烽火臺組成防禦要塞。
長城的作用及其地理意義
中國曆代修築長城的總長度超過了5萬公里,分佈範圍達17省、市、自治區。明長城基本上是中國歷史上的農業區和牧業區的分界線。東段大體又是中國農作物的複種北界,亦為冬小麥和春小麥的分界處。全國農業發展綱要曾把長城列為中國南北三大地理界線之一。
長城是中國國內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的產物,歷來對築長城褒貶不一,然而無可否認,長城對保護關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發展北方地區的經濟文化,促進中西方陸上交通都起過一定歷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