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
[拼音]:Chengdu Pingyuan
[外文]:Chengdu Pingyuan
中國西南地區最大平原和河網稠密地區之一,中國最大芒硝產地。又稱盆西平原或川西平原。位於四川盆地西部。廣義的成都平原,介於龍泉山和龍門山、邛崍山之間,北起江油,南到樂山五通橋。包括北部的綿陽、江油、安縣間的涪江沖積平原,中部的岷江、沱江沖積平原,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沖積平原等。三平原之間有丘陵臺地分佈,總面積2.3萬平方公里。狹義的成都平原,僅指灌縣、綿竹、羅江、金堂、新津、邛崍6地為邊界的岷江、沱江沖積平原,面積8000平方公里,是構成盆西平原的主體部分。因成都適位於平原中央故稱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發育在東北—西南向的向斜構造基礎上,由發源於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綿遠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 8個沖積扇重疊聯綴而成複合的沖積扇平原。整個平原地表鬆散沉積物巨厚,第四紀沉積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結構良好,宜於耕作,為四川省境最肥沃土壤,海拔450~750米,地勢平坦,由西北向東南微傾,平均坡度僅3~10‰,地表相對高差都在20米以下,有利於發展自流灌溉。遠在公元前250年的秦代就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水灌溉平原上廣大農田,成為四川省種植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經過不斷的治理改造和擴建,都江堰灌溉範圍比50年代初期大為擴大,灌溉面積增加了3倍。農田水利十分發達,耕地集中連片,屬典型的水田農業區,土地利用率高達60%以上,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和油菜,產量高而穩定,常年提供的商品糧、油分別約佔四川全省的1/5和2/5,是四川和全國著名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養豬水平向居全省前列,是四川生豬基地。但因平原鄰近川西高原山地,深受山地下沉的冷空氣的影響,加之平原河水大多來自西部高原山地的冰雪融水;同時,平原上地勢低窪的古河道地區,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溼。故成都平原無論氣溫、水溫和土溫均較低,熱量條件較之四川盆地其他地區稍為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