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學期地理教學計劃

  在教學過程中,每一學期的計劃都會間接影響下一學期的工作成果。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學校“創新機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質量”的工作思路,以“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為宗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愛好為重點,深入瞭解學生情況,著手教學模式的探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二、 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教學班6個, 6個班分為二個層次,1班和2班還有12班是實驗班,其中絕大多數的學生是年級的優秀學生,但他們明確今後的發展方向是學理科,其餘的3個班的學生為平行班,計劃外的比例大,學生成績懸殊大,不愛學習的學生較多,在11年上學期期未考試中,就有一批學生沒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臨的高一年級模組考試將會有相當大的困難。根據教研組計劃制定的整體目標,力求一次性合格率為95%以上。

  三、 教學目的和要求:

  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髮展有益的地理;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參與,樂於探究,勤勞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 教材內容、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為主,包括: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人類的居住地—聚落;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絡;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教材以人地關係為主線,以協調人地關係、尋求人類可持續發展為宗旨,研究以人類為中心的地理環境;從這一點看,在地理教學中參透環境教育應該是教學重點之一。教材除了學科理論外,增設了活動設計、研究性學習、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同時,配備了不少案例,這些案例源於實際的社會活動和不斷髮展的社會現實生活,與地理學科有緊密的聯絡,是對已發生的典型時間的真實寫照;因此,學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現實問題,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去觀察、體驗、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

  五、 教學措施:

  中學地理與其他學科相比,他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起直觀性和辨證思維能力的廣泛運用上,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充分培養地圖的觀點,包括看圖能力、記圖能力和再認再現能力的培養。牢固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思想。第二,根據教材特點選用 一些帶有鄉土性質的案例,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儘可能在課堂上實現。另外,做好後進生的會考輔導工作。時安排:全期總課時大約40課時,第五單元12課時,第六單元5課時,第七單元7課時,第八單單元4課時,會考複習12課時。

  ***二***

  高一上學期由於學生剛進入學校,對地理學科的認識在停留在初中“副科” 這一基礎上,為了幫助學生重新認識地理學科,在這一屆高一的地理課安排上與往屆相比我做了很大的調整。因為第一冊課本上的是自然地理,抽象的東西很多,學生難以理解,所以今年,我選擇了先上高一下冊,希望這樣的改變能幫助學生在高中階段很好的學好地理。本學期地理教學的主要計劃如下:

  一、本學期教學任務

  ***1***完成高中地理***必修2***教學。

  ***2***讓學生學會利用身邊的例子來學習地理。

  二、教材分析

  “地理2”的主題是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係,其核心內容是人文地理環境的研究,包括地球上的人類狀況***人口問題***-人類居住在什麼地方***城市問題***-人類幹什麼***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絡四部分。有以下特點:

  1、從公民的素質教育出發,不追求學科知識的系統性

  2、為高中地理課程學習打下必要的知識基礎

  3、採取案例學習的思路安排課程內容

  三、學生情況分析:

  高一共兩個班,每個班都有60人以上。因為地理不參加中考,學生進高中前已放棄了一年,基本上每個學生高一地理都是從零開始。

  四、科學制定地理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的安排體現出教學時間利用的科學性與實效性,關係到本學期教學工作的成敗。我在參照以前的教學進度基礎上,結合本學期工作上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教學進度表。

  第一週與學生探討地理在現時生活中得運用,激發學生的興趣;第二、三、四周學習第一單元:人口與地理環境;第五、六、七週學習地二單元:城市與地理環境;第八、九、周學習第三單元一、二節並帶領學生複習已學知識為其中考做準備;第十一、十二週學習第三單元三、四節並分析期中試卷;第十三、十四、周學習第四單元一、二節並複習為月考做準備;第十六、十七、十八週學習第四單元;第十九周總複習,為期末考做準備。

  五、教學具體措施

  1、認真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認真備好每一堂課,並寫好教案。為充分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益,精心備課,抓好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基礎上要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充分挖掘大綱,進一步處理好重點和難點,地理教學中強化落實知識重點及難點的解決途徑,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2、運用生產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課文、插圖、閱讀材料、活動等內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輕鬆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佈置適當的課外作業***主要是《世紀金榜》***,並及時批閱、講解作業。教會學生閱讀和分析運用地理圖表,地理資料,地理事實材料去認識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4、要求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運用所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去認識、分析、 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5、適當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上課,並補充課外知識,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6、針對當前的高考改革,加強學科內和學科間的滲透,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地理學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