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中常用的反駁方式

  辯論場上最考驗人的是反駁,辯論場上最激動人心的也正是反駁和對反駁的反駁。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以理服人,正面反駁這是最常用的反駁手法。

  它是用最簡單的語言和最簡單的邏輯推理證明對方觀點的錯誤。這種方法適用於己方準備充分而對方又未加以充分證明的觀點。正面說理反駁由於頗費口舌,在辯論場上只宜用於與辯題最緊密相關的論點上,請看一例:論題:體育比賽應該引進電腦裁判。

  價段:反駁陳詞。

  反方二辯:……當電腦裁判滿懷自信步入賽場後,過分地強調準確,將嚴重弱化體育比賽的觀賞性和參與性……

  正方二辯:……觀賞的是什麼?是一種體育美,美的基礎是什麼?是真。公平就是對真的一種保證。如果連公平都得不到保證,欣賞性從何而來?……

  正方二辯用了兩個簡潔的設問和一個反問就把體育比賽的觀賞性與體育比賽的真實性之間的關係講得清楚明瞭,使對方觀點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圓滿地完成了反駁使命。需要注意的是,簡潔是正面說理反駁致勝的關鍵。

  二、針鋒相對,以牙還牙

  辯論場上,倘若對方辯友妙語連珠,千萬不要慌張。針鋒相對的思想就是讓觀眾把給對方辯友的掌聲加倍償還回來。方法很簡單,就是在對方精彩的言辭引導下,立即找到一個相似的卻對己方有利的事實出來,回敬之,則給人技高一籌之感。看看下面一段反駁,大家就清楚它的成功了。

  論題:資訊戰能取代傳統武力戰。

  階段:反駁陳詞。

  反方二辯:……我請問對方辯友:在取得資訊優勢之後,就一定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嗎?難道說,為了資訊戰的火眼金睛,就不要傳統武力戰的金箍棒了嗎?

  掌聲……

  正方三辯:金箍捧當然可怕,但卻阻擋不了唐三藏緊箍咒的資訊流。

  熱烈的掌聲……

  這樣反駁不在於展示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而在於表現辯手臨場的機智。要想做到這一點,一方面辯手要在平時注意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是加強自身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做到在對已不利時保持冷靜與樂觀。當然,這樣的較量回合太多也不好,一來給人跑題的印象,二來有譁眾取寵之嫌。

  三、順水推舟,將計就計

  這一招與前一招一樣,都是借對方之力攻其自身。所不同的是,前面以牙還牙是借對方語言的魅力。而這一把順水推舟是借對方邏輯的力量。說白了,就是用對方的論據證明我方的論點。還是看一?a href='//' target='_blank'>問道?傘?/p>

  辯題:資訊戰能取代傳統武

  階段:自由辯論。

  正方一辯:……面對鋪天而來的軟體炸彈、邏輯炸彈,親愛的對方辯友難道還能對著敵人說:"親愛的敵人啊,我們的祖宗家法不可變,讓我們打一場傳統武力戰吧!"你知道敵人在哪嗎?

  反方三辯:而對方辯友所說的威力無比的軟體炸彈、邏輯炸彈不正說明資訊網路不可靠,所以我們不能把國家安全繫於"資訊戰"這一根繩上嗎?掌聲

  正方一辯本來是想說有了資訊戰,傳統的武力戰英雄再無用武之地;可到了反方三辯那兒,卻得出資訊網路不安全,不能單純依靠之的結論來。搞得正方一時無語以對。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關鍵在於透徹的邏輯分析。如果我們能設計一個二難問題,也就可以"順水推舟"了。反方三辯用的實際就是一個二難問題:如果資訊戰沒什麼威力,那麼從戰爭選用最有效的手段出發,傳統武力戰顯然不會被淘汰;如果資訊戰威力強大,而它又是一場網路之爭,那麼從防禦的角度來看,單純依賴網路本身又是危險的,傳統武力戰還是不會被淘汰。經過這樣的邏輯設計之後,反方當然可以"將計就計"了。

  四、巧作類比,一針見血

  在很多情況下,單純的說理正面反駁枯燥無味,而且艱澀冗長。而運用類比,既能活躍氣氛,又能使反駁生動形象,易於理解。讓我們一起欣賞一個例項:

  辯題:資訊戰能取代傳統武力戰。

  階段:自由辯論。

  正方二辯,請問未來戰爭的制高維是什麼?……

  反方四辯:資訊……

  …………

  正方三辯:……高位勢支配低位勢,高層次決定低層次,對方辯友既然已經承認未來戰爭的制高維是資訊,也就是說,對方辯友也承認:資訊就是未來戰爭的主導了?

  反方二辯:對方辯友的邏輯就是建房子只要最高層,不要下面的基礎、掌聲

  反方二辯短短一句語,就把正方精心設計的圈套給破解了,這不能不說是類比的功勞。類比反駁簡單好用,但要注意:①類比的兩物件要相似性強,免得觀眾、評委在極短的時間內反應不過來。②類比的格調要高,切忌想到什麼就比什麼,以免起反作用。③類比的事物一定要大家熟悉,否則毫無效果。

  五、未雨綢繆,先發制人

  一般情況下,反駁在後,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這裡,我要介紹的一招是反駁在先。一即我料定你的論點了,在你發言之前,我就先把你的這個論點駁得體無完膚,當你再抬出這個論點時,已如吃現成飯般索然無味。

  在電腦大賽電視論辯賽總決賽的大決賽中,一、四辯陳詞采用了多媒體影象支援,使得觀眾能邊聽陳詞,邊看事先準備好的影象資料。大決賽的辯題是:電腦的智慧化可能導致人腦的簡單化。我們華中理工大學隊作為正方料定對手會把人腦的簡單化定義為大腦結構的退化以及功能的喪失。而我方則將人腦定義為意識與物質的統一體,quot;內宇宙",將人腦簡單化定義為:思維的單一化、情感的淡漠化,信仰的虛無化等等。為避免概念上的爭論不休,我們冒險採用了"先發制人"的戰術,在多媒體光碟中,我們事先做了這樣的圖案:上面是一行醒目的字:"人腦就是這個嗎?"下面一幅是人腦的結構圖。當我們一辯陳詞結束後,我們欣喜地看到對方一辯陳詞過程中的影象裡,果然有"人腦就是……"下面也是一張人腦結構圖。由於聲像要配合,對方一辯也不敢擅改辯詞。這樣一來,對“脫離人腦的社會性本質談人腦”的致命弱點,在其一辯中就已暴露無遺,我方從此掌握先機,處處主動。

  上面,我介紹了我隊使用"反駁在先"的例項,可以說這是一個成功的範例。

  原因是:

  ①我們賽前透徹地分析了辯題,完全做到了知己知彼。

  ②賽制決定了一、四辯不能隨意修改辯詞,看似死的東面被我們活用了。

  ③我方立論圓滿,大家易接受。否則會弄巧成拙,讓對方後發制人。注意了這三條,大家也可以放心運用"反駁在先"的"絕招"了。

  六、迂迴進攻,抓住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