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好考試後的總結與反思
相信很多家長和學生在每一次考試後,最關注的就是“分數”,分數高了其樂融融、分數不好鬱悶生氣,其實,這樣恰恰是不能進步的,想要更好的成績就要在考試後做好總結與反思,那麼,如何做好考試後的總結與反思呢?
第一步,要對錯題進行分類
1、哪些是計算不準確造成的?
2、哪些是審題不認真、不全面造成的?
3、哪些是不細心或不耐心造成的?
4、哪些是不畫圖或畫圖不細造成的?
5、哪些是解題方法沒掌握造成的?
6、哪些是知識缺陷、知識模糊造成的?
7、哪些是解題能力不夠造成的?
第二步,將以上問題歸為三類
第一類問題是會做卻做錯了的題。這包括了以上1-5項,不論是粗心還是方法不對,都是分明會做,反而做錯了的;
第二類問題是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問題。就是第6項,有時能做對,有時做不對,有時回答不完整,有時本來答對了,後來改來改去還是改錯了,這是知識有缺陷,或者說掌握的不完整造成的。
第三類問題是不會的題。也就是能力不足造成的,上面第7項,就是不會,即使答對了也是蒙的。
第三步,針對不同分類採取不同措施
1、如果能從根本上解決第一類問題,那麼,成績就會突飛猛進。很多人對於第一類問題不以為然,總覺得,粗心大意只是一時的,下次考試注意就可以了。而等到下次考試會發現,錯誤依然頻出。因此,主觀上一定要重視起來。
把因為“粗心”做錯的題,列出來,並註明錯誤原因,如“審題不清”“字跡模糊”“小數點點錯”等等。這樣就會在大腦中形成良性的反射,在下次考試時會不自覺的提醒自己要仔細審題、字跡工整、認真答題。如果能保證會的題全部都對,那麼,成績自然會提升一大截。
2、針對第二類問題,就要儘可能的讓知識系統化,並準確理解、熟練掌握。針對暴露問題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性質,找到教材和參考書,加強複習鞏固式的單獨閱讀與鑽研。當然,此時,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要分清主次、分清緩急,這樣才能讓知識結構更清晰,便於理解和掌握。只有真正將知識織成網,才能“牽一髮而動全身”,讓知識不再模稜兩可,提升答題準確率。
3、針對第三類問題,這裡不建議大家盲目糾結。畢竟中學階段學習內容較深、知識較多,所以,要懂得自我審視,知道自己處於什麼水平。如果還處於第二個階段,也就是說知識還沒有成體系,基礎知識還沒有掌握牢固。那麼第三類問題就要適時放棄。這樣才能提升學習的目標性,才能保證學習效率。
- 怎麼做好考試後的總結與反思
- 有關人生的俗語有哪些
- 高爾夫打球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法
-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教案
- 馬雲世界浙商大會演講視訊
- 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文言知識梳理
- 英國申請留學步驟_英國申請留學需要什麼步驟
- 關於感謝老師的散文
- 有名的愛情詩歌欣賞
- 小兒肺炎是什麼引起的
- 關於古代的名言警句大全
- 屬雞的天蠍座幸運顏色是什麼
- 黨員幹部教育條例心得體會
- 企業辦公用車管理規定
- 面向過程的簡介
- 小班新生家長育兒知識
- 初中生師範面試自我介紹範文
- 冬季釣魚小技巧有哪些
- 表達純粹的愛情的短語
- 青少年人際關係處理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