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電子商務與電子商務的區別

  近年來快速崛起的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運營模式,對傳統商務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的共同點

  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具有一下共同點:一,目標相同,兩者的基本目標均為提高效率、節約成本、贏得顧客、獲取利潤。二,以滿足顧客需求為中心,客戶是永恆的,市場的關鍵就是是消費者滿意,只有瞭解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企業才能成功。因此,不論電子商務還是傳統商務模式,其商務活動都是以滿足顧客的實際需求為中心而開展的。

  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的差異

  ***1***交易虛擬化:在交易形式上,傳統商務是近距離的現貨交易,買賣雙方是面對面的交流和談判,並採用傳統計算方式;電子商務則是通過將有形市場交易過程的電子化、網路化及市場形態的虛擬化、多元化,使得買賣雙方有更大的時空選擇。

  ***2***交易成本低:在資訊傳遞上,傳統商務利用信件、電話、傳真傳遞資訊,或者是工作人員口頭交流,需要一定的成本;電子商務實行“無紙貿易”,買賣雙方通過網路進行商務活動,無需中介者參與,減少了交易的有關環節。

  ***3***交易效率高:傳統接觸式的交易方式,在人員往返、資訊傳遞上耽擱大量時間,有時由於人員合作和工作時間的問題,會延誤傳輸時間,失去最佳商機;電子商務利用網路資訊傳遞、計算機自動化處理克服了傳統貿易方式費用高、易出錯、處理速度慢等缺點,極大地縮短了交易時間,提高了整個交易的效率。

  ***4***交易透明化:買賣雙方從交易的洽談、簽約以及貨款的支付、交貨通知等整個交易過程都在網路上進行。通暢、快捷的資訊傳輸可以保證各種資訊之間互相核對,可以防止偽造資訊的流通。

  電子商務的優勢

  ***1***電子商務能增加市場機會:首先,利用電子商務網路平臺,企業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實行每週7 d,每天24 h面向全球的營銷模式,同時不需要增加額外的營銷費用。其次,電子商務所提供的網路營銷渠道是對企業傳統營銷渠道的重要補充,它可以吸引那些在傳統營銷渠道中無法吸引的客戶。而且,電子商務所提供的網上訂購比較方便快捷,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那些在傳統營銷渠道中受到限制,但又很喜歡公司產品的客戶無疑可以增加很大吸引力。再次,電子商務能幫助企業開拓新產品市場。利用電子商務,企業可以與客戶進行互動式溝通,客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對企業提出新的要求和服務需求,企業可以及時根據自身情況針對客戶需求開發新產品或提供新服務。另外,電子商務網路平臺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了一個在網上與實力雄厚的大公司一樣開展貿易的機會。不僅可以搜尋和瀏覽供貨商,主動出擊;更可以在上釋出採購資訊,增加賣方的銷售機會,同時也增加了買方的購買機會,從一個角度來看,也起到了增加市場機會的作用。

  ***2***電子商務能縮短產品生產週期。製造任何一種產品都與某些固定的開銷相聯絡,這些固定開銷不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但與時間有關,固定開銷包括裝置折舊費、大部分公用設施和建築物費用以及大部分監督和管理費用。如果製造產品的時間可以縮短,那麼由於時間需求減少,每件產品的固定開銷就可降低。而電子商務活動可以使生產週期縮短,從而以同等的或較低的費用生產更多的產品。

  ***3***電子商務能提高客戶忠誠度。客戶忠誠是指客戶對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心理偏愛並

  進行持續性的購買行為。根據日本最大的網路購物公司樂天近期對金融危機中的電子商務市場的分析:一,很多之前沒有在網上買過東西的人,因為網購產品價格比較低這一特點,也在開始網上買東西;二,日用品開始進入網上購物者的清單。年輕人喜歡在網上夠買日用品,例如化妝品、數碼產品等都是網上熱銷商品,甚至紙尿褲的銷量也不錯,說明電子商務已經進入日常生活;三,由於油價上漲的影響,人們呆在家裡的時間更多了,因此採用網路購物的機率更大了;四,每個訂單單價越來越低,但是購買頻度越來越高。

  電子商務對經濟的影響

  ***1***電子商務促進資訊產業的發展:由於舍鬼對電子商務需求的不斷增長,將帶動資訊網路和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和完善,從而大大促進資訊產業的發展。進而增加就業機會,並降低通貨膨脹,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帶動資訊裝置軟硬體及資訊服務也得發展。

  ***2***電子商務促進國際貿易的增長:傳統商務受到貿易雙方地理位置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企業接觸到的交易物件有限,而電子商務的出現打破了時空的障礙,為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快捷的渠道,企業可以在全球找交易物件。並且電子商務提供更快、更廉價的資訊平臺,交易過程大為簡化,從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3***電子商務可以優化社會資源配置:由於一個行業的所有企業不可能同時採用電子商務,所以,那些率先使用電子商務的企業會有價格上、產量上、規模擴張、市場佔有上的優勢,而那些後來使用或不使用者的平均成本就可能高於行業的平均成本。這樣,社會資金、人力和物力等資源會通過市場機制和電子商務的共同作用,從成本高的企業向成本低的企業流動,從利用率低的企業向利用率高的企業流動,從虧損的企業向盈利的企業流動,從而使社會資源得到更加合理和更優化的配置。

  電子商務的發展

  電子商務網路交易平臺日益成熟,多種電子商務模式並存,C2C***淘寶網***、B2C***淘寶商城***、B2B***聰慧網***。以使用獨立域名的淘寶商城為例,2010年11月11日淘寶商城聯合近150家知名品牌進行光棍節五折促銷活動,單日交易額突破9.36億元,每秒成交額超1萬元。其中2家店鋪銷售額超2000萬元,11家店鋪超千萬元,20家店鋪過500萬元,總共181家店鋪過百萬。與傳統市場相比,香港一天的零售總額大約是8.5億元,2010年國慶黃金週,北京128家商業企業,包括王府井[46.37 0.00%]百貨、西單商城等在內,實現銷售額7.3億元,淘寶商城無疑創造了一個商業奇蹟。

  但是電子商務的快速出現與發展依舊伴隨著許多問題,如網路安全問題,目前,制約雖然,計算機專家在電子商務交易安全問題上下了極大的攻夫,採取了多種措施,然而,網路黑客的攻擊仍然使專家們頭疼不已.電腦“黑客”破譯銀行、企業的程式、密碼,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如果企業商業機密被破譯、簽訂的合同被篡改、大筆的資金在網上週轉丟失等會導致嚴重的損失.這會使得交易者覺得網上交易沒有安全感,從而影響了其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積極性。再如信用危機,以C2C電子商務平臺為例,信用評價體系存在很大的缺陷,評價的真實性無從考察、惡意評價屢見不鮮、虛假刷信譽現象氾濫。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