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言的意思

注音 ㄌㄤˋ 一ㄢˊ

拼音 làng yán

基本釋義

⒈  隨意亂說。

⒉  大言;說大話。

⒊  淫蕩之言。

國語辭典修訂本

浪言「ㄌㄤˋ 一ㄢˊ」

⒈  狂妄的話。

《西遊記·第五回》:「量你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

⒉  誇大其辭。

《醉醒石·第一一回》:「魏推官道:『寂上人,果然能前知麼?』寂和尚道:『不敢,是小僧浪言。』」

引證解釋

⒈  隨意亂說。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察智·京師指揮》:“少年不勝榜毒,誣服。訊賄所在,浪言埋郊外某處。”
李雲夔 《戲贈》詩:“浪言 蘇小 是鄉親,卿本 鴛湖 盪槳人。”

⒉  大言;說大話。

唐 司空圖 《馮燕歌》:“未死勸君莫浪言,臨危不顧始知難。”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四折:“小人呵非浪言,這公事何難辦。”
《西遊記》第十七回:“你是那裡來的?姓甚名誰?有多大手段,敢那等海口浪言!”

⒊  淫蕩之言。

《紅樓夢》第二一回:“淫態浪言,壓倒娼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