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表紙的意思
注音 ㄏㄨㄤˊ ㄅ一ㄠˇ ㄓˇ
拼音 huáng biǎo zhǐ
基本釋義
⒈ 用來敬神或祭祀死者的黃紙。
英yellow paper for worshipping the gods;
黃表紙「ㄏㄨㄤˊ ㄅ一ㄠˇ ㄓˇ」
⒈ 專供祭祀時燒用的黃紙。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黃裱紙”。表芯紙。色黃,故名。質柔易燃,可用於捲紙煤兒,民間多用作祭祀鬼神的紙錢,道士用於畫符。
引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十六回:“站在一邊的 康順風,早嚇得臉像一張黃表紙。”
馮驥才 等《義和拳》第二章四:“劉三虎 上前將擺在香案上的一張黃表紙,雙手捧給 張德成,張德成 接過用香案上的燭火引著焚掉。”
《文匯報》1991.12.4:“一本《水滸傳》共六冊,字密而小,黃裱紙,紙質低劣,印刷質量亦差。”
▸ 黃昏紙
▸ 黃表
▸ 黃裱紙
▸ 黃同紙
▸ 表紙
▸ 黃紙
▸ 黃紙札
▸ 黃紙板
▸ 表心紙
▸ 劉表
▸ 砂紙
▸ 三寸黃甘
▸ 塞表
▸ 三表五餌
▸ 日表
▸ 人約黃昏
▸ 蕊黃
▸ 勸進表
▸ 日黃簿
▸ 如黃
▸ 讓表
▸ 人比黃花瘦
▸ 染翰操紙
▸ 染蒼染黃
▸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 詮表
▸ 日程表
▸ 人表
▸ 人民代表
▸ 染紙
▸ 日曆表
▸ 容表
▸ 全權代表
▸ 繩表
▸ 贍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