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跖草的意思

注音 一ㄚ ㄓˊ ㄘㄠˇ

拼音 yā zhí cǎo

基本釋義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披針形,花藍色,結蒴果。莖下部常匍匐地上,節上生根。多生陰溼之地。全草可作豬飼料,也用作清熱解毒藥。

國語辭典修訂本

鴨跖草「一ㄚ ㄓˊ ㄘㄠˇ」

⒈  植物名。鴨跖草科鴨跖草屬,一年生野生草本。莖高尺餘,質柔,常傾臥於地面,葉互生,與竹葉相似,花碧藍色,可作染料或繪畫顏料,幼莖亦可食用,略帶苦味,是山野、路旁、水邊常見的草花。

引證解釋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披針形,花藍色,結蒴果。莖下部常匍匐地上,節上生根。多生陰溼之地。全草可作豬飼料,也用作清熱解毒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鴨跖草》﹝釋名﹞引 陳藏器 曰:“鴨跖生 江 東、 淮 南平地。葉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好為色,有角如鳥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