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虎子的意思
注音 ㄇㄚˇ ㄏㄨˇ ㄗˇ
拼音 mǎ hǔ zǐ
基本釋義
⒈ 舊俗恐嚇小兒之詞。
馬虎子「ㄇㄚˇ ㄏㄨˇ ㄗˇ」
⒈ 傳說中的壞人。參見「麻胡」條。
例如:「別鬧了,馬虎子來了!」
引證解釋
⒈ 舊俗恐嚇小兒之詞。
引魯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北京 現在常用‘馬虎子’這一句話來恐嚇孩子們。或者說,那就是《開河記》上所載的,給 隋煬帝 開河,蒸死小兒的 麻叔謀 ;正確地寫起來,須是‘麻胡子’。”
▸ 騎馬帶子
▸ 鋪馬札子
▸ 迷離馬虎
▸ 馬藺子
▸ 馬杓子
▸ 馬茹子
▸ 馬勺子
▸ 馬你子
▸ 馬閘子
▸ 馬奶子
▸ 馬鬍子
▸ 馬馱子
▸ 馬札子
▸ 馬搭子
▸ 馬回子
▸ 馬虎
▸ 馬紮子
▸ 馬馬虎虎
▸ 馬錢子
▸ 馬虎眼
▸ 馬溜子
▸ 馬杌子
▸ 馬楝子
▸ 馬溜子船
▸ 馬褥子
▸ 馬駝子
▸ 馬服子
▸ 馬販子
▸ 馬褡子
▸ 馬垛子
▸ 馬架子
▸ 馬嚼子
▸ 拒馬叉子
▸ 弜頭虎子
▸ 將門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