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瞻的意思
注音 ㄍㄨˋ ㄓㄢ
拼音 gù zhān
基本釋義
⒈ 回視;環視。
⒉ 泛指看、望。
⒊ 瞻前顧後。謂慎重、周密地考慮。
⒋ 眷顧,照應。
引證解釋
⒈ 回視;環視。
引《詩·檜風·匪風》:“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唐 張鷟 《遊仙窟》:“餘時漸漸去遠,聲沉影滅,顧瞻不見,惻愴而去。”
明 劉基 《晚同方舟上人登師子巖作》詩:“顧瞻望四方,悵焉愁思深。”
⒉ 泛指看、望。
引唐 裴鉶 《傳奇·崑崙奴》:“時家中有 崑崙 奴 磨勒,顧瞻郎君曰:‘心中有何事,如此抱恨不已?何不報老奴。’”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阿足師》:“山嶽檀施,曾不顧瞻。”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謝》:“暗中鬼影憧憧,略不顧瞻。”
⒊ 瞻前顧後。謂慎重、周密地考慮。
引唐 韓愈 《祭馬僕射文》:“度彼四方,孰樂可據,顧瞻衡鈞,將舉以付。”
宋 范仲淹 《上時相議釗舉書》:“然必顧瞻禮義,執守規矩,不猶愈於學非而博者乎。”
⒋ 眷顧,照應。
引唐 韓愈 《苦寒》詩:“天王哀無辜,惠我下顧瞻。”
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二折:“教我兩下里難顧瞻,百般的沒是處。”
▸ 前瞻後顧
▸ 顧後瞻前
▸ 瞻前顧後
▸ 瞻情顧意
▸ 瞻顧前後
▸ 瞻顧
▸ 三顧
▸ 三顧草廬
▸ 卻顧
▸ 曲顧
▸ 榮顧
▸ 擅行不顧
▸ 劬勞顧復
▸ 青顧
▸ 前瞻
▸ 翹瞻
▸ 遷延顧望
▸ 牽顧
▸ 企瞻
▸ 豈顧
▸ 平瞻
▸ 破甑不顧
▸ 歐瞻
▸ 旁瞻
▸ 內顧
▸ 目兔顧犬
▸ 內顧之憂
▸ 慕顧
▸ 目可瞻馬
▸ 鳴顧
▸ 盼顧
▸ 念顧
▸ 茅廬三顧
▸ 馬首是瞻
▸ 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