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如的意思
注音 ㄑㄩㄝ ㄖㄨˊ
拼音 quē rú
詞性 動詞
基本釋義
⒈ 空缺;缺然;欠缺。
例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論語·子路》
禮儀制度闕如也。——《後漢書·孝和皇帝紀》
竟告闕如。
英be wanting;
國語辭典簡編本
闕如「ㄑㄩㄝ ㄖㄨˊ」
空缺、欠缺。
造句付諸闕如
闕如「ㄑㄩㄝ ㄖㄨˊ」
⒈ 闕,空缺。如,語助辭。闕如指空下來。後多用以指散失、遺漏。
引《論語·子路》:「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例如:「老成凋謝,文獻闕如,使得修史的工作倍加艱辛。」
引證解釋
⒈ 存疑不言;空缺不書。
引《論語·子路》:“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君子於其所不知,當闕而勿據。”
唐 李德裕 《掌書記廳壁記》:“間者, 吳少微、富嘉謨、王翰、孫逖 鹹有製作,存於是邦。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郭沫若 《今昔集·論古代社會》:“所缺的冬官,由於古有《考工記》一書,無法做假,所以付之闕如。”
⒉ 缺少;沒有。
引三國 魏 嵇康 《明膽論》:“夫元氣陶鑠,眾生稟焉。賦受有多少,故才性有昏明。唯至人特鍾純美,兼周外內,無不必備。降此已往,蓋闕如也。”
唐 劉知幾 《史通·二體》:“自 唐虞 以下迄於 周,是為古文《尚書》,然世猶淳質,文從簡略,求諸備體,固以闕如。”
清 顧炎武 《與周籀書書》:“雹散蓬飄,忽焉二紀,東西南北,音信闕如。”
徐特立 《衛生展覽會的重要意義》:“但中醫的處方特別少, 中國 舊有衛生材料和方法均沒有,生理和解剖學也是闕如。”
▸ 如釋重負
▸ 如寄
▸ 如出一口
▸ 如芒在背
▸ 如切如磋
▸ 如花如錦
▸ 如夢方醒
▸ 如令
▸ 如來佛
▸ 如是我聞
▸ 如失左右手
▸ 如簧
▸ 如碎如狂
▸ 日月如流
▸ 如果
▸ 如膠投漆
▸ 如棄敝屣
▸ 如漆如膠
▸ 如面
▸ 如山似海
▸ 瑞闕
▸ 如蹈水火
▸ 如雷貫耳
▸ 如火如荼
▸ 如箭離弦
▸ 如數家珍
▸ 如虎傅翼
▸ 如臺
▸ 如狼牧羊
▸ 如火燎原
▸ 如是而已
▸ 如無其事
▸ 如干
▸ 如食哀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