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遺的意思

注音 ㄌㄢˊ 一ˊ

拼音 lán yí

基本釋義

⒈  遺失。

⒉  遺漏。

引證解釋

⒈  遺失。

唐 李靖 《李衛公問對》捲上:“諸拾得闌遺物,當日送納虞侯者,五分賞一。”
《新唐書·百官志一》:“闌遺之物,揭於門外,牓以物色,期年沒官。”
宋 李綱 《與向伯恭龍圖書》:“當於事定威行之後,置一官司,出文榜,立限期,俾得闌遺之物一錢以上並自陳納。過期因事彰露,為人告發,並置之法。”

⒉  遺漏。

《元史·世祖紀五》:“括諸寺闌遺人口。”
《元史·世祖紀八》:“辛巳, 大都 立 蒙古 站屯田,編戶歲輸包銀者及 真定 等路闌遺戶,並令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