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綬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ㄣˇ ㄕㄡˋ
拼音 jǐn shòu
基本釋義
⒈ 錦制的綬帶。
⒉ 為官員顯示身份的標誌。
引證解釋
⒈ 錦制的綬帶。
引《宋史·輿服志四》:“其冕無額花者,玄衣纁裳,悉畫,小白綾中單,師子錦綬,二銀環。”
宋 秦觀 《和王通叟琵琶》:“風流雲散令人瘦,忍看麴塵昏錦綬。”
元 迺賢 《投贈趙祭酒二十韻》:“錦綬還鄉乘駟馬,繡衣行部去襜帷。”
▸ 如花如錦
▸ 如花似錦
▸ 鵲錦
▸ 杉錦
▸ 賽錦標社
▸ 青綬
▸ 球路錦
▸ 瑞錦
▸ 青錦
▸ 瑞錦窠
▸ 丘錦
▸ 球露錦
▸ 萋菲貝錦
▸ 萋斐成錦
▸ 萋錦
▸ 前程似錦
▸ 萋斐貝錦
▸ 佩綬
▸ 鋪地錦
▸ 披宮錦
▸ 鋪錦列繡
▸ 披錦
▸ 鋪錦
▸ 凝錦
▸ 衲錦
▸ 名書錦軸
▸ 墨綬
▸ 米錦
▸ 蠻錦
▸ 美錦學制
▸ 緑綬
▸ 鹿行錦
▸ 羅錦
▸ 明光錦
▸ 鸞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