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衣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ㄣ ㄌㄩˇ 一

拼音 jīn lǚ yī

基本釋義

⒈  以金絲編織的衣服。

⒉  曲調名。

國語辭典修訂本

金縷衣「ㄐ一ㄣ ㄌㄩˇ 一」

⒈  以金色絲線編織而成的衣服。

南朝梁·劉孝威〈擬古應教〉詩:「書鋪綠瑣琉璃扉,瓊筵玉笥金縷衣。」

⒉  古代皇帝和貴族死時穿用的葬服。參見「金鏤玉衣」條。

⒊  詩名。七言絕句。樂府詩集題為唐李錡所作。李錡曾任節度使,其妾杜秋娘以善唱此 曲著名,概因如此,唐詩三百首中逕題作者為杜秋娘。

⒋  樂曲名。

唐·杜牧〈杜秋娘〉詩:「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

引證解釋

⒈  以金絲編織的衣服。

南朝 樑 劉孝威 《擬古應教》詩:“青鋪緑瑣琉璃扉,瓊筵玉笥金縷衣。”
宋 崔公度 《金華神記》:“女子笑曰:‘君怯耶!’即以金縷衣置肩上,生稍安。”
清 黃遵憲 《錫蘭島臥佛》詩:“既付金縷衣,何不一啟顏?”

⒉  曲調名。

唐 杜牧 《杜秋娘詩》:“秋 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
自注:“‘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李錡 常唱此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