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不郎秀不秀的意思
注音 ㄌㄤˊ ㄅㄨˋ ㄌㄤˊ ㄒ一ㄡˋ ㄅㄨˋ ㄒ一ㄡˋ
拼音 láng bù láng xiù bù xiù
基本釋義
⒈ 比喻不成材或沒出息。
郎不郎秀不秀「ㄌㄤˊ ㄅㄨˋ ㄌㄤˊ ㄒ一ㄡˋ ㄅㄨˋ ㄒ一ㄡˋ」
⒈ (諺語)郎,宋、明時對出身卑賤者的稱呼。秀,對官僚、貴族或有錢子弟的稱呼。郎不郎秀不秀比喻不成材,難有做為。也作「稂不稂莠不莠」。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你這樣人,種火又長,拄門又短,郎不郎秀不秀的,若要覓衣食,須把個『官』字兒擱起,照著常人,傭工做活,方可度日。」
引證解釋
⒈ 比喻不成材或沒出息。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你這樣人,種火又長,拄門又短,郎不郎秀不秀的,若要覓衣食,須把個‘官’字兒擱起,照著常人,傭工做活,方可度日。”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卷十三:“子弟無所事事,謂之郎不郎秀不秀。按 明 季 湯廷尉 《公餘日録》雲:‘ 元、明 間閭裡稱呼有二等:一曰郎,一曰秀,‘郎’曰‘某幾郎’;‘秀’曰‘某幾秀’。‘秀’則故家右族,‘郎’則微裔末流。是‘不郎不秀’,猶雲‘不上不落’也。’”
▸ 郎不郎,秀不秀
▸ 不郎不秀
▸ 苗而不秀
▸ 不秀氣
▸ 不郎鼓
▸ 秀而不實
▸ 毫不
▸ 何不
▸ 看不上
▸ 摸不著
▸ 不與
▸ 不慎
▸ 不計
▸ 不甘心
▸ 不能
▸ 不變
▸ 三不歸
▸ 山清水秀
▸ 三不朽
▸ 三船敏郎
▸ 三不拗六
▸ 三不宜
▸ 日昃不食
▸ 日月不可逾
▸ 三不管
▸ 軟硬不吃
▸ 軟郎當
▸ 三年不目月
▸ 如不勝衣
▸ 善秀
▸ 入不敷出
▸ 軟不拉耷
▸ 三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