轡策的意思
注音 ㄆㄟˋ ㄘㄜˋ
拼音 pèi cè
基本釋義
⒈ 亦作“轡策”。
⒉ 御馬的韁繩和馬鞭。
⒊ 比喻控制的工具。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轡筴”。
⒉ 御馬的韁繩和馬鞭。
引《管子·小稱》:“造父 有以感轡筴,故遫獸可及,遠道可致。”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恣欲於馬者,擅轡筴之制也。”
晉 葛洪 《抱朴子·詰鮑》:“無轡筴而御奔馬,棄柂櫓而乘輕舟,未見其可也。”
⒊ 比喻控制的工具。
引《後漢書·虞詡傳》:“今其眾新盛,難與爭鋒。兵不猒權,願寬假轡策,勿令有所拘閡而已。”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下墮則上崩,故傾穨莫之扶也,於是轡策去於我手,神物假而不還,力勤財匱,民不堪命。”
▸ 策轡
▸ 妙策
▸ 舍策追羊
▸ 散策
▸ 戎轡
▸ 三策
▸ 仁策
▸ 權策
▸ 群策群力
▸ 驅雷策電
▸ 壤策
▸ 驅策
▸ 上策
▸ 日轡
▸ 柔轡
▸ 權宜之策
▸ 驅霆策電
▸ 人口政策
▸ 三十六策
▸ 輕裘緩轡
▸ 輕轡
▸ 繞朝策
▸ 全策
▸ 竊轡
▸ 遣策
▸ 挈轡
▸ 齊軌連轡
▸ 齊轡
▸ 親策
▸ 普利策獎
▸ 轡勒
▸ 區域經濟政策
▸ 前策
▸ 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