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加官的意思
注音 ㄊ一ㄠˋ ㄐ一ㄚ ㄍㄨㄢ
拼音 tiào jiā guān
基本釋義
⒈ 舊時戲曲開場或在演出中遇顯貴到場時,加演的舞蹈節目。由一個演員戴假面具,穿紅袍、皁靴,手裡拿著“天官賜福”、“指日高升”、“一品當朝”等字樣的布幅逐次向臺下展示,表示慶賀。
國語辭典簡編本
跳加官「ㄊㄧㄠˋ ㄐㄧㄚ ㄍㄨㄢ」
傳統戲劇開場或喜慶節日宴會時,必先有一人戴喜神或財神面具,穿紅袍皂靴,高視闊步,循臺三圈,討個吉祥,以示祝福。若有權重位高,體面人物光臨,亦須跳加官,手裡並拿著「天官賜福」、「指日高升」等字樣,表示慶賀,並預祝貴賓宦途如意。
造句過年時,電視節目上常可看到跳加官的表演。 ◎
跳加官「ㄊ一ㄠˋ ㄐ一ㄚ ㄍㄨㄢ」
⒈ 傳統戲劇開場或喜慶節日宴會時,必先有一人戴喜神或財神面具,穿紅袍皁靴,高視闊步,循臺三圈,討個吉祥,以示祝福。若有權重位高,體面人物光臨,亦須跳加官。手裡並拿著「天官賜福」、「指日高升」等字幅,表示慶賀,並預祝宦途如意。
引證解釋
⒈ 舊時戲曲開場或在演出中遇顯貴到場時,加演的舞蹈節目。由一個演員戴假面具,穿紅袍、皁靴,手裡拿著“天官賜福”、“指日高昇”、“一品當朝”等字樣的布幅逐次向臺下展示,表示慶賀。
引《鏡花緣》第八三回:“玉英 道:‘適因 小春 姐姐談論跳加官,倒想起一個笑話。’”
陶菊隱 《袁世凱演義》第三三回:“如果隱身幕後,將來做不了開國元勳,充其量不過是一名跳加官的小角色而已。”
高陽 《慈禧前傳》一:“匡源被叫作‘加官’,以戲中‘跳加官’例用小鑼,其聲‘匡、匡’。”
▸ 進祿加官
▸ 加官
▸ 加官進爵
▸ 加官晉爵
▸ 加官臉
▸ 加官進祿
▸ 加壓
▸ 告官
▸ 高官
▸ 日加
▸ 三尸暴跳
▸ 冗官
▸ 肉跳神驚
▸ 山官
▸ 入官
▸ 宂官
▸ 日月跳丸
▸ 肉跳心驚
▸ 取名致官
▸ 任官
▸ 日官
▸ 人命官司
▸ 榷官
▸ 去官
▸ 群牧判官
▸ 賕官
▸ 權官
▸ 施加
▸ 裙帶官
▸ 上竄下跳
▸ 上躥下跳
▸ 秋菊打官司
▸ 清望官
▸ 穹官
▸ 秋官